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专科信息技术新课标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以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2023-12-14訾永所舒望皎赵云薇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教师队伍新课标信息技术

訾永所,舒望皎,赵云薇,杨 旭,崔 猛

(1.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a.工程训练中心;b.纪检处,云南 昆明 650033;2.罗平县职业技术学校,云南 罗平 655800)

0 引 言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教师的专业技能素质对职业教育目标的达成有着关键性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四十四条明确规定,国家保障职业教育教师权利,但同时要求提高职业教育教师专业素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职业教育教师队伍能力提升行动的通知》(教师厅函〔2022〕8号)(以下简称“教师厅8号函”)更是明确指出,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不断加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教育部决定开展职业教育教师队伍能力提升行动。教师厅8号函明确提出,要从提高职教教师培养质量、健全职教教师培训体系、创新职教教师培训模式、畅通职教教师校企双向流动等多渠道入手,建立层次分明,覆盖公共课、专业课、实习实践等各类课程的教师职业标准体系。

针对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2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拓展模块教学目标要求,高职专科信息技术课程教师需依照教师厅8号函,厘清教育部2021年信息技术新课标下高职专科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根据建设目标,找出教师存在的短板问题,从而探究高职专科新课标下信息技术课程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路径。

1 高职专科信息技术新课标下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

1.1 教师数量应按照国家有关标准配备

信息技术课程对学生科技素养的培养和专业能力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影响面大,受众广,学好信息技术课程对学生至关重要。因此教师作为课程教学的主导者,专业基础必须牢固,教师数量必须按照国家相关标准配备充足,这是满足课程教学最基本的要求。

1.2 重视信息技术课程教师队伍建设

信息技术新课标下,教师如何才能按照新课标要求传导给学生,是该课程面临的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学校应从年龄、学历、职称等方面综合考量,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重视信息技术课程教师队伍建设,增强信息技术课程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和教学能力。

1.3 创新共进促教

信息技术新课标下,教师不应再用原来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那套教学思维模式来开展教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必须实时关注整个信息技术前沿学科的动态变化,才能承担相应的教学任务,达到相应的教学标准。所以信息技术应建立课程负责人制度,组建教师创新团队,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教学教研活动,实时关注前沿学科变化,同步改进教学模式。教师创新团队随时进行交流、互助、互动、相互促进和鼓励,保证老、中、青教师都能够共同进步和成长,构建一支充满活力和激情的创新型教师队伍,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并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1.4 教师企业锻炼常态化

信息技术新课标拓展模块涉及到的计算机科学前沿知识具有一个共性,即原理和功能特性较为复杂,但是应用模式较为简单,应用趋向简单化和傻瓜化。因此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须弱化原理和功能特性讲解,引导学生把计算机新技术与自己所学专业结合起来,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思维能力、计算思维能力、学以致用的应用能力,这是课程教学目标的核心内容。

上述课程教学培养目标的达成,首先是教师应具备相应的信息技术专业技能,采用虚拟实验、仿真实验、平台实验、架构实验等模式开展示范与实践教学,从纸上谈兵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因此学校要注重信息技术课程教师的双师型能力与素质培养,建立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常态化机制,与时俱进地提升教师的技术水平和实践经验。

1.5 校企合作辅助教学

对于信息技术课程拓展模块教学内容而言,单一地由学校专职教师组织和开展教学,无论是采用虚拟实验、仿真实验、平台实验、架构实验乃至说教式教学,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缺乏真实、言传身教、身临其境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配比应该以专任教师为主、企业教师为辅,开展校企合作;每学期从对口的企业聘任一定比率和数量的企业教师参与教学,组建“校企合作”的教学团队开展教学,搭建从理论走向实践的教学通道,从而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工作中去的信息技术计算思维能力。

1.6 教学改革创新

信息技术课程拓展模块内容包含信息安全、项目管理、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程序设计基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现代通信技术、物联网、数字媒体、虚拟现实、区块链共12个教学模块。

面对如此丰满的教学内容,教师将所有模块面向全部专业学生开展普适性教学的同时,还应结合学生专业,进一步加强对应知识模块的强化教学工作,从而引导学生将信息技术应用到专业学习中去,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思维、计算思维,达到真正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

另外教师还可以采用菜单式教学设计,在普适性教学的基础上,对所有模块开展专项强化教学,让学生自由选择各自喜爱的一个或者多个教学模块进行专项强化学习,从而寻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学创新模式。

在新课标涉及到的所有教学内容中,学校应鼓励和支持教师进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创新,使课程教学更好地适应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培养满足信息时代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2 高职专科信息技术新课标下教师队伍建设的困境

2.1 教师队伍规模性需求与供需失衡的矛盾

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大环境下整个职业教育教师发展机制滞后于职业教育规模发展速度,从而导致高等职业教育教师供需失衡的矛盾;另一方面具体到每个学校小环境中,高职专科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师的供需失衡矛盾被进一步被放大。因此信息技术课程教师队伍规模性需求与供需失衡的矛盾显得格外突出。

2.1.1 数量失衡矛盾

教育部2019年5月2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高职专科学校生师比为19.24∶1,高于教育部规定的18∶1;同年5月13日教育部公布《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高职专科百万扩招方案),随着方案的逐年实施,高职专科学校生师比进一步增大。生师比数量失衡的矛盾在全国高职专科学校中越发突出。

以全国“双高”建设单位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为例(表1),信息技术课程教师数量失衡矛盾形式严峻,全国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当前的数量失衡矛盾窘态可见一斑。

表1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近10年信息技术课程教师结构表

从表1中数据可以看出,原本就数量严重失衡的信息技术课程专任教师,随着学校的扩招,学生人数不断增多,而10年来一直没有补充新教师,加之老教师的退休,教师数量供需失衡矛盾日益突出。

2.1.2 质量失衡矛盾

教师数量失衡矛盾的同时,还有质量失衡矛盾的产生。质量失衡是多重因素导致的,但是最主要的因素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

一方面体现在原本的信息技术课程专任教师中,仅有极少数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缺少计算机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基础,所以在面对信息技术新课标时,对如何组织和拓展模块教学,根本无从下手。另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大,老教师存在“躺平思想”,不想学,或许也真学不进去,而中年教师存在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状态,没有足够的精力、时间、能力自学或者去企业锻炼提高。

无论是否毕业于计算机专业,教师在学习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这也给开展新课标下信息技术的拓展模块教学带来相应的挑战。综合上述因素,新课标下信息技术课程教师面临质量失衡问题。

2.2 教师队伍合理性诉求与结构失衡的矛盾

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合理是保证整个教学活力的关键性指标参数,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是保障教学得以延续和传承的最基本要求。对于新课标下的信息技术课程,还有两个不可或缺的指标,对教学内涵式发展也至关重要:一是需要一定比率的企业教师参与教学;二是教师学历结构需达标。信息技术课程教师依然需要配置一定比率的博士学历教师参与整个教学,才能推进教研全方位协同发展。

2.2.1 年龄失衡

表1虽然是一个学校的数据,但也是整个职业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教师结构的一个缩影,没有新进教师,但是教师的平均年龄和最小年龄逐年见长,学校招生数量却在大幅度增加,没有最基本的老中青结构教学团体,已失去了活力和生命力,状况堪忧。

2.2.2 课程结构配比失衡

在信息技术新课标之前,整个课程体系结构主要以Windows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为主,通过机房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对整个教学效果几乎没有影响。但是信息技术课程新课标下,新增的系列新一代信息技术内容,要求配比一定数量的企业教师参与教学,才能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然而事实上全面的校企合作还存在许多困境。所以企业教师配比失衡问题依然严峻,亟待解决。

2.2.3 学历失衡

高职专科学校教师学历结构整体失衡:是年轻的一般以硕士研究生为主体,中老年的一般以本科学历为主体,博士研究生在整个高职专科学校中占比非常少,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师中更是凤毛麟角。学历失衡问题在基本不进新人的信息技术教研室很难得到解决。这导致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学历比例失衡更加严重,没有高学历教师参与教学,难以做到科研反哺教学、教研全面发展。

2.3 教师队伍复合型要求与能力失衡的矛盾

教师队伍复合型要求与能力失衡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专业失衡、学习提高失衡、进修提高失衡3个方面。

2.3.1 专业失衡

在信息技术新课标下,非计算机专业毕业的教师在面对新课标的拓展模块时,无论是自学还是开展教学几乎无从下手。信息技术课程教师专业失衡,如何按照新课标开展教学在新课标下教师已处于一种很尴尬局面,专业失衡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2.3.2 学习失衡

专业失衡带来的问题之一就是教师自我学习能力减弱。如果教师不能通过自学提高取得进步,是无法开展正常教学工作的。另外,年龄失衡问题也同样给教师的学习提高带来困难,导致学习失衡的矛盾进一步加深。

2.3.3 进修失衡

教师因课程任务繁重、学校拓展的进修渠道有限、通识课教师进修机会少、中年教师自身的生活负担重等内外因素困扰,导致信息技术课程教师进修机会不足。

2.4 教师队伍发展性追求与考评失衡的矛盾

教师队伍发展性追求与考评失衡的矛盾主要体现在职称晋升机会失衡、绩效待遇失衡、个人发展空间有限等诸多方面,但最为突出的就是待遇失衡和晋升考评失衡。

2.4.1 待遇失衡

在整个高职专科教师队伍里,通识课教师付出的教学时间最长,面对的学生最多。但是因为没有专业学院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生产实习等任务,其绩效工资的人均收入反而是全校最少的,从而产生马太效应,待遇好坏直接影响到信息技术专任教师的去留。待遇失衡使信息技术课程无论是从专业结构还是学历结构都很难留得住高学历教师。

2.4.2 考评失衡

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因学科单一、教学内容固化、没有真正意义上属于自己专业的学生等原因,在科研、论文、带学生比赛获奖、教师教学能力比赛等方面与职称评审的相关性较弱,直接影响了信息技术课程教师获评高级职称。考评失衡将导致教师失去学习和追求进步的原动力,进而产生躺平思想。

3 高职专科信息技术新课标下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路径

3.1 源头活水与自学培训共举解决供需失衡

学校首先要从教师招聘数量、教师招聘质量、教师招聘类型上创新招聘模式;其次要对在职教师进行有效的优化培训、进修提高、盘活存量,从而解决教师数量失衡的矛盾。

3.1.1 源头活水人员招聘是根本

首先要从整个招聘思路上进行改进,进人计划与专业课教师一视同仁,保证有新教师逐步进入到信息技术专职教师行列。创新人才招聘模式,源头活水全方位多渠道灵活入手解决教师数量失衡矛盾。

3.1.2 在职教师自我学习与相互学习提高

盘活存量是解决教师数量失衡问题最基本的手段。在职教师均要进行专业化培训进修学习,通过自我学习、互助学习、集体学习等方式,提高教学实力。坚决杜绝“躺平思想”、坚决杜绝“我不会我有理”思维、坚决杜绝“慢牛指责快牛”的歪风邪气,整体改进和提高专职教师队伍风貌,从而保证教师具备真正的教学硬实力,成为信息技术拓展模块教学团队的中坚力量。

3.2 多管齐下激活存量教师

解决存量教师队伍质量失衡问题,要内外兼修多管齐下,激发老年教师斗志,灵活安排组织青年教师奋进学习,全体教师互帮互助融合学习,校企合作教师帮扶学习,通过校企合作、自主学习、集体学习等多种方式进行。

3.2.1 老骥伏枥激发老年教师斗志

老年教师是专任教师中的基石,他们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是可以激发动力的宝贵财富。激发老年教师斗志,可以解决存量老教师质量失衡问题。接近退休年龄的老同志,是在他们那个年代的大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和知识素养是很高的,因年龄的原因产生易躺平思想。只要利用好他们热爱学习和知识素养较高的本能,激励他们的斗志,即可解决存量老教师质量失衡问题。

3.2.2 灵活安排组织中青年教师奋进学习

中青年教师是教学的中流砥柱,但大多面临家庭、工作、老人、孩子等社会职能角色的压力,没有整段的时间参与集中学习,只有片段的空余时间进行学习。因此中青年教师对于新课标下信息技术拓展模块的学习,可以采取分而治之、各个击破、推磨式的轮换学习方法,在教研室内部开展自学与互助学习,最终达到共同进步、全面学习拓展模块所有知识点的学习目标,即可解决存量中青年教师质量失衡问题。

3.2.3 全体教师互帮互助,融合学习

全体教师互帮互助、融合学习可以有效补充和提高教学方法。全体教师包括企业教师、外聘兼课教师、专职教师等各种角色的教师。凡是参加本课程教学的教师都集中学习、互相帮助、互相交流。“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学习模式将对整个教学团队软硬实力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2.4 校企合作教师帮扶学习

针对企事业单位外聘来校的兼职教师,除了开展教学之外,再聘请他们作为校内专职教师的一对一帮扶导师,根据企业导师和学校专职教师对信息技术拓展模块掌握情况,定期进行交叉轮换帮扶,从而达到培养专职教师熟悉全部教学模块的良好效果,提高存量教师整体教学实力。

3.3 多举措优化质量,解决能力失衡

多举措优化质量解决能力失衡,需对教师年龄结构分析后进行对症优化:根据年龄、思想、思维、社会角色、工作能力、学习能力等,对教师进行分类优化,形成年轻教师队伍专业化、中年教师队伍职业化、老年教师队伍帮扶化、企业锻炼常态化的长效机制,有效解决教师能力失衡问题。

3.3.1 年轻教师队伍专业化

年轻教师队伍专业化,首先必须把好人才入口关,非计算机类专业教师不再进入信息技术专职教师行列。通过年轻教师队伍专业化举措,逐步形成一支专业化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师队伍,从而筑牢教师队伍质量专业化基础。

3.3.2 中年教师队伍职业化

对于历史现状下的中年教师队伍,大多数为非计算机专业毕业,肩负繁重的授课任务,且有较重的家庭负担和社会职责。该类教师应通过自学、互助学习、适当的进修学习、一对一交叉帮扶学习、教研室集体学习等多种方式,达到信息技术课程教师职业化基本要求,进而达成中年教师队伍职业化目标。

3.3.3 老年教师队伍帮扶化

老年教师因身体、思想、思维状况等诸多因素,在接受新事物方面总体(个案除外)呈现下降趋势。因此对于老年教师队伍,应该从学习和心理上对其进行帮扶,哪怕每天进步一点点,假以时日,同样可以达到信息技术课程新课标最基本的教学能力要求。

3.3.4 企业锻炼常态化

信息技术拓展模块所涉及到的所有知识,每天都以非常快的速度在更新和变革,因此无论是专业领域的年轻教师,还是非专业领域的中老年教师,乃至来自企业或者劳务派遣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如果不实时学习,不紧紧跟上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即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被信息技术时代淘汰。因此对于所有信息技术课程专业教师,企业锻炼学习要形成常态化举措,才能保证整个信息技术课程教师队伍与信息技术创新发展俱进的活力。

3.4 创新考评机制,解决教改目标与考评失衡

人才是教师内涵式建设的根本,学校除了源头活水引进人才之外,更重要的是创新考评机制,让人才有实惠、有希望、有盼头、有激情,才能从根本上留住人才。

3.4.1 灵活考评机制

信息技术课程教师的职称评审要大胆尝试创新,用过程考核和材料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师职称晋升进行全方位考核,更为科学,也更符合破除“五唯”大环境的要求。

3.4.2 指标数量单列

通识课教师在全校职称评审中,可以参照教师人数比例,评审指标按照全校比例单列,从而能有效解决通识课中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师职称结构偏低的问题,让通识课教师有盼头、有希望、有激情,全身心投入到受众最广的通识课程教学中去,从而提高教师工作热情,解决考评失衡矛盾。

3.4.3 优化绩效待遇

优化信息技术教师课酬绩效待遇,可以用全校专业课教师平均理论课时量作为参考依据,对信息技术课教师设置合理对称的基础工作量。从而实现整个学校的课酬“公平性”,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师在学校的整体绩效待遇。

3.5 教师队伍建设举措

高职专科信息技术课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需要多管齐下、齐抓共进的系统工程。需要从政府层面、学校层面、二级学院、教研室层面以及个人主观层面共同努力才能达成目标。

3.5.1 政府层面解决教师队伍建设问题

政府层面可从宏观调控方面布局,以教育部教师厅8号函为依据,组建一支具有高尚师德、校企结合、技能达标、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内(学校)外(企业)兼修、教科研互补共进的高水平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团队,出台相关指导意见,为各个高职专科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引导方向和执行依据。

3.5.2 学校层面解决教师队伍建设问题

学校层面可以根据全校教师结构情况,展开综合调研和研判后,再依照政府层面政策指导依据,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建设诉求作出相应的改进和调整。

对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师队伍建设拿出相应的建设措施,从而达到学校层面解决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建设的目标。

3.5.3 二级学院和教研室层面解决教师队伍建设问题

二级学院和教研室层面是整个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主体,对整个课程教师队伍建设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信息技术课程教研室首先需要从学校实际、学院实际、教研室实际出发,站在一个大局观的政治高度,根据学校情况和政策依据,提出可行性建设方案和报告。学院对教研室教师队伍建设方案进行综合研判后,学院党政联席会议通过后进一步上报学校决策并实施。

3.5.4 个人主观努力层面解决教师队伍建设问题

个人是整个教师队伍建设的细胞元素,对整个教师队伍建设成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队伍建设需从个人主观努力层面加强。首先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并付诸实践;其次,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来自于家庭、生活、社会责任等诸多学习环境的困扰因素,务必要在诸多困扰中合理安排好整个自我学习内容,要有计划、有目标、有效率、循序渐进地开展自我学习;第三,在自我学习过程中,基于信息技术课程特点,教学内容变化快和有难度等困难均不同程度存在,要在学习中排除畏难情绪,并通过查阅资料、同事之间相互探讨、参加企业实践锻炼等多渠道积极主动学习,从而提高教师自身专业能力。

专业教师自身层面的努力才是整个信息技术课程教师队伍质变提高的核心因素和原动力。教师在整个队伍建设中需要付出相应的努力,以适应教学岗位的需求,而不能一味地为自己的懈怠和停滞不前乃至“躺平”找各种借口和理由——这是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最大的障碍。

4 结 语

本文对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师状况进行深度剖析,以教育部教师厅8号函为教师建设政策导向,以“新课标”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标,从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建设目标出发,对学校当前信息技术课程教师队伍面临的困境进行全面解析,针对存在的困境和现状,提出信息技术课程教师队伍优化建设的实践路径。同时从政府、学校、二级学院和教研室、教师个人主观努力层面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该建设方案的研究,以期为信息技术课程教师队伍建设中遇到类似困惑的其他学校提供一定的依据,也为政府管理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猜你喜欢

教师队伍新课标信息技术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