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与学术期刊信息传播
2023-06-01赵艺懋
毛 颖,刘 溪,赵艺懋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a.科学技术处;b.商学院;c.工会,云南 昆明 650033)
在社会日益分化、传播渠道日趋多样的现代社会,“碎片化”传播成为传播学研究中的热点话题。学术期刊是表达学术观点、传播学术成果的重要渠道,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碎片化”传播方式的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彭兰教授认为“碎片化”传播有两层涵义:一、信息来源的多元化、观察视角的分散化、信息文本的零散性和信息要素的不完整性;二、意见性信息的异质性、分裂性[1]。前者主要指信息传播散碎、多元的外部特征;后者注意到巨大信息流中内容观点的矛盾对立性,这一内部特征也是由其外部特征决定的。
学术期刊以刊载学术论文为信息传播方式,其传统纸媒如期刊纸本、学术集刊(《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网络媒介如独立网刊、数据库、论文在线发表平台以及以推广或营销为主的微博、微信、网购专营店——多媒介载体的特点决定了学术期刊信息传播的多渠道和部分信息的片断性特征;期刊内容的多角度、多层次甚至观点立场的交锋,则证明了学术期刊传播内容必然存在的异质性特征。学术期刊的“碎片化”传播,既包括了传播过程中产生的碎片结果,也是指对学术资源的分解和再利用。
1 “碎片化”传播的时代背景
“碎片化”传播自有其孕育、生发的社会条件,社会分化的日趋显著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决定了“碎片化”的模式和程度。
不同于结构相对简单、主流价值观尚能够统摄各阶层的传统社会,随着社会的开放和经济的发展,现代社会分工日益细致,资源的占有和分配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各种社会阶层和利益团体致力于表达各自的利益诉求,难以再对主流价值观达成完全一致的认识——因此,传播“碎片化”的本质是社会发展的“碎片化”。
同时,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碎片化”的模式加速推动了社会意见“碎片”的传播:内容更丰富、联系性和工具性更强的网络社区、即时聊天工具、微博、SNS、Widget、RSS(简易信息聚合)、App等Web 2.0技术以及WAP移动互联技术的广泛应用,奠定了互联网的“参与式架构”,将“原来的自上而下的由少数资源控制者集中控制主导的互联网体系转变为自下而上的由广大用户集体智慧和力量主导的互联网体系”[2],丰富了互联网使用者的信息发布和互动渠道,使基于个体的信息传播更加简便迅速,同时也使信息管理成为难题。
2 “碎片化”传播的特点
任晓敏在《“浅阅读”的碎片化传播趋势》一文中转述了国内外学者提出的“碎片化” 4A优势:Anyone即任何人都可以拥有传播权;Anything即信息内容的多样化;Anywhere即信息发布的多渠道性;Anytime即信息传播的即时性[3]。将“碎片化”视为优势,表明这一传播形式某种程度上已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传播趋势。公正看待“碎片化”传播,基本特点如下。
2.1 传播路径改变,信息量暴增
“碎片化”时代,彻底改变了单纯依靠权威媒体自上而下单向线性的传播模式,每一个人通过各种网络媒介都有可能充分表达个人观点,与媒体和他人实现互动;即使互无关联,其他网络使用者也可以借助强大的搜索引擎从字段、关键词中寻找到发布者的相关信息。在这种开放的、去中心化的、网状传播途径中,来自传统传播线路末端的“草根”民众信息增量迅猛、传播快速,虽然相对于权威媒体信息缺乏完整性、系统性,但是社会影响力越来越不容忽视。
2.2 信息载体多元化且功能高度集成,信息呈现方式发生改变
现代数字技术,运用超链接方式将各种条目碎片集成镶嵌在一个网站、电子杂志或App中,互联网使用者只需轻轻点击超链接条目,即可进入相关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或者开启新功能。在如今手机突破通讯工具领域、胜任PC绝大部分功能的移动互联时代,一个小小的聊天软件就能够满足联络、阅读、购物、理财、视听、游戏的种种需求。众多功能对象之间的随意切换,使网页浏览成为一种可以随时开始并随时结束的行为,这也在无形中人为制造出了无数信息碎片。
2.3 以“浅阅读”为特征的信息获得方式,催生“碎片化”信息传播策略
“太多的选择等于没有选择”。在有限的时间内,大多数网民只能匆匆浏览信息标题或信息内容,从海量信息中寻找到有效、有趣的信息;因此为了保持和扩大点击率,信息发布方会着力在标题、摘要或者内容简介上下功夫,想办法以高度符号化的语言碎片突出要点、吸引眼球。这种由“浅阅读”网络时代催生的碎片化传播手段,注重信息接收者的心理体验,甚至可以按照细分后的接收对象的个性需求推送信息,增强传播效果。当然,“浅阅读”对于信息的获取和信息体系的构建是否有益,自又另当别论。
3 “碎片化”传播对学术期刊发展的影响
“碎片化”是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数字技术的应用升级到来的,在网络出版和数字化越来越成为纸媒发展趋势的今天,“碎片化”对学术期刊发展的种种影响主要是通过数字化载体实现的。所谓数字化载体,既包括电脑、手机、电子书等硬件载体,也包括数据库、电子期刊、期刊网站、阅读软件、自媒体、App等软件载体。缺少其中之一,无以言数字化,更无论碎片化。
究其本质,社会条件的变化,形成了“碎片化”传播迥异于传统传播模式的特点,它对包括学术期刊在内的所有传播媒介产生了重要的、并不仅仅表现为正面的影响。
3.1 期刊传播途径和交流方式发生改变
传统纸质学术期刊以邮政发行订阅和邮寄赠阅为主要传播方式,面向和受众都比较局限,传播时间长、成本高,有时会因此影响期刊学术内容的及时有效性;另外,除去成书前编辑与作者间的必要沟通,期刊从组稿、刊印、发行一直到被读者阅读,传播过程基本是单向直线的——编辑部就是学术内容的传播者,作者和读者就是学术内容的接受者,缺乏就期刊内容和期刊制作的实时、双向交流。这也是大众传媒时代典型的信息传播模式。
进入PC互联时代,学术期刊的数字化网络传播改变了纸质期刊的传播途径,通过数据库以及编辑部的开放网页就能及时发布当期论文以供阅读下载,传播时间和成本大大降低,编辑和作者、读者之间以留言、网络短信的方式双向沟通。
移动互联时代,不止学术期刊可以通过各种网络“碎片化”传播的有力工具发布学术信息,与读者、作者实时交流;学术期刊的受众也可以跨越学术机构的组织障碍,随时随地在各种自媒体中快速发表学术成果,成为学术信息的传播者;而且只需轻点“转发”按钮,信息阅读者就能成为下一级的传播者,即使素昧平生也不妨碍传受者之间以评论、点赞或拍砖的方式交流观点。
3.2 学术信息的呈现方式和查找方式发生改变
翻阅纸质期刊是获得学术信息的传统方式,深受时间、空间和载体局限,这是期刊的Journal1.0时代[4]。
PC互联时代,学术期刊的“碎片化”传播,在有组织的传播机构一方主要体现为期刊网页、数据库和在线出版机构建设的“碎片集成化”——目前大部分学术期刊都建立了各自的在线编读系统,集成了投稿、查询、阅览、交流等基本功能。大型数据库更是集合了各类学术期刊长期数据信息,为读者提供查询、阅览、下载服务,这种数字出版形式被称为期刊的Journal2.0时代。一些网站,比如“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在整合了加盟期刊纸质内容的同时,还成立了独立于任何期刊之外的个人科技成果快速首发系统,评审、编校环节严谨,并以此为基础举办了电子杂志。所有这些内容连同“名家推荐”“热度视界”“专题论文”“博士论坛”“优秀学者”等栏目全部以碎片按钮的形式集成镶嵌在一个网页上,浏览、下载、扩展功能良好。
移动互联时代,针对手机、平板用户的学术信息的App碎片化集成技术更加简洁、实用。比如,关注“同济大学学报(自科版)”公众微信账号后,通过“在线查询”“期刊内容”“关于我们”三个功能模块就能完成作者和读者的基本需求。虽然这些模块必须以期刊PC网页的功能架构为基础,但是不必登录PC网页,在移动设备上点击按钮就能实现投稿、查找、付费、下载等功能,而且切换自如、交流更为便捷,不能不说是“碎片化”技术对学术传播的又一次革新。
无论PC互联还是移动互联,在受众一方,主要还是通过搜索如题名、作者、刊名、关键词、分类号、时间等碎片化字段来查找学术信息的,可以是单一条件也可以是多个条件叠加查询。信息查询和获得的速度、广度以及准确度是纸质期刊传播无法比拟的。
在未来,随着“碎片化”技术的进步,以知识体系为核心和主干,以文章片段化内容和知识点为核心呈现点的Journal3.0时代引人翘首。
3.3 期刊的推广方式和营销手段发生改变
学术期刊内容的专业性决定其面向有局限、推广有难度。大多数学术期刊由于办刊体制而不必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期刊的健康发展也因此受到一定影响。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期刊评价体系的完善,使争取优质稿源、扩大期刊知名度、树立期刊品牌形象,成为每个学术期刊编辑部的核心发展目标。
为了提高期刊影响因子,PC互联时代,学术期刊一般通过加盟大型数据库、检索机构、学术网站和建立开放网页的方式进入学术用户视野,以求引用率和下载率的增长,题名、摘要、关键词等碎片化字段作为搜索条件受到编辑重视。
进入移动互联时代,包括学术期刊在内的各学术机构通过自主开发App平台或注册微博、微信,进入到更广阔的公共空间,传播学术信息,扩大社会影响力。起步于期刊采编系统的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利用用户资源优势于2013年10月25日发布的“核心学术期刊App”,免费对iPad用户开放,截至2014年12月15日,总下载量达6668875篇次,摘要阅读 33 057 335 篇次[5],预期良好的话,将对传统数据库的生存形成巨大威胁。丁锦箫、段弘分析了“MOOK”(Magzine+Book)类图书的成功代表《读库》的产业链,发现依靠博客编读共建、微博人际传播、网络销售平台、品牌活动宣传对图书内容进行的深度推介,才是它真正推动网络销量的根本。微博等自媒体营销虽然宣传篇幅简短,传播过程相对较慢,但成本低、有效性高,兼具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优势[6],因此,高质量的碎片化工具和灵活生动的表达形式,推广力量不容忽视。2014年8月25日,依托于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源和百余位专家学者成立的人大数字媒体资源公司移动端学术资源平台“壹学者”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它包括咨询观点、精品书屋、论文期刊、数据挖掘、调研助手、极速出版、跨界合作、附近会议、会员活动九个功能模块,只要关注账号、填写个人信息,用户就能按需定制学术应用、获得个性化学术推送,既可以和“壹学者”沟通,也可以和其他注册学者实现交流合作,学术生活脱离了时间、地点的限制,学者能够利用碎片时间完成学术研究,将口袋学术变成可能——未来是否如宣传语“全新学术生活从这里开始”所说,值得期待[7]。
总体而言,深受“碎片化”传播的影响,学术信息的推广在传播载体上有从大型PC数据库向小型移动终端App发展的趋势,用户使用权限从有偿付费到OA(Open-access)免费获取逐渐放开,功能从单纯的搜索、浏览、下载拓展到在线发表成果、交流、合作等更广阔的领域,服务意识提高且更加人性化、个性化。
4 学术期刊在“碎片化”传播过程中的问题
4.1 对“碎片化”传播重视不够,运营模式单一
与大型数据库、索引机构合作推广纸质期刊学术内容,用户通过搜索碎片化字段有偿使用数据资源,是目前国内大多数学术期刊的主要传播模式。这些传统大型数据检索机构运营多年,资源丰富,已经收获相当的知名度和用户数量;但是基本上只起到了传递纸本学术论文的作用,缺乏自主编审校论文和学术信息的独立知识产权意识和服务意识,用户无法在平台中实时交流,加盟期刊对于数据库有偿使用的霸王条款也无权置喙,期刊编辑如果不重视对题名、摘要、关键词、分类号这些碎片化字段的编辑提炼,其实并不利于学术信息更广泛的传播。
有鉴于此,稍有信息拓展意识的学术期刊都建立了各自的编读网页或者加盟免费开放的学术网站。但是向加盟期刊收取费用的高门槛,以及尚在成长之中的期刊网页,使大多数编辑部对权威数据库的学术影响力和一年一度发布的期刊引证排名仍然难以祛除依赖性。
4.2 对“碎片化”传播工具和手段运用不足
对传统PC互联和大型数据库过度依赖的另一面,是对移动互联“碎片化”传播工具和“碎片化”传播手段的运用欠缺,缺乏创新意识。
微博、微信以碎片化语句、图片、视频为传播内容,由于使用门槛低、用户庞大、传播方式简易、传播速度快,宣传和推广效果已是有目共睹。然而据西华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董清平统计,截至2014年4月25日,虽已有201家高校学报注册了新浪微博,但 “0关注0粉丝0微博”的就有97个,有“关注”和“粉丝”但微博数不足10条的有52个,换言之只有52个学报微博在实际运行[8],其中只有“浙江大学学报-社科版”粉丝数达到2万,其他学报粉丝数从几千到数十不等,而且大多数微博定位模糊,内容散乱,语言枯燥无趣,缺乏实用的学术信息和学术价值[9]。高校学报如此,其他学术期刊情形也不容乐观。因此,学术期刊微博营销的专业化程度还需要向其他市场化经营的期刊和出版社学习。
相比微博相对单一的信息传播功能,专注于移动互联用户的微信集成各种功能碎片的强大构架更加值得期待。但是,长安大学出版科学研究所马勇经过调研全国90余个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现状,调查600余名科研人员对学术期刊微信平台的需求,指出目前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与用户期待还存在差距[10],不少学术期刊只是在微信中发布期刊信息,至多只能做到复制期刊PC网页的功能,还没有充分发挥微信平台模块的独特功能。
同时,到目前为止,大多数学术期刊的“碎片化”传播还停留在借助第三方传播平台的阶段,源自于期刊内部的主动的“碎片化”技术创新和思路创新尚属少数。
4.3 学术机构之间的集约化、专业化合作不够
学术机构的服务,究其本质是要用数据和资源来实现的。“碎片化”传播中的学术碎片来自于对海量数据的肢解、重构和反复利用,单个期刊占有的学术资源有限,同类期刊之间如果不能整合资源,形成集约化、专业化合作,就难以为用户提供更多样的服务,而且个人用户也不可能同时关注上百个学术微博、微信账号并一一作出回应。学术期刊们的App平台如果继续各自为战,不尽力达到如“核心学术期刊App” 的真正开放存取数据的水平,或者“壹学者”那样全新功能的有效组合,在“碎片化”时代的数字化传播中是不可能走远的。
4.4 学术信息量剧增,学术道德问题突出
无可置疑,学术自由是学术繁荣的有利前提。对于学术期刊来说,便捷的网络投稿渠道扩大了期刊稿源,但是一稿多投、一稿多发带来的侵权行为也因此层出不穷;自媒体平台的低进入门槛,使发表、转帖在点击按钮的一瞬间就可以完成,自由发布学术信息和学术成果成为可能。但如何鉴定海量信息成果的价值也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使权威如知网数据库,利用自身资源的便利成立了“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在论著的比对方面依然存在着巨大盲点;“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对首发论文采取先发表后评审的监督方式,仍不时有已发论文在学术评审中被撤稿;至于微博、微信中140字以内的碎片信息就更加难以确定其价值了。因此,学术的真正繁荣需要学术道德自律与学术监督客观约束的共同协作。
5 学术期刊在“碎片化”传播中的几个要点
5.1 正视“碎片化”传播,重视新媒体运用
如果说PC互联时代是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的肇始,那么移动互联时代就是学术期刊“碎片化”传播的重要契机。2015年首届中国CDN发展大会上,艾瑞咨询全国研究总经理刘雷鸣在谈及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时表示,未来移动互联网将会逐步取代PC互联网,有线连接网络将可能随之消失[11]。因此,学术期刊的发展在兼顾PC互联数字化出版的同时,还应当有意识地着眼于移动终端App平台的“碎片化”传播,尤其要重视“碎片化”工具功能模块的设计和管理。运行良好的学术App应当具备传播、查询、沟通的基本功能,体现专业化、人性化、个性化、开放性的特色,管理人员应增强服务意识和营销意识。朱晓云在《学术期刊微博营销问题及对策研究》中借助企业微博整合营销理论中的PRAC法则,提出学术期刊的运营体系要以平台管理(Platform)、关系管理(Relationship)、行为管理(Action)和风险管理(Crisis)为核心,围绕学术期刊建立产品微博、领导微博、员工微博、活动微博多种类型的微博矩阵,增强与客户即作者和读者的人性化互动,规范传播内容的准确性和专业性,避免敏感、低俗话题,杜绝泄密风险[12]。余溢文在《基于微信平台的学术期刊交流平台构建研究》中,指出一个基本的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应当以期刊网站为母载体,遵循开放互动性原则,构建用户导航系统、互动交流系统和信息发布系统,为作者、读者、审稿人提供查询、检索、评价等基本服务,并努力探索将编务工作也纳入其中[13]。而借鉴玛格泰克和“壹学者”的发展思路,这些突破了时空限制的小、快、灵的新媒体,对学术期刊的信息传播似乎还有更加巨大的潜力可以挖掘。
5.2 积极开展与其他学术机构的集约化、专业化合作,创新学术信息“碎片化”传播思路
共享是互联网的核心精神。如果只能通过有限的渠道以付费为代价获得学术信息其实是有悖这一精神的,既不利于学术成果的传播也不利于其转化。对于想摆脱权威数据库制约而移动终端平台发展尚不成熟的学术期刊来说,单个期刊的影响力和所能提供的服务始终是有限的。要想突破这样的困局,与其他期刊和学术机构开展合作,整合资源、创新“碎片化”传播技术和思路不失为良策。
5.2.1 整合资源
据ACS和MedLine统计,有大约46%的研究人员,是在专业学科门户获取文献,只有14%的研究人员是在综合性数据库中获取文献,而只有大约10%的研究是从单个期刊网站获取文献,其它的途径包括搜索引擎、同行推荐、学术会议等[14]。因此在中国科协的十二五规划中,已明确地把行业期刊群的建设作为十二五规划的重点[15]。近年来,以“中国光学期刊网”“中国图情期刊联盟网”“ 材料期刊网”“ 中国地理资源期刊网”“ 北京生物期刊网”“ 中国地学期刊网”“ 中国钢铁期刊网”“中国农业期刊网”“ 中国语言学期刊网”等为代表的中国专业数字化期刊群正在引起学术界和期刊界的广泛关注。这种以期刊集群形式运作的学术期刊“门户网”,集聚了学术期刊出版的诸多优势,从出版资源的集聚到学术资源的集聚,再到品牌资源的集聚,不仅为学科优质论文的析出节约成本,而且能够最大程度地开展集约化运作,更加便于用户“碎片化”解析、利用海量专业数据,提高了使用效率,实现了单本期刊难以实现的学科影响力和竞争优势[16]。当然,这些联盟网站都是以“碎片化”集成技术制作的,模块功能完全超越了传统数据库,开展的服务更专业,合作的领域更宽广。
5.2.2 创新“碎片化”传播技术
如上所述,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和读者阅读行为的变化,能够全文阅读的读者越来越少,他们的核心需求在于快速获取有用的知识,传统的纸本期刊和以海量文章为检索对象的数据库渐渐难以满足这种需求,所以一种以可视化形式动态呈现学术论文片段化内容和知识点的“知识出版”概念应运而生。在这种出版形式中,知识点不再局限于一个个死板的PDF文件或冗长的HTML页面里,而是通过一个自动生成的Flash相关知识点进行学术语义的关联,从而为读者提供非常精准的文献推送和知识揭示。《现代图书情报技术》和《化学进展》是我国率先建立知识出版平台的两个期刊[17]。
传统的数字化出版已无法满足内容碎片化、语义化的检索和阅读,更无法满足文献的个性化服务,因此目前已有一些大型数据库如SCI、PMC开始要求出版机构对发布的论文内容进行结构化、碎片化和富媒体制作(RichHTML),提供更便于读者检索、下载和碎片化阅读的基于NLM DTD的全文XML文件。这种文件格式只需浏览器即可阅读,大小只是PDF文件的8%(或更低),文中的图表都可单独使用,论文内容及参考文献的检索、评价、链接更精确,读者的阅读更深入[17]。国内已有《作物学报》、《大气科学进展》和《大气和海洋科学快报》开始发布RichHTML版全文。
5.2.3 丰富“碎片化”检索入口
传统的、目前仍然占据主流地位的检索方式都是针对论文本身的——通过检索论文的碎片要件查找论文内容;而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与多家科研机构、数据库合作建立的“iAuthor中国科学家在线” 网站,旨在帮助中国科学研究者创建一个永久的、国际通用的科研身份证号(ORCID号),并以此为检索入口查阅研究者成果,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这样的合作形式对于扩大学术论文和学者的国际影响力都是非常积极有力的。目前iAuthor收录了634家科研机构,有14 060位科研人员获得了ORCID号[18]。这样做的必要性在于,丰富的检索入口是为用户提供多样化、个性化服务的必备条件。
5.3 立足于自身期刊品牌质量的打造
无论数字化出版和 “碎片化”检索如何关注学术论文而模糊期刊名称,学术期刊本身的品牌和质量仍然是稿源质量和与其他学术机构开展合作的决定性因素。研究结果也证明,“运转良好的期刊微博仍然继承和保持了纸质期刊所创造的鲜明的品牌定位”[19]。所以,学术期刊编辑的工作在任何时候都是最重要的,它包括:
一如既往地做好编辑工作,确保论文质量。论文质量是期刊的生命,是期刊发展的根本立足点。基于仍然以论文本身为“碎片化”对象的现状,期刊编辑必须对组稿、送审、校稿、刊印、社会关系处理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尽量规避学术不端,确保将高质量的学术信息及时传递给用户,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保持并扩大期刊影响力,使期刊运营步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尤其要做好学术论文各个碎片要件的编辑提炼工作。在仍然仰赖大型数据库作为主要传播渠道的现实状况下,高质量的题名、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以及准确的中图分类号是有利于检索、传播的;对于自建网页的学术期刊,制作“碎片化”集成功能良好的电子期刊,做好重点栏目和重点论文推介,撰写精彩切题的导语,也能为学术信息的传播带来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