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语文教学策略分析

2023-05-31曾智慧

考试周刊 2023年14期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方法初中语文

作者简介:曾智慧(1976~),汉族,福建平和人,福建省平和第六中学,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核心素养教学。

摘 要: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学生成为全面发展型人才的基础,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树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识,并根据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巧妙设计活动,使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文章从语言的建构和应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四个方面入手,阐述了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方法;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14-0019-05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新课改提出的根本要求,是达到教学目标、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基础。但是语文核心素养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不同的核心素养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培养。

一、 语言的建构和应用

在对学生的语言建构与应用核心素养进行培养时,教师需将积累、实践当作重点,确保学生可以感知语言美、掌握语言建构的运用方法。

(一)开展群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和运用核心素养

群文阅读,简单来说就是将有着一定联系的文章呈现于学生面前,使学生基于文章的联系,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及研究,从而做到全方位地了解文章,掌握文章内涵及本质。由于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在不断的对比中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可以使学生对语言进行有效积累,所以教师在对学生的语言建构和运用核心素养进行培养时,教师可以将群文阅读教学运用起来。

例如在教学《春》时,教师可以引入描写四季的其他文章,如:《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将一体机技术利用起来,将这三篇文章直观形象地呈现于学生面前,并留出3到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在学生自主阅读完后,教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这三篇文章中的相同元素是什么?有怎样的区别?又有怎样的联系?作者是采用怎样的方法进行写作的?”在提出问题后,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会被充分调动起来,会对知识进行深度分析、有效探究。在学生有了一定答案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沟通,为其提供语言建构与应用的机会。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剖析、研究,可以在与他人的交流沟通中建构语言、运用语言,从而做到语言的有效积累。由此可见,通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利用群文阅读教学法,可以将知识之间的联系呈现在学生面前,可以为学生提供较多实践探究的机会,使其对语文知识进行探究、思考,所以学生可以对文章内容进行了解、掌握,也可以对相关语言进行有效积累。但是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时,教师需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需对文章内容进行巧妙筛选。

(二)创设相关教学情景,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和运用核心素养

教学情景的创设可以使学生产生热爱之情,从而将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并使学生通过与他人的交流沟通,实现语言知识的迁移,形成语言建构和运用核心素养。

例如在教学《雨的四季》时,首先,教师可在课前搜集一些相关资料,通过制作PPT课件或微课视频,使学生走进相关教学情景,并主动积极地运用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沟通。就这部分知识而言,教师可以先播放有关于雨的纪录片,使学生能够通过纪录片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切实感知、体验、感受雨的世界,并对相关知识的学习产生一定好奇。其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闭上双眼,播放轻音乐,并朗读有关于雨的文本,使学生能够获得一定的感染,主动进行想象。最后,教师可以顺势引入所要学习的文本,使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自主探究。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会对语言学习产生较大的兴趣,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语言建构和运用的核心素养。由此可见,通过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情景创设,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兴趣被调动起来,并根据教师的引导对知识进行分析、研究、有效交流,使得初中语文教学的效率可以得到提升,学生的语言建构和运用核心素养可以得到有效培养。

(三)进行主题写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和运用核心素养

写作也是语言运用的一种方式,但是想要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及写作水平得到提升,教师就需采用合适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和运用核心素养,从而为学生掌握知识、学以致用提供保障。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主题写作活动的设计。

例如在教学《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时,教师可以详细介绍新闻体裁,并在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对相关语句、词汇进行分析,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积累一些写作素材。完成课堂教学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考这篇文章进行新闻主题的写作,写作内容可以是身边的大事小情。比如:考试后整个班级的成绩变化情况。但是在进行写作时不能过于枯燥,而是要将新闻的趣味性体现出来,需要做到简洁明了。在布置完写作任务后,每个学生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了写作中,参考文章进行了写作。比如,有的学生写下了如下作文:我校第一届九年级学生拔河比赛落下了帷幕。九二班代表隊以4∶2战胜九一班代表队,获得团体冠军,九一班代表队屈居第二名。九二班代表队是第一次参加团体拔河比赛,队员们配合得十分默契,但是上半场比分一直落后,一直到下半场才显现出他们的威力。排头的大力士李阳力气十分大,扭转了失利的局面,使团队坚强起来,为代表队立下了汗马功劳,正因为这样他们也成了头号拔河种子。九一班代表队在运动方面一直很优秀,曾六次获得团体第一;上半场一直名列前茅,但由于队员们配合不默契,再加上体力不支,最终以2分之差失利。上半场每个代表队都没有使出全部体力,都保留在下半场:九一班代表队率先杀入决赛,锁定了前三名;九二班代表队也不甘示弱,一路上过五关斩六将,也挺进了决赛。二者实力不分上下,但拥有多年比赛经验的九一班代表队在决赛上半场把九二班代表队打下,但在决赛下半场,由于九一班代表队体力不支败下阵来。参加这届比赛的共有四支代表队,九四班代表队战胜了九三班代表队,获得第三名;九三班代表队获得最后一名。在学生交回作文后,教师需要对学生的作文情况进行分析、点评。由此可见,开展主题作文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表达的机会,可以使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语言建构与运用核心素养得到有效培养。

二、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思维发展与提升依托于思维的运用,问题、类比等方式在学生思维运用方面有着一定优势,所以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运用。

(一)布置疑虑,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提升核心素养进行培养

疑问、好奇是学生思维活跃起来的前提,是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究的起点。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情况巧妙布置疑虑,使学生的好奇心被充分调动起来,并产生一定的求知欲。在进行疑虑布置时,教师需要尽可能避免“对不对”“是不是”类问题,因为这种问题的备选答案十分有限,不利于学生的思维拓展。

例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教师可根据这篇文章出自文学大家鲁迅之手,具有一定的深厚内涵的特点进行问题设置,使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对知识进行有效探究和学习。就这篇文章而言,教师可以设置的问题有:文章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这个题目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作者在写百草园及三味书屋时,涉及了哪些事件?他的情感是怎样的?你觉得作者喜欢三味书屋吗?为什么?这样的问题具有层层递进的特点,可以使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剖析、有效探究。同时,想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学生对知识进行思考。所以,通过在教学活动中布置一些疑虑,可以为学生主动积极地对知识进行分析、探究提供保障,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从而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

(二)从旧到新,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提升核心素养进行培养

语文教材中涉及多个方面的内容,且某些知识之间有着一定的相似性。所以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以此为依据巧妙设计教学活动,通过从旧到新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提升核心素养进行培养。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剖析,了解其与前面所学知识的联系,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教学活动的巧妙设置,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入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探究。例如在教学《阿长与山海经》时,教师可先引入一些《列夫·托尔斯泰》的片段,使学生对作者的描写手法进行了解。在学生了解了作者的描写手法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阿长与山海经》进行阅读,并思考作者鲁迅所采用的描写方法与《列夫·托尔斯泰》中的描写方法有怎样的相似点。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发现,这两位作者都用了类似的描写手法,即:在文章开头介绍了阿长做了很多坏事,使人认为阿长是一个很讨人厌的角色。但是,随着文章的推进,我们可以感受到阿长身上的人格魅力,可以感受到作者鲁迅对阿长的思念之情。在学生了解两篇文章描写方法的相似之处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这两篇文章的不同点入手进行分析。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得到充分体现,可以在探究思考的过程中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了解、掌握,并形成一定的思维发展和提升核心素养。

(三)自由发表观点,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提升核心素养进行培养

课堂中的学生是自由的,且只有激烈的思维碰撞,学生才能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剖析,才能形成一定的核心素养。所以,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例如在教学《事物的答案不止一个》时,教师可根据这篇文章的主题设置如下辩题,引导学生进行辩论:事物的答案是不是只有一个?在提出辩题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出是或否的答案,并将学生划分为两个小组。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留出一定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在学生收集到相关资料后,教师可以及时开展辩论活动,要求学生进行辩论。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学生可以拥有大胆发表自己意见及看法的机会,并在与他人交流沟通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理解这篇文章、感知作者的思想情感,而其思维发展和提升核心素养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有效培养。

三、 审美的鉴赏与创造

语文具有较强的人文性,且注重美感,这种美可能体现在语言的应用上,可能体现在文章的构建上,还有可能体现在文章的思想上。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核心素养进行培养。

(一)利用一体机技术,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核心素养

一体机技术在时代的发展下已经走进了课堂,且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较大便利。因此,在对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核心素养进行培养时,教师需要充分将一体机技术利用起来,根据文章的特点巧妙设计教学活动。

比如,教师可以利用一体机技术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借助其生动性、趣味性使学生的感官受到刺激,并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及学习。例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时,教师可在教学本篇文章前利用一体机技术搜集一些资料,并站在学生的角度对这些资料进行整合、处理,使其以PPT课件或微课视频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借助PPT课件或微课视频,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的身心放松下来,并主动对文章进行阅读、思考。在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了一定了解后,教师可以直接播放相关视频,并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角色扮演。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对文章中的文字表达方式、人物形象、艺术美、文学价值、思想价值产生情感共鸣。课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续写或改写,为学生提供创作机会。

(二)注重阅读分析,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核心素养

初中阶段的文章具有一定的美感,且可读性较强,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将多种阅读活动利用起来,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知文章的美,形成审美鉴赏与创造核心素养。

例如在教学《社戏》时,教师可开展默读活动,使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简单了解,并从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由于学生的审美不同、入手点不同,所以勾画出来的句子或多或少存在一定差异。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分享自己所喜欢的句子。比如,有的学生会分享这样的句子“我们鲁镇的习惯,本来是凡有出嫁的女儿,倘自己还未当家,夏间便大抵回到母家去消夏。那时我的祖母虽然还康健,但母亲也已分担了些家务,所以夏期便不能多日的归省了,只得在扫墓完毕之后,抽空去住几天,这时我便每年跟了我的母亲住在外祖母的家里。”有的学生会分享这样的句子“和我一同玩的小朋友,因为有了远客,他们也都从父母那里得到了减少工作的许可,伴我来游戏。”在学生分享完句子后,教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精读:你为什么会喜欢这句话?这句话采用了怎样的写作方法?作者想表达怎样的含义?你从中感受到了怎样的情感?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可对文本內容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可以在脑海中形成相关现象,从而对本篇文章的深意、内涵进行深入了解,从而形成一定的审美鉴赏与创造核心素养。

(三)设置层次性问题,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核心素养

层次性问题是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剖析、感知的主要方式,是学生的审美鉴赏素养得到培养的基础。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学习,并对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核心素养进行培养。

例如在教学《列夫·托尔斯泰》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对本篇文章进行简单了解,可以对作者的情感进行初步的感知。在学生初步阅读完后,教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作者对列夫·托尔斯泰的第一印象是什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在学生回答完后,教师可以继续进行提问:列夫·托尔斯泰的性格特点是什么?你为什么会这样说?作者都描写了哪些有关于列夫·托尔斯泰的事情?我们应该向列夫·托尔斯泰学习什么?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可以一步一步地探究、分析文本,可以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感知、体验,可以构建科学完善的知识体系,可以形成审美鉴赏与创造核心素养。

四、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我国有着近5000年的历史,在这一时间段内,形成了很多优秀的、值得传承与发扬的传统文化。在信息技术的普及下,其他国家的文化对我国文化的传承与发扬造成了冲击。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采用合适的方法对学生的文化理解和传承素养进行培养,使学生形成自觉传承及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一)开设活动,对学生的文化理解和传承核心素养进行培养

多样化活动的开展,可以使学生走近传统文化、感知传统文化,从而使其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并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剖析、探究,形成较强的文化理解和传承核心素养。

例如在国庆节时,教师可以举办网络读书交流活动,使学生提前准备一些抗战期间的文人作家们的作品,对其进行主动阅读、分析。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到文人作家们的思想,可以对其爱国之情进行简单感知。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些文人作家会不断地创作作品抨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是什么支持他们这么做的?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会进行深入探究、思考,可以与他人进行有效交流沟通,并在潜移默化中构建知识体系,感受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又如在9月28日这一天,教师可以举办有关于孔子思想和儒家文化的读书节活动,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体验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历史的辉煌。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形成一定的文化自信,并主动积极地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发扬。

(二)渲染气氛,对学生的文化理解和传承核心素养进行培养

气氛渲染可以转变学生的意识及态度,可以使学生形成民族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心。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将多样化教学方法利用起来,通过气氛的有效渲染使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较强的文化理解与传承核心素养,成为国家所需要的人才。

例如在教学《渔家傲·秋思》时,教师可在课前搜集一些古典音乐,借助其完成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其切实感知古诗词中蕴含着的文化情感,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做到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知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及特点,从而做到主动继承及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同时,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一些问题,如:在阅读“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时,你脑海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在学生说出自己的答案后,教师需要予以尊重与表扬,使其能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与他人进行有效交流沟通。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获得一定的自由,可以对相关内容进行有效分析、深入感知,可以形成文化理解和传承核心素养,可以更好地成长与发展。

(三)对比论证,对学生的文化理解和传承核心素养进行培养

在长时间的实践中发现,很多学生不能够在教学活动中感知及体验文化、自主传承文化,是因为其思想意识、学习能力与相关要求不符。由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指导、引导的作用,所以需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文章的特点巧妙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在潛移默化中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主动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比如,教师可以将相近的文学作品、相反的文学作品呈现于学生面前,使学生基于文章进行对比论证。

例如在教学《最苦与最乐》时,教师可以引入《敬业与乐业》,使学生基于这两篇文章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研究、对比论证。由于这两篇文章皆出自文学大家梁启超之手,所以学生可以根据梁启超的所作所为明确文章的深意、内涵,感知文章中渗透的思想情感,从而对文章中渗透着的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发扬。就这两篇文章而言,其所渗透的内容为:乐而忘忧,可以带给人心灵上的快乐。在学生通过对比对文章内容有了一定了解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对其中的文化精神进行分析。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基于教师的引导切实感知、体验到了文章中渗透着的思想情感、文化内容,并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入理解,所以其文化精神渲染力可以得到有效提升,可以形成一定的文化理解和传承核心素养。而这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效性,还可以推动学生更好地成长与发展。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进行培养是为了使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才,是为了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效性。但是想要对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进行有效培养,教师就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就需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就需要采用科学可行的教学方法。文章从语言的建构和应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四个方面入手,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使用。但是,教无定法,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是如此。所以,教师需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面对不同学生巧妙地选择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实践与探究。这样,才可对教学活动进行改革创新,才可使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王峰.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策略研究[J].科幻画报,2021(12):47-48.

[2]王兵权.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初探[J].中学教学参考,2021(36):11-12.

[3]陈翠岚.培养初中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思考[J].试题与研究,2021(35):147-148.

[4]何志民.核心素养视域下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家庭教育,2021(34):101-102.

[5]魏晓伟.浅谈初中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策略[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1(11):191-192.

猜你喜欢

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方法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从学情认知“思辨”教学内容
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基于期待视域理论确定诗歌教学内容的研究
语文核心素养的知识基础研究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