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构主义视角下《江雪》的三种英译本比较

2023-05-31何晓敏周静

今古文创 2023年5期
关键词:江雪英译本解构主义

何晓敏 周静

【摘要】中国古典诗歌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优秀的英译本有利于世界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鉴于此,本文选取了柳宗元《江雪》的三个英译本为研究对象,以解构主义为研究视角,以比较为方法,从词语、韵律、修辞三个方面对Witter Bynner、许渊冲、翁显良三人的翻译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中国古典诗歌英译提供一定的方法借鉴。

【关键词】解构主义;《江雪》;英译本;比较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05-0094-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05.030

在当前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与世界各地的交流和互动日益频繁,促进中外文明互鉴,让世界了解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文学“走出去”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在中国文学“走出去”的过程中,走在最前列的当属中国古典诗歌。唐诗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巅峰、中国传统文学的精粹,自18世纪起就为欧美读者所关注,率先走出国门,成为了西方读者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在这一传播过程中,翻译无疑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研究唐诗的英文译本,一方面可以找出符合西方读者阅读兴趣的译本翻译策略,另一方面有助于探寻中国文学“走出去”的現实路径。在唐诗向英语世界传播的过程中,除了李白、杜甫外,柳宗元的诗歌也颇受重视。自1867年英国传教士汉学家伟烈亚力(Alexander Wylie,1815-1887)首次英译柳宗元的诗歌起,迄今已有数十位译者将柳宗元的诗歌翻译介绍到英语世界。《江雪》作为柳宗元的代表作,颇受翻译者们的青睐,产生了多种英译本,其中流传较广的有许渊冲、翁显良和Witter Bynner等人的译本。目前学界多从文体学、接受美学、符号学等角度研究《江雪》,鲜有学者从解构主义视角对比分析该诗的英译本。鉴于此,本文从解构主义翻译理论视角出发,以Witter Bynner、许渊冲、翁显良三人的《江雪》英译本为研究对象,从词语、韵律、修辞三个层面展开比较分析,进而归纳三者的翻译策略和特点,以期为当代的古典诗歌翻译及中国文学“走出去”提供一些启示。

一、理论基础

解构主义翻译理论是解构主义在翻译领域的运用。“解构主义”一词由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于20世纪60年代首次提出,其特点是反传统、反理性、反权威。随着理论建构的发展和应用的逐渐普及,解构主义逐渐渗透到翻译领域,形成了解构主义翻译理论。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先行者、德国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艺理论评论家沃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在其文章《译者的任务》(The task of the Translator)中将译文比作来世(afterlife),认为译作是原作经历变化后的产物,原作必须依靠译作完成自己的使命。[1]这一言论被认为是最早介绍解构主义翻译理论的观点。而真正促成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形成的则是德里达的解构思想。他充分肯定了翻译中体现差异的重要性,提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该保留语言的差异性、多元性和不确定性。[2]1992年,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主编的《重新思考翻译》(Rethinking Translation)集中讨论了解构主义翻译理论,推动了该理论在学术界的关注、研究与应用。总体来看,解构主义翻译理论的主张主要有五点:“1.译者是创造的主体,译作语言是新生的语言;2.原作取决于译作,没有译作,原作就无法存在,文本本身的定义是由译作而不是原作所决定的;3.一切文本都具有互文性,原作与译作的关系是平等互补关系;4.翻译应尽量表现语言之间的差异性,译作的价值取决于它对语言差异的反映程度;5.翻译是一种双重权利话语制约下的产物。”[3]

二、Witter Bynner、许渊冲与翁显良《江雪》

英译本的比较

截至目前,柳宗元《江雪》的英译本数量众多,其中既包含知名译者、学者的英译本,也包括许多普通文学爱好者的翻译。为了更好地考察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策略和海外传播的现实路径,笔者在众多的英译本中,选取了许渊冲、翁显良、Witter Bynner三位当代翻译家的译本进行分析。三位翻译家代表了三种不同的翻译风格。许渊冲是古诗英译“格律派”代表,主张诗歌翻译要追求“音美”“形美”“意美”。翁显良则是古诗英译“散体派”代表,主张散文译诗,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传达出原文想表达的含义即可。Witter Bynner是美国诗人、翻译家,属于目的语文化群体的一分子,其文化背景与中国译者有较大的差别,这种差别很可能会体现在他的译作中,因而他的译本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论文选取三者的译本为研究对象,在解构主义的视角下对比分析三个译本所呈现的译者主体性与多元化的翻译特点。

原文: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

1.Witter Bynner

River-Snow

A hundred mountains and no bird,

A thousand paths without footprint;

A little boat,a bamboo cloak,

An old man fishing in the cold river-snow.

2.许渊冲

Fishing Snow

From hill to hill no bird in flight,

From path to path no man in sight.

A lonely fisherman afloat

Is fishing snow in lonely boat.

3.翁显良

Snow

No sign of birds in the mountains;or of men along the trails;nor any craft on the river but a little boat,with an old man in rustic hat and cape dangling a line in the frigid waters——a solid figure veiled in silent snow.

(一)词语翻译比较

众所周知,汉语和英语分别属于两种语系。这就决定了在汉英翻译过程中,尤其是在中国古典诗歌的英译过程中,词语是一个重要的译介因素。由于译者对诗歌的认知理解往往会受到语境、文化、思维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江雪》不同英译本中的词语翻译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点。

在《江雪》前两行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中,中西译者就“千山”和“万径”这两个数量词语的翻译呈现出了明显的不同。Witter Bynner采用了直译的方法,将其理解为具体的数字概念,译成了“A hundred mountains”和“A thousand paths”。尽管这种翻译在中国读者看来属于误译,但从解构主义视角来看,译者的这种翻译方式带有目的语读者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更易于英语世界读者接受这首诗。而许渊冲和翁显良作为源语文化的译者则关注到了数字的虚指含意,采用了意译的翻译方法。虽然许、翁二人处于相同的文化环境,但二者的译本仍有差异。许渊冲使用了介词短语“From hill to hill”“From path to path”,既能传达原文中“许多的山”“许多的路”的含义,又能让读者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感受到连绵不绝的大山和四通八达的小路,呈现出了一幅动态的画卷。翁显良则采用了名词短语“No sign of birds”“No sign of men”翻译,名词的复数翻译出了“多”的含义,使用名词短语则描绘出了一幅静态的画面。

因此通过对三个译本中词语翻译的比较,可以发现三个译本词语翻译的侧重点不同。Witter Bynner的译本更加符合目的语文化,许渊冲和翁显良的译本则倾向于源語文化,但也体现了译者的主体性差异。

(二)韵律翻译比较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诗与歌的关系非常密切,比如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以及汉代乐府诗都可以和乐歌唱。诗评家周红兴曾指出“音乐性,是诗歌的一种先天的素质……也是它区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另一显著标志。”[4]对于古诗的音乐性而言,韵律无疑是关键。纵观中国古典诗歌史,诗人们无一不重视诗歌的韵律,因此柳宗元等唐代大家非常重视诗歌的韵律。古诗翻译主要分为格律派(以诗译诗)和自由派(散文译诗)。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二者并非是绝对的二元对立,因而翻译中国古诗对韵律翻译的要求要根据具体的翻译实践来抉择。

在《江雪》这首诗中,第一、第三、第四句诗的最后一个字分别是“绝”“灭”和“雪”,这三个字的尾韵都是/ue/,押韵的模式属于aaba式。在三个译本中,许渊冲的译本具有押尾韵的特点。其译本采用的押韵模式是aabb式,前两行末尾的词分别是flight、sight押韵是/ait/,后两行的末尾的词是afloat、boat押韵是/out/,尽管与原文的押韵模式并不是完全的一致,但是读起来朗朗上口,音律和谐,也具有诗歌相应的韵律美。Witter Bynner采用一系列的名词短语翻译这首诗,但并未押韵,能够表现出英文诗简洁凝练的特点。翁显良的译本没有押韵,放弃了原文的绝句形式,而采用了散文的形式。译者将其译成不同于原文的另一种风格,是其诗歌翻译宗旨“再现意象,改创声律”的体现。

对于是否翻译原诗的韵律不同的译者呈现了不同的译本,这是由译者的文化背景和译者主体性造成的。从解构主义视角下看古诗翻译需要肯定译者的主体性地位,并且了解目的语读者的文化,译文不是对原文的机械模仿,而是某种程度的再创造。

(三)修辞翻译比较

中外学者为修辞所下的定义众多,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都认为修辞的目的是为了美化言辞,打造篇章。中国古典诗歌讲究寓意含蓄、语言凝练,所以诗人常常使用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感情,营造意境,因而在古诗词的创作中修辞手法的运用较为普遍。在古诗的翻译中修辞翻译也引起了学者的关注,不同的译者会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方法。

倒装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修辞手法。刘勰在其著作《文心雕龙·定势》中讲到:“效奇之法,必颠倒文句,上字而抑下,中辞而出外。”[5]刘勰所提到的“颠倒文句”就是倒装的修辞手法。倒装,即诗人在写作时为了作品内容表达的需要,特意将某个词、某个句子语序颠倒的一种修辞手法。倒装在诗歌中出现的主要作用有:为了符合音律的要求,为了突出和强调表达的情感,为了追求“新意”,以及为了让句式错落变化,产生参差的美感等。在原文中“孤舟”和“寒江雪”两个地点状语都使用了倒装的修辞手法。

从三个英译本对原文地点状语“孤舟”的翻译来看,Witter Bynner和翁显良的译本都采用了倒装语序,将“孤舟”直译为“a little boat”,这里将“孤”理解为数词“一”,即翻译为“一只小船”,描绘了“一只小船”与整个白雪茫茫的天地相比,则显得十分渺小的画面,与“千山”“万径”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然而许渊冲的译本对此有不同的解读。首先,许渊冲没有采用倒装的修辞格将地点状语“孤舟”一词前置,而是放在了句末的位置。其次,许渊冲将原文的“孤舟”理解为“孤独的船”,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船以人的思想情感,因而翻译为“lonely boat”。此外译者将诗中“独”字也同样翻译为“lonely”,一首诗中“lonely”出现两次更加突出强调了原文作者内心中的清高孤寂的思想感情,这是译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原文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创新的结果,体现了译者的主体性。

从三个英译本对原文地点状语“寒江雪”的翻译来看,Witter Bynner采用直译将其翻译为“in the cold river-snow”属于地点状语,但在译文中并未倒装,放在句末,符合和西方读者的阅读心理,易于让译文为译入语环境中的读者所接受。许渊冲将其做了省译,省略了“寒江”,翻译成单独的一个名词“snow”,将“寒江雪”处理为动词“钓”的宾语,而不再是地点状语。诗人钓的对象不再是鱼,而是雪。“‘钓雪’更加凸显了诗人清高孤独,遗世独立的情操,也更能突出诗人与众不同、绝不追逐世间小利的坦荡胸怀。”[6]他人钓鱼,而“我”钓雪,看似愚钝不已,实则充满大智。译者通过对原文的深入了解,将原文的思想内涵在译文中充分升华,从而让原文的价值得到大大的提升。翁显良将“寒江雪”进行了拆分翻译,译为“...in the frigid waters”和“...in silent snow”位于句末位置,没有遵守原文的修辞进行倒装,遵循了英语的语言使用习惯,有利于译文在西方世界的传播。

译者在对修辞的翻译的过程中受到其所处的文化背景和译者的主体性的影响从而产生了不同的译本。不同的译者依照自己对原文的理解,在不违背诗人创作本意的情况下对原文进行了一定的创新。虽然原文与译文尽管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这种不拘泥于原文的差异也能表达出原文深刻的思想內涵,甚至可以达到超越原文的效果。

三、结语

解构主义翻译理论打破了传统的作者和译者、原文和译文二元对立的局面,译者、译文的地位得到了提升,同时译者和译文的价值获得了肯定。在解构主义视角下通过对《江雪》的三个译本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古诗翻译在词语、韵律和修辞方面表现出的多元化的翻译特点,而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则是由于译者所处的文化环境和译者的主体性的不同。因此在解构主义视角下研究《江雪》的三个英译本有利于吸收各个译本的优秀之处,促进《江雪》的广泛传播。

在解构主义视角下对比分析中国古典诗歌不同的英译本,有利于破除在中国古典诗歌翻译过程中对原文绝对依赖的观念;有利于了解不同译者的翻译特色,博采众长,学习各个译本的优点,从而促进更多优秀译本的产生,推动中国古典诗歌以及中国文化更好地传播,并进一步提升中国古典诗歌在西方世界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德)本雅明.译者的任务[A]//陈浪译,谢天振.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C].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319-332.

[2](法)德里达.书写与差异[M].北京:三联书店,2001:

379-380.

[3]张永喜.解构主义翻译之再思[J].外语研究,2006,

(06):56.

[4]周红兴.诗歌创作艺术[M].北京:作家出版社,

1986:54.

[5]刘勰.文心雕龙[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

283.

[6]张宝红.古诗英译中西翻译流派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81.

作者简介:

何晓敏,女,河北阳原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外国文学。

周静,女,安徽砀山人,文学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世界文学、海外汉学。

猜你喜欢

江雪英译本解构主义
《孙子兵法》罗志野英译本研究
江雪
江雪
江雪
重塑与解构
功能对等理论下《醉翁亭记》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江雪
解构主义翻译探析
解构主义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分析
横看成岭侧成峰——浅析《红楼梦》两个全英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