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观念的高中英语单元整体及复习课的设计与实施

2023-05-31付绘孙雪

英语学习 2023年5期
关键词:单元整体教学

付绘 孙雪

摘  要:本文基于英语学科大观念,以北师大版高中教材《英语(必修第一册)》Unit 2 Sports and Fitness为例,阐述基于大观念的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探究如何在单元复习课中促成、检测和评价大观念的形成,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单元整体教学;英语学科大观念;单元复习课设计与实施

教学内容分析与单元大观念提炼

北师大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一册Unit 2 Sports and Fitness包括10个语篇,围绕“运动与健康”主题展开,属于“人与自我”主题下“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的生活态度”,教学内容如表1所示。

课程内容具有结构化、整合化、情境化的特点,多文本解读的首要目标是找出单元主题下结构化知识的内在关联和逻辑,让所学内容之间形成关联。基于以上单元教学语篇内容分析,教师提炼基于主题大观念的单元内容结构图(见图1),为学生形成基于主题的新的认知结构奠定基础。

图1中的主题大观念承载了单元育人价值。教师在此基础上重新研读10个语篇,分析并概括每个语篇内的语言知识与技能、策略与方法,最后提炼基于语言大观念的单元语言表达结构图(见图2),为学生形成基于语言的逻辑表达、开展有效交际奠定基础。

教师基于单元主题大观念和语言大观念,提炼建构单元大观念:用英语阐述对运动与健康的认识,表达对运动的态度及价值取向,弘扬运动精神;实践科学运动,维护身心健康。学生核心素养综合表现为:运用所学的运动与健康相关的语言表达来介绍运动及规则;撰写运动故事,感悟运动精神;结合实际选择合适运动,科学运动,保持健康。

学情分析与教学方法选择

本节复习课的授课对象为北京市丰台区某普通高中的高一学生。“运动与健康”是学生比较熟悉的话题,在初中学段,学生已经学习过运动种类和益处、运动赛事、运动员精神等内容。但是学生对于这一主题的认识比较局限,未能建立系统的认识,對于运动与健康关系的思考也不够深入。此外,学生虽然积累了一些话题相关的语言,但主要停留在词汇识记层面,还难以在真实情境中准确、有逻辑地使用语言进行表达。本单元中涉及的一些与主题相关的专业词汇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些困难。

基于以上学情分析,教师采用如下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学习新知,提炼单元大观念。首先,为帮助学生建立对“运动与健康”的系统认识,教师设计了基于单元观念的调查问卷,从“运动与运动规则”“运动员与运动精神”“运动习惯与健康”三方面引导学生联系自身,逐步建立对单元小观念的深入理解。同时,学生思考自己的运动习惯及健康问题,在单元学习过程中进行调整,探寻解决办法。

其次,教师创设真实语境,鼓励学生在情境中使用语言,有逻辑地表达观点。例如在单元复习课中,教师基于调查问卷中学生反馈的运动现状及健康问题,以即将开始的学校“体育月”为情境,引导学生宣传运动的好处,提出科学运动的建议,鼓励学生运用所学语言及形成的观念解决实际问题。

最后,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单元与主题相关的语言,教师通过学习活动和作业设计加强语言的复现和使用。例如,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梳理文章结构及相关语言,并根据思维导图进行复述或观点表达,进一步内化应用语言;在每一课时学完后,学生填写单元多文本结构性表达整合表,从“运动”和“健康”两方面梳理单元语言。通过单元持续性作业设计,帮助学生逐渐形成基于主题的语言大、小观念。

单元目标与学习效果评价指标设计

单元目标是对单元学习单位内学生要“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的高度概括,单元学习始于目标,终于效果评价。如表2所示,单元目标围绕小观念的建构制订,通过反映小观念的核心输出任务促成,最终用具体的学习效果评价指标检测,达到单元整体教、学、评和学、用、评的内在一致。这一内在一致最终均指向学生完成全部课时学习后形成的主题大观念和语言大观念,能针对主题下新的认知、态度、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进行有效交际。

单元复习课设计与实施

下面以本单元课时11的复习课为例,说明学生如何在前10个课时形成的小观念的基础上,通过学习活动内化语言,提炼个性化单元主题结构化认知,以及如何迁移运用语言,理性解决真实情境中的实际生活问题。

第一步:回顾、分享并总结。

[设计意图]

学生结合每课时生成,回顾本单元所学并完成教材中单元学习后的Unit Dairy。课上学生先后小组内分享、全班分享以下内容:三个对运动与健康关系的认识、三个保持健康的方法、三个语言表达、最想分享的运动经验、最喜欢或不满意的学习内容。分享活动后,师生共同总结并提炼单元小观念,为形成基于单元主题的新的认知结构奠定语言和思维的基础。

第二步:重构单元主题认知并分享。

[设计意图]

学生完成单元主题认知结构图并在小组内分享。学生独立重构单元主题认知并口头阐释,不断丰富、内化语言,逐步形成大观念。由图3可见,学生从运动、运动员精神、运动与健康三方面建构了自己对单元主题的理解(绿色部分);有逻辑地梳理了单元所学内容(蓝色部分),并且积累了与单元主题相关的语言(红色部分)。此外,从不同学生的分享中可看出,学生对主题认知内容和语言虽均为单元所学,但却自成逻辑,提炼出的主题大观念各有不同。

第三步:反思与探究。

[设计意图]

学生反思自己在真实生活中遇到的运动与健康方面的难题并进行描述,同时多角度分析原因,最终提出合理、可行、真诚的解决方法。学生再次参照之前课时复习材料和总结出的小观念以及重构的单元主题认知结构图,先独立反思并描述问题、给出建议,之后四人小组分享、汇总问题,交流、提炼建议,并分组进行汇报。

第四步:迁移与运用。

[设计意图]

教师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再次回顾单元所学,内化和运用所学语言、认知结构及形成的观念,真实、理性、有逻辑地表达看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大观念不是教师教会的,而是学生在每一课时主题意义探究过程中逐渐建构、丰富的。

第二,语言大观念和主题大观念的形成需要学生将单元活动和作业有效融通,在学用过程中不断梳理、归类、积累、应用、评价所学内容。

第三,单元复习课对于学生大观念的形成是必不可少的。学生需要具身经历新的主题认知显性化的过程,更需要在真实、复杂情境下联结自身经历和理解,创造独特的问题解决思路,并选择、模仿、内化、使用语言进行有效交际。

第四,针对性、持续性评价是语言落实、思维发展、认知结构化、理解概念化、观念个性化的基本保障。学习任务和作业的生成质量依赖于评价活动的有效设计、评价工具的合理选择以及评价过程的真实发生。

教学建议

第一,基于大观念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路径:围绕主题进行文本解讀,建构主题知识网;厘清主题相关核心概念,建构单元主题意义探究逻辑;整合和重组文本,设定教学目标,提炼小观念;建立小观念之间的关联,概括、归纳单元大观念。

第二,制订单元目标、开展持续性评价的策略:建构单元整体目标框架,实现观念、目标、生成、评价一致性;建构单元整体本质问题框架,实现观念—意义—本质问题—活动一体化;共创课堂评价指标,实现学、用、评一体化。

第三,单元复习课设计原则应包含:真实性,即语境、任务、复习过程、复习材料、评价的真实性;整合性,即任务内容、学用技能、认知层次、语言表达形式的整合;反复性,即语言内化、主题认知结构化过程、思维观念生成、评价标准的反复;联结性,即经历背景与新认知内容、学习生成与目标、学习活动与作业、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交互的联结。

案例点评

本案例选取围绕“运动与健康”主题相关的教材文本,明确了学生在完整学习本单元语言知识、充分理解文本内容后,在说、写、做三个层面的实际输出和应用(见图1),并基于单元内容整体性、递进性的教学设计原则,对文本进行了系统分析、整合、重组和开发,最终呈现了较为完整的、高度情境化的主题式教学设计(见图2、表2)。本案例教学选题响应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要求;其教学设计呈现出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以终为始”“知行合一”“联系生活实际”的特点。系统学习完本单元后,学生可以更好地把握英语学科特点、理解语言知识结构、培养认知能力、提升智育水平,同时,也能激发锻炼意识,学会采取科学方法运动,增强个人体质、提升健康水平。

不过,该课程设计尽管有着较为明确的“教、学、评一体化”的特点,但在对应的单元复习课的实施中缺少教师评价的具体内容,对“评价”的实施和呈现还不够充分。建议在未来课程探究设计与实践中增添更多元、多维、多方面的,具有诊断性和形成性的过程评价,以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知识、提高能力。

伍家文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猜你喜欢

单元整体教学
单元整体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整体单元教学的实践研究
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实施单元整体教学
单元整体视角下小学语文教材育人价值的关联与反复
单元整体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单元整体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有效性的研究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研究
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范式下学与教方式初探
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