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及以北茶区‘北茶36’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技术

2023-06-03张续周

茶业通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茶区茶树茶园

张续周

山东及以北茶区‘北茶36’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技术

张续周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山东青岛 266400)

本文介绍了‘北茶36’茶树新品种的植物学特征,总结提出了‘北茶36’茶树品种在山东及以北茶区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技术,内容主要包括宜茶地块选址、栽培方式和规格、茶-林间作和生态复合立体茶园、定型修剪和抗寒茶蓬塑造、设施栽培、肥水管理和增强树势、土壤保水和抗冻保温、绿色防控技术等。

‘北茶36’;山东及以北茶区;配套栽培技术

山东地区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南茶北引,由于地处江北茶区北部,冬季气候寒冷干燥,春季回温较慢,茶树容易遭受冻害和倒春寒的影响。选育能够适应山东及以北区域的优良茶树品种是促进地区茶叶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地区茶叶品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北茶36’(‘BeiCha 36’)是由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张续周育种团队采用系统育种法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培育而成的茶树新品种。2019年10月31日取得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号为GPD茶树(2019)370035。次年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茶组植物新品种权,证书编号:第2020015940号。

1 ‘北茶36’植物学特征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对其植物学特征特性测试,‘北茶36’具有以下特征:树型主要为灌木型;树姿介于半开张至开张之间;分支较为密集。新梢第二叶颜色为浅绿色;芽叶茸毛较密。成熟叶片平均长度为8.9 cm,平均宽度为3.8 cm,形状为椭圆型;叶面内折且上表面有隆起;叶尖为急尖形;叶缘呈波浪形态,锯齿明显,锯齿基部较钝。花梗短且花冠比较小;内轮花瓣呈白色;子房有茸毛且较浓密;花柱较短且分裂位置高,雌雄蕊等高[1]。‘北茶36’属早生品种,青岛地区一芽一叶期在4月7日~11日[1]。

2 山东及以北茶区‘北茶36’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技术

山东“南茶北引”60多年以来,茶树种植多以有性系群体种为主,无性系良种茶园发展较慢。据山东省农业农村厅统计,全省茶园面积40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不足2万亩,占比不足全省茶园面积的5%。‘北茶36’是在山东本土育成的无性系茶树新品种,相对南方茶区育成品种或从南方茶区直接引进茶树品种,在抗寒性、抗旱性等方面有着较为显著的优势。为取得在山东及以北区域推广种植效果,更好发挥茶树良种的优良种性,特总结‘北茶36’在山东及以北区域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技术如下:

2.1 选择宜茶地块建园

在以山东为主的茶区建设新茶园,选择地块的基本要求是:要求选在背风向阳的半山坡地或者平地,要求土壤pH 4.5~6.5之间,土层深厚、通气性良好,且具备水浇条件。产地环境须符合NY/T 5010-2016《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山东境内土壤类型有棕壤、褐土、潮土、砂姜黑土、盐碱土及水稻土等多种类型[2]。但是适宜种茶区域主要分布在鲁东南沿海、胶东半岛及鲁中南地区的低山丘陵区的棕壤土上,如青岛境内的崂山、日照境内的五莲山、临沂境内的沂蒙山、泰安境内的泰山、淄博境内的鲁山等山区都有成片分布。这些地区的水热条件一般为年平均气温11 ℃ ~14 ℃,大于10 ℃活动积温为3600 ℃ ~4500 ℃,年降水量为800 mm ~1000 mm。这种土壤在30 cm~40 cm深处常有一层棕色的心土层,开垦茶园时需要打破。土壤黏粒的硅铝率为2.5~3.5,黏粒的矿物成分主要是水云母和蛭石。注意,在棕壤的土壤带里,只有在花岗岩、片麻岩砂岩等酸性和中心岩上发育的棕壤为宜茶土壤,pH为5.5~6.5。这类棕壤类地块矿质营养成分较为丰富,有效钾含量一般在100 mg/kg以上,高的可达500 mg/kg ~1000 mg/kg,盐基饱和度为30%~80%,有机质分解慢,含量高,适合灌木型‘北茶36’等中小叶良种茶树生长,易于实现优质高产。

2.2 合理配套栽培方式和规格

以山东为代表的区域经常出现-10 ℃以下持续低温,极易造成茶树灾难性冻害影响。同时,全年降雨量一般在800 mm左右,干旱年份降雨量甚至更少。除冬季严寒之外,冬春季降雨稀少造成干旱、夏秋降雨集中造成涝害,成为山东茶区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的关键制约因素。鉴于此,笔者认为山东及以北茶区配套栽培方式可以分两种,一是露天栽培模式,二是设施棚越冬栽培模式。露天栽培模式提倡采取“区田双行双株”栽培法,即:平地整畦,采取在低于地面20 cm的“区田”里栽植茶苗,夏秋季务必注意排涝。双行双株栽植,即:大行距160 cm,小行距40 cm,丛距35 cm[3]。设施棚越冬栽培模式采取“凸田单行双株”栽培法,即:平地整畦,采取在高于地面15 cm的畦埂上栽植茶苗。单行双株栽植,即大行距140 cm,丛距35 cm。

2.3 采用茶-林间作,构建生态化复合型立体茶园

按照生态学原理,构建生态化复合型立体茶园。要求茶园周边建造防护林带,茶园内实行“茶-林”间作。主林带设置在上风口或者茶园西侧、北侧,栽植4行~6行。副林带设置在路边、沟旁,一般栽植2行~3行。防护林树种以黑松、侧柏为主。园内茶-林间作树种以银杏、杜仲等为主。露天栽培茶园提倡茶行间夏季覆草降温、冬季茶行间覆草保温,茶园边角地块种植绿肥及花草植物,梯壁种植棉槐等护坡植物。

2.4 合理定型修剪,塑造抗寒茶蓬

根据山东及以北茶区“降雨少,气候干燥,冬严寒,且冬春季多风”特点,培育抗寒茶蓬十分重要。通过选择优质茶苗、合理布局种植密度,应用定型修剪、整形修剪、采养等措施塑造“适密适矮”“适宽略弧”型抗寒树冠。

首先,选择苗圃内未修剪和未“以采代剪”过的优质壮苗建园。

其次,进行定型修剪。通过茶树幼年期连续3年三次定型修剪促进茶树分枝、控制树冠高度、加快横向茶蓬扩张、尽快使单轴分枝转变为合轴分枝,实现分枝结构合理,骨干枝粗壮的骨架结构。第一次定型修剪:茶树2足龄时,待苗高达30 cm以上,离地5 cm处茎粗达0.3 cm,并有1~2个分枝的时候即开剪,定剪高度控制在离地15 cm左右。要求剪主枝,不剪侧枝,剪口向内侧倾斜,保留外侧腋芽。修剪的时间一般选在春季定栽后进行;第二次定型修剪:一般在上次修剪1年后进行,修剪高度在上次剪口上提高10 cm ~15 cm。修剪以后的夏、秋季打顶轻采要采高留低、采顶留侧,采强枝留弱枝,以增加分枝、扩大树冠幅度和增加茶芽密度。第3次定型修剪:在第2次修剪1年后春茶前进行,在上次剪口的基础上提高10 cm ~15 cm,即离地高度40 cm左右剪平即可。

最后,整形修剪。幼龄茶树经过3次定型修剪,树冠及时扩张,构建了粗壮骨架,为抗寒茶蓬建立奠定了基础。在第4年~5年即可采取春茶前期多采细嫩茶,中期提前结束采摘,在上次剪口的基础上再提高5 cm~10 cm进行整形修剪,塑造树冠略成弧形[4]。露天栽培茶园茶蓬高度控制在45 cm~55 cm之间,树冠宽幅130 cm~140 cm。设施棚越冬栽培茶园茶蓬高度可适当提高些,控制在50 cm~60 cm之间,树冠宽幅110 cm~120 cm。

2.5 科学肥水,增强树势

根据茶树的生育周期和需肥特性,茶园施肥以有机肥、土杂肥为主,实行科学配方施肥,减少化肥使用量。建园时,底肥必须要施足施好,注重提前施用基肥、早施催芽肥。底肥的施用,要做到分层施用,土肥相融,促进深层土壤的熟化,诱发茶树根系向深层发展[5-6]。茶园地块全面施用或者仅在种植沟内施用均可。开沟时注意表土和深层土分开,沟深要求40 cm ~50 cm,沟底再松土15 cm ~20 cm,按层施肥,先施表土,每层土、肥混匀后再施入上一层。茶园基肥在全年茶季结束后尽早施入,以便于利用晚秋和初冬的光、热等条件,增加茶树对基肥的吸收时间,充分发挥基肥的肥料效果。作茶园基肥的肥料有三个要求,一要具有较高的有机质含量,利于培肥土壤和改进土壤理化性质;二要含有一定的速效营养成分,以利于茶树吸收;三要基肥具有缓慢释放的特点,以适应秋冬季茶树吸收养分能力较弱的特点。基肥在“秋分”前后开深20 cm ~25 cm沟施入。催芽肥在茶树萌发前一个月,开8 cm ~10 cm浅沟施入,夏秋追肥要在春、夏茶以后适时施入。茶园逢旱浇水,注重浇好入冬前的越冬水和春季润肥催芽水。

同时,施肥时要根据山东及以北茶区土壤养分含量情况施用茶园肥料。据刘静等通过对山东茶园土壤研究,山东茶园土壤含氮较丰富,含钾略显不足,多处含磷明显不足的实际[7]。茶园施肥提倡配方施肥、因地制宜制定施肥方案,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施肥效果。

2.6 优先采用设施栽培模式

无性系良种在山东及以北茶区种植要优先配套大棚设施栽培。设施棚类型有大拱棚、中拱棚和小拱棚。小拱棚多用于1~2年生幼龄茶树越冬防护。山东及以北茶区设施棚栽培主要是用于茶树越冬防护和早春倒春寒的保护。设施棚栽培茶树冬季覆膜时间一般在“大雪”前后土壤封冻前覆盖塑料薄膜,翌年“清明”前后揭除覆盖物[8]。设施棚覆膜期间要十分重视棚内温度控制,及时棚内通风炼苗。一般棚内温度不宜超过30 ℃,有条件的茶园要在大棚塑料膜上加盖遮阳网遮阴,以适度调节棚内温度。

2.7 土壤保水和防冻

由于山东及以北茶区雨量少,冬春干旱而寒冷,茶园土壤保水和抗冻至关重要,要根据土壤水分运动的特点、茶树水分利用的生理生化特性和茶树的需水规律,综合采取切实可行的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栽培措施。一是幼龄茶园和未封行茶园提倡“茶园间作”,一般间作既可固氮,又在旱季少需水的豌豆、黄豆等豆科植物或绿肥作物。间作法,即一年生茶园间作二行,二年生茶园间作二行,三年生茶园根据茶行封行情况确定间作二行或一行。通过间作显著降低地温和夏秋季节热害。二是通过茶园周边防护林及“茶-林间作”以利于涵养水源、增加空气湿度、减弱冬季干冷风。三是建园时因地制宜修建梯田茶园,以减少地表年径流量,利于保蓄降雨水分。四是采取等高条植和土壤覆盖措施,如冬春季节茶园覆膜、夏季茶园覆草等措施。同时注重茶园深翻改土、茶园中耕和采取合适时机修剪茶树等措施。在茶树栽培管理过程中尽可能扩大树冠和覆盖面,增加树冠本身对地面的覆盖度和荫蔽程度,有效减少地表径流和土壤水分蒸发。

山东及以北茶区茶树冻害类型有冰冻、霜冻、干冻、雪冻和雪、冰混合冻害等类型。影响茶树冻害的特点是冬季和早春气温低、降温幅度大、降温速度快、低温持续时间长、冬季及早春干冷风力强劲、冬季及早春大地和空气干燥。茶树冻害常年在冻害三级以上,有些年份茶树甚至遭受冻害五级,山东属严重茶树冻害茶区。因此,茶树越冬防护工作是茶园管理每年必须十分重视的栽培管理措施。冬季茶树保温栽培措施主要有:幼苗培土、成龄茶树设施保护、露天栽培茶树茶蓬覆盖或架设防风障以及越冬肥水管理措施等[9]。

2.8 应用绿色防控技术,注重茶树炭疽病防治

‘北茶36’茶树新品种芽叶持嫩性特强、叶质厚实柔软。依据NY/T 3928-2021《农作物品种试验规范 茶树》对其抗病性田间鉴定结果,显示其对炭疽病抗性为感(S)。鉴于山东及以北茶区夏季降雨集中,高温高湿,易引发茶树炭疽病发生。因此,在栽培过程中要重视茶树炭疽病、茶小绿叶蝉、茶蚜等茶树病虫害防治工作。农业防治上注重施用有机肥,增加施用磷钾肥,以增强茶树的抗病力。修剪措施上要注重茶蓬边沿修剪,增加通风透光效果。药剂防治上注重安全间隔期和绿色低毒低残留农药应用[10-11]。通过全面应用农业、物理和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次数,优化茶园生态环境,创造生物的多样性,全面实行茶园无害化管理,提高良种良法栽培实效。

3 结语

‘北茶36’作为山东地区本土培育的茶树新品种,为充分发挥其良种优势,在生产过程中应构建其全方位栽培技术措施。茶园建设宜选择背风向阳且土层深厚、通气性良好的地块,配套合理栽培方式,采用间作套种模式,构建生态化复合型立体茶园。茶园日常管理需在合理进行修剪塑造抗寒树冠的基础上,根据茶树生育周期和需肥特性科学配方施肥,并结合茶园土壤特点及茶树需水规律,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做好保水及冬季保温。对于病虫防治则坚持应用农业、物理和生物综合防治技术,优化茶园生态环境,在提高茶叶产量的同时保证其质量和安全性。

[1] 张续周,周艳华.茶树新品种北茶36选育报告[J].中国茶叶,2020(02):32-34.

[2] 李旭霖,宋祥云,潘全良,等.区域土壤标本的采集、制作与展例[J].土壤,2015,47(06):1209-1213.

[3] 毕彩虹,凌凡舒,孙汉收,等.山东省茶园绿色高效栽培技术要点[J].落叶果树,2021,53(06):73-74.

[4] 刘琴玲,谭礼强,杨雪梅,等.幼龄茶园栽培管理新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20(09):9-11.

[5] 杨亚军.中国茶树栽培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310.

[6] 王万方,瓯宗雄.茶树平衡施肥应用技术研究[J].热带作物科技,1995(06):30-36.

[7] 刘静,孙海伟,刘杰,邱志霖等.山东茶园土壤与茶叶矿质元素的分析[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3,12(03):40-43.

[8] 郭见早,费萍丽,王运生,等.茶园冻害与栽培管理相关性调查研究[J].茶业通报,2013,35(03):106-108.

[9] 张续周,王漪,王英,等.浅谈黄岛茶区茶树越冬防护[J].中国茶叶, 2013,35(11):27-28.

[10] 陈雪芬.我国茶树病害的发生趋势与绿色防控[J].中国茶叶,2022,44(06):7-14.

[11] 刘荣,姚玉仙,周爽爽,等.茶炭疽病的症状识别与防治研究[J].福建茶叶,2022(02):24-25.

S571.1

A

1006-5768(2023)03-119-004

2023-01-29

青岛西海岸新区科技计划源头创新培育专项(2020-96);崂山茶产业创新团队茶树种质资源创新利用项目(KYKT202209022);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绿色生态经济型茶树新品种选育(2022LZGCQY020)

张续周(1972-),男,山东菏泽人,教授,研究方向为茶树栽培育种与生产加工,E-mail: jiaonancha@126.com。

(责任编辑:范晓娟)

猜你喜欢

茶区茶树茶园
北缘茶区秋季修剪对茶树越冬及次年茶芽萌发影响的探讨
茶园飘香
茶园之晨
山茶树变身摇钱树
湄潭茶园
茶园观色
生态茶区旅游开发与保护管理浅析
安徽茶区茶旅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研究
中国茶的四大茶区
两个推荐茶树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