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民俗文化的现代性危机与传承保护
2023-06-01郝元峰
郝元峰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东 淄博 255100)
引言
民俗,又称风俗、传统文化,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符号,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民俗文化是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地区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①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民俗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而且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千百年来,代代相传。民族文化创造于民间、传承于民间,乡土是孕育民俗文化最主要的土壤。
然而,近年来伴随着民俗文化与市场的接轨,各地在大力发展民俗产业的同时,民俗文化的现代性危机和发展弊端也逐渐呈现出来,过度的追求市场经济效益,商业化的开发等使民俗文化的内涵和民族特色逐渐消失,离开了乡土滋养的民俗,也失去了其原有的味道和价值。
一、民俗文化的现代性危机
(一)民俗文化的商品化、市场化、过度开发,严重干扰了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从本质上而言,民俗只是一种风俗传统、生活习惯。千百年来,民俗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生活文化传承于民间。然而,近年来,民俗文化动辄与市场挂钩,为了提高经济效益,盲目地把民俗作为商品,忽略了民俗文化的内涵和特色。一些地方在对民俗资源的开发过程中,以保护和传承为名,只做表面文章,并没有从根本上去发掘民俗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只关注直接利益和短期效应,重复过度的低水平开发,致使一些民俗资源逐步变味,有的甚至濒临消亡。在一些民俗旅游景点,开发商为了满足游客了解当地民俗的愿望,以地方民俗为噱头,将一些传统民俗文化搬上舞台,机械重复的表演。有的为了吸引游客,肆意地篡改民俗,更有甚者会编造一些“伪民俗”。每一个民俗的发展都有其自身特定的环境与土壤,不管是黄土高原的“信天游”“华阴老腔”,还是蒙古草原的“长调”,灯光璀璨的舞台远不可能让人体会到那种原生态的来自乡土的神韵和情感。如云南香格里拉的“藏民家访”,香格里拉优美的风光及豪放不羁的藏民生活原本是令人无限向往的,但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游客被指派到剧场有偿体验欣赏,根本不能表现出民俗文化原有的味道,从而使游客对民俗印象大打折扣。无法了解到民俗文化深厚的底蕴和内涵,更谈不上传承和保护。
(二)民俗文化推广模式简单复制,民俗产品内涵不足,缺乏特色
民俗文化在民间传承千年,生生不息,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而不是随意照搬、杜撰和没有科学规划的盲目建设和开发。
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一些地区急功近利,仿照甚至全部照搬民俗开发的成功案例,只追求表面形式,不切合本地的乡土民情,缺乏创意与吸引力,失去了民俗文化传承推广的内涵。脱离当地的生态特点、文化传承的低水平策划导致乡村旅游同质化日益严重,低质量的旅游资源建设形成了巨大的浪费。
以近年来各地纷纷兴建的主题民俗公园和民俗村为例。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一些规划合理的民俗村的建立,的确是满足了一些游客猎奇的心理,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内体验到各式不同的风俗,但是民俗传承于民间,其根源来自于乡土,对游客而言民俗旅游更多的是为了寻求一种精神体验和历史内涵以及对原生态地域文化的向往。主题式的民俗公园大都以商业化的运营模式存在,往往只停留于观赏、体验的层面,无法让人真正从精神层面感受到来自于乡土的民俗传承,对游客缺乏长久的吸引力。
我国民俗村的建设比较成功的案例是深圳的锦绣中华民俗村,但继深圳民俗村之后,很多民俗村并未取得良好收益,比如云南民族村,投资在1 亿元左右,与深圳民俗村开业时间相近,但是1993年却面临亏损、倒闭;陕西白鹿原民俗村从一夜爆红到快速倒闭仅用了三年时间;投资上亿元的通什海南中华民族文化村,开业不到8 个月就倒闭。据统计,全国旅游主题公园近80%已关闭,给中国旅游业已造成3000 多亿元的损失。①邹统钎.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景区管理模式[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11):41 -44.
(三)民俗资源开发相对分散,产业发展受制
民俗产品及民俗旅游项目大都是各地自主开发,缺乏资源整合机制。与周边地区缺少良性互动,联动开发,难以形成成熟稳固的产业链接。民俗资源一般都分布在乡村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点多面广体量小,由于缺乏资源整合、统筹协调,特色明显、吸引力强的品牌民俗产品相对较少,加上各地在民俗产品开发的过程中,资金不足,盲目经营,规划设计不合理,严重影响了民俗的传承和产业发展。以沂蒙山地区的“伏羊节”为例,自古便有“伏羊一碗汤,不用开药方”之说,三伏天里,喝一碗地道的全羊汤,是沂蒙山地区亘古以来的习俗,沂蒙山大锅全羊也作为传统的地方美食而成为沂蒙山地区的一张靓丽名片。然而,作为一项比较容易推广开发且容易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的民俗,各地区纷纷推出“伏羊节”民俗项目,由于缺乏统筹规划,活动较为单一,参加者大多为本地人,对外地游客的吸引力不强。实际上,风景优美的沂蒙山地区,拥有着大量的民俗资源,如牛郎织女七夕相会、沂蒙山大煎饼等;作为革命老区具有各种红色文化资源,只是在对这些民俗资源开发的过程中,缺少整合机制,各地区完全是自主开发,缺少良性互动,以一盘散沙的形式存在,难以形成长效机制。
(四)民俗文化传承后继乏人,民俗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堪忧
民俗文化实质上是一种乡土文化,许多民俗在民间大都是以一种精神信仰存在,很难给民众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当今社会一切以市场经济为主,要求直接效益和高回报率。受乡村经济以及生活环境的制约,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涌向城市,不愿意接受并传承民俗文化。马克思说:“人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文化传承亦是如此,文化的传承离不开专项人才的作用,文化传承人是传承民族习俗的中间力量①向丽娟.湘西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探析[J].新西部,2020,(6).,而很多优秀的民俗文化仅限于传承在乡土之间,一些民俗传统技艺也只在老一辈人中流传,且老龄化严重。也有些民俗传承人受生活所迫,不得不放弃传承多年的民俗技艺。此外,目前对民俗文化传承保护的政策尚不完善,缺乏相应的有针对性的奖励机制,导致很多民俗文化传承出现断层,甚至后继无人的情况。除此之外,民俗文化的传承创新也离不开专业人员的指导,而当前民俗文化研究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专业学科设立不健全,一些优秀的民俗文化研究人员多集中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缺少对民俗的切身体会,致使地方和基层民俗专业人才严重匮乏。
(五)民俗资源保障不力,基础设施落后,缺乏资金投入
一些地区缺乏资金投入,民俗产品和民俗旅游项目建设基础薄弱,乡村原住居民思想观念保守,制约了民俗的传承和保护。目前在一些较偏远的地区,交通状况不发达,环境卫生设施不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全,很多原住居民文化素养较低,观念保守,特别是在一些传统村落,村民环境卫生意识较差,违规搭建,严重影响了民俗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二、民俗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路径
(一)让民俗回归乡土,融入式体验原生态民俗文化
随着民俗文化的大力发展,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同样令人堪忧。传统与现代、发展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始终无法平衡,也让很多地方政府和学者都陷入了困境。很多学者以及各种关于民俗文化的调研报告也都已经提出了这一问题,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却很少也很难真正去贯彻执行。总结民俗文化在传承保护方面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影响最大的还是市场的过度干预,商品化的过度开发。但这其中的度很难把握,究其原因还是在于民俗土壤和环境的改变导致了民俗本身的失真失质。作为一种地道的乡土传统文化,民俗的根在乡土,民俗的发展自然也在乡土,脱离了乡土滋润的民俗,其发展必定会受到局限,其内涵和价值也会大打折扣。有人会质疑民俗生存的环境,提出对民俗市场化的开发和干预实际上是一种保护,因为一些偏远的乡村和年长的民俗艺人无法为民俗的传承提供有利的保障。也有学者提出某种民俗濒临消亡,要对民俗采取抢救性保护发掘。要知道,民俗源于民间、兴于民间,传于民间,千百年伴随着朝代的更迭,民俗从未真正消亡过。民俗的产生、发展与消亡有其自身发展的必然规律。“任何传统如果在现实发展中失去了应有的价值,也必将失去其存在与发展的根基。民俗的兴衰成败与社会发展规律密切相关,离不开特定的历史和时代的背景,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当下民众的普遍性需求密切相关,与其它文化无法取代的独特价值、社会功能相关。”②杨杰宏.传统民俗的现代价值再探讨——以岷县青苗会为例[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9,(4).
非遗学博士、广东省非遗研究基地主任谢中元曾提出:“乡村是谁的乡村,民俗是谁的民俗?民俗文化的发展要注重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通过乡村自救和乡村发展,来实现乡村认同”。村民始终是民俗文化最主要的持有人和传承者,只有在原生的土壤中,民俗才能实现其真正的价值和意义。让民俗回归乡土,并不是说一定要把民俗限制在某地,完全隔离于外部世界,而是要让民俗文化的内涵始终保持乡土本色,对民俗文化产业开发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使民俗文化因商业气息过浓而影响其内涵的体现,应提倡融入式体验民俗文化,让游客不仅仅只是观看民俗活动,了解了民俗知识,更能切身体验到民俗文化原汁原味的魅力。融入式体验民俗文化强调的是互动性与融入性,在保持民俗文化原生土壤,不干预改变民俗文化的前提下,更深入地去感受体验民俗文化,从而更好地促进当地民俗文化繁荣。
以鲁中地区三德范村的“扮玩文化”为例,“扮玩”这一独特的传统民俗文化,始于“康乾盛世”盛于清朝中晚期。每年元宵佳节到来之际,村民都会不约而同地组织“大扮玩”,用来庆祝新春佳节,内容丰富,年味十足,表达出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几百年来,“扮玩”成为民众春节的重要活动,是乡亲们交流感情、和衷共济、文化认同的载体,已经扎根在这一方百姓的思想深处,辐射至整个鲁中地区,成为齐鲁大地的一张亮丽名片,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时至今日,鲁中“扮玩”民俗文化活动始终兴盛不衰,完全由乡民自发组织,自导自演。同时,鲁中“扮玩”在传承传统文化、使老百姓精神愉悦的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当地商业和旅游业发展。每年春节至元宵节,全国各地的游客都会慕名而来,给三德范村带来巨大的客流量,村民在自家门前摆摊设点,卖着本地各种特色小吃,游客在欣赏“扮玩”表演的同时,体验着古村原汁原味的乡土气息,让人流连忘返。
(二)提炼文化内涵,搭建民俗文化载体,创建民俗品牌
民俗文化亦有优劣之分,在进行民俗文化挖掘、开发、建设和传播推广的过程中要取其精髓,去其糟粕,要充分结合地方自然及人文资源、地域文化等因素,深挖民俗文化的底蕴和内涵,提炼具有地域特色和品牌价值的民俗文化,引入“品牌”建设理念,提出适度、适时及系统性保护与开发策略以及品牌建设的理论及方法,构建乡村民俗文化品牌营造的理论体系。
以山东省沂源县南鲁山镇朱阿村的民俗品牌创建为例。朱阿村地处鲁山山脉腹地,群山环绕,空气清新,村中间一条主河道蜿蜒曲折,自成景观。与神农药谷休闲度假中心相连,与天然溶洞群特别是九天洞和鲁山国家地质森林公园相邻。地势起伏,层次明显,具有很强的原生态味道。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自然环境,成为休闲养生的绝佳去处,且当地自古有养生的风俗,村民自种自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村子里长寿老人居多。但因此地深处大山,鲜为人知。尽管村子处于沂源溶洞和鲁山公园旅游景区,但因为缺乏统筹规划和资金注入,村庄基础设施比较差,特别是村民环境保护意识比较弱,垃圾随意乱扔,以至于村中间最美的一条河流成为垃圾河,直接影响了村庄的整体环境。在乡村振兴政策的引导下,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当地政府聘请专家和高校民俗研究团队,对朱阿村进行整体规划开发。经过数次实地考察和论证,结合本地地域特色和自然环境,专家组以本地“养生”民俗为切入点,提出了“水墨鲁山,养生朱阿”的民俗推广核心理念。以最大限度保留原生态的自然生态景观为主,充分发挥当地优势自然资源,并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最大限度地挖掘并保留该村的民俗特色及人文景观,同时结合该村的现状以及镇政府资金、人力投入等实际情况,就该村的村容村貌、主河道景观规划以及人文自然景观的深度开发,做出了一系列设计规划。同时,在村子里建成养生公寓和特色民宿,并与周边的神农药谷休闲度假中心、沂源溶洞旅游景区等联动开发,互动发展,以“养生”民俗品牌带动周边,形成产业链发展模式。如今的朱阿村,随处可见小溪潺潺、绿树成荫,吸引了大批观光游客,为村民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其“养生”民俗品牌也已形成产业模式被广泛推广。
(三)以品牌为中心,联动开发,良性互动,形成产业链接
以民俗为蓝本,以乡村为根基,内涵挖掘,开展全面严谨的本体研究,杜绝单一的模仿复制,重点打造当地特色民俗资源,打造民俗文创产业基地,体验式、互动式开发推广民俗产品。以品牌效应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促进品牌效应,拓展周边地区的民俗旅游资源,紧密协作,联动发展,产生集聚效应,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民俗文化发展产业链以及区域协调发展模式。特别强调的是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通过统筹协调各类资源使一、二、三产业在总体规划中有序发展,良性互促。
以山东淄博红叶柿岩景区为例,红叶柿岩民俗旅游区原址是在博山西南峡谷之中的和尚房村,村庄依山而建,房屋皆为石板房,虽然自然环境优美,但交通不便,年久失修。而与和尚房村一山之隔的姚家峪村,则以美食体验著称,但两村之间却被大山阻隔,难以互动。另外,博山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古城,鲁菜的发源地,拥有着丰富的民俗资源,如齐长城文化、陶琉文化、饮食文化等,而对于这些资源的开发却相对分散,没有形成统一的产业链接和品牌效应。如何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既要开发民俗资源,为村民带来经济效益,又要保留传统村落,保护传统民俗,让游客与山水之间品味浓浓的乡土情结,博山区政府统筹规划,通过“功能改造”“联动开发”“多方合作”的方式,巧妙破解了这一难题。依托“红叶柿岩乡村振兴示范区”项目,由企业牵头,联合周边9 个村成立全区首个“村企合作型”红叶柿岩联村党委,实行村企统一管理,充分挖掘各村的民俗资源,集中开发、规范运营,各联建村通过资源入股、打包租赁等方式参与公司发展,人均年增收5 万元,辐射带动2000 余名村民增收。红叶柿岩景区秉承“千载柿岩、万彩生活”的文化定位,充分挖掘地方民俗文化,将多元文化融入景区设计,以高质量的文旅融合激发乡村振兴的发展新活力,为乡土民俗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成功的案例。
(四)开设地域性课程,建设民俗文化人才队伍
民俗文化的传承创新离不开专业人员的指导,重视民俗文化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设立民俗项目生产性保护基地和教学研究基地,以此来为民俗文化的传承创新提供智力支持。制定一系列保护和鼓励民俗文化优秀传承人的政策。注重人才培养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育实践型人才,加强优秀民俗传承人与理论研究人才的交流,为民俗文化提供研究和实践的新思路。各地区依据民俗特色,编制乡土教材,开设地域性课程,让优秀民俗文化根植于青少年内心,培养他们对民俗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五)加强民俗土壤的保护,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民俗土壤的保护离不开政府的统筹规划、资金注入以及原住居民素养的提升和思想观念的改变。地方政府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集中财力完善民俗村落重点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要与地区生态环境、农耕习俗、民族文化相协调,要不断完善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特别是环境卫生设施,引导村民积极参与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以及“美丽乡村”建设工程,禁止违规搭建房屋,以保持村落整洁、环境优美。通过区域间交流,优秀民俗文化发展案例分析等,从民俗文化的群体性入手,进行大力宣传,让村民认识到民俗文化保护传承的重要性,改变居民的思想观念,提升文化素养,从而推进乡村民俗实现可持续发展。
(六)加大政策与资金扶持力度
民俗文化传承千年,但大都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存在,能够直接给老百姓带来经济利益的很少。所以传承至今,很多优秀的乡村民俗文化已经消失甚至是绝迹。因此,针对当前民俗文化发展的现状,首先要加大对优秀民俗文化传承保护和民俗品牌发展建设经费的投入,通过对民俗品牌的挖掘和推广,提升民众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意识。让百姓能够认识到优秀的民俗文化可以产生直接的经济利益,甚至能够带动产业经济的发展,政府或者外来资金的注入扶持非常重要。尽管国家每年会对民俗文化产业投入一些资金,但却不足以支撑民俗文化的发展。我国地大物博,民俗资源丰富,但大部分农村地区却缺乏对应的融资环境。因此,国家应给予乡村民俗文化产业更多的优惠政策和鼓励措施,以便吸引各界有识之士参与,创新融资机制,形成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在以民俗品牌为主的产业开发建设中,要明确产业运营合作模式,百姓能否切实从民俗产业开发中得到实惠,这是关键所在。优秀的民俗来源于民间,必须要惠及民间。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人们对民俗品牌保护和传承的积极性,在民俗品牌的建设过程中做到长效和良性的发展。
(七)加大宣传力度,疏通民俗文化品牌的新媒体传播渠道
民俗文化品牌的传播是一个系统的“口碑”工程,要充分利用媒体优势,如开设官方网站,影视媒体、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短视频以及相关机构或媒体的推广建设,整合营销传播体系,优化乡村民俗文化品牌传播效率。宣传中要突出民俗文化的特色性和差异性,构建民俗文化的“符号”特征,努力为品牌文化的呈现提供有形载体,同时发掘出文化品牌点的附加经济价值,为品牌传播开创新模式。
结语
民俗文化是一个地区的根、魂和精神寄托,民俗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是一项系统而长远的工程。对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当遵循保护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在最大程度地保持、还原、发扬民俗文化遗产的传统特质的前提下,应时创新,融入时代的文化元素,使民俗文化在原生的土壤中保持长久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