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红色旅游相互融合的韶山模式*
2023-06-02林海聪
林海聪
2022年12月,习近平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1)“习近平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xinwen/2022-12/12/content_5731508.htm,访问日期:2023年3月25日。。而且,习近平近年来还多次到访革命纪念地,瞻仰革命历史纪念场所,反复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2)习近平:《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 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求是》2021年第10期。。
在这一新时代背景下,韶山旅游业紧跟时代发展脉络,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的文旅产业发展巧妙地相结合,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下我国文旅融合发展与研究的样本。作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韶山以革命领袖毛泽东同志故里而闻名海内外,它既是全国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革命纪念地,也因历史文化资源丰富而成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与中国优秀国际乡村旅游目的地。近年来,革命传统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韶山不仅注重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两大特色,还充分挖掘、激活韶山村落的非遗资源来丰富韶山红色旅游内容,同时又借助旅游产业来为韶山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提供物质条件,从而创造性地形成一种非遗与红色旅游互哺的韶山模式。
自全球开展非遗保护工作以来,“文化与可持续发展”始终是重要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可持续发展》,曾从“包容性社会发展”“包容性经济发展”等角度阐发文化多样性繁荣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共生关系。(3)参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可持续发展》,张玲译,《民间文化论坛》2021年第1期。回顾学术史,非遗保护与旅游产业发展的内生关系一直是旅游研究的焦点问题,主要集中于非遗资源的旅游开发模式与价值、实践路径及其反思等方面(4)相关研究,如顾金孚、王显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热下的冷思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2期;李江敏、李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活化之道》,《旅游学刊》2018年第9期;刘中华、焦基鹏《场景理论下上海文化记忆机构“非遗+旅游”融合发展新路径》,《文化遗产》2021年第2期,等等。,也有学者从朝向人类共同与共享的未来出发,探讨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维度(5)参见巴莫曲布嫫《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与国际文化政策之演进:事件史循证研究》,《民族文学研究》2021年第6期。。反观韶山红色旅游发展模式的研究成果,虽然有学者针对韶山红色旅游的景区建筑保护、馆舍展览和文化创意设计、共生发育水平、文化资源类型与产业链的开发利用等议题做了基础性研究(6)相关研究,可参见张旭《红色藏品与创意文化的思考——以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为例》,张泰城主编《红色文化资源研究》第1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115-120页;周美静、许春晓《红色旅游共生发育水平测评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以韶山为例》,《旅游学刊》2019年第9期;李双清、刘建平《韶山红色旅游发展的创新模式研究》,湘潭:湘潭大学出版社2019年,等等。,除个别研究关注到中国(韶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以下简称“韶山非遗博览园”)的研学实践外(7)毛琛、王淇莹等:《中国(韶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文旅融合特色研究》,《旅游纵览》2021年第5期。,多数的研究主要围绕韶山红色旅游开发和游客体验两方面展开论述,仅将非遗作为附属性的研学内容加以论述,较少关注韶山红色旅游对传说故事、红色歌谣、地方美食等非遗项目的活化使用与传承,更缺乏从社区参与的角度梳理韶山非遗保护与红色旅游相结合的实践经验。有鉴于此,本文以韶山非遗保护与红色旅游的融合过程和融合模式为研究对象,梳理韶山非遗如何从挖掘、申报向生产性保护和活化使用转变的过程,并总结韶山非遗与红色旅游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特征。
一、韶山村落与红色景区共生共享的非遗资源
自“十四五”规划以来,尽管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韶山市旅游业依然获得了高质量发展,2021年接待来韶游客1335万人次,综合收入39.51亿元,较2020年同比分别增长20.71%、17.07%,疫情最为复杂的2022年仍共计接待来韶游客81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31亿元。(8)“韶山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湘潭市政府网,http://xttj.xiangtan.gov.cn/13228/13195/13197/content_1017500.html,访问日期:2023年5月2日;“韶山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湘潭市政府网,http://xttj.xiangtan.gov.cn/13228/13195/13197/content_1017500.html,访问日期:2023年5月2日。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各类文旅资源的挖掘、开发与整合,作为全域性风景名胜区和革命纪念地的韶山也是如此。韶山景区主要由故居景区、滴水洞景区、韶峰景区、清溪景区、银田银河景区、狮山景区等六大红色旅游景区,及以自然风景为特色的黑石寨景区组成。各大景区虽然都拥有丰富的革命历史和自然文化资源,但各自有所侧重:如故居景区和滴水洞景区为核心的红色历史文化展示区,包括了毛氏宗祠、毛泽东故居、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韶乐宫、滴水洞、名人碑刻等,景点以革命历史旧址和展览馆园为主;韶峰景区与狮山景区则分别以韶峰、狮山为核心,自然景观美学价值较为突出,特别是韶峰景区,除韶山八景外,还有韶峰寺、毛泽东诗词碑林等人文景观;银田银河景区离毛泽东故居约15分钟车程,作为韶山重要的传统农耕区,以田园水利风光为主题发展乡村旅游,属于韶山旅游中衍生性的生态体验区;清溪景区的旅游体验内容分为毛泽东青年塑像广场、烈士陵园等革命纪念地和展示、体验非遗项目的韶山非遗博览园两大部分构成,特别是后者,尤其注重游客对韶山非遗的亲身体验;黑石寨景区因文旅资源集中在自然景观且远离故居景区,少有外来游客前往旅游。其中,故居景区、清溪景区及银田银河景区都属于国家级旅游景区。
韶山不仅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它还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拥有大量的非遗资源。从古至今的地方志、族谱等韶山地方文献资料中,都可以找到文人墨客关于韶山历史文化的详细记载,特别是“舜帝南巡”这则风物传说,广泛流传于韶山地区。相传舜帝继承尧的王位之后,开始巡视南方诸地,造福万民。有一天舜帝南巡至韶山,见此处群峦叠嶂,雾霭缭绕,繁花似锦,顿时被当地的秀美风景所吸引,遂下令在此安营。休息之余,舜令乐工演奏韶乐,琴瑟和鸣,婉转回荡,引来凤凰,韶山遂以舜帝奏韶乐而得其名。清代地方文人“韶山主人”毛兰芳更在《浪淘沙·韶山八景》序言中旁征博引,以当地人的身份强调“舜帝南巡”传说的真实性,充分彰显了地方民众对古代圣贤舜帝的历史认同感。(9)作者为“韶山主人”毛兰芳,原文收录于《中湘韶山毛氏二修族谱》,本文转引自湖南韶山管理局、风景名胜杂志社编《风景名胜·韶山》,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82页。这种借助风物传说来论述地方开发历史、阐发文化源流的儒家圣贤叙事模式,经常出现在韶山旅游介绍手册之中。(10)相关文本,可参见湖南人民出版社编《韶山》,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1-2页;湘潭旅游局编著《韶山》,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年,第1页。及至当代,许多韶山景区的导游在日常导览过程中,也会将“舜帝南巡”和“韶氏女升仙”等历史传说融入讲解词之中,向游客们展现韶山独特的湖湘文化底蕴。
位于韶峰山脚的韶山村不仅是“舜帝南巡”等古代神话传说的重要流传区域,它也是韶山红色旧址和红色纪念馆的主要分布区。红色旧址包括毛泽东同志故居、滴水洞、毛氏宗祠、南岸私塾、毛泽东父母墓等景点,这些空间不仅是韶山红色革命文化的物质性呈现载体,还是韶山红色故事的主要生成、讲述和传承场域。翻阅《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湖南卷·湘潭市分卷》,其中的“传说·人物传说”部分共收录六篇毛泽东传说,除流传于湘乡地区的《塞涵洞》以外,还有《收账》《有盐同咸,无盐同淡》《不会说假话的人》《责任在我》《杯酒表乡情》等五篇关于毛泽东成长与革命的历史人物传说。(11)湘潭市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编:《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湖南卷·湘潭市分卷》,湘潭:内部发行资料1989年,第166-176页。实际上,韶山南部与湘乡相邻,韶山人也熟悉《塞涵洞》这则故事。此外,据湘潭大学漆凌云团队的采集与整理,该地当代还流传着《毛润之脱险》《毛主席脱险》《种田好手》等九则毛泽东传说,以及《韶山五杰》《毛新梅的故事》《三公祠的废墟》等三则其他革命烈士传说。(12)根据笔者访谈记录整理。访谈对象:漆凌云,湘潭大学文学与传播学院教授;访谈时间:2023年4月29日;访谈地点:微信访谈。这些韶山传说多以红色革命旧址为“传说核”(13)参见柳田国男《传说论》,连湘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5年。,为韶山地区广大民众所熟知。2010年9月,“韶山传说”列入湘潭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1年12月,在采纳评审专家意见并征得社区知情同意后(14)根据笔者访谈记录整理。访谈对象:吴优,韶山市文化馆工作人员,负责基层非遗保护和教学工作;访谈时间:2023年4月29日;访谈地点:电话访谈。,“韶山传说”非遗项目名称变更为“韶山红色故事”。更名后,该项目的红色文化内涵和革命历史价值更加突出,因而成功列入湖南省第五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分类为“民间文学”。这意味着韶山村民不仅是红色旅游产业的主要从业人员,还是社区参与的“韶山红色故事”非遗传承主体,韶山的红色文化资源与非遗资源通过社区村民的文旅实践,形成一种共生、共享的依存关系。
与红色旅游景点呈现空间共存关系的韶山村落,还拥有与村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地方性非遗资源,包括湖南省级非遗项目韶山山歌、毛氏菜制作技艺,湘潭市级非遗项目杨林杂技、韶山如意镇剪纸、韶山皮影戏、韶山民间地缸酿米酒工艺、韶山民间小窖酿酒工艺、韶山铜像铸造技艺,以及和记农夫手撕鸭制作技艺、毛体书法、银田红色故事等20项韶山县级非遗项目。这些传统技艺、传统美术、民间文学等类民俗文化,不仅广泛存在于韶山村民的日常生产生活之中,而且它们在成为非遗项目前就已作为红色旅游的重要生活要素,得以商品化开发与利用,用以满足游客与村民的多样化需求。
总体而言,当代韶山地区的红色旅游与非遗保护实践相结合,逐渐形成一系列包括物质性与非物质性共存、文化价值与历史价值并重、地方性与区域性共享等特色的复合型旅游资源。这意味着,韶山红色旅游不再只是依托于文物旧址、图片文字等传统的展陈方式,而是更加注重游客和社区居民共同的主体参与,创造新的旅游体验内容和体验形式,让革命历史和地方文化一起重新迸发活力与生机。
二、韶山非遗保护与红色旅游有机融合的实践路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第十五条明文规定,“在开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时,应努力确保创造、延续和传承这种遗产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的最大限度的参与”(15)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基础文件汇编(2018版)》,内部资料2020年,第11页。,这意味着社区及其具体构成成员在非遗保护与传承过程中理应扮演至关重要的主体角色。特别是当非遗面临商业化或者产业化时,如何有效保证社区参与和社区受益,将直接影响到非遗的可持续发展。(16)参见刘朝晖《谁的遗产?商业化、生活态与非遗保护的专属权困境》,《文化遗产》2021年第5期。此外,康丽指出“社区受益”包含多个层面的意义生产,如对主体文化自觉意识生成的期待、对文化认同感与持续感的提供等,详见康丽《实践困境、国际经验与新文化保守主义的行动哲学——关于乡村振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民俗研究》2020年第1期。
近年来,韶山红色旅游为了拓宽潜在旅游市场,除大力升级改造原有的旅游基础设施以外,还注重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借助韶山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尝试将非遗保护、传承与旅游相结合,特别从红色革命故事、传统手工艺、地方饮食等方面展开文化创意研发、服务体验,并将红色旅游研学场所与非遗传承基地相结合,从而形成一种“红色旅游+非遗”的产业融合路径。
(一)韶山红色故事类非遗的活态传承
韶山因旅游业的发展而成为全域性的景区,意味着传统的当地红色故事传承社区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迁,特别是导游群体成为新时代韶山红色故事的“职业讲述人”和“积极承载者”(17)参见杨利慧《现代口承神话的传承与变迁——对四个汉民族社区民族志研究的总结》,《青海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与商家或普通村民讲述的故事版本较为均质化、碎片化不同,韶山导游们往往可以信手拈来,讲得头头是道。他们多为附近具有大学学历的村民,和当地商户一样从小就耳濡目染,听家中长辈讲述各种关于革命伟人、革命烈士的韶山红色故事,这些生活体验成为他们日后讲述韶山红色故事的重要文本来源。
不过,对导游而言,他们需要尽可能多地掌握各种韶山红色故事,以应对不同的听众群体或讲述场合。因此,他们既会从旅行社等单位获取各类经过专门整理、印刷的故事文本,也会在工作之余互相交流、观察其他导游的讲述,甚至查阅网络资料、观看视频,再结合自己所掌握的书面资料加以糅合、整编与更新,从而形成一套有导游个人印记的红色故事讲述文本。(18)根据笔者访谈记录整理。访谈对象:毛惠娟,工龄近五年的韶山景区导游;访谈时间:2023年5月1日;访谈地点:韶山市竹鸡塅毛惠娟家中。尽管文本来源不尽相同,但导游们讲述的韶山红色故事种类和情节大体相似,他们多将韶山红色故事的讲述行为嵌入到特定的红色旧址、遗迹等旅游景点的导览过程中。
(二)红色旅游过程中的生活化非遗体验
韶山红色旅游既注重仪式感的旅游氛围营造,同时也强调红色旅游与日常生活的联结,这与非遗生活性传承的理念是相通的。具有烟火气的饮食类非遗项目,因其不可或缺的日常性而最容易为游客所接受。而且,这种传统技艺类非遗本身多为商品,因此借助红色旅游来推动韶山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的生产性保护,有助于它们的活态传承与可持续发展。
例如毛家饭店的“毛氏菜制作技艺”就是韶山当地“非遗新经济”的一个样本。“毛氏菜制作技艺”主要指韶山村一带毛氏家族民众在日常劳作、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传统菜肴制作工艺,代表性菜品为毛家红烧肉、毛家火焙鱼等。2016年,韶山市“毛氏菜制作技艺”成功入选第四批省级非遗代表性名录项目,并于2021年再次入选湖南省首批传统工艺振兴目录。毛家饭店在此基础上创新菜色、改良口味,使韶山菜形成了一道独具湖湘风味特色的地方美食景观。毛家饭店除了在饮食上注重传统,其店面装潢也极为凸显红色文化氛围,不仅在大厅摆设了毛主席标准塑像,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展示与毛泽东有关的历史故事。因此,到韶山参观后再“尝尝毛主席生前爱吃的菜”成为一种标志性的韶山旅游传统,广受新时代游客的欢迎。
诚如有些学者所言,尽管部分游客可能对旅游目的地的特定非遗内容并不熟悉,但并不影响游客对非遗景点和活动感兴趣,特别是接触与学习传统手工艺制作技能、烹饪和品尝当地美食。(20)Haleh Masoud,Mohammad Mortazavi,and Neda Torabi Farsani,“A Study on Tourists' Tendency toward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s an Attraction (Case Study:Isfahan,Iran)”,City,Culture and Society 17(June 2019):54-60.韶山红色旅游并不是简单地采取“非遗进景区”的策略,将非遗与旅游拼盘化,而是借助以“看、听、玩、吃”四种感官体验方式,将非遗传承打造为标志性的旅游品牌,突出非遗与红色文化的内在联系,注重游客的身体性参与和感受,最终使非遗的生产性保护与旅游的日常体验得以有机地结合。
(三)非遗传承与红色研学相结合
非遗传承基地成为韶山红色旅游的另一种文化延伸空间,其中最具特色的是韶山非遗博览园。韶山非遗博览园位于韶山市红色记忆城内,是国家文化产业重点项目。该园设有12个展厅,以展现湖湘文化、红色文化为主题,按照非遗十大门类,借助声光电及多媒体技术进行布展。园区内还有8个互动体验场所、10个非遗研学传习体验教室,主要采用实物与模型展示、现场制作、高科技演示、参与体验等形式。换言之,韶山非遗博览园既是韶山景区重要的文化景观资源,也是重要的非遗传承、展示平台,成为青少年体验具有红色文化特色非遗项目的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自2015年正式开园运营以来,该园多次举办非遗研学亲子活动,每年接待来访游客达20万人次,年均产值约3000万元。(21)根据笔者访谈记录整理。访谈对象:郭合平,中国(韶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董事长;访谈时间:2023年5月2日;访谈地点:中国(韶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
可以说,将韶山的红色旅游与非遗研学活动相结合的发展路径,不仅为新时代韶山红色旅游注入了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文化活力,而且能强化潜在传承主体对非遗保护的认知、理解和参与程度,推动湖南非遗的代际传承和区域空间的破壁传播,“通过文化生产提供动力或者赋予其经济价值,商品化实际可能保存传统”(22)徐赣丽:《文化遗产在当代中国——来自田野的民俗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第181页。。以非遗消费、体验为主的韶山非遗博览园旅游项目有力地补充了韶山较为单一的旅游产品形式,极大地延伸了旅客在韶山的游览时间。
该园在非遗研学的课程设置方面有两大特色:其一,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非遗传承人的言传身教,这也是非遗保护中社区赋权的一种具体实践形式,有助于促进社区传承主体的社会价值实现;其二,非遗研学老师们会鼓励学员们运用毛体书法、手工拼布等各种非遗技艺将他们个体性的红色旅游体验具象再现,这意味着非遗成为当代青年游客群体讲述中国红色故事的新路径,也是当代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种可能性方案。
三、非遗保护的“韶山模式”特征
韶山非遗保护工作与红色旅游紧密结合,形成了一种物化展陈与非物质性体验相结合,游客体验与社区传承共存共享、形式创新与情感认同互补的非遗保护“韶山模式”。可以说,韶山非遗保护与红色旅游相互融合的发展模式,不仅向广大游客展示伟人风范、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还不断挖掘韶山非遗所蕴含的红色基因,充分调动非遗社区的主体力量,最终促成了非遗保护与红色旅游双赢的局面,同时也有效促进了韶山社区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一)非遗在传承爱国主义思想中的作用
2011年3月,习近平在湖南调研时曾强调,“革命传统资源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每一个红色旅游景点都是一个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要把这些革命传统资源作为开展爱国主义和党性教育的生动教材,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党的历史,深刻理解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必然性,进一步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23)“习近平:加强党建为‘十二五’良好开局提供保证”,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ldhd/2011-03/23/content_1830398.htm,访问日期:2023年3月25日。。
的确,无论是非遗保护还是红色历史教育,最核心的意义就在于不断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爱国主义精神肌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从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扎根于革命老区的各类非遗资源,因其生成空间与红色文化呈现出一种共生、共享的依存关系,往往在文化内涵上存在高度的一致性。因此重新挖掘、整理与传承至今依旧流传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具有红色文化内涵的非遗,这不仅有助于弘扬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也能为红色文化注入鲜活的内生动力,从而赓续红色血脉。
不可忽视的是,目前部分红色旅游景区仍旧以革命旧址、历史遗迹的展陈和保护作为主要内容,并不注重挖掘与传承背后的革命精神,这就导致红色文化资源的潜力并未充分得到彰显,因而影响红色旅游的爱国主义教育效果。就此而言,如何在当代将非遗保护工作与红色旅游有机地融合,本质上就是为当代讲好中国革命历史故事探索新方向。以韶山红色故事为代表的非遗,是当代人民群众表达自己朴素思想感情的最为真实而鲜活的文艺形式。在革命老区代代相传延续、口耳相传的韶山红色故事,“不仅反映了千千万万民众独特的视角,而且全方位展现了中国革命历史的印记,充分表达广大民众对中国共产党开创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的用户、支持和赞颂”(24)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选编:《革命故事:〈中国民间故事集成〉选编》,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21年,“编者的话”第1页。。因此,充分挖掘非遗资源中的红色基因,活化使用传统文化资源,借助红色旅游的产业化来推动非遗的当代存续与活态传承,也为服务文化强国战略开拓了一条守正创新的新思路。
(二)非遗生产性保护与生活性保护的具体结合
非遗保护不仅需要保存、保护与宣传,也需要传承和振兴,这就意味着非遗保护工作并不是缘木求鱼,也非静态物化,而应科学合理地活化利用、传承发展,从而有效地保证非遗的可持续发展。
就韶山地区与红色旅游相结合的各类非遗项目而言,一方面,它们普遍具有活态化和生活化的文化属性,特别是那些传统技艺类非遗,与在地的日常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具备转化为旅游文化资源的内在条件。另一方面,各种饮食、手工等传统技艺类非遗融入红色旅游的产业化发展中,不仅可以极大地丰富韶山红色旅游的消费内容,还可以借助红色旅游的市场化、商品化潜力,实现非遗从传统文化向商品经济的良性转化。事实上,韶山非遗借助红色旅游形成的生产性保护路径,并不是简单地以追求市场利益为核心,而是通过自身的文化再生产来积累经济条件,从而激发非遗传承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保护热情,促进非遗的差异性和可持续发展。就此而言,韶山非遗保护与红色旅游的结合,不仅能够激活各类传统文化的社会功能和经济活力,也能在生产性保护与生活性保护过程中完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最终提升它的红色基因价值。
与此同时,借助非遗保护与红色旅游的有机结合,不仅能够让非遗重新回归传承社区的日常生活场域之中,也能赋予韶山红色历史和地方传统以新的生活价值导向。韶山非遗保护与红色旅游的融合,既能最大限度地彰显韶山乡村的千年历史文脉,也能促使非遗更好地融入生活、游客更好地融入景区社区。首先,非遗与村民生活的共生关系,决定非遗的生活性保护必然会充分发挥村民的主动性。为了维护家庭生计,韶山村民势必需要在守正创新中延续各类非遗的发展动力,以满足社会的发展和游客的需求。其次,非遗的生活性保护还可以有效地拉进非遗商品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文化距离,甚至鼓励游客成为潜在的非遗传承者。通过具身性实践,游客对韶山的革命历史文化认知也得以加深,同时也将润物细无声地形成一种内化的爱国情怀。非遗只有走到百姓身边、走进游客心中,它才能重新焕发生机,真正地“活”起来。
(三)韶山非遗保护过程中的社区参与和社区受益
谢里尔·利特(Cheryl Little)曾指出,“可持续发展”体现为“善用科技”“生态维护”“社会正义”“民主”与“美学和谐”五个原则(25)Cheryl Little,“Principles of Sustainability,” Environmental Action 28,no.1&2 (1996):9.,其中的“社会正义”与“民主”,对非遗保护而言就是指向多元行动方共同繁荣的平等关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伦理原则》第七条明确规定:“创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区、群体或个人应从源于这类遗产的精神利益和物质利益的保护中受益,特别是社区成员或其他人对其使用、研究、立档、宣传或改编。”(2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伦理原则》,巴莫曲布嫫、张玲译,《民族文学研究》2016年第3期。这意味着,非遗源于人民的日常生产生活,同时人民作为非遗的持有者与传承者,也必须成为非遗保护的受益者。然而,正如宋俊华所言,非遗保护与社会发展的平衡协调之间长期面临资金短缺和传承人权益保障不足这两个难题。(27)宋俊华:《文化生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文化遗产》2012年第1期。因此,如何能与时俱进地在非遗的当代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更好地惠民、利民,真正做到“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28)“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通知”,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04/07/content_5598159.htm,访问日期:2023年3月25日。,是实现非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
韶山的非遗保护与红色旅游相结合,不仅强化了韶山各景区村民对地方文化的价值认同,也为非遗传承人争取保护、传承的话语权提供了坚实的社会经济基础。对韶山民众而言,不管是发展红色旅游,还是推动非遗保护,它们本质上都是为了追求更为美好的未来生活。因此,韶山在传承与保护非遗的同时,也不断通过辅助贫困家庭、改善生态环境、提升景区基础设施、提供免费公共交通等方式,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地方性的乡村经济发展,从而更好地增强社会凝聚力。
结 语
韶山非遗保护与红色旅游的新时代融合模式,实际上也是对文化与经济协同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尝试性探索,它充分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实现经济繁荣与可持续发展的手段的潜力。无论是非遗还是红色文化,都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文化资源,它们共同构成了文化表现形式多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以人民为传承载体,世代薪火相传。非遗保护与红色旅游相互融合的“韶山模式”,作为文化领域可持续发展的生动案例,为探讨多元行动方如何通过有效的合作来进行非遗商业化,以协调文化与经济之间的共生关系,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