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建设背景下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2023-05-31徐波波
徐波波
摘要:当前高职学生就业竞争激烈,职业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为例,基于学生个体差异性和对海乘类职业选择的多向性需求,构建“洋葱”五因子模型,探究创新创业教育对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作用及实施路径,把以就业能力为主的综合能力提升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为海乘学生求职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双高”建设;国际邮轮乘务管理;创新创业教育;就业能力提升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以改革创新为引擎的“双高计划”,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投入,集中力量建成一批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这既是推动高职院校高水平、高质量发展的平台,也是全面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的平台,更是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的平台。学校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性、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才能培养出更符合产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青年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1]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目的不是激励每个学生都去创业,而是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因此,从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入手,培育学生创新创造精神,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岗位适应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社会意义和教育价值。
在此背景下,以学校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为例,研究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就业能力提升的对策,对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增强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及为邮轮产业和服务行业输送高质量、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创新创业教育对海乘学生就业能力的作用机理
(一)我国邮轮市场就业现状及前景
邮轮旅游涉及交通、休闲、旅游等多个行业领域,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随着我国邮轮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专业人才缺口日渐增大,需要大量高素质运营管理和服务接待人才来带动邮轮产业高质量发展。
第一,就业前景广阔,有助于海乘人才实现自我价值。工作人员来自世界各地,在国际化环境中利于个人可持续发展,能学到很多先进的管理方式和服务理念,获得宝贵的人生阅历;即使将来不在邮轮上工作,这些经验和诀窍也会使海乘人才成为相关行业竞相争聘的对象。
第二,薪资待遇较高,有助于吸引和保留海乘人才。与国内高职毕业生的工资水平相比,邮轮岗位薪资具有相当的竞争力;工作期间提供免费食宿,在船期间享有国际公约规定的工伤及医疗保险;一年工作6—10个月,休假3—4个月。因此,邮轮工作在福利待遇方面非常有吸引力。
第三,机遇与挑战并存,有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海上工作的长时性、工作环境的密闭性及客户群体的国际性,可以培养海乘人才一些和其他乘务类人才不同的“特殊本领”,如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较高的应变能力和创新精神、优秀的团队协作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等。
(二)我国海乘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
邮轮乘务学生毕业后主要服务于国际邮轮业、高端旅游业、酒店管理服务业等,具有工作环境的特殊性、服务对象的多样性、服务心理的多变性等特征,这就要求海乘人才不仅要具有娴熟的实际操作技能,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软实力”。
1.道德与责任,体现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目标性等方面
目前,邮轮上大部分管理岗位为外籍工作人员,而中国籍海乘、海员进入管理岗位的情况较少,这也是海乘学生毕业后不愿意从事邮轮行业或觉得职业晋升通道不畅的重要原因。打破海乘毕业生或准毕业生的消极状态,最好的措施则为从认知上改变其职业态度。
2.沟通与应变,体现在团队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应急处突能力等方面
海乘学生因专业特殊性,在人才培养中存在人才供给与需求矛盾、主流就业方式与新型就业形态的磨合、社会和学校对海乘学生的教育目标不匹配等问题。增强海乘学生在工作中的应变能力及团队合作解决难题能力,最好的措施就是从技能上提升其专业素质。
3.创新与发展,体现在岗位胜任能力、就业决策能力及职业发展能力等方面
邮轮乘务专业属于新开设专业,以理论教学为主、以服务客户为先、以完成任务为本的理念不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强化海乘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就业决策能力及职业发展能力,充分展示自身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最好的措施就是从创新上激发其内生动力。
(三)创新创业教育对就业能力提升的作用
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各维度均有正向影响,有利于其就业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可以针对性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竞争力。[2]
第一,创新创业教育具有丰富实践性,将专业技能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提升就业创业能力。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思考、学会质疑、学会创新、学会做事,增强创新创造能力;通过实习实训,也有助于提升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第二,创新创业教育具有极大挑战性,将创新视野与创新内驅力相结合,提升就业创业能力。要把握经济发展的趋势、紧跟时代发展的脉搏、了解专业领域的前沿动态,对自身发展做出科学准确的判断,为大学生自顾就业和他顾就业提供更高质量的保障。
第三,创新创业教育具有鲜明创新性,将通识教育与专业人才培养相结合,提升就业创业能力。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学计划、融入课程教学目标、融入日常教学内容、融入课程教学活动等全过程,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打下基础。
第四,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强烈时代性,将个人价值与社会责任相结合,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带领大学生走出书斋、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进更广阔的社会大舞台,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培养大学生敢闯会创的意志品质、提升大学生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
三、创新创业教育提升海乘学生就业能力的路径
图1模型是以邮轮市场就业现状为导向来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唤醒学生内生动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在实践认识的往复过程中循序渐进、螺旋上升,不断增强自身综合素质;此外,该“洋葱” 五因子结构,深层因素“控制” 浅层因素,外层因素又回向“包裹” 内层因素,共同促进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就业能力的培育与提升。
(一)通过职业环境认知,提升职业认同水平
1.加强职业规划,推动岗位认知
依托“双高” 建设优势及学校对国际邮轮乘务管理品牌专业建设基础,加强大学生对外部就业环境、就业机会、就业扶持政策等资源的认知,强化海乘学生就业的认可度和满意度,以职业认同感推动学生的学习成长。
2.接受个体差异,区分发展方向
根据综合能力素质测试及学生就业倾向分析,为邮轮乘务专业学生划分不同的就业方向:一是圆“海乘” 梦的邮轮行业;二是“海陆不分家” 的酒店/旅游行业;三是“服务型管理人才” 的综合行业,以个性化需求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力。
3.明确岗位目标,强化教育教学
根据差异化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除通识教育和专业课程外,激励学生参与邮轮方向、酒店方向及服务管理方向的选修课程、志愿服务、顶岗实习、社会实践等,探索“准员工式” 培养模式,以明确岗位目标来减少人才供给侧与市场需求侧结构性矛盾。
(二)通过知识体系构建,提升理论学习能力
1.以理论体系为基础夯实学习能力
根据学生各个阶段的特点和需求,努力将就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贯穿于大学生涯的全过程和各环节,启蒙并带动学生创新性地学习知识与技能,获得扎实知识基础、实际操作技能,运用创造性思维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以创新教育为重点丰富课堂教学
将创新创业知识嵌入各专业课程的教学之中,引导教师在课堂积极融入创新创业教学内容,为海乘人才培养助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科普讲座,引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知识培训、研讨会等,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研究能力。
3.以资源整合为载体完善知识体系
既扩大校内外教育资源,又建立开放的网络化大学生能力培养体系,实现人才培养方案融合、教育课程融合、教学实训融合。[3]确保海乘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和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为提升就业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三)通过专业能力培养,提升实践应用效能
1.把握人才培养主线,压实专业功底
构建“一体两翼” 知识结构体系,专业教育是主体,要有稳定的系统化专门知识,也要有娴熟的专业技能;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是两翼,既能专业创新、技术创业,又能让学生有效开展自我教育、自我革新。
2.做好创新创业工作,完善专业能力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深度融合,培养专业能力。勤动手多实践,将专业知识从理论转化到具体实践中;勤做事多用心,将学习和创新相结合,在解决具体问题中加深印象、提升技能;勤思考擅总结,促进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养成和综合素养的提高。
3.丰富教育教学内容,突出实践实效
依托学院的邮轮实训基地和校企合作平台,由专业老师提供技术支持与实践指导;鼓励学生积极投身实践,透过“互联网+” 创新创业项目让大学生亲历创新创业各个环节,增强大学生的专业实操能力,全面突出实践实训对海乘人才就业能力的作用。
(四)通过就业实务指导,提升创新创造活力
1.完善“双师” 型团队
聘请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技术人员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对师生进行专业最前沿的理论和实操培训;通过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跟班实践、参观考察等,强化教师专业技能、促进教师纵深发展、开阔教师国际化视野,为培养高素质海乘人才提供坚实保障。[4]
2.增设案例教学研讨
邀请邮轮产业的企业家、创新创业团队来学校交流合作,担任客座教授或演讲传授创新创业及企业管理的知识与经验,开设沙龙让大学生了解生产实践与技术创新中的各类现实问题。通过各类案例教学、实践活动、实例训练,帮助学生培养创新创造能力。
3.加强就业实务指导
结合学校已有的专业群基础,打造“课证赛融合”“校内外实践”“海陆互通” 多面手,帮助学生适应多变的市场需求;加强与合作邮轮公司、星级酒店的双向沟通,及时分析行业人才供需、邮轮人才素质结构变化等,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和岗位适配度。
(五)通过就业反馈分析,提升就业创业质量
1.以就业反馈来帮助学生认识自身能力
针对毕业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分析用人单位所需就业能力结构,及时调整学生的就业能力状态,结合实际求职就业;针对新生,根据人职匹配原理及大学生个性特征,依据学校教学计划对学生分阶段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指导、择业技巧培训、创新创造能力培养等。
2.以职业需求来激发学生创新创造潜能
帮助海乘学生了解职业需求,让学生能够正确认知自身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要求的差距,有利于针对性学习和培训,以知促行、以行促知,这样才能全面激发大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找到参加创新创业训练的动力和目标。
3.以实习实训来强化学生就业竞争能力
通过创新实践以及实习实训,针对性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及就业能力培养,以“思想认同—知识积累—技能培养—经验总结—反思回馈” 的方式,引导学生从认识到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改进中增强创新实践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四、结束语
根据当前邮轮市场人才需求情况及海乘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针对性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既可以厘清商业社会的运转规律,又能够发现自身就业能力方面的难点与痛点。以岗位需求为目标、以求职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出海乘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就业能力提升策略,分阶段、分层次、分重点来增强学生的就业求职能力和岗位适配能力,这是强化“国际邮轮乘务管理” 品牌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及为邮轮产业和服务行业输送高質量高素质毕业生的一次创新探索。
参考文献:
[1] 夏广清,周丽威,刘伟.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途径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7,38(4):91-93.
[2] 高壮伟,周小桃.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困境与改进路径[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2,(4):187-191.
[3] 闫秦勤.现代学徒制在高职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9,40(2):27-31.
[4] 吴美兰,徐海涛.基于“校企双主体”的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433”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15(4):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