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微技术”导研:破解英语教师教研困局的“支点”

2023-05-31高旭阳马玲

关键词:英语教师教研教学

高旭阳 马玲

摘    要:教学“微技术”是指针对教学环节或内容上的“微问题”,设计出可操作和测量的小方法和小手段,是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手段的总和。基于教学“微技术”的教研可设计包含聚焦问题、追溯原因、寻求策略和实施完善四个环节的导研方案,促使教师在研究中学习、思考,进而将经验提炼为固化的教学“微技术”,逐步实现自身专业和课堂教学的进阶。

关键词:教学“微技术”;教研;英语教师

一、问题的提出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及指导(英语)》将教育教学研究(以下简称“教研”)视为卓越教师界定的重要指标,是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灵魂[1]。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研究的“参与介入”会不断地改变英语教师的理念、状态、行为以及习惯,进而促使他们成长为卓越教师。然而,英语教师的教研存在研究课题偏大偏空、研究过程虚化不实、研究远离课堂等问题。因而,“如何將‘悬在空中的虚化课题拉回地面,转化成教师课堂亟待解决的‘真问题?”“如何激发教师做自己想做、能做、且能做好的研究?”“如何在研究与教学之间寻找到有效融合的‘中间地带?”是破解英语教师教研困局的关键。笔者认为,教学“微技术”导研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是撬动英语教师开展教研的“支点”。

二、教学“微技术”

教学“微技术”是指针对教学环节或内容上的“微问题”,设计出可操作和测量的小方法和小手段,是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手段的总和[2]。它坚持学生本位,立足课堂实践,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总结,进而形成可操作的导研方案,为教师开展教研提供有效工具。笔者以目标和问题为导向,参照以往研究,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教学“微技术”导研方案,用于指导英语教师开展教研。

三、教学“微技术”导研案例

针对H市某初中学生频繁出现的词汇拼写错误,笔者与该校英语教研组教师组建研修团队,基于如图1所示的导研方案探索学生词汇拼写错误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聚焦问题:现象描述,“查”教学症结之所在

“疑难”指来自课堂实际情境中的困惑,“矛盾”指当下性与应然性之间的理念冲突[3]。这些困惑与冲突在长期机械性的教学中逐渐平凡化,教师只有围绕目标达成,就某个教学片段、学生、活动或现象等进行描述,才能从司空见惯的现象中捕捉到新的特征和细节,透过表象看本质,从而呈现出课堂教学的“痛点”或“堵点”,“查”出现象背后的“真问题”[4]。

在聚焦问题环节,研修团队编制了如表1所示的错误词汇调查表,选取七年级、八年级各一个班级作为调查对象,让任课教师组织学生梳理、记录本学期英语作业和测评中的错误词汇,并加以改正,旨在通过现象描述以“查”出教学症结之所在。

通过调查,研修团队发现学生的词汇拼写错误集中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增加字母,如local写成locial;二是漏写字母,如festival写成festval;三是颠倒字母顺序,如basketball写成baskteball;四是不能区分词性,如health写成healthy;五是混淆单词,如same写成some。

(二)追溯原因:多维分析,“溯”现象背后之原因

直面教学“真问题”、追溯原因应在问题表象基本范围的基础上,寻找破题切入口,从最根本、直接、主要的根源入手,进而聚焦到具体、易操作的研究点上。具体而言,教师应秉持以小见大的理念,将触发问题的深层原因进行凝练归纳。

在追溯原因环节,研修团队发现教师一般将学生在平时作业中出现的大量词汇拼写错误归结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在认真分析学生的词汇拼写错误情况后,研修团队对8名教师和30名学生进行了访谈,并开展了多轮课堂观察活动。经过两个月的调查分析后,研修团队发现学生词汇拼写错误固然有来自学生学习态度等方面的问题,但真正原因在于教师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教师词汇教学存在的具体问题如下:

其一,教学方法单一。当前的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方法较为单一,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即采用教师课上带读、学生课后抄写的方法,降低了学生的识词效果。正如有的教师在访谈中说道:“我只有在公开课或观摩课的时候,才会考虑多样化的词汇教学方法。但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很少有时间来设计(多样化的)词汇教学活动。”

其二,教学安排失当。部分教师习惯于集中进行词汇教学,即先在第一课时将一个单元内的所有词汇进行教学,让学生掌握词汇的发音,然后在第二课时进行集中听写以检查学生的词汇记忆和书写情况。同一时间学习大量新词的发音与拼写,不仅会给学生带来压力,而且也会使学生混淆拼写相近的词汇,导致学生对词汇记忆丧失信心。

其三,重分析,轻练习。教师会在教授词汇时分析词汇的词性及其变化规则等,也会要求学生记笔记,但没有提供相应的练习,导致学生的词汇学习呈现“学了,又好像没有学”的状态。

其四,重“新”教,轻巩固。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常常为了赶进度,在上完新课的词汇后,就不再开展巩固活动,使得学生的词汇学习犹如“不断向前种树,却疏于回头浇水,种的多,活的少”。

(三)寻求策略:反思归纳,“探”问题解决之思路

指向“问题”,依据“原因”,进而解决问题(寻求策略)是整个教学“微技术”导研实施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核心要素。寻求策略需要参与研究的教师俯下身来,贴地“问诊”,或聚焦文献阅读,向别人学习,借鉴别人的先进经验,或开展与同伴和专家的深度对话研讨,达成校本化的问题解决共识或策略,最终勾勒出破解难题的基本思路[5]。同时,为了凸显策略的针对性、实践性和有效性,策略必须植根于教学,可视、形象、可操作。

针对教师词汇教学存在的诸多原因,研修团队基于文献阅读、与专家“对话”、深度调研,通过共同协商提出了以下问题解决的基本思路:

1.优化教法,提高实效——多种方法教词汇

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实物识词、图画识词、视频识词、归类识词、游戏识词、课件演示识词、动作表演识词等方法,让学生通过有趣、可视的活动直观学习词汇。以归类识词为例,教师可以根据词性、主题、派生词、合成词等对词汇进行归类,进而引导学生在词汇学习时联想记忆,扩展学生的词汇量,促使学生在新旧知识间建立联系,提高学生词汇学习的效率。

2.匹配课时,合理安排——分而治之教词汇

一个单元的新词汇学习不可能一蹴而就。词汇不是独立存在的,教师应根据不同课时的主题语境与教学目标,结合语境中的任务合理安排词汇教学。如在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8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中的Section B 2b阅读语篇“Thanksgiving in the United States”的教学中,教师应借助语篇的主题“美国的感恩节”,在梳理语篇信息的基础上,归纳学生本课时需要学习的核心词汇traditional、on special holiday、give thanks for、autumn、travelers、celebrate、one way to、mix、pepper、fill with、oven等,避免整个单元词汇一起学习带给学生的压力,使学生的词汇学习更加轻松、高效。

3.兼顾构词法,说练结合——精讲多练写词汇

英语词汇是一个十分庞杂的体系,其利用各种构词法,通过对词根或词干在词性、词义上的转换,构成不同的单词。合成法、派生法和转化法等都是英语中常见的构词法。教师可以借助构词法进行詞汇教学,并设计以词形变化为主的完形填空或词形变化填空题等,以使学生的词汇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生学习care一词时,教师可以同时引入careful、carefully、careless、carelessly、carelessness等,并设计词形变化填空题,以使学生在课堂说、课后练中更好地掌握词汇。care词形变化填空题如下:

用care的适当形式填空。

① The patient needs medical _______.

② This trip needs _______  planning.

4.温故知新,及时巩固——栽树不忘勤浇水

“记不牢,记不住”意味着记忆的遗忘。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发现人类大脑遗忘新事物的规律——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出现,且遗忘的进程并不均匀。新学的词汇如同新栽的树苗,需要不时回头浇水,才能保证成活率。教师应注重科学合理地引导学生对词汇进行复习,即在词汇教学结束后及时开展复习。具体而言,教师不仅应采用小组头脑风暴游戏、建立基于主题的词汇树等方式分阶段开展词汇复习活动,强化学生的记忆效果,而且应在每一次新单元学习前,对学生前一单元或之前所学的易错词汇进行巩固。

(四)实施完善:操作改进,“炼”教师实践之技术

将研制的策略付诸实践,无疑是教学“微技术”解决教学策略落地“最后一公里”的关键举措[6]。具体而言,策略必须通过课堂教学进行验证和检测,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修正,进而经过教师的优化、提炼和总结,形成相对稳定的教学“微技术”,才能植入到教学的方方面面。

在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后,研修团队将策略运用于平时的教学实践,并开展围绕策略实施的教研活动。在这一过程中,研修团队对策略进行动态修正和微调,最终形成了如下指导教师词汇教学较为稳定的教学“微技术”:

【第一步】词汇呈现:情境创设,多“法”并举;

【第二步】词汇学习:任务拆解,分“课”实施;

【第三步】词汇讲练:注重词法,善“用”规则;

【第四步】词汇巩固:及时复习,勤“练”记忆。

在此基础上,研修团队对英语教师进行适度培训,以使他们基于教学“微技术”,结合个性化教学内容和学情进行实践,进而逐步推广和应用,形成“滚雪球”式的推进办法。

四、结语

教学“微技术”导研始终秉持“问题来自于课堂,研究进行在课堂,成果运用在课堂”等原则,坚持“贴地行走”,获取教师自己研究的经验和共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自觉形成研究共同体,在研究中学习、思考,将经验提炼为固化的教学“微技术”,形成集教学、学习、研究为一体的嵌入式学习机制,逐步实现自身专业和课堂教学的进阶。

参考文献:

[1]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及指导课题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及指导(英语)[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52-153.

[2][6]章志强.以教学微技术助推理念向行为的转变[J].上海教育科研,2021(3):92-96.

[3][5]陆福根,朱建人.植根现场:让教师做自己的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5(11):50-53.

[4]常立钢.像做课题一样研究教学——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微研究”实践探索[J].基础教育课程,2020(1):28-33.

猜你喜欢

英语教师教研教学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论小学英语教学对小学英语教师素质要求
大学英语教师出国进修的有效性调查与研究
认真开展教研活动提升英语教师水平
教师知识理论视域下的高校青年英语教师教材自主能力调查研究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