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培训模式的建构与实施

2023-06-03刘飞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培训模式专业化发展

刘飞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培训模式

小学语文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语言的传播者、思想的启蒙者,也是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者。多重角色,让小学语文教师成为教师队伍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立足我国国情,借鉴国际经验,根据各级各类教师的不同特点和发展实际,考虑区域、城乡、校际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定向发力,重视专业发展,培养一批教师;加大资源供给,补充一批教师;创新体制机制,激活一批教师;优化队伍结构,调配一批教师。”可见,教师专业化发展必须要有系统的专业化培训。各地要针对区域教育实际情况,引领教师成为终身自主学习者,使其做好当下的教育任务并担当未来的教育重任。

回顾这几年:2014年4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2016年9月,我国正式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2017年9月,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统编教材开始在全国小学起始年级使用;2021年7月,“双减”政策颁布实施;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这些教育的变革与举措,让教师面对许多新情况和新挑战。作为教育改革的践行者和实施者,教师应接受及时、科學的培训,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步伐,应对新挑战,适应新要求。

一、“一中心、三路线、五同行”小学语文教师培训模式提出背景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教育改革与发展也在不断加快,教师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必须同步提升能力。因此,各地各校要对教师进行教育培训,使教师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探索者、实践者。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需要有效的教师培训。首先,教师培训是保持教师持续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保障;其次,教师培训可以有效促进学校发展、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教师个体发展。因此,教师培训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助推器,是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们通过调研与实践,发现影响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教师培训过于泛化和僵化

在实际调研中我们发现,区域教师培训没有成为全体教师认同、需要、参与和受益的专业发展途径。目前,区域教师培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培训内容空泛、与一线教学联系不大、实操性不强、后续无跟进等。这些问题反映出教师培训还不能真正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区域内小学语文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

东洲区目前共有16所小学,212名小学语文教师,教师平均年龄为47岁,年轻教师较少。小学语文教师年龄结构为雨伞状,伞面大(老教师)、伞柄小(青年教师)。这支教师队伍虽然爱岗敬业、甘于奉献,但是由于普遍年龄偏大,教学手段更新缓慢,教学观念相对陈旧。

(三)新课标的实施迫在眉睫

随着新课标的颁布实施,如何落实新课标,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语文教师的重要课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增“教学研究与教学培训”,强调“教师要坚持终身学习,提升专业素养”。培养专业教师核心素养,是新时代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必然要求。

二、“一中心、三路线、五同行”小学语文教师培训模式内容及解析

基于以上需求,我们积极探索“一中心、三路线、五同行”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培训模式。从2016年春季开始,尝试以问题解决为核心、以问题解决策略为支架的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培训模式(见下图)。

(一)“一中心、三路线、五同行”培训模式的主要概念

“一中心”是以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为中心。该培训围绕问题这一核心展开,问题既是培训线索也是培训目的,既是研究起点也是研究终点。“三路线”是指做好三个方面的培训,即做好学校订单培训、教师案例培训、学习对接培训。“五同行”是指与骨干同行、与教师同行、与问题同行、与实践同行、与时间同行。

(二)“一中心、三路线、五同行”培训模式的主要特点

该培训模式的主要特点是让以往接受培训的教师成为培训的设计者、探索者、实践者和合作者,让他们参与到培训中,共同研究教学中的问题,因为研究问题的过程就是教师接受培训的过程。该培训是基于行动研究的培训,围绕问题研究来进行的持续性思考,是“问题、反思与学习,行动、新问题、反思与学习,再行动”的过程。该培训基于教师自主研究,教师作为培训主体,要在培训中实现自我管理。培训是帮助教师发现教学中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过程,也是引导教师探究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该培训是基于课程指导标准的培训,是促进教师学习新课标、新理念的培训,是重案例、重实践、重反思、重互动、重分享的学习过程。

(三)“一中心、三路线、五同行”培训模式的操作路线

培训中,培训者和被培训者共同围绕问题展开“创设情境案例描述一交流研讨一回归课堂一情境中案例演示一总结”的培训过程,确立“一中心、三路线、五同行”操作解析路线。第一步,进行问题的收集与整理,先由学校的教师和培训者共同收集教学中的问题,然后进行问题的梳理和归纳,并对归纳后的问题进行描述和案例整理;第二步,就是针对集中的、典型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通过讨论交流、课例观摩和微课题等方式进行问题解决的过程展示;第三步,进行问题解决后的反馈跟踪,分析是否延伸出新的问题和问题解决得是否彻底,积极做好与教师的交流,让教师明确问题解决的思路和策略,从中获得成长。

“一中心、三路线、五同行”培训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以教师为主体,以问题为核心,培训者在培训过程中起到启发、共学、共进的作用。

(四)“一中心、三路线、五同行”培训模式的主要做法

1.“一中心”由“寻找问题一解决问题一延伸问题”三个环节组成

(1)“寻找问题”这一环节的培训实施主要分为两个步骤

一是学习思考,关注教学中的基本问题。许多教师在潜意识中把经常接触的基本教学问题置于表层,认为这些问题的存在不足为奇,从而缺乏研究的意识。事实上,这些问题虽细碎零星,但教师只有抓住了这些问题的本质,并对问题进行持久的关注和思考,才能踏上一条属于自己的成长之路。因此,在“寻找问题”这一环节,培训者通过案例搜集、情境分享、共读好书、问卷三步走等方式让教师完成对自我教学问题的关注,使其提出并整理出教学中的困惑与问题。

二是合作研讨,聚焦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培训者帮助教师梳理、比较问题,将焦点定位于重点和难点上。通过问题探究,将问题进行归类:课堂教学类,指向课堂设计缺少目标性和专业性;教师类,指向不会教和教不好;学生类,指向不会学和学不会;学校类,指向教师怎样发展和学生怎样培养。

(2)“解决问题”这一环节的实施分为“策划预案一开展行动一自我反思”三项内容

首先,教师围绕问题设计方案,形成课例。培训者通过沙龙研讨、网络研修以及向名师取经等方式,引导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让教师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其次,“开展行动”“自我反思”是指通过“课题—案例—研讨—观摩”的方式,引导教师开展一边培训、一边实践的行动,培训者引导参训教师通过反复地“学习—实践—反思”来解决问题,提升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通过优质课评选、小课题日记、网络交流、区域教研观摩等方法,巩固参训教师解决问题的研究成果。

(3)“延伸问题”这一环节的实施重在引导参训教师写好反思

这是教师内化的过程。通过“对比一再次实践—总结反思—落于笔端”等行为,让参训教师将实践上升为理论。教师完成二次实践的同时,将教学研究的经验有效迁移到自己的教学中,助推自身成长。

2.“三路线”的主要做法

“三路线”是指培训者从三条路线开展培训,这三条路线相互交错、相互助推。同时,通过培训将学校发展、教师成长、学生学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有效构建“三位一体”的培训模式。

(1)线路一:做好学校双向订单式培训,为教师构建成长环境

学期初,区教师进修学校培训部门向各校下发教师基本情况调查表,为教师培訓做好准确对接,主要解决本学期学校需要教师进修学校协助解决的问题。各校填写表格,向培训者发起订单。培训者围绕订单展开工作,制定培训方案。如东方德才小学提出“如何更好地开发语文学科实践活动”的问题,培训者根据东方德才小学各学科教师精良、年组教研活动有团结力和凝聚力的特点,围绕新课改精神的学习策略,即打破学科壁垒,围绕一个主题,以年级为单位,各学科教师合作进行学科整合式的实践活动。由此,跨学科学习在东方德才小学落地,并收获了可喜的成绩。在省、市课改现场会上,各界领导对东方德才小学的学科实践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此外,为增加教研活动的互动性,进一步满足基层教师的发展需求,培训者在每次调研前都会与所调研的学校反复沟通,最终确定培训主题。

双向订单式这种按需而行的培训能够有效解决教师面临的问题,促进教师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也使基层学校和教研人员同频共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2)线路二:做好教师情境案例式培训,促进教师自主成长

线路二通过培训帮助教师解决不会教和教不好的问题。因为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不能发现自身的问题,所以教学改进质量往往提升慢。为此,培训者采取了“听课(发现问题)一评课(研究问题)一再听课(跟踪问题)一交流研讨(解决问题)一总结(延伸问题)”的做法。在听课后,培训者结合听课教师的实际情况,一次只提出一个可改进的问题。首先,通过评课给出解决办法,让教师改进;其次,跟踪验证问题的解决程度;最后,根据情况延伸出一个新问题,如此循环。

不同问题,培训者采用不同的解决方法。如针对“精读课文怎么上”的问题,培训者通过教学辅导表明观点,进行“精读课文怎么‘精彩起来”等教学研讨活动,细化精读课文的教学实施步骤。若一次不能解决问题,就做系列性的教研活动,同组备课。再如遇到“六年级复习怎么做更有效”这样的实操性问题,可以借助团队力量,发挥每一位六年级语文教师的力量,利用微信群等便利方式,组织教师共同编制评价检测方案,做到群策群力,共同解决问题,完成互助式、自主式培训。

(3)线路三:做好课题的学习对接式培训,搭建教师科研平台

线路三着重解决学生不会学和学不会的问题。通过研究,培训者将学生的学习问题分为习惯类问题和思维类问题两大类。

针对习惯类问题,培训者指导教师逐一落实,关注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引导教师做微课题。培训者在解决课前预习这一问题时,有的教师提出“如何增强预习的有效性”这一问题。培训者细化问题的每一个环节,引领教师围绕微课题开展研究。如虎南路小学杨慧君老师的二次预习法、东方德才小学的五读法、新屯小学的七步预习法等微课题研究都在全区进行了推广,效果显著。

针对思维类问题,培训者则采用研究科研课题的方式进行课题培训。近5年的培训中,培训者一直致力于培养学生思维方面的课题研究,先后进行了“小学生思维训练培养途径”“小学语文创新课堂的有效研究”“小学语文审辩式思维能力培养途径的研究”等省、市级课题的研究,创设问题情境式、整本书阅读、多元化评价等教学模式。

3.“五同行”落地的主要做法

小学语文教师培训的“五同行”为:与骨干同行,先让一部分教师行动起来,进而影响其他教师,做好骨干教师、名师的培养工作;与教师同行,让培训者成为教师的朋友,将培训下沉,做好陪伴式培训,使教师的培训诉求及时得到解决;与问题同行,以问题为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培训核心,帮助教师梳理问题,明晰困惑;与实践同行,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解决教师遇到的实际问题,让培训具有实操性和实效性;与时间同行,持续跟进,让培训成为教师学习的加油站、专业发展的续航站。

“五同行”培训重视实践,整个培训过程做到了理论围着实践转。每个阶段的培训都是以教师自主研究、自我成长为“经”,以课程培训为“纬”,以教师行动研究为“梭”,经纬交织,穿梭其中。经过5年的发展,构建了一张教师成长的立体网络。在立体化的培训过程中,实现了“两个结合”:一是将学校、教师和学生的需求与新课程改革培训深度结合;二是将学生的培养与教9币的成长相结合,以教师成长促使学生全面发展,进而推动课改进程。

“十三五”以来,“一中心、三路线、五同行”小学语文教师培训模式共进行百人以上培训50余次,培训上万人次,参训教师获得国家、省、市优秀课和优秀荣誉近200次,产生省学科带头人1人、省骨干教师3人,市名师1人、市骨干教师23人,区名师3人、区学带3人、区骨干教师36人,为区域语文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一中心、三路线、五同行”小学语文教师培训模式的反思与改进

(一)抓住教师成长中遇到的真问题

下一步,教研部门将继续围绕小学语文教师成長中遇到的真问题做好真研究,做到持续研究真问题、解决真问题,为教师的成长助力。有些问题看似平常却是教师们成长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如新教师如何备课、听课和评课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可以助力新教师成为合格教师。有些问题随着教育教学的变化而产生,如新课标背景下如何实施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等,都需要教师学习和研究。

(二)重视教育的时代化特征

新时代,语文教育面临新思考。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上应该成为什么样的角色,如何将信息技术融入语文教学,让教学更贴合时代发展特征,值得教师深思。随着“双新”的到来,新课标的新理念亟须实施,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将教材解读的内容进行活动化落地。

(三)关注教研与培训新模式

在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模式中,教研部门要利用教研活动的力量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为其不断创新机制、总结经验。

(四)关注学生的学习特点

在未来的课堂中,教师和学生应该担当的角色是共同的学习者,“关于学生的知识”将成为教师知识体系的核心构成,教师的角色正从知识讲授者向学生发展支持者转化。

新时代要有新担当,新征程要有新作为。教研培训者要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深的历史眼光、更远的规划设计努力做好培训工作,成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小学语文教师队伍。同时,培训者应尊重教师需求,遵循教师学习发展规律,推进教师自主学习。

(责任编辑:赵春艳)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教师培训模式专业化发展
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 推动我国农业健康有序发展
农村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浅谈
认真开展教研活动提升英语教师水平
师徒帮带退役士兵“333”培训模式探索与创新实践
新常态下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师培训模式的分析
学科教学知识对培养体育教师专业化途径的研究影响
高职院校化工总控工技能大赛的培训模式与对策分析
当前小学语文教师能力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