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术课堂里的“自育自学”

2023-05-31曹蕾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10期
关键词:靠垫自育自学

曹蕾

摘要:“自育自学”改变了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将时间和精力更多地放置于学生本身。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引导学生促进共同学习,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培养出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自育自学自主性幸福感

正确的教育理念是开展教育实验之本,根深才能叶茂。引导学生会自育、会自学,应当是教育不懈追求的两大目标,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孜孜追求的教育理想。

揭示教育教学的本质,彰显教育教学的原点,是教育的根本规律,是人的成长的普遍原理。最精髓的核心理念是: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会自学;教育,教育,就是教学生会自育。自育,就是自己教育自己;自学,就是自己独立学习。这是迄今为止对于教育教学本质最鲜明、最简洁的概括。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于教育工作者而言,意味着要面对更多未知的挑战。就如何为学生打造出自主课堂,让教师们站在助推学生自主学习的角度去传道授业成为每一个教育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那么如何在美术课堂中植入自育自学的新模式?参照自育自学的五个环节,在教学准备阶段,教师要全面了解课程目标与重难点,侧重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其释放天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生动事例进行适时点拨,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自主思考的质量进而丰富学生的成功体验;在教学任务完成后,师生要及时分享学习过程中的所学、所思、所感,通过互相交流的方式,共同追求、享受课程带来的乐趣。

作为教师,除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适应自育自学的方法和思维模式,还要懂得帮助学生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在生活中学习的技巧以及发现美好的眼界,从而使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做到将“自育自学”不仅用于课堂之上,还融入往后的生活之中。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一、充分准备,塑造理念

“自育自学”的课堂结构相比于现阶段传统的课堂结构来说,具有深刻的影响作用。何炳章先生“自育自学”的教学理念冲击着传统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需要不断地在实践中探索和学习。

在探索学习自育自学教学理念的过程中,应谨遵“自育自学”课型中指出的几点,一是单刀直入地指出课程的教学重点,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避免浪费时间。二是让学生围绕重点自学,经由教师提出的问题及布置的作业进行自学,其内容包含所学重点。在进行自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巡视,特别是对于学困生应给予个别指导,进而提升学生的自学和专研能力。三是交流自学情况:第一步分组讨论,在组内交流中,要注重小组成员发言的均衡性,促进学生与周围同学的有效交流,组内合作也是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第二步班内发言交流,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发言,教师给予及时的点评和指导;第三步教师点拨自学得失,根据之前的交流情况,教师给予一定的肯定并指出自学中的不足,给出合理的建议;最后,开展以学生为主的巩固活动,教师在巡视中进行指点。通过这样的整体模式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团体合作的精神。

在学习的过程中,笔者深刻地感受到自育自学型课堂带给美术课的冲击和震撼,这是一种大胆的创新尝试,有别于传统模式的课堂。在这种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自身的教育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教师而言,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拥有更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更好地驾驭这种教学模式,在育人前先自育、自学,躬身而行。在扎实专业、通读教材的基础上,更要研究学生,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储备以及能力情况在课前深入了解。只有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学会让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才能更加事半功倍。对于学生而言,要更多地侧重丰富自身的课外知识,美术课上的很多学习内容仅仅依靠教材来呈现会显得过于狭隘,所以学生课前从各类渠道上搜集到的知识深度、广度就尤为重要,不仅开阔自身的视野,还厚积自身的知识储备。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能力在自育自学型课堂中就能得到充分的展现。课程进行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学提高的学习能力及储备的知识在互相交流和分享中实现资源共享,既扩充了自身的知识面,也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进而更好地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

为了实践这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笔者选择了《多姿多彩的靠垫》这一课进行实验。首先认真备课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笔者仔细研究教材后发现本课不仅包含这学期新学的知识点,还需要过去所学的知识点作为铺垫,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进行大量的素材搜集,并且在设置重难点的时候把握分寸,既不能过于疏浅让学生觉得十分容易掌握,亦不可过于复杂,让学生们无从下手。美术是一门激发创造性思维的课程,在美术创作上需要有一定的见识和积累去激发想象力,进而获得灵感。这就要求教师在靠垫收集方面多下功夫,和学生一起去收集一些特殊的靠垫,从外形、色彩、图案等多方面入手,以此来帮助学生在介入思考阶段获得更多的创作感受,也借此激發创作灵感。对此,笔者从网上、超市、商场等渠道收集了尽可能多的,含有特殊造型、图案以及丰富颜色的靠垫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二、课堂实践,循序渐进

在课堂实践中发现,培养学生的自育自学能力应该是循序渐进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成长是潜移默化、渐行渐深、渐入佳境的。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自我探究,自我领悟,完成学习,提升能力。

(一)明确课程目标

良好的课前准备是课堂实践成功的有力保障。有了一定的知识和常识的积累,学生对接下来所要学习的知识点便有了一个方向性的认识。这就为课堂中明确课程目标这一环节做好了铺垫,所以在学习《多姿多彩的靠垫》这一课时,根据中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学生可以自己提出学习任务或是根据教师提出的目标设置自己的问题,并将自己的发现、想法和结论与同学进行交流和共享。因此,《多姿多彩的靠垫》一课,笔者备课时分别从技能、方法、情感三个方面设置了教学目标,分别为:(1)根据课前的搜集与交流,了解靠垫的造型、色彩和装饰作用,掌握轴对称纹样和中心对称纹样的基本知识和设计方法,并学会设计、制作造型新颖美观的靠垫;(2)根据不同靠垫的造型进行纹样设计,在设计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设计和创新能力,在欣赏与表达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在欣赏与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关注生活、爱护生活,认真踏实的精神,激发起美化生活的强烈愿望。

(二)明确重难点

重难点是一节课的“灵魂”,是判断一节课好坏的标准。只有抓准了课程重难点,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有所收获。《多姿多彩的靠垫》这节课的重难点不少,其中一个重点便是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什么是中心对称图形。如何利用这两个图形设计一个造型独特、色彩鲜艳的靠垫成为本节课的难点,需要学生们学以致用,学会利用这些图形的特点搭配合理的外形,为不同的情景设置不同的靠垫造型。

(三)教师点拨

“自育自学”的课堂冲击了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其课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始终保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正如何炳章先生阐述过“自育自学”理念的第一个实现形式:引导学生做时间的主人,做集体的主人,做学习的主人,做评价的主人。

在自育自学活动中,教师的位置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其实教给学生自育自学的方法,就是授之以渔。教师不必以“满堂灌”的方式去为学生灌输不同的知识,而是学会将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发现解决问题。自育自学是一种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综合性课堂。在课堂中,教师需要及时地发现问题,提出一些建议或进行一些启发,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断努力挖掘,逐渐进深,使学习进入更深入的情境,也要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更人文化的关注。同时,教师点拨、启发,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善于发现,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树立学生对美术学习的自信心、提升学习的快乐和幸福感。

在引导自学课堂中,引导和自学是相辅相成的。教师的引导和点拨水平越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就越强,同样自学水平就会越高,自学水平的提高更会倒逼教师的水平和素养提高,因此两者互相辩证、互相统一。这就要求教师要熟练地把握和驾驭教材,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这样才能轻松自如地去运用“自育自学”课型,从而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例如:在《多姿多彩的靠垫》一课中的自学环节,很多学生在剪中心对称图形时会发生剪断、剪破等情况,错误率较高,这就需要教师们警觉这一难点:是否有必要在全班学生面前进行全面的点拨帮助学生快速走出误区。对于个别自学能力较弱的学生,可能领悟速度较慢、理解能力较弱,在对关于轴对称图形还存在着一定的困惑时,就需要教师对个别学生进行个别点拨,最终做到“各个击破”。

(四)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是“自育自学”型课堂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它是学生自学环节中相当重要的一环。可以说小组讨论学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教学的成败。教学过程、知识学习都是围绕小组进行的,小组讨论环节中不仅可以将自己所自学得到的一些知识和看法与学生们共同商讨,同样也可以在讨论过程中找出自己的不足,如讨论纪律问题,合作时产生的矛盾、组员的合作精神等问题,进而取长补短。教师要在小组学习中做关键性的引导,帮助学生自主、高效地建构知识体系。

(五)创作实践

教师可以为美术创作活动添加一些情境式的游戏,帮助学生们融入不同的情境,感同身受地完成创作活动。情境式创作不仅可以让学生们有一个整体的创作氛围,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创作能力。例如,在《多姿多彩的靠垫》一课实践环节中,为学生们设置了4个不同场景,分别有书房、儿童房、卧室、客厅。学生们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场景为其设计合适的靠垫外形和图案。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更可以在团队中感受团队带给大家的强大力量,在情境中感受到团队的荣誉感。

(六)展示评价

展示评价是对学生作品成果的展示,在相互交流、思维碰撞中擦出激烈的火花,在展示的过程中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以便日后创作实践中能更好地发挥。在《多姿多彩的靠垫》一课中,学生们经过不同的情境设计出主题、造型、纹样各不相同的靠垫,展示作品时采用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在不断的沟通和交流过程中全面了解自己,改进不足、保持创新,体验美术活动带来的乐趣,享受创作活动带来的思考和喜悦。

(七)课后拓展

课后拓展主要是针对课程进行延伸性质的知识拓展和情感升华。课后延伸更是对课堂教学成果的检查和审视,是课堂知识衍生出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环节。教师可根据课堂上所学的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设置一些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突出层次性、灵活性、开放性的实践性作业,把课堂所学的知识延伸到课后,使学生灵活运用课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虽然拓展的方式不尽相同,但大多是自育自学的实践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三、总结经验,感受魅力

“自育自学”的魅力就在于它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感受到教育公平,他们不会因为自己是不善自学的后进生而放弃学习,也不会因为自己是独当一面的优秀生而骄傲自满。自学的关键是“自得”,“自育自学”型课堂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了一个自育、自学的平台,让教师们有更多的时间关注学生本身,和学生共同发现、解决问题。在这样的平台上,学生们逐步提高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更能够独立思考、合作研究问题,让同学之间有更多机会各抒己见,让教师和学生之间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始终以学习者的态度互相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学生学习、向教师学习、向自己学习。

首次进行自育自学教学的过程,也是自己不断探索的过程,自育自学的道路深刻且长。“自育自学”像一颗种子,牵引着教学的方向,讓年轻教师从一个知识的传播者过渡成为学习者,和学生们共同成长、学习。教师在课堂中要时刻以学生为中心,学会把问题丢给学生,给学生足够的发展空间。不要担心学生解决不了,学生远比我们想象的聪明,放手让他们自己完成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收获。美术课堂不应生搬硬套,要结合实际改变自己的教学,不断向教育规律靠拢。

责任编辑:赵潇晗

猜你喜欢

靠垫自育自学
这款百元级护腰靠垫,确实值得买
用上按摩、热敷二合一的护腰靠垫,这才叫享受啊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12个西藏小麦自育品种(系)品质特性与藏面评分关系分析
马克思大学时代的成长对当代大学生自育的启示
辅导员在提升大学生自育能力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