APP下载

技工院校和高职院校互通融合发展研究

2023-06-04陈定勇郭丹

南北桥 2023年8期
关键词:技工院校高职院校

陈定勇 郭丹

[摘 要]在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职业教育表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同时也是国家特别关注的领域。在“十四五”规划提出后,为了有效落实规划的各项要求,需要更高水平的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支持,而这推动了职业人才培养的发展。技工院校与高职院校融合发展,共创职业技能培训和人才培养基地,对于高水平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来说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论述了技工院校与高职院校融合发展的意义,分析二者融合遇到的问题,最后提出如何推进技工院校与高职院校的互通融合,实现职业技术人才培养领域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技工院校;高职院校;互通融合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面對经济发展新形势,依靠纯粹的理论型人才和指导型人才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和产业发展的需求,需要培养更多的技术型人才,保证人才掌握先进的职业技能,同时拥有高尚的品质,而这就同时突出了技工院校和高职院校的重要性。这两类院校都关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其中技工院校最初是为了培养中级技术工人,之后逐渐提高人才培养水平,高级技工、技师都被纳入培养列表。而高职院校的目的是培养兼具基本学科知识与职业技能的人才。面对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技工院校和高职院校互通融合发展,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能够帮助破解市场上优秀高技能人才的供给难题。

1 推动技工院校和高职院校互通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

推动两校的融合发展,不仅有利于各自学校教学水平的双向提升,还有利于两校的长远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教学模式实现工学一体化的发展。在融合发展理念下,应当建立联合教学试点,培育实际操作技能以及理论框架共同提升的新型技术型人才。在两校融合之后,学校将共同利用各自的优质资源,联合进行招生、办学和培养,学生在两个学校中分别进行注册,共享两个学校的教学资源。同时,在经济发展新格局背景下,“十四五”规划的落实,使得各行各业的发展对于高水平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也因此产生更多的教学需求。再加上基础教育体制也在不断改革,尝试建立起新的职业教育体系。这些都推动两校的规模不断扩大,教学理念也在不断更新,需要各自的学校不断提升教学管理水平,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在保证正确的发展方向的基础上,满足各行各业对于技术型复合人才的需求。但是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两校的数量显著增加,面对更严峻的生源竞争,要想争取更多的生源,实现对生源地的保护,两校融合发展是一种有效的手段,既能保证学生获得相应的学历水平,又能保证学生学会相关的技能知识,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 目前技工院校和高职院校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是培养力度不足。技工院校更重视学生技能水平的提升,没有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导致很多学生空有技术,无法付诸实践或无法顺利与人交流,也无法自主组织大型的技术革新活动,只会单纯地使用技术。学生只掌握了技术,但不会对技术进行创新,或者对于技术的应用存在一定不足,在不适宜的场景使用了技术,这都会影响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而高职院校的培养模式比较刻板,灵活性不强,难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得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只会使用传统方法解决,不能创新思维,解题效率不高,更重要的是理论与实践联系不足,理论性很强,实践操作能力不高。技术的更新换代非常快,技术适用的设备、生产环节等也随之出现很大的变化,如果不能保证理论与实践配合进行,很容易使得学习的技术脱离实际,毫无用处[1]。

二是师生关系不和谐。高职院校的一些教师采取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对技术学习缺少兴趣,再加上学生自身的性格和素质特点凸显,致使很多学生对于教师的管教有着明显的逆反心理,因此在课堂管理时经常出现冲突。而技工学校则是直接进行技术的手把手教学,很少关注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得学生空有技术但不知晓相应的理论知识,无法对技术进行创新和优化。

三是教学资源缺乏。部分教师更注重教材的编写,没有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很多理论和技术已经过时,没有根据市场需求开展针对性的教学。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较重,多数教师对教材过于依赖,导致整个教学过程的理论性教学过多,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特别是个别教师不关注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思维的引导。而在现代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使用多媒体技术展开教学,边讲授边演示,学生边记忆边模仿,授课一段时间后进行实践操作,但这种教学方式很难让学生彻底掌握相关知识。

2.2 职业教育面临的形势

职业教育面临的形势比较严峻,前有其他学校竞争,后有专业培训学校竞争,而各行各业的发展对职工技术水平要求也逐渐提高,同时还面临着新技术、新理论和新方法给职业教育带来的新挑战。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使得社会发展对于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这给技工院校的发展带来契机。国家一直在推进建设学习型社会和构建终身学习体系,重视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培训的开展,这也给技工院校的发展带来机遇。另外,学校本身开展的学科建设、迎评促建等活动,也为技工院校带来一定的品牌优势。很多有条件的技工院校都在打造智慧校园,对校区建设、布局等进行调整,也为技工院校的发展带来优势。

3 推动技工院校和高职院校互通融合发展的有效对策

3.1 推动两校政策互通互认

两校合作建立起学历、技能证书的互认制度,互相承认对方学校的学历以及证书,同时在课程以及学分设置上也建立起互认制度,在两校完成规定学分与课程的学生,将获得两校对应的学历证书以及职业证书。比如,某位学生可以在技工院校进行技能课程的学习,通过考核获得学分后,允许参加职业证书的考核。同时,该生也可前往合作的高职院校学习理论知识,通过课程考核后获得学历证书。但是这种互认,需要保证两校的办学层次一致以及院校的规格与层次设置相同,这需要地方政府对辖区内两校的办学体系进行适当调整。此外,还要注意改革两校的招生体系,在保证技工院校可以招收高中应届毕业生的同时,对于更高水平的技师学院,则允许其与其他高等学校一样进行招生,允许学校建立自己的招生平台、宣传招生制度等,逐渐推动技师学院纳入高等学校序列。

3.2 丰富教学资源和模式

利用国家和地方政府提供的政策优势,为两校创造更多的教学资源。比如加大对两校的资金投入,提高场地、校舍、教学设施等建设水平;增加民办学校的资金投入和教育支持,提高经费的财政补贴等,优先进行资源倾斜;给予两校职工更加丰厚的薪资待遇,吸引更高水平的人才入职留校;注重职工培训,使教师队伍一体化、学科配备合理化等;增强薄弱学校生成教育资源的功能,借助先进信息技术、周边环境等,或与相关企业联合办学,丰富教学资源。两校要做到共享实训设备设施等,相互分享教学资源,打造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安全技能培训基地等,利用有限的空间扩大培训空间。有合作关系的两校还可以结合校园建设实际,调整空间布局,增加实训操作场地等,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实训操作基础[2]。

师资队伍的水平直接关系到两校教学的效果,因此两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统筹培养“双师型”教师和“一体化”教师,以及技能名师和专业带头人,加大技工院校师资培训力度,保证两校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功底,既能解答学生提出的学习疑问,又能解决学生遇到的操作问题。学校需要为教师提供进修和学习的机会,鼓励教师继续教育,做到知识更新,与时俱进。推行两校开展教师互派、互聘、互评的共享机制,不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管理水平等,让两校成为学生教育和职工培训的摇篮,成为技术和行业发展的导向标。

两校还要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积极应用最新的科学教育理念,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比如,学校可以尝试MOOC理念,开展在线多人实时课程教学。在MOOC理念下分类开发课程资源,上传到两校合作建立的平台上,学生观看并配合教师对其中重点环节的点评,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讨论中,克服时空的限制。同时,学生可以随时跨校学习和复习知识,灵活性更强。另外,还要积极展开职业培训活动,两校每年开展的就业技能培训要达到一定标准,培训人员可以面向新型职业农民、农村转移劳动力、初高中毕业生、在职职工、失业人员、下岗人员、残疾人、退役士兵等,并且精确开展菜单式培训、定岗培训和定向培训服务,不断提升学员的技能水平,实现稳定就业。

3.3 创新教学评价体系

两校要实施新型的教学考核方法,避免将成绩作为主导考核指标,而应将理论和实践操作并重,考核学生的综合水平。对于理论课程,要从课程作业、课堂测试、实际交流等方面进行考评;对于实践课程,要从实际操作、指导他人、发表看法等方面进行考评,不仅要自己会,还要找出其他人员技能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打造和谐的师生和生生关系,还可以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通过具体化和规范化的课程组织方式,给学生一定的动力,提高对学生学习的监督作用。在对课程教学进行整体考核时,要以学生的操作应用能力为主,以基础理论知识为辅,坚持推行无纸化考试。两校的考评方式要实现联合发展,凸显各自学校的重点以及优势,借助合作学校弥补考评中存在的不足。

3.4 完善校企合作机制

一是深入企业调研。进行职工培训教育,需要按照企业职工的发展需求或是希望目标进行培训工作内容、目标和方式的制定,严格按照企业需求提升职工的技术水平。因此,学校需要进行充分的需求调研,了解企业的培訓需求,包括职业资格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还有中高层管理人员培训。对于普通职工,还要有入职培训、转岗培训、技术等级培训等内容[3]。新时期,两校课程的开设需要进行社会调查,加强校企合作,教师需要走出校门,在社会上进行广泛的调查,了解各个专业的行业需求,各个企业对于人才的素质、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同时,还要定期开展社会调查,结合调查结果制定科学的课程体系,以保证课程内容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提升培养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两校也要鼓励教师继续教育,积极探索社会上行业的发展情形,深入社会了解各个行业的人才需求,将真实案例带入课堂。两校还要积极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邀请行业和企业的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合作开发课程,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贯彻产学研相结合,展示自己学校的特色。

二是加强组织领导。两校要明确各自的职责,共同推进校企合作。由校级领导负责主抓,提出指导意见,健全完善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由教学单位结合专业特点和具备的资源条件,制订具体的培训方案,并负责与企业联系,制订培训调研方案。还需要根据本地的产业布局,走访当地支柱企业、龙头企业和品牌企业,确定职业培训的内容,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提高专业与产业匹配度。

三是建立培训长效机制。学校要保证企业职工培训的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和经常化,安排教学院系以及培训目标对接,进行目标考核,将教师对企业情况的调研及实践纳入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业绩考核等指标。两校要联合政府部门、各大企业等,建立综合性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进行实训课的场所。学校需要加强自身实训室的建设,增加资金投入,购置新设备、新的系统和软件等,强化管理人员的素质和业务能力。有条件的两校,可以构建教育信息平台,将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集中到一起,为学生提供试验室,或开设兴趣班,提供课外学习环境。

4 结语

推动技工院校和高职院校的互通融合发展,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中打造更多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必然趋势。地方政府需要认识到两校融合发展的必然性及必要性,从多个角度入手,建立起两校互通融合发展机制,共同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高水平人才的培养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房晓君,张成丕,李婷,等. 产教融合背景下山东省 高职院校(技工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研究[J].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教育,2014(1):4.

[2]牛利坡. 中高职思政课纵向衔接存在问题及实现路径——侧重于技工院校与高职院校衔接的研究[J].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20,14(1):5.

[2]杨建新. 抢抓职业院校管理体制改革新机遇,推进高职教育与技工教育融合发展[J]. 职业,2021(5):12-15.

猜你喜欢

技工院校高职院校
技工院校英语思维创新型阅读教学的探讨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