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刺绣纹样数字化创新设计研究
2023-05-31吴远桃潘齐欣田丽莲
吴远桃 潘齐欣 田丽莲
【摘要】侗绣是侗族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经过历代的传承,有着悠久的历史。侗绣作为民间传统工艺,大多数在民族服饰中呈现,人们对其了解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信息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创新设计侗绣纹样,利用数字化技术将侗绣以平面设计的形式展现,为侗绣及侗族文化宣传方式提供思路。
【关键词】侗族刺绣;纹样;平面设计;数字化
【中图分类号】TS9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05-0073-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05.023
基金項目:2021年贵州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侗族刺绣纹样及作品数字化设计研究”(项目编号:S2021106
69006);2018年省教育厅普通本科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黔教合KY字[2018]357)。
侗族刺绣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侗族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1]。侗绣承载的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代表着一个文化的印记,饱含着侗族浓烈的地域色彩和民族风情,同世人阐述着侗族文化独特的魅力。侗绣纹样象征着侗族妇女的勤劳和智慧,侗绣纹样大多数来源于大自然以及神话传说。侗族祖先从自然界中获得灵感,将自然界中的动植物拟人化,对其进行研究,并解析重构出多种纹样,种类繁多寓意也不同,但都承载着侗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侗族妇女在创造纹样时,一方面是根据老一辈传承下来的剪纸样式,另一方面是在传承下来的样式基础上加上自己的审美标准进行改良和变化创造出来的[2],并将样式绣在侗族服饰中。侗绣之所以得以延续至今,离不开侗族人民无穷的智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老一辈的绣女故去,受现代人们生活的影响,加入传承传统文化中的年轻人屈指可数,侗绣纹样的样式也在逐渐减少,如何保护和传承侗绣纹样成了当今的重大难题。
一、侗绣纹样及文化内涵
侗绣纹样是没有文字记载的,取材广泛,色彩鲜明的图案具备强烈的视觉冲击。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侗族文化与其他文化一样,受到了时代的冲击。现在的年轻人跟随时代的脚步,少有人喜欢穿戴侗绣服饰以及侗绣制品。绣娘也是逐渐减少,更多人外出打工,导致侗族传统工艺面临失传的危险。侗绣渐渐被人们所遗忘,失去了现实需求与载体。
(一)侗绣纹样及文化内涵
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年代,侗族同胞对自然富有崇拜之情,动物纹样在侗绣中得以广泛的展现主要源于民族图腾崇拜。动物纹样是侗族刺绣纹样中应用最为普遍的类型,侗族妇女常用龙、蛇、鸟、鱼、蝴蝶等崇拜物作为刺绣纹样主题[3]。在侗族妇女绣织过程中,常使用的植物纹样通常并不是代表荣华富贵的牡丹或清高冷傲的兰花等人尽皆知的名花,而是就在山间路边,田野河畔、自家房屋前等一些常见的花卉植物。妇女们常用动物纹样或者几种类型的纹样巧妙绣在一起,使侗绣纹样丰富多彩,千姿百态,赏心悦目。侗绣基本纹样中主要组成纹样分为动物纹样、植物纹样、几何纹样。
1.动物纹样
侗绣中展现的动物纹样是民族对动物崇拜的一种表现。侗族的妇女以大自然中常见的动物鸟、鱼、虫、蛇等为原型或寓意美好的动物龙、蛇、蜘蛛、蝴蝶等崇拜物为纹样的装饰主题,整个刺绣作品经过物象的变形、夸张等表现出了极高的抽象性和幻想色彩。
龙蛇纹是侗绣中使用繁多的古老纹样。在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记有:“闽,东南越,蛇种”之说,可见古越人崇拜蛇。侗族人民作为越人的后裔,保持了崇拜龙蛇的习俗。因为蛇有很强的生命力,寄托着原始先民生存繁衍的愿望,同时蛇对人又有很大的威胁,使人敬畏,因而被人们崇拜[4]。常见以龙蛇纹为主题的侗绣内容有龙戏珠、二龙抢宝、龙鱼双戏、云龙、盘龙等纹样。蜘蛛纹在动物纹样的使用是最为普遍的。侗族人们把“萨”作为他们民族最崇拜的神灵,“萨”也被称为“萨玛天子”“萨玛”“萨天巴”等。在三江侗族的神话故事中,有一个神称为“萨巴隋俄”,人们认为“萨巴隋俄”在天上象征日晕,“萨巴隋俄”神在地上化身成一只金斑大蜘蛛,因此侗族人们崇拜蜘蛛,他们认为蜘蛛是平安喜庆的象征。在三江侗族刺绣“八菜一汤”硕大的中心纹样的构图由蜘蛛和混沌花结合纹样所构成,寓意着“萨巴天”在人间化为金斑大蜘蛛能生育万子,寓意求子求福,她强大的生命力自然成了宇宙的中心。
2.植物纹样
在侗族刺绣中的植物纹样是非常丰富多彩的。主要是以生活中常见的、普遍受到欢迎的植物为原型,主要有树纹、花草纹、果实纹。榕树谐音“龙树”,所以侗族人民对榕树赋予龙的情感,认为其生命力顽强的象征,所以常把榕树纹绣到小儿背带上,背带呈正方形,中心图案大朵绣花,花分六层,中心分八瓣。以四棵榕树的枝叶向外延伸形成正方形,采用菱形几何抽象纹样包边,其寄托了父母对孩子的希望,希望孩子会像榕树一样,健康成长,生命力顽强,且开枝散叶,四季常青。
3.几何纹样
几何纹样是指由三角形、圆形、四边形等规则或者不规则的几何图形构图组合成的刺绣纹样,大多几何纹样都用于衬托主图案,所呈现的位置也在附属地带。但是这些具有一定抽象的几何纹样又与大面积图案相互呼应,使内容层次更加丰富,让画面内容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感。在侗族刺绣品里含有大量的抽象几何纹,如三角纹、菱形纹、八角纹、方格纹、齿形纹、螺旋纹、点纹等,让刺绣品更加丰富多彩,变化多样、层次丰富。
(二)侗绣纹样文化内涵
侗绣文化源远流长,侗绣纹样经过传承和不断改进,现如今逐渐形成动物纹样、植物纹样和几何纹样都存在着具有深刻意义的文化内涵。在生产力落后的年代里,侗家人对大自然的认知有限,于是将一些美好的情感、希望寄托于动物当中,希望生活更加美好顺心。例如鱼类纹样,侗家人则表现出对生命繁衍的崇拜之情。当然,侗家人能更近距离接触到的便是植物。大自然中的植物各式各样,形态多样,侗族妇女更注重观察大自然中的花类,色彩绚丽,五彩缤纷,体现出侗家人热爱生活,生活如花朵般绚丽多彩。几何纹样也是侗家人在侗绣中常用的纹样,侗家人善于观察与创新,他们根据传统的审美观念在三角形、圆形、四边形加以创新,呈现出几何图像构图的组合。独特的构图映射出侗族妇女具备创新艺术能力,同时几何纹样也体现侗家人寄予吉祥平安的寓意。
二、侗绣纹样数字化创新设计
数字化技术在研究侗绣纹样寓意过程中的传承、发展、创新有着重要的意义。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就是采用数字采集、数字储存、数字处理、数字展示、数字传播等技术,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换、再现、复原成可共享和可再生的数字形态,并以新的视角加以解读,以新的方式加以保存,以新的需要加以利用[5]。数字化技术的成熟对非遗的保护具有很大的作用,实现了传统工艺与现代化技术的碰撞。传统的侗绣纹样没有具体的文字记载,不易保存与传播,且应用范围有限。利用数字化技术对侗绣纹样进行加工、运算、处理形成二维图像,加上高清图像采集,数字图像处理等数字复原与再生技术,推动侗族传统工艺在信息化时代下的创新融合。
数字化技术是大数据时代、网络时代和信息时代的产物。以数字化技术发现并挖掘侗绣纹样所蕴含的独特美学内涵,生动彰显侗族地域特色与文化价值,为侗绣这项非遗文化探索出崭新且具有传承价值的时代空间。充分发挥数字化设计与数字化储存等技术优势,促进数字化技术与侗绣纹样之间的深度融合发展,助力新时代传统工艺再优化,拓宽侗绣的生存与传播空间[6]。侗族刺绣服饰上的侗绣纹样是按照侗族人民的生活发展、人文历史、宗教信仰等,结合这几种基本纹样,将侗绣美学思想的艺术在数字化创新设计中呈现出来,构成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充分利用数字媒体技术以平面设计的手法在侗绣的基础组成纹样中进行创新的二次设计。侗族刺绣纹样的运用不能完全按照原样照搬,也不可脱离他的中心思想,而是要将侗族人民的审美以及文化思想融入二次的设计中。侗族刺绣纹样复杂繁多,与现代设计审美所提倡的简约、时尚、自然有所不同。因此在二次设计中,对侗族刺绣纹样要进行概括、提炼、升华,提取纹样最核心部分,侗族刺绣的线条、形状、色彩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才能保证侗族刺绣在融合现代设计时固守本源[7]。
侗绣纹样数字化设计的前提是要分析整理侗绣基本组成纹样、基本色彩构成元素、了解相关纹样实际运用的寓意。根据侗绣的基础花纹、剪纸图、相关寓意,以数字媒体平面设计手段来展现侗族纹样的创新设计。如图1侗绣宣传海报,左图主要结合侗绣的面料,展示侗布的制作工艺,呈现侗寨中独特的风景线:侗布由侗家人自纺自染,侗族妇女在秋天采摘蓝靛原料来进行染色,染完的侗布进行捶打,并晾晒,在侗家人的阁楼上经常看到晾晒的侗布,呈现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绣娘用手中的绣针勾勒出一件件充满独特魅力的侗绣。
侗绣风格独特,自然、朴素、大方,侗绣内容以花鸟及几何图案为主。如图1右图在人物建筑图案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以侗族建筑风格描绘框架,添加几何抽象图形,如四方形、圆形、棱形以及其他动物抽象化的图案,共同结合进行描绘,丰富内容色彩的同时,更加深刻地体验到形状带来的视觉感受。采用藏青色侗布为背景,融合刺绣图案,展现侗绣的魅力色彩。在侗绣中,可以看见“写实”又非“写实”的图案。例如龙在侗绣中是典型的代表,呈现在衣襟、围腰、背带、花鞋上的形象既龙又非龙,具有浪漫的艺术效果,图中添加似龙非龙的图案;花形般的鸟,鸟形般的花;以及蝴蝶的翅膀长在鸟身上,老虎身上有鱼鳞等等。这些经过想象和变形夸张了的图案,其想象完全来源于侗家人对生活的感悟,不受约束,舍去对于对象表面细节的写实表现,捕捉其内在的美加以体现,达到了神形兼备的效果,从而使此图案既有韵味,又有民族情趣。
如图2在侗绣《八菜一汤》中,结合侗族的民族发展历史、侗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在数字媒体平面设计中提取侗绣组成的基本要素蜘蛛纹、花纹、几何纹等;对侗族刺绣基础纹样进行初步绘制,进一步完善侗绣纹样的细节内容。不同的纹样组合会产生不一样的审美感受,在不脱离侗绣原来所体现的中心思想下,使用不同的花纹组合,结合特色的民族色彩使用来进行创新的设计。侗绣刺绣品中大多采用对称的样式,在作品中图案呈现出一定的规整性、完整性、其纹样整体意境含蓄唯美,神秘多姿。
侗绣自然朴素,落落大方,与众不同。侗绣上面的图案大多选择抽象的几何图形,例如:方形、圆形、棱形以及许许多多抽象化大自然中各种鸟兽而形成的抽象图形。如图3以在深山中的侗绣为主题,摒弃常规思维的绿色、青色,把目光放在了另一种代表中国文化的瓷器——青花瓷。图中采用了深蓝与白色作为主体,对应着深蓝色的侗布,即用于刺绣的底布,与白色丝线为主。在自然中,颜色丰富,五彩斑斓。在蓝白的基础上加入了少量的橙黄色彩,石青与玫红作为点缀,形成颜色上的大调和小调对比,在色彩运用上达到协调平和,和谐统一,小的局部色块与整体大的色块形成颜色的对比。在小对比的颜色选取上也十分讲究,百鸟与桃花受侗族人喜爱,是美好的象征,用黄、绿与玫红绘制桃花,以橙黄为鸟作为点缀,左上方的侗绣颜色在蓝布白丝的基础上也加入互相对应的颜色做小对比。图中外围正如深山,即自然的环境,而侗绣,就像侗族人以针线为笔,以侗布为纸,以抽象的形式描画下自然深山的景色,把美好的画面定格在那一瞬间。在侗绣的图案上,多以直线与方形构成,方正代表着安宁稳固,平等均衡,是熟悉的和值得信任的形状,是侗族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体现。对角上的圆形侗绣图案与之协调统一,构成方圆,乃侗族人的一方天地。
三、结语
侗绣体现着侗族人民的智慧,侗族刺繡所蕴含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需要人们不断深入挖掘、探索研究。侗绣与数字化技术之间的创新碰撞,是新时代下的一种活态传承,数字化创新设计使侗绣在新时代以一种全新的风貌展现在世人面前,让更多人去了解侗绣,欣赏侗绣,感受侗绣的魅力,研究侗绣纹样的文化价值及艺术价值,传递侗族文化,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
参考文献:
[1]陈晓玲,黄家剑,曾琬仪.通道侗锦的仿生设计解读及现代应用[J].丝绸,2021,58(04):113-119.
[2]邓惠文.侗族刺绣纹样造型浅析——以从江侗族为例[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11):140.
[3]康凯.侗族刺绣的纹样类型与美学特征[J].大舞台,2014,(07):227-228.
[4]王彦.试论侗族的织绣纹饰[J].装饰,2004,(04):
34-36.
[5]周致欣,谷菁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保护手段与数字化研究[J].包装工程,2015,36(10):36-39.
[6]李贞莹.数字化视域下非遗侗绣技艺传承与创新发展——评《传承与再生产:湖南通道侗锦研究》[J].热带作物学报,2021,42(03):970.
[7]蒋洁草,夏璐.侗族非遗刺绣图案文化在油茶包装设计中的创新设计[J].网印工业,2021,(09):27-32.
作者简介:
吴远桃,女,贵州黎平人,凯里学院大数据工程学院,2019级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生。
潘齐欣,女,贵州雷山人,凯里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软件工程、计算机应用。
田丽莲,女,贵州贵阳人,凯里学院大数据工程学院,2019级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