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银杏内酯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及临床疗效观察

2023-06-02陈玉兰熊伟榕肖开敏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人民医院江西赣州341199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3年11期
关键词:内酯银杏神经功能

陈玉兰,熊伟榕,肖开敏(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人民医院,江西 赣州 341199)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脑动脉血流中断或明显减少,进而引发脑部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1]。急性脑梗死总体上表现为局灶神经功能缺损、偏瘫、感觉障碍、失语、共济失调,也可有头痛、呕吐、昏迷等,患者一般意识清楚,病情严重时可进展为脑疝及脑死亡。该病好发于老年人群,发病急骤、病情发展较快,具有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如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将威胁患者生命安全[2]。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的日益加剧,急性脑梗死发病率呈上升态势,是我国民众残疾及死亡的病因之一,也是社会亟待解决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3]。当前,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多采用静脉溶栓治疗,但易受时间窗的限制,许多患者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而错过治疗时间窗。我国溶栓率仅为1.9%-2.7%,大多数患者得不到有效治疗[4]。急性脑梗死在中医学属中风范畴,病机为瘀血阻络。银杏内酯注射液是由银杏有效成分组成的中成药,具有活血化瘀、抗炎、抗氧化及通经活络的功效,广泛应用于脑血管疾病治疗中[5]。目前,有关银杏内酯注射液在改善血流动力学方面的作用尚不清楚,基于此,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0月收治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银杏内酯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0月收治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n=43例)采用丁苯酞注射液、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男25例,女18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63.26±4.78)岁;观察组(n=4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银杏内酯注射液治疗,男23例,女20例,年龄46-76岁,平均年龄(64.13±4.63)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医学伦理机构审核并取得批准。

1.2 纳入标准 ①西医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诊断标准[6],且经过MRI或CT等影像检查确诊;②中医符合《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中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7];③临床资料完整者;④患者均为首次发病;⑤本次研究患者与其家属知情,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①凝血功能较差者;②存在严重心脏疾病、肝肾损伤者;③精神、智力方面存在障碍;④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⑤依从性较差者;⑥研究期间存在自行添加或调整治疗药物者;⑦合并恶性肿瘤者;⑧有脑出血或脑出血倾向者;⑨存在脑肿瘤、冠心病、脑外伤等疾病引起的脑栓塞者。

1.4 方法 对照组给予丁苯酞注射液、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丁苯酞注射液25mg静脉滴注,1天2次,用前溶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100-250ml中,摇匀后静脉滴注;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1天1次,100mg/次。

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接受银杏内酯注射液治疗。银杏内酯注射液静脉滴注,1天1次,用前将10ml药物加入250ml生理盐水中,严格控制滴速,进行静脉滴注。两组均治疗14d。

1.5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炎性因子指标水平,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1.5.1 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定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8],总分42分,分值越高表示神经功能损伤越严重。

1.5.2 血流动力学指标,治疗前后于清晨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3-5mL,采用重庆天海医疗设备有限公司MVIS-2010血液流变学测定仪分析血液流变学参数,指标包括红细胞比容(Hct)、全血高切黏度(WBHV)、全血低切黏度(WBLV)、血浆黏度(PV)。

1.5.3 炎性因子指标包括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分别于治疗前、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3-5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肿瘤坏死因子-a(TNF-a)、白细胞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所有操作均严格按照试剂盒操作说明进行。

1.5.4 临床疗效[9]分为显效、有效、无效,采用NIHSS评分评估。显效:NIHSS评分减少46%-90%;有效:NIHSS评分减少幅度为18%-45%;无效:NIHSS评分减少幅度小于18%,临床症状与体征无明显改善或出现恶化或死亡。

1.6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SPSS22.0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s)

?

2.2 两组治疗前后Hct、WBHV、WBLV、PV指标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前Hct、WBHV、WBLV、PV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Hct、WBHV、WBLV、PV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Hct、WBHV、WBLV、PV指标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Hct、WBHV、WBLV、PV指标水平比较(±s)

?

续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Hct、WBHV、WBLV、PV指标水平比较(±s)

?

2.3 两组治疗前后IL-6、TNF-a、MMP-9、hs-CRP指标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前IL-6、TNF-a、MMP-9、hs-CRP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IL-6、TNF-a、MMP-9、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IL-6、TNF-a、MMP-9、hs-CRP评分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IL-6、TNF-a、MMP-9、hs-CRP评分比较(±s)

?

续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IL-6、TNF-a、MMP-9、hs-CRP评分比较(±s)

?

2.4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7.67%)高于对照组(83.72%)(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又称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由多种因素导致局部脑组织区域脑血管狭窄或闭塞,导致血供未及时、充分地到达侧支循环,从而发生血供障碍、血液供应不足,引发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出现梗死症状[10]。急性脑梗死通常急性发病,常于安静休息或睡眠时发病,其临床症状在发病后数小时或1-2小时内达到高峰,神经系统症状与闭塞血管供血区域的脑组织或邻近受累脑组织的功能有关。多数表现为运动功能障碍、感觉障碍、共济失调等,严重时会引发吞咽障碍、意识障碍等,若不及时治疗,将导致患者终身残疾,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健康[11]。目前,临床公认的治疗方式为及时溶栓或取栓治疗,以恢复患者的血流灌注,但由于受治疗时间窗等限制,很多患者错过最佳抢救时间。因此,为超时间窗急性脑梗死患者寻找正确有效的治疗措施、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至关重要。疏通堵塞血管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关键,中医学认为缺血性脑卒中属“中风”范畴,由风、火、痰、气、虚、瘀等诸多原因致使机体脏腑气血逆乱,脏腑功能失调,上冲犯脑,脑脉痹阻及血溢脉外。故治疗应以益气、活血、化瘀、舒经活络为主[12]。银杏内酯注射液属于中药注射剂,其含银杏内酯(A、B、C、M、J)等二萜内酯和白果内酯,具有活络通脉、活血祛瘀功效,临床广泛用于治疗瘀血阻络缺血性卒中。

有文献报道,脑梗死发生后,患者机体内血液黏稠度异常升高,血流速度明显下降,从而形成血栓,增加脑部损伤[13]。此外,急性脑梗死发生后,轻度的缺血可诱导复杂的兴奋毒性与炎症反应,导致大量炎症细胞介质释放,降低机体修复能力,加重急性脑梗死病情[14]。hs-CRP是一种重要的炎性标志物,敏感度较高,在急性炎症或机体组织受到损伤时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其水平与脑梗死的病情程度呈正相关,对高危脑卒中梗死情况有预测作用。IL-6由多种免疫细胞分泌产生,有炎症与免疫调节作用,是机体内重要的细胞因子,其可激活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已经证实是脑梗死的独立预测因子。脑梗死病发时,机体免疫功能受到刺激,IL-6被大量合成与释放,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与脑组织,从而加重脑梗死病情。TNF-a是机体内具有广泛功能的细胞因子,TNF-a能够介导IL-6炎性递质的产生,使其释放更多炎性细胞因子,从而参与机体免疫反应。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TNF-a表达明显上升,若其大量释放,增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可导致神经功能损伤加重。MMP-9来源于内皮细胞,可维持细胞外基质的动态平衡,MMP-9水平升高,可诱发炎症反应,释放大量的炎症因子,降解细胞外基质,增加脑血管基膜通透性,加重脑损害,MMP-9水平与脑梗死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15]。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银杏内酯注射液治疗的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血液流动力学Hct、WBHV、WBLV、PV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IL-6、TNF-a、MMP-9、hs-CRP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效果良好。究其原因,银杏内酯注射液是中成药,有效成分为银杏内酯、白果内酯,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抗炎,保护神经血管单元,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生,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和重构作用。现代西医药理学研究显示,银杏内酯可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途径,从而发挥抗血小板聚集作用,降低血浆和全血黏度,同时通过多途径起到抗炎、改善微循环、抗氧自由基作用[16]。白果内酯可抑制兴奋性氨基酸释放及细胞增殖、活化,神经元得到增加,实现神经保护作用。此外,动物实验表明[17],银杏内酯注射液能够有效改善脑缺血动物缺血、缺氧状态,改善神经功能,缩小梗死面积,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炎症因子水平。通过总结既往学者在药理与动物实验研究中的结果表明,这可能是银杏内酯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重要机制。

综上所述,银杏内酯注射液能够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血流动力学水平,降低炎性细胞水平,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内酯银杏神经功能
活化石——银杏
银杏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穿心莲内酯滴丸
论银杏的栽植
穿心莲内酯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蒙药如达七味散中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的含量测定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辛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银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