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2023-05-31吴其尧吴以名

英语学习 2023年5期
关键词:哈姆雷特

吴其尧 吴以名

摘   要:本文首先讨论了莎士比亚名剧《哈姆雷特》第三幕第四场中哈姆雷特的一句台词“hoist with his own petard”的来历及其所包含的意义,其次从petard一词的拉丁语词源出发对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里《磨坊主的故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情节作了探讨。文章通过对这句台词的分析,试图让读者了解台词的意思和词语的用法,进而更加了解两个经典文本的内涵。

关键词:《哈姆雷特》;《坎特伯雷故事》;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常听人说起“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句俗语,比喻本来想害别人,结果害了自己。中文成语中还有类似的说法,例如自食其果、自作自受、作茧自缚、作法自毙等。这句俗语在英语中有对应的表达:hoist(ed) with / by ones own petard,出自莎士比亚名剧《哈姆雷特》第三幕第四场中哈姆雷特的一句台词。

哈姆雷特是在什么情形下说出这句话的呢?第三幕第四场是哈姆雷特与其母后的对白,主要是哈姆雷特发泄其对母后的不满乃至愤怒之情。这一场快结束时,哈姆雷特问母后:“你知道吗?我要去英格兰了。”王后表示她已经知晓。在第三幕第一场中国王曾经向欧菲丽亚说过让哈姆雷特去英格兰的计划:“为了阻止危险发生,顷刻之间我毅然决定:他要马上去英格兰,追讨英国人欠我们的贡品。”(黄国彬译,下同)观众或读者应该还记得在第一幕第二场中国王还想把哈姆雷特留在丹麦,现在却改变了主意,因为在第二幕第二场的“戏中戏”里,国王与哈姆雷特发生了冲突,于是国王决定把他送往英格兰,趁机将他杀害。在第三幕第三场的开始,国王跟哈姆雷特的同学兼朋友罗森坎兹和格登斯腾说他不喜欢哈姆雷特现在的样子,如果任其疯下去会威胁到大家的安全,所以要求他们做好准备:“我马上会把训令签署。他呢,要跟你们一起去英格兰。”莎士比亚在剧中没有交代哈姆雷特是怎么得知国王这一计划的。据莎剧专家说,莎士比亚在这里用了伊丽莎白时代戏剧界的一个惯例:观众所知,舞台上的角色也知道(黄国彬,2013)。王后应该是从一开始就知道这一计划,所以她紧接着哈姆雷特的话回答道:“啊,我倒忘了,是这样决定的。” 哈姆雷特已经猜测到国王将对他采取行动,他当着王后的面说了一番“狠话”:“我的两个同学——我相信他们,像相信有毒牙的蛇——他们携带了指令为我开道,引领我堕进圈套。放马过来吧。叫制造兵器的人遭自己的炸药炸死才好玩儿呢。”这最后一句话的原文是:“For tis the sport to have the enginer / Hoist with his own petard.”这里需要稍作说明的是,莎学家认为在更权威的莎剧第二四开本(Q2)里保留了“enginer”的拼法,一则说明在伊丽莎白时期,这个词的重音是在第一个音节上的;二则为了显示这个词的意义与现代拼法的engineer(工程师)有区别。两个同学“陪同”哈姆雷特前往英格兰,途中遇到“义盗”,哈姆雷特趁机偷偷调换了丹麦国王给英格兰国王的密函并成功回到了丹麦,两个同学则被英格兰国王处死。原来的密函是要处死哈姆雷特的,被调换后的密函则改成了处死两个使者,他们最后终于“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Hoist在这里作动词,根据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Second Edition)(1989)的解釋是:“blown sky-high”(吹得或举得很高);petard则是“bomb”(炸药)。整个句子的意思是:military engineer was blown up by his own bomb,即制造武器的人被他自己制造的炸药炸到了天上去。据莎学家考证,Hoist(ed) with his own petard是十六、十七世纪英语中常用的另外两句俗语的变体:The fowler is caught in his own net.(捕猎野禽者陷入他自设的罗网之中);To beat one at his own weapon.(拿自己造的武器打败自己)我们不妨用这两句英语俗语来翻译“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也许比“to lift a rock only to drop it on ones own feet”的直译要显得更加地道一些。

这句台词中还有一个值得研究的词是petard,这个词在莎士比亚所有作品中仅仅出现过一次。它的词源是拉丁语的pedo或者法语的peter,在拉丁语或法语里都是“放屁”的意思。Petard在现代英语中的意思和explosive(炸药)或者fireworks(爆竹)相近,英语词组peter out(逐渐减弱;慢慢消失)跟法语peter的词源意思之间的关系,也容易让人产生联想。如果petard作“放屁”解,那么哈姆雷特的这句台词有了潜在的比喻意义:这个可怜的兵器制造者遭自己的炸药炸死,就像被自己放的屁给吹到了天上,这倒是好玩儿的事(the sport)。

最早出现“放屁”(to fart)一词的英国文学作品应该是乔叟(1999)的《坎特伯雷故事》。在《磨坊主的故事》里,“放屁”既被用来刻画人物性格,也被用来推动情节发展。比如,那位教区管事阿伯沙朗“他有点拘谨,连说话放屁似乎也陪着小心。”(黄杲炘译,下同)再比如,牛津大学穷书生尼古拉在关键时刻放了个屁(let a fart),“这个屁厉害得像是炸雷一般” ,其厉害之处在于决定了故事中主要人物的最终结局:阿伯沙朗的“双眼差一点被炸瞎”;尼古拉的屁股遭阿伯沙朗“火烫的犁刀”“正中一捣”,“痛得尼古拉觉得自己会痛死”;木匠约翰因听见尼古拉“在发疯似地叫着‘水”,以为“来的是诺亚的洪水”,坐在木盆里准备逃离“第二次洪水泛滥”,他“一个字也没说就坐起身子,操起手边的斧子砍断了绳子,连人带盆哗地全掉了下去,”最终“摔得他昏了过去”,还被众人嘲笑“大家硬是发誓说他已发了疯。” 木匠的妻子艾丽森既与尼古拉有奸情,也是同谋,这个屁也使她受了不小的惊吓。不妨说,《磨坊主的故事》里的四个人物也都“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约翰·奥伯里(John Aubrey)是英国文物研究者、传记作家,他撰写了大量既生动亲切又颇为尖刻的传记小品。他有一本《名人小传》(Brief Lives)传世,是根据个人观察和见闻写成的人物小传,经整理后于1898年正式出版,因叙述生动、细节新奇而为后人喜爱。《名人小传》中有一个跟放屁有关的有趣故事,故事的主角是第17代牛津伯爵。这位牛津伯爵在向伊丽莎白女王鞠躬致敬时不慎放了个屁,他为此深感羞惭,自行离开伦敦去了外地,七年后才回来。女王热诚地欢迎他回到王宫,对他说:“阁下,我已经忘了您放屁的事了。”(My Lord, I had forgot the fart.)可见“屁大点儿事”在牛津伯爵和伊丽莎白女王这么尊贵身份的人看来似乎也不是小事。

参考文献

Parmentier, A. A. 1989. 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Second Edition) [M]. Oxford: Clarendon Press.

黄国彬. 2013. 解读《哈姆雷特》—— 莎士比亚原著汉译及详注[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杰弗里·乔叟. 1999. 坎特伯雷故事[M]. 黄杲炘, 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

猜你喜欢

哈姆雷特
有限的空间创造无限的可能——评上戏西藏班《哈姆雷特》
双语版《哈姆雷特》对比下看话剧“现代性”的体现
表演哈姆雷特的经历
对表演《哈姆雷特》的不同看法
The Experience of Acting Hamlet 表演哈姆雷特的经历
从二元对立的角度看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延宕问题再思考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论《哈姆雷特》中良心的分量
论莎剧复译对本土自然语言资源的吸收——以王宏印汉译《哈姆雷特》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