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民歌教学的实践研究

2023-05-31张悦

当代家庭教育 2023年7期
关键词:小学课堂实践策略核心素养

张悦

摘 要:民族发展依赖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民族主义精神。我国音乐文化源远流长,要想传承发扬音乐文化乃至其他传统文化,就要从小学阶段开始重视音乐教学。音乐教育是促进传统文化传递的重要路径,传统音乐教育有助于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民歌与人民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民歌进课堂,对传统音乐文化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以民歌教学为切入点,探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民歌教学的实践。从感、歌、创等方面优化民歌教学效果,加强民歌教学实践的研究学习。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课堂;民歌教学;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07-0106-03

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教师在义务教育阶段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加强对学生的素养培养、价值观树立和文化宣扬。音乐看似只是副课并不重要,但无论是学生情操的陶冶,还是思想的引导、理想信念的形成,都会受到音乐的影响。对此,小学音乐教师要研究与核心素养相关的教育文件,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为背景,研究教育理论,遵循教育原则,以学生为主体,突破思想束缚,打破传统教育的限制。通过体会民歌特点、歌唱民歌韵味、编创民歌表演等,优化民歌教学,提高民歌的影响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1.体会民歌特点

(1)课堂导入

小学阶段的学生最明显的特性就是爱玩爱闹,天性使其很难在课堂上长时间的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哪怕是在较为轻松的音乐学习氛围上,也难以保证精神的集中。但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优化课堂导入是必然。因此,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师在设计民歌课堂教学导入环节时,应注意在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关注点后,以原生态音乐和舞蹈作为民歌教学的导入点,营造趣味新颖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的课堂导入中提升学习欲望。如《木瓜恰恰恰》和《阿西里西》课程教学中,应研究新课程标准中的理论,遵循“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和原则,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先对相关的歌曲音乐进行播放,配上对应的彝族舞蹈动作。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使其根据其中的“快来唱哟,快来跳”等歌词,对歌曲音乐模仿歌唱,对其中的舞蹈动作悦动学习。如此一来,可以瞬间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音乐课的热情。其次,由于不同年级段学生的能力水平不同,此时,教师需要了解不同年级段音乐教学的不同难度,然后据此实行分层导入,分层教学。如针对低年级学生,教学的重点为简单单位拍的讲解,指导学生跟着音乐节奏,或是拍手,或是跺脚。中高年级的学生能力稍强于低年级学生,教学难点也需要跟着增强,不仅是教学简单的单位拍,重要的是结合音乐和奥尔夫声势,让学生学会演唱歌曲后,加上声势和音乐简单的轮唱或者合唱。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音乐教学活动,在音乐课堂活动中调动学生的听觉感官,训练学生的节奏感。最后,在民歌教学中,民族器乐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故而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应注意对民族器乐的应用,利用课前时间研究教材内容和所要讲解的知识点,以此对相关的地方民族乐器进行收集。

(2)影音资料

每一首民歌实际上皆为当地风土人情的真实写照,故而在教师展开民歌教学时,应以核心素养为背景,以多媒体设备为手段,对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制作,充分利用多媒体互动教室对具体的课件进行展示,对民歌音乐中描述的民族地域风情、风俗人文等详细讲述。通过以故事讲述的方式,通俗化和生活化民歌歌词中所包含的内容,加强学生对歌词的理解,产生良好的民歌认知。如《忆江南》和《杨柳青》教学中,该民歌充满了江南风情,学生年龄小、阅历少,极少有机会了解江南风情。在这样的情况下,显然学生无法欣赏理解浓浓江南风情韵味的民歌歌词和曲调旋律。此時,教师应结合核心素养培养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实行学科教学的融合。例如,相互交融民歌音乐和语文学科中的古诗词,以唐代李白诗词“烟花三月下扬州”为切入点,利用多媒体课件对扬州的碧波烟柳、船在水中游而人在画中走的画面进行展示,通过淋漓尽致的描绘杨柳依依的画面,呈现该首民歌背后浓浓的江南风情。

2.歌唱民歌韵味

(1)细细听辨感受

音乐是一种艺术,是一种能调动学生听觉感官,培养学生素养的艺术。音乐教学中,尤其是民歌音乐教学中,最常用的方式就是音乐欣赏。但民歌的行腔并非一成不变,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所形成的民歌音乐的行腔也存有不同。从这点来看,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师在开展民歌教学时,应研究基本的课程教学理念,以学生音乐审美为核心,注重学生的听觉反应,仔细挑选用来教学的合适的民歌作品。例如,《李玉莲调》《森吉德玛》和《苏格兰的蓝铃花》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先根据学生已学的民歌音乐,以江苏传统民歌《姑苏风光》和《拔根芦柴花》等为切入点,利用录音机、多媒体等音乐播放器,完整播放所要讲解的民歌乐曲。指导学生聆听歌曲,回忆熟悉民歌后猜测音乐风格,谈论自己的感受。而后教师以歌曲演唱为着手点,对比三首民歌后详细讲述民歌,从歌曲演唱的吐字归音、语调、节奏和强弱等方面,切入说明这些民歌的特色。如江南丝竹音乐是江南传统音乐文化的代表之一,其中,小、轻、细、雅等特点极具江南文化特色,不仅受到人民的喜爱,还使这些器乐作品成为音乐课堂上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这样的教学,既可以调动课堂氛围,又可以让学生在余音袅袅中掌握音乐特色,提升音乐鉴赏技能。

(2)抓住旋律特点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传承了千年的音乐思维和欣赏能力让我国的音乐有了独一无二的特点。音乐语言中,要说主要的表达形式,必定是音乐中的旋律,随着社会发展,音乐旋律甚至已经有了独特的演奏方式。事实上,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师若是能够从旋律着手,抓住旋律特点,指导学生欣赏和识别旋律,不仅可以对民歌的诞生地和风格特色理解分辨,还能快速掌握民歌,提高民歌的鉴赏能力和水平。如《拔根芦柴花》和《凤阳花鼓》,这两首民歌归类在五年级下册的“情系江淮”单元,通过歌曲的婉转温和曲调不难看出,其属于江浙地区的歌曲。而诸如《阿西里西》属于彝族民歌;《斑鸠调》则属于赣南民谣,给人一种亲和感和憨厚感。一言蔽之,音乐教材通常会根据音乐民歌的特色进行单元分类,不同地区的民歌风格特点不同,体现出来的当地特色也不同。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师要做的就是抓住旋律特点,指导学生欣赏对比不同地区的民歌,在适当时对民歌体现出来的当地民族特色进行讲解。民歌和地区之间相辅相成,感受不同地区的音乐的特色和韵味,在民歌音乐魅力的领略中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为其核心素养的培养夯实基础。

(3)唱出方言特色

我国民歌不仅风格和地域上存在差异,就连语言和习俗方面也存在不同。恰是这些差异不同,才造就了不同地区民歌音乐的腔调风格和腔调特色等方面的明显差异。从民歌本身来看,不难发现,我国民歌颇具地方色彩,语调的差异、音调的不同,让音乐风格和音乐特色越发明显。如南方地区的音乐风格和特色为细水长流,而北方地区的音乐风格特色多为豪放不羁。民歌风格特色的差异,为小学音乐教师的民歌教学带来了较大的困难。最显著的就是,南方人民习惯了南方地区的音乐,在习惯和方言的影响下,强行演唱北方歌谣,难免气势不足,唱出来的音调和韵味也会发生改变。针对此种情况,小学音乐教师应深入研究民歌特色,并同时于音乐课堂上开展方言特色教学。如《凤阳花鼓》是一首典型的江淮歌曲,播放音乐后可以发现,歌词、语气助词中都透露出江淮味,而正是这种独特的风格氛围,进一步对江淮民歌的特色进行了凸显。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师教学中,设计导入环节时应用衬词,如歌曲中的“得儿啷当飘一飘”,适当改编歌词内容,使其成为具有生活气息的顺口溜。以江淮尤其安徽方言问候学生,打着花鼓,唱着衬词,进入教学主题。如此打造新奇趣味的教学课堂,促使学生对音乐风格特色产生浓厚的好奇,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全身心投入民歌学习。另外,教师应该根据当地特色对充满地域风格的民歌音乐进行讲解,如充满了江苏民歌特色的《姑苏风光》和《水乡外婆桥》。民歌中的旋律线条绵长,初听会觉得充满专业性,但经过学习就可以发现,其中存在一定的规律,很有韵味。教学中,教师要以简单的模唱为着手点,根据民歌“口传心授”特点,放慢速度,亲身示范,逐句分解整首歌曲后指导学生跟唱。面对歌曲中一字多音有装饰音的部分,教师要耐心提示和讲解,尽可能让学生掌握民歌特点,而后不断地练习,流畅自然地演唱。必要时先以江苏方言示范演唱,再代入普通话,以普通话歌唱。如此收获高效的民歌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演唱技能。

3.编创民歌表演

(1)打击乐的加入

音乐课的创造领域包括了对音响和音乐的探索、即兴创造和创作实践,通过乐器模仿生活中的音乐,也可以通过人声或者乐器之声对声音内涵进行研究;还可以开展故事和游戏编排活动,对歌词和节奏进行创造。小学阶段的学生虽然注意力容易分散,无法长时间集中精神,但优点是乐于尝试,对新鲜事物很感兴趣,且具有较强的接受能力。课堂上,教师完全可以基于核心素养的培養要求,了解不同民歌的特点后以此准备一些打击乐器,只是这些乐器要具备容易演奏性,方便学生操作。如响板、碰铃、三角铁、手鼓、低音铝板琴等。教师创新民歌教学的方法,根据学生思维活跃、创造力和领悟能力较强的特点展开教学点拨,引导学生或是以乐曲旋律、节奏、曲调风格等自主创编音乐,或是互相配合着即兴打击乐器为民歌伴奏。借此增加课堂教学的自由度,激发学生产生创新热情。

(2)代入情景表演

传统民歌是以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为素材的。小学生要想学会民歌,应适当根据实际民歌素材开展创作活动,并以此展开模仿。教师要考虑是降低模仿难度还是增加模仿难度,重视学生的启发,使其模仿中以音响效果对照训练,并感受自己的训练创造效果,优化听觉发展。如《凤阳花鼓》这首歌曲就是劳动人民以当时的生活经历和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所创编而成的充满江淮风格特色的民歌。教学此部分知识时,教师应以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为前提,对歌曲内容着重讲解后注重音乐实践,指导学生根据民歌展开肢体模仿。如采茶、打鼓、泛舟、播种,利用这些田间劳动的动作,加强学生对歌曲意境和情感的感受,于生动形象的体会中形成民歌亲切感,而后趣味化的学习民歌,提升能力,形成素养。除此之外,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师应该注重民歌的传播,在此情形下,音乐实践时可以向上级领导申请,构建传统音乐文化传播的第二平台,举办大型的民歌传唱比赛。学生的参与形式应多种多样,可以是个人独立参与,也可以和其他同学组合成自由小组参与,还可以直接以班级为单位参与。最主要是由教师把关学生参与活动的传唱歌曲,保证民歌和学生的契合性,可以是《四季歌》《跳柴歌》,也可以是《溜溜山歌》《叫我唱歌我唱歌》等。一是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民歌;二是为了利用活动加大民歌的传唱度,增加民歌的影响力。

总之,学校的音乐教育关乎着全国人民的音乐教育,也影响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从音乐教育所凸显的功能价值来看,小学音乐教师必须重视音乐教学,关注民歌教学实践。根据音乐教育活动多元化、立体化之趋势,创新音乐课堂民歌教学,打破固有陈旧的教学模式限制,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深化民歌认知,彰显传统音乐文化内涵。不断致力于通过加强优化后的民歌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曹静娜.小学音乐课中民歌教学的有效融合[J].北方音乐,2020(01).

[2]赵云鹤.浅谈初中阶段民歌的歌唱教学方法——核心素养背景下的中小学音乐教学改革与探索[J].新一代,2020(24).

[3]尹山红.关于中小学音乐课堂中传统民歌的传承与弘扬研究[J].数码设计(上),2019(10).

[4]王涓.小学音乐民歌教学的实践策略[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15).

[5]邓骏辉.小学音乐教育中民歌教学的策略探析[J].科学咨询,2021(08).

[6]周月.发扬民族文化体悟民歌魅力——小学音乐课中民歌的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76).

[7]黄曼珍.提高小学音乐民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3).

[8]童蕾.小学音乐课堂民歌教学新探[J].新课程研究(上旬),2022(02).

猜你喜欢

小学课堂实践策略核心素养
浅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浅谈提高初中生牢记英语单词的实践教学策略
建于生命关怀基础上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究
高级英语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实践策略研究
试分析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用心管理的实践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英语教学有效性缺失的原因调查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