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的热点、趋势及前沿

2023-06-02李泽红唐凤芝

关键词:城市群发文京津冀

李泽红,唐凤芝

(华北电力大学 经济管理系, 河北 保定 071003)

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一直以来都有着很强的政治经济联系。近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更是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2014 年,习近平总书记就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召开座谈会,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2015 年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再次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的国家战略,这就奠定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地位,大力推动了本就联系密切的京津冀区域的协同发展。相关研究更是如同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的热点、趋势、前沿分析,对于检验京津冀协同发展现实与政策的协同、执行情况,制定未来发展方向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运用NoteExpress 和CiteSpaceV 软件,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希望能为读者了解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演变趋势、前沿热点提供一点帮助。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框架

(一) 数据来源

本文文献数据来自中国知网数据库。通过选择知网主页学术期刊,高级检索,精确检索主题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文章,为提高检索文献的质量选择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 期刊,得到2709 条结果(检索时间为2022 年7 月8 日)。为提高分析效度通过人工识别对得到的搜索结果进行处理,删掉结项成果简介、作者和研究中心简介、会议新闻、期刊序言、会议召开介绍、书籍出版消息、采访以及主题重复和无效的文献,最终以时间跨度为2009 年—2022 年的2126 篇期刊作为研究样本。

(二) 研究框架

首先,利用NoteExpress 软件对研究样本进行预处理,补全因导出问题导致的作者和年份缺失样本数据,再合并部分同义、近义关键词,提高数据的分析效度。接着对年份、作者、机构和关键词进行简单的统计分析,对样本的整体情况进行了解。然后,使用CiteSpaceV 软件对作者、机构和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聚类分析和突现词分析,绘制相关知识图谱。最后,搜集其他相关信息,利用Origin 和Wps 软件对发文量、主要作者、主要机构和关键词的相关信息进行填充绘制发文量变化趋势图、主要作者发文量及分布情况表、主要机构发文量及年份表、高频关键词表等相关图表。

二、研究结果分析

(一) 研究文献时间分布

通过整理京津冀协同发展2009—2022 年的研究样本数量,可以得到图1 的发文量变化趋势图,从图1 中我们可以看出,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的发文量分为明显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9—2013 年,此阶段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的样本文献并不是很多,每年仅有几篇的发文量。第二阶段:2014 年—2017 年,此阶段文献数量有了爆发式的增长,从每年100 篇激增到每年400 篇左右。第三阶段:2018 年至今,发文量波动下降,近两年趋于平稳。考虑到检索时间截止至2022 年7 月8 日,2022 年发文已达到100 篇左右,所以近几年发文量仍然在200-300 篇左右,说明学者们对该研究话题依然非常关注,京津冀协同发展仍然是研究中的热点话题。从2014 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和2017 年(决定设立国家级新区河北雄安新区)两个重要时间节点来看,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的发文量与国家政策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文献研究受到政策导向与激励,与政策保持着很高的协同度。

图1 发文量变化趋势图

(二) 研究力量分析

1. 发文作者分析

(1)主要作者发文量及分布情况

通过对研究样本进行分析整理,我们可以得到表1 主要作者发文量及分布情况表,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领域的主要作者有李国平、孙久文、张贵、魏丽华和张伟,发文量均达到15 篇及以上,主要的发文年份在2014—2018 年之间。主要作者的研究方向多样,但多集中在经济体制改革、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工业经济、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这几方面。研究作者有着明显的地域限制,主要作者所属地域基本都是京津冀地区。

表1 主要作者发文量及分布情况表

(2)作者合作网络

在CiteSpaceV 中勾选作者节点、寻径网络算法、修剪切片网络和修剪合并网络,运行后可以得到图2 的作者共现合作网络图谱。图中有389 个节点,182 条连线。节点代表的就是作者,连线代表的是作者之间存在共同发文,共同发文越多,连线就越粗。从图2 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之间已经形成了多个较大的合作网络,合作成员较为固定,合作网络一般以某个组员为核心进行发文的,核心成员的发文量一般是合作小组中最多的。

图2 作者共现合作网络图谱

选择显示其中最大的五个合作网络,可以得到前五个作者合作小组,分别是第一组“李国平、席强敏、武义青”小组,主要研究的是人口均衡发展、产业转移问题;第二组“张伟、王韶华、何美璇、刘晔”小组,主要研究的是工业能源强度分析、供给侧改革效率与区域协同、绿色发展问题;第三组“田学斌、孙哲、李兰冰”小组,主要研究的是区域协同发展问题;第四组“高素英、张烨、王羽婵、刘冬、刘建朝、张淑莲”小组,主要研究的是区域空间布局、协同发展问题;第五组“璩爱玉、周全、彭忱、董战峰、郄晗彤”小组,主要研究的是水环境问题。小组研究方向各有侧重,也存在交叉。

2. 发文机构分析

(1)主要机构发文量及年份

在CiteSpaceV 中勾选机构节点、寻径网络算法、修剪切片网络和修剪合并网络,运行软件,可以得到图3 的机构共现合作网络图谱。对其中的机构数据进行处理,可以得到表2 的主要机构发文量及年份表。从表2 中可以看出主要研究机构有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北大学经济学院等,它们的发文量都很大,均在30 篇以上,前十名的发文机构发文量也都在15 篇以上。发文年份主要在2011—2015 年之间,说明这些机构较早就开始关注京津冀协同发展,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研究时间较早,但后期发文量有所下降,发文的持续性较差。

表2 主要机构发文量及年份

图3 机构共现合作网络图谱

(2)机构合作分析

图3 机构共现合作网络图谱中有289 个节点,但仅有1 个连线。说明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构虽然较多,但是机构之间的合作较少,机构联系有待加强。主要机构存在很强的地域限制,基本都是京津冀地区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因此,可以首先加强京津冀区域内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联系,然后再增强区域内外机构的联系,循序渐进,达到扩大机构合作网络的效果。

(三) 研究热点分析

1. 重要图表分析

在CiteSpaceV 中选择节点类型为关键词、时间段选择为2009—2022 年、时间切片选择为1,勾选寻径网络算法、修剪切片网络和修剪合并网络以简化网络并突出其重要的结构特征,可以得到图4 的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图4 中有510 个节点,758 条连线,已经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转移、雄安新区、城市群、产业结构、区域经济、协同创新等主要关键词形成了多个分支网络,充分的展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的多样性。

图4 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根据关键词词频对关键词进行排序,可以得到表3 高频关键词表,其中展示了频次在10 次以上的关键词。从表3 中可以看出出现词频较高且中介中心度较大的关键词有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结构、区域经济、一体化、产业协同等。具有高中介中心性的关键词通常是连接多个领域的关键,对于文献之间的联系承接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是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热点。除了一些高频关键词,还有一些词频不是很高,但是中介中心度很高的关键词,例如:政策工具(2018 年)、耦合协调(2019 年)、水资源(2021 年)、时空演化(2017 年),这些词的中介中心性都超过0.1,说明它们同样起着重要的承接作用。表3 中高频词的首次出现年份基本在2014-2017 年之间,说明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前几年就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做好了统筹规划,充分展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

表3 高频关键词表

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选择显示其中最大的前11 个聚类团,从CiteSpaceV 的“聚类浏览”中得到聚类的详细信息,进行整理可以得到表4 关键词聚类表。

表4 关键词聚类表

聚类指的是将物理或抽象对象的集合分成由类似的对象组成的多个类的过程,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可以将研究中同质的关键词聚在一起,大大提升数据的可研究性。聚类大小指的是聚类中成员的个数,一般聚类大小大于10 说明聚类的效果较好。剪影值指的是类团里内部成员间的关系紧密程度或者说成员间的同质性,一般剪影值大于0.7,我们就认为成员间的紧密程度良好。从表4 我们可以看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要关键词聚类有11 个,分别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协同创新、产业转移、雄安新区、产业结构、城市群、北京、一体化、对策、区域经济,它们的聚类大小都不小于20,剪影值都在0.9 以上,平均年份在2015—2017 年之间,聚类成员有侧重也有交叉,类与类之间有较为明显的发展方向差异。

2. 研究热点总结

通过文献阅读和关键词分析,本文将研究热点整理为以下七类。

(1)京津冀交通一体化

京津冀交通一体化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重点领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骨骼系统和先行领域, 是优化城镇空间格局的重要基础, 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基本前提[1]。京津冀地区发展差距大,交通存在城市联系断裂、营运里程不足、连接改造滞后等问题,交通发展滞后于现实需求,推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有利于城市健康良性的发展与扩张、消除环京津贫困带和激发京津冀经济圈发展活力[2]。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研究具体内容有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区域轨道交通一体化实现路径、交通一体化与经济发展和一小时交通圈范围、形态与结构特征。

(2)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是产业协同、市场一体化、物流和供应链协同、金融协同、农业协同和旅游协同等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是对各类经济的协同度进行测量、研究协同发展的演进特征、影响路径和环境效应。其中,产业协同和市场一体化因其内容丰富,需要重点进行分析。产业协同研究可以分产业主体和分析内容两方面。参与协同的产业主体有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航空物流业、高技术产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物联网产业、房地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和环保产业等,主要分析的内容是产业转移、产业协同的机制构建、发展问题、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影响因素、发展水平测度、战略定位及空间格局。市场一体化主要是劳动力、土地要素、人力资源、科技创新要素市场的一体化,研究内容包括市场一体化的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水平测度和实现路径等,目的是促进要素的自由流动、合理配置和对接对流。

(3)软环境资源协同发展

软环境资源协同发展包括的内容很多,有行政协同、立法协同、文化协同、公共服务协同、人才协同和科技创新协同等热点内容。其中研究较多的是公共服务协同和科技创新协同。公共服务协同又包括教育、医疗和养老协同等重点内容。主要探讨教育协同的政策分析、现状研究、路径探索、结构优化和资源配置优化;探讨医疗协同的现状研究、路径研究、医疗资源均等化发展和政策建议;探讨养老协同的现状、挑战、路径研究和发展对策建议。科技创新协同是经济发展的催化剂,是解决京津冀协同发展困境的不二法门。科技创新协同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政策研究、科技创新协同现状与对策、科技创新协同的测度与评价、协同效益、创新路径、影响因素、比较研究、北京的核心引领作用、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创新产出的空间布局和协同创新网络构建与演变研究。

(4)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治理

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初期提出的重点发展三领域之一,一直受到国家的重视。随着政策的推进和研究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逐渐深化为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治理。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治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大气污染治理、水环境保护治理和生态环境协同保护修复。大气污染治理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大气污染规律研究和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治理。大气污染规律研究主要是对大气污染的来源、成分、影响因素、空间分布、时空特征、传输规律、溢出效应等进行研究[3]。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治理主要是提出治理对策,包括跨区域大气污染的政府协作机制、污染物排放区域协同政策法律问题、以及调结构、转方式、绿色发展等主题。水环境主要研究内容有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水污染联防与水环境治理、水资源承载力、水环境保护与修复、经济发展与水资源、水资源与产业结构优化适配等。生态环境协同保护修复主要内容有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生态协作机制建设、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协同问责机制、生态补偿支付、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经济/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分析。

(5)京津冀城市群建设

2017 年 9 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 年—2035 年)》发布,这一规划的核心是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全方位对接支持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京津冀城市群建设主要研究的是城市群内部和外部发展的问题。城市群内部发展具体内容有城市群理论、人口空间结构研究、空间协同性测度、城市群生态环境研究、城市群公共服务、城市群水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城市群综合承载力研究和城市群经济网络结构分析。城市群外部发展具体内容有城市群功能定位、城市群协同发展、城市群竞争力与发展质量研究、城市群规模分布特征及演进机理、城市群扩张与驱动力研究、城市群发展对比与借鉴和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

(6)“一核”“两翼”

2017 年6 月27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强调要以首都为核心,雄安新区与城市副中心为新的两翼,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继而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因此,“一核”指的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两翼”指的是雄安新区建设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实际上就是排除首都属性对北京城市发展的负面影响[4],主要研究的内容有大城市病、人口调控、城市空间结构调整、疏解路径机制研究、疏解承接能力或影响研究、其他首都或特大城市的启示借鉴和相关政策解读。雄安新区建设主要是对雄安新区的定位和发展路径进行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雄安新区的地理特征和生态建设、雄安新区的定位、雄安新区建设的思考、与周边地区协同发展探讨、与京津冀的关系和合作途径研究、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其他国家级新区建设经验启示研究。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有着疏解非首都功能、缓解北京大城市病和带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使命,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城市空间优化、通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效应分析等。

(7)冬奥会遗产

冬奥会圆满结束了,但是冬奥会留下来的遗产仍然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有着重大的帮助。冬奥会遗产涉及体育、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城市发展和区域发展等各个领域,关于冬奥会遗产,学者们主要从冬奥与冰雪旅游经济、京张冬奥产业带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和冬奥对京张地区经济影响这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充分展现了冬奥会对京津冀地区公共服务、冰雪产业、城市竞争力、生态环境的促进和改善作用。

(四) 演进过程及前沿分析

1. 主题演化路径

前沿关键词时序图谱是将关键词与时间结合,展现关键词的首次出现时间、出现次序、出现频率和关键词联系的知识图谱。该知识图谱中的节点就是关键词,连线就是关键词共同出现在同一篇文章中,关键词所在时间位置就是关键词首次出现的时间,关键词出现的次数越多,节点就越大,关键词共同出现在同一篇文章中的次数越多,连线就越粗。利用CiteSpaceV 对研究样本的关键词进行处理可以得出图5 的前沿关键词时序图谱。

图5 前沿关键词时序图谱

从图5 中我们可以看出关键词的主题演化有着明显的阶段性。第一阶段:2009—2013 年,这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起步阶段,该阶段出现了京津冀和协同发展两个主要的关键词,但是该阶段出现的关键词总数较少,京津冀协同发展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第二阶段:2014—2017 年,这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快速发展阶段,该阶段词频较高的关键词变多,研究主题五花八门,研究内容百花齐放,出现了很多与政策引导相关的关键词,例如:城市群、产业结构、协同创新、公共服务、雄安新区等。第三阶段:2018—2022 年,这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沉淀阶段,该阶段出现的关键新词不多,基本上都是前几年研究主题的衍生内容,说明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朝纵深处发展。

2. 前沿分析

选择CiteSpaceV 的Burst detection 功能,可以得到图6 的关键词突现图,能够看出研究样本在各时期的突现词。由于我们认为研究具有可持续性,如果该时间段出现突现词,我们就认为下一个时间段仍然会进行该研究,这就是进行前沿分析的理论基础。突现词指的是在短时间内激增,突然变成热点,被学术界所关注的关键词。突现强度指的是关键词的激增程度,突现强度大的文献往往是该领域中的重要研究[5]。根据理论对图6 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从2014 年开始基本每年都会出现新的突现词,说明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每年都存在不同的新的热点主题,且每个突现词出现的时间较短,说明研究的持续性不强,突现强度都大于2,说明每个关键词的激增程度都很高。前沿多变、持续性弱、突现强度大的特点可能与京津冀协同发展与政策保持较高的协同度有关,政策的丰富多样性和学者们追逐热点的特性造成了现在的前沿变化。为了研究近年的前沿趋势,对2022 年的突现词进行研究,发现2022 年存在5 个突现词,分别是影响因素、区域协同、时空分异、驱动因素和水资源,这些突现词的突现强度都很高,尤其是区域协同和影响因素,突现强度达到了3 以上,尤其需要被关注。通过结合研究样本的文献名,将以上前沿总结为以下三类。

图6 关键词突现图

(1)时空分异、驱动因素、影响因素

由于时空分异、驱动因素和影响因素往往放在一起进行研究,所以我们将这三个前沿放在一起分析。这类前沿并不是某一种热点主题,而是研究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对前期的实践发展变化进行时空上的演变分析并探究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这类研究通常先对研究对象进行指标评价体系构建,通过不同时间评价指标的变化展现研究对象的时间变化,通过选取不同时间节点不同空间的评价指标进行对比展现空间变化,通过构建模型寻找主要影响因素或驱动因素,有的还会根据不同空间的特点进行异质性分析。主要的研究方法有熵权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和核密度曲线法。主要的研究主题有新型城镇化发展、不同产业发展、经济发展、科技合作网络、能源强度、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软环境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评估。

(2)区域协同

区域协同一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热点内容,不同与京津冀协同发展前几年关于京津冀区域协同的思路与重点、展望、探索与实践、路径模式研究、机制研究、协同理论分析、其他区域比较启示等相关研究,近几年关于区域协同的研究主题是机制构建、一体化发展水平测度、政策的时空演进、发展态势研究及推进、协同创新监测系统研究。从原来的理论研究和探索,到现在的实践和协同发展水平测量,这是区域协同的发展阶段演变带来的研究主题的变化,相信随着未来的发展,区域协同仍然会是热点,但其侧重的方向会有所不同。

(3)水资源

京津冀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对水资源的需求高,但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退化显著,资源承载力不足、开发利用过载的矛盾与经济发展结构失衡、生态环境保障滞后的矛盾导致京津冀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生态环境损害严重。新时期人口和经济发展格局出现调整、国家对发展用水和生态用水提出更高要求、水资源衰减加剧了区域用水矛盾,京津冀地区水安全受到挑战,水资源研究不可避免的成为研究前沿[6]。学者们主要从现状研究、未来预测、对策提出三方面对水资源开展研究,具体主题有水污染、水资源承载力、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和水资源保护。

三、结论与展望

通过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进行时间分布、研究力量、研究热点、趋势和前沿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发文量以2014 年和2017 年为节点分为三个阶段,研究与政策保持着很高的协同度,未来热度持续不减;(2)研究力量存在着很强的地域性,多为京津冀地区的学者、高校和机构,作者之间已经形成多个较大的合作网络,但机构之间合作联系较少,合作有待增强;(3)学者们主要围绕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软环境资源协同发展、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治理、京津冀城市群建设、“一核”“两翼”和冬奥会遗产七个方面的热点进行研究;(4)主题演化分为起步、快速发展和沉淀三个阶段;(5)近几年的研究前沿是时空分异、驱动因素、影响因素、区域协同和水资源研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稳中向好,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实践发展取得重大突破,但仍然存在协同治理推进缓慢、政府与市场边界不清、京津冀发展政策和资源调动能力上存在较大差异、区域内部经济发展和创新驱动能力差距较大等问题[7],未来发展仍需在利益协同机制落实[8]、区域治理体系完善、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探索高标准的区域协同发展体制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城市群发文京津冀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我国第7个城市群建立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从国外经验看我国城市群一体化组织与管理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京津冀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