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品检验检测的主要技术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3-05-30迟庆雪

食品安全导刊·中旬刊 2023年1期
关键词:问题对策

迟庆雪

摘 要:食品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食品质量的好坏关乎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因此,在食品生产销售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食品检验检测效能,从源头把住食品安全关,使我国食品产业安全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對食品检验检测工作进行分析,探讨食品检测中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对策,为更好地开展食品安全监管提供助力。

关键词:食品检验技术;问题;对策

The Main Technology of Food Inspection and Detection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CHI Qingxue

(Comprehensive Inspection and Testing Center of Binzhou City Zhanhua District, Binzhou 256800, China)

Abstract: foo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eoples life. The quality of food is related to peoples health and social stability. Therefore, in the process of food production and sales, we must give full play to the efficiency of food inspection and testing, control food safety from the source, and ensure  the saf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nas food industr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food quality testing ,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blems in food testing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hoping to provide help for the better development of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Keywords: food inspection technology; problem; countermeasures

1 食品检测的意义

食品安全是事关人民幸福与社会和谐的重大战略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食品工艺和食品种类不断涌现,丰富的食品种类在更好地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同时也为食品检测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部分食品企业为获得更高利润,盲目扩大经营范围,甚至添加劣质有害成分来降低成本,导致许多“科技”食品出现。如被曝光的“瘦肉精”火腿肠、“三聚氰胺”奶粉、“苏丹红”咸鸭蛋和“染色”大米等,有害物质添加到食品中不仅严重影响食品市场的经营秩序,也会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危害。食品检验检测可为食品有效监管提供技术支持,提高执法效率,有效避免存在问题的食品流入市场,为食品安全提供保障。

2 食品检测的主要技术

2.1 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是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一种检验检测技术,原理是用气体将汽化后的样品送入色谱柱,因各组分极性不同,在同一推动力作用下不同组分在色谱柱中有不同的滞留时间。因此,根据组分的保留时间及峰面积可对待测物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气相色谱法具有高效、高灵敏度、应用范围大等特点,能较好地分离化学物理性能相近的复杂物质,甚至可同时进行多种成分的分离测定。目前气相色谱仪可搭载的检测器有几十种可满足多种检测需要,但其要求分析的组分须具有挥发性和热稳定性,不适用于高沸点、难挥发、热不稳定物质的分析。为了克服一些局限性,目前实验室常将气相色谱仪与其他仪器进行联用来满足需求。

2.2 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20世纪60年代兴起,经过不断的发展改进,已成为检验检测领域不可缺少的方法。其分离原理是一个物理吸附过程,通过进样器将待测物质高压输送到色谱柱,由于不同物质与固定相的吸附力不同,因此各物质在固定相上有不同的保留时间,检测器得到不同的信号,通过数据处理系统分析峰信号即可得出待测物浓度。高效液相色谱相比传统液相色谱具有高压、高灵敏度、高效和高分辨率的优点,适用于分离可制成溶液、高沸点、热稳定性差的大分子物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色谱技术可以结合计算机软件与其他仪器联用,获得了更好的检测性能。

2.3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测量痕量元素的有效方法,常用于测量呈原子态的金属元素和一些非金属元素,具有精密度高、检出限低、选择性高和测量范围广等优点。基态待测原子会吸收对应空心阴极灯发出的特征谱线,通过测量辐射光减弱的大小即可得出样品中待测元素的量。根据待测样品选择对应的元素灯可使共存元素不产生干扰,因此工作中一般无需分离共存元素。原子吸收光谱仪由光源、原子化器、分光系统、检测器和数据处理系统等几个部分组成。光源分为两类:①锐线光源,可发出谱线半宽度很窄的发射线而产生原子吸收信号;②连续光源,用于背景校正。光源由空心阴极灯提供,其工作时要选择合适的电流强度,电流过大会使谱线过宽,锐线光强度下降,缩短灯的寿命,电流过小又会导致光强度减弱,稳定性下降。

2.4 离子色谱法

离子色谱是液相色谱家族的分支,系统构成与高效液相色谱相似,主要有流通相传送部分、分离系统、抑制和衍生系统、检测和数据处理几个部分组成,具有快速方便、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优点。其分离原理主要是离子交换,基于交换树脂上可离解的离子与流通相中带相同电荷的离子之间的交换能力差别实现分离。离子色谱根据分离原理不同可以分为离子排斥色谱、离子交换色谱、离子对色谱,其中离子交换色谱应用最多。

2.4.1 离子交换色谱

离子交换色谱法是采用低容量的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分离,在树脂填料表面上键合功能基团,待分析物被带入色谱柱后不同离子与功能基团结合力不同,通过淋洗液的不断洗脱使各离子得到分离。离子交换色谱中典型的交換树脂是以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为骨架,根据需要引入不同的酸碱基团改变其特性,如引入磺酸基可形成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而引入叔胺基则形成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李雪辉等[1]通过离子交换色谱法建立了阴离子分析方法,可用于分析及监控离子液体的相关反应和纯化过程。

2.4.2 离子排斥色谱

离子排斥色谱基于固定相和溶剂之间的Donnan排斥作用,非极性和非离解的分子可以进入此膜,而电离的组分会受到固定相表面带相同电荷的排斥力而无法穿过此膜。离解度越低的物质越易进入色谱柱,其保留值越大,不同离解度的待测物可通过此法进行分离。最常用的离子排斥色谱法固定相是具有高交换容量的磺化H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以稀盐酸为淋洗液。

2.4.3 离子对色谱

离子对色谱法是加入与溶质电荷相反的离子,使其与溶质中的离子结合形成离子对化合物,根据不同组分在分析柱上的吸附作用不同而分离。离子对色谱是用疏水性的中性填料作为固定相,可用于分离大分子量的离子或离解较弱的有机离子。

3 食品检验检测中存在的问题

3.1 专业人员占比少,职责不明确

基层检测机构存在专业人员少、岗位职责不明确的现象。检验人员兼任多职,精力分散,不能全身心投入检测工作中,不仅降低了其自身的工作质量,也影响了机构的整体检验水平。编制的限制使相关基层检测部门中能独立完成检验检测工作的人员占比低,检测工作不能全面有效开展。

3.2 部门协调配合不足

目前,在产业化运作的模式下,许多企业拥有整套的产业链,涉及从初产品到深加工多个环节,需要多部门参与监督管理。食品安全检测机构在卫生、农业、质检等多个部门都有分布,多头监管易造成多部门不能充分协调配合,出现分段监管、责任分散、职责交叉和资源浪费等问题。加上各部门之间不能及时进行信息沟通共享,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食品检验工作的有序开展,影响了食品检验工作的质量[2]。

3.3 科研创新能力不足

多数检验检测机构的精力基本都用于日常组织运行、抽样、检测等常规性工作,对前沿技术关注较少,对新检测技术研究较少,与相关科研院所联系不够密切。同时缺乏专门的科研团队,导致工作人员难以致力于科研创新,使得技术研发能力相对落后。机构内职工缺少系统的工作培训,虽会按照要求制定培训计划,但计划不能充分考虑当前及预期的任务需求,或只限于文件宣传,未涉及前沿科技内容,进一步导致技术落后,阻碍机构创新工作的正常开展。

3.4 食品快速检测技术发展较慢

我国在食品生产方面很早就形成了一套比较健全的工业体系。为保证食品安全,相关监管部门需及时参与监督,这就要求有较高水平的食品快检技术。但现实情况是有关快速检测部门建立时间短,或是未能对快检设备进行及时更新,一些新型有害成分无法被及时有效地检出,无法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

3.5 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不强

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不关注配料表,在选择上会受食品广告、促销及“网红”效应等情况影响,部分消费者甚至盲目追求口味与低价而忽略安全配料问题。多数消费者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参与度不够,买到劣质产品时维权意识弱,使得食品监督工作受到阻碍。

4 做好食品检测的工作措施

4.1 共享检测信息和检测资源

为满足食品行业快速发展的需要,相关检验检测部门应建立职能明确、分工合理的食品检验检测体系,厘清各部门的职责分工,重视部门之间的合作沟通,避免出现监管交叉或监管空白。建立资源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对检验检测机构的资质证件、检测范围等重要信息及时进行科学分析并向社会公布。主管部门制定统一的检测标准,对检验机构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核,提升检验行业的准入门槛,避免缺乏资质的检验机构混入行业内部,同时也可通过监管工作避免食品检验机构受利益影响而出现违规检验的情况[3]。针对问题多的机构,要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多方联动形成工作合力,让各级机构信息能够实现共享,从而提高检测效率,降低检测成本。

4.2 做好工作人员队伍建设

技术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具有决定性影响。目前,越来越多的食品种类对检验人员的专业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检验人员不仅需熟知当前应用的检测技术,还需对一些新的检测设备和方法及时进行学习了解以应对新型食品种类的检验检测工作。因此,相关部门应重视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展新的检测知识的培训与实践,不仅要使工作人员掌握先进的检测技术,而且应将检测技术落实到具体工作中[4]。同时,要注重新鲜血液的加入,引进高素质人才,保持检验队伍的活力,推动检验工作的提升。

4.3 优化检验方法,更新检测设备

检测技术及设备的先进性决定了食品检测的成熟度和检测范围。目前,食品检测要想满足社会的需求就需要相关机构开发新的检测方法,更新检测设备,以达到更广的检测范围和更高的检测水准。相关部门应重视检测机构资金拨付,及时更新检测设备和技术。

4.4 落实责任,精准防控

将食品安全责任分解细化,分层分级落实到具体责任人,明确职责和任务,推动形成末端发力、终端见效的食品安全责任机制,实现对风险的精准防控。同时要做好宣传普及工作,使消费者了解食品添加剂中有害物质的种类,倡导全民参与,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共同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5]。

5 结语

食品安全是关乎社会和民生的重大问题,相关部门要重视检验检测的政策落实工作,建立最严谨的标准,实施最严格的监管,提高违法成本,以先进的管理手段,良好的工作模式及优质的人力设备配置确保食品安全。

参考文献

[1]李雪辉,段红丽,潘锦添,等.离子交换色谱法检测离子液体中阴离子[J].分析化学,2006(增刊1):192-194.

[2]付艺捷.食品检验检测的质量控制及细节问题研究[J].中国食品,2021(23):120-121.

[3]韩笑.浅谈食品检验检测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J].科技风,2019(13):239.

[4]孙梦阳,霍兴宣,陈桂浩,等.浅谈检验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化工管理,2017(29):159.

[5]刘鹏展,骆晓敏,陈科.浅析食品检验检测机构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及运行[J].现代食品,2020(14):46-49.

猜你喜欢

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走,找对策去!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