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红蛋白、尿蛋白、白蛋白水平对子痫前期的评估价值研究

2023-06-02房佩娣刘敏杰俞秋波郑静芳兰洁容

浙江医学 2023年9期
关键词:子痫尿蛋白白蛋白

房佩娣 刘敏杰 俞秋波 郑静芳 兰洁容

子痫前期是产科常见的妊娠期并发症,发病率3%~5%,子痫前期会导致血小板指标、肝、肾功能等异常,引发子痫、妊娠期高血压,影响胎儿生长发育,威胁孕妇及围生儿生命安全[1]。临床早期诊断及积极预防可降低子痫前期发病率及孕妇的死亡率。目前,临床对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常认为与母体系统性炎症反应及内皮细胞损伤有关[2]。Hb 常用于评估孕妇营养状况及生理状况,以往的研究认为Hb水平降低会影响妊娠结局[3]。然而,也有研究指出Hb水平升高可能会引发相关并发症或影响妊娠结局[4]。尿蛋白水平能够反映子痫前期发生、发展过程中肾脏出现的特征性损伤,其可作为评估子痫前期病情的重要指标[5]。白蛋白与机体内血管氧化应激密切相关,其能够避免妊娠期出现内皮功能障碍[6]。基于此,本研究探讨Hb、尿蛋白、白蛋白水平对子痫前期的评估价值,以期为临床防治子痫前期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9 年1 月至2022 年3 月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子痫前期孕妇101 例。纳入标准:单胎孕妇;孕前无自身免疫性疾病、血管性疾病、糖尿病等;孕前无酗酒、无吸烟等不良嗜好;妊娠前月经规律。排除标准:妊娠合并其他疾病;伴有其他原因导致的高血压;妊娠合并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双胎或者多胎妊娠;合并严重贫血或其他血液系统疾病的孕妇。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57 例轻度子痫前期组和44 例重度子痫前期组。诊断标准:参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15)》[7]中关于子痫前期的诊断标准,(1)轻度子痫前期:妊娠20 周后出现舒张压≥90 mmHg(1 mmHg=0.133 kPa)或收缩压≥140 mmHg,随机尿蛋白阳性或伴蛋白尿≥300 mg/24 h,伴头痛、上腹部不适等症状;(2)重度子痫前期孕妇符合下列任意1 项临床表现者即可确诊:①舒张压≥110 mmHg 或收缩压≥160 mmHg;②PLT<100×109/L;③肺水肿;④新发的视觉障碍、头痛及其他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表现;⑤肾功能损伤:尿量<17 ml/h 或<400 ml/24 h;血肌酐水平>106 μmol/L;⑥肝功能异常。另择同期来本院产检且年龄匹配的健康孕妇60 名作为健康对照组。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件号:宁大附人伦审2023 研第035 号)。

1.2 方法

1.2.1 一般资料收集 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年龄、孕周、孕产史、孕前BMI、学历、孕前血压等。本研究中提到的“孕前”指标是指研究对象刚确认怀孕时的检查指标,一般为孕9~12 周,研究对象在社区医院建孕妇档案时。

1.2.2 孕前Hb、尿蛋白、白蛋白水平检测 采集孕妇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5 ml,使用迈瑞5390 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Hb、白蛋白水平;并检测孕妇尿蛋白情况。

1.3 观察指标 (1)比较3 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2)比较3 组研究对象的Hb、尿蛋白、白蛋白水平;(3)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子痫前期的影响因素。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 统计软件。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P25,P75)表示,多组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H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组间两两比较采用χ2分割法;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itic 回归。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 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 3 组研究对象年龄、孕周、孕产史、学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 组研究对象孕前BMI、血压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孕前BMI、血压>轻度子痫前期组>健康对照组(均P<0.05),见表1。

表1 3 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

2.2 3 组研究对象孕前Hb、尿蛋白、白蛋白水平比较 3 组研究对象孕前Hb、尿蛋白、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孕前Hb、尿蛋白阳性率>轻度子痫前期组>健康对照组(均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孕前白蛋白水平<轻度子痫前期组<健康对照组(均P<0.05),见表2。

表2 3 组研究对象孕前Hb、尿蛋白、白蛋白水平比较

2.3 子痫前期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以孕前BMI、收缩压、舒张压、Hb、尿蛋白、白蛋白水平为自变量,轻度子痫前期、健康对照或重度子痫前期、健康对照为因变量,单因素logisitic 回归分析显示,高Hb、尿蛋白阳性、低白蛋白水平均是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的危险因素(均P<0.05),见表3。

表3 子痫前期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2.4 子痫前期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以Hb、尿蛋白、白蛋白水平为自变量,轻度子痫前期、健康对照或重度子痫前期、健康对照为因变量,多因素logisitic 回归分析显示,高Hb、尿蛋白阳性、低白蛋白水平均是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见表4。

表4 子痫前期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子痫前期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是妊娠期高血压进一步发展的阶段。目前的研究指出,子痫前期的发生可能与滋养细胞侵袭异常、自身免疫功能异常、遗传因素等有关,其中最为常见的是滋养细胞侵袭异常,孕妇常表现为蛋白尿、水肿、高血压,严重时会伴多器官功能障碍,可能出现宫缩乏力、胎膜早破、早产、产后出血等不良妊娠结局,对母婴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8]。现临床常采用补充维生素、钙剂,调节孕妇生活方式,预防性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等方式早期预防、干预子痫前期,这对改善孕妇的妊娠结局有重要意义。

研究认为,Hb 水平的变化可能与不良妊娠相关[9]。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等因子参与子痫前期的发病过程,其能够诱发肾小球内皮细胞肿胀、毛细血管管腔闭塞,造成肾脏微血管发生血栓倾向,损伤细胞、损伤肾小球滤过能力,诱发蛋白尿[10]。因此子痫前期的发病过程中肾脏损伤与尿蛋白相关,其可作为评估子痫前期的重要指标[11]。白蛋白主要由肝脏合成,半衰期约20 d,由585 个氨基酸组成,其参与机体多种物质运输和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其水平与患者肝、肾功能密切相关。子痫前期属于肝、肾等多器官功能损伤疾病,导致尿蛋白丢失,造成白蛋白水平呈低表达[12]。本研究结果显示,各组孕前BMI、孕前血压,孕前Hb、尿蛋白、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子痫前期孕妇孕前BMI、孕前血压均为异常状态,孕前Hb、尿蛋白呈上升趋势,孕前白蛋白水平呈下降趋势,且随子痫前期孕妇病情加重变化更加明显。

Wang 等[13]研究指出,孕早期Hb 水平与早产、妊娠期糖尿病、子痫等相关。李蕊等[14]研究指出,Hb 联合血管内皮功能可预测子痫前期。王晓旭等[15]的研究指出,尿蛋白水平能够评估子痫前期病情的严重程度,且与母婴结局密切相关,但子痫前期孕妇不存在尿蛋白但仍会出现不良妊娠结局。吴宏等[16]研究指出,白蛋白参与子痫前期发生、发展过程,其能够作为诊断子痫前期的有效因子。袁祎等[17]研究指出,白蛋白水平与子痫前期的发生有相关性,且可作为诊断子痫前期病情严重程度的有效指标。本研究单因素logisi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Hb、尿蛋白阳性、低白蛋白水平均是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的危险因素。进一步采用多因素logisi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Hb、尿蛋白阳性、低白蛋白水平均是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1)Hb 水平升高,会增加血液黏度及减少血容量,全身血液循环无法适应胎盘灌注需要,影响胎盘血流,造成胎儿缺血、缺氧,同时影响母体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代偿性反应失调),造成机体内小动脉痉挛,从而诱发子痫前期的一系列症状。游离的Hb 能够与不活跃的NO 结合,影响血管舒张功能,损伤血管内皮功能,而这与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相同。(2)全身小动脉痉挛是子痫前期的基本病理生理,该病会对肾脏小动脉造成影响,降低肾脏血流灌注,降低肾小球滤过率,损伤基底膜细胞,破坏血管内皮细胞,增加血管通透性,造成大量蛋白质渗漏,诱发尿蛋白。另外,孕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而子痫前期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会诱发微血管形成,加重其对肾脏的损伤程度,增多尿蛋白。(3)子痫前期重要的发病机制包括氧化应激,孕妇血清白蛋白水平下降,母体抗氧化的保护作用下降,加速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子痫前期患者发病后白蛋白储备不足,肝功能出现异常造成白蛋白合成降低,同时影响其功能,从而降低孕妇体内白蛋白水平。

综上所述,子痫前期孕妇孕前Hb 水平、尿蛋白阳性率升高,孕前白蛋白水平降低,上述指标参与子痫前期发生、发展,且是子痫前期发生的危险因素。

猜你喜欢

子痫尿蛋白白蛋白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尿蛋白(+),警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怀孕了发生子痫前期的9大元凶!
12例产前子痫患者的急诊救护
孕中期母血PAPPA与PIGF在预测子痫前期发生的作用
不同时段内尿蛋白量的变化及其对子痫前期的诊断意义
HSP70、NF-κB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
白蛋白不可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