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音乐在高校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
2023-05-30许榕榕
许榕榕
就目前调研所知,我国高校音乐教育正在逐渐以西方音乐体系为主体,而中国传统音乐呈现出夹缝求生的窘境。笔者以中国传统音乐的高校教育模式为线索,选取当前为数不多的设民间乐种为本科专业的泉州师范学院,对其进行传承现状的个案研究,以期对传统音乐教育在高校的发展产生借鉴意义,从而引发对传统音乐教育在高校存在方式的构想。
泉州师范学院设有音乐与舞蹈学院和泉州南音学院(以下简称学院)。近年来,学院立足地方特色,积极构建南音学科,以其精准有效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措施滋养着南音发展的一方沃土。
学科体系的构建
良好的學科体系建设既能阐明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价值,又能发挥高校育人的职能。泉州师范学院从教材编撰、课程管理、师资建设、实践演出、文化推介五方面入手,推进“南音学”学科体系的建设。
教材是联结师生的有效媒介之一,泉州师范学院南音学科团队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广泛搜集整理、科学分析归类,编撰了《中国泉州南音系列教程》(王珊主编,2006年,共8部)、《泉州南音(弦管)集成》(吕锤宽辑著,王珊主编,2017年,共36册)等系列化教材。课程构建方面,充分展现学科的全面化特质。其中,必修课包括《南音史论和乐学理论》《曲式分析和南音曲体分析》《工尺谱视读》《南音演唱》《南音乐器演奏》《形体与舞蹈》等,既有史学和乐学的理论知识,又有视读、演唱、演奏、舞蹈的实践训练。选修课包括《泉州方言文化》《闽台传统音乐》等,旨在加强学生的南音文化底蕴。这样的课程设置有利于培养高素养、全方位的师范类南音人才。然而,仅有适当的教材配置和课程规划还远远不够,泉州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有一支南音教学和实践能力都较为丰富的师资队伍,重点负责南音专业的教学工作。此外,还聘请国家级、省级南音传承人,主要负责南音唱奏的深化教学。这种汇聚多方优质资源、提高培养质量的模式,为人才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仅通过课堂教学还不足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演出实践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学院积极开展各类演出活动,如南音歌手赛、民间乐社活动、国内外展演交流活动等。用走出课堂的“另类”教学方式,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在此过程中,也向大众介绍、推广了南音音乐文化。此外,为了适应现代社会文化的特质,学院开展了多项创新尝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是《凤求凰》,以现代审美的角度改编传统南音。而诸如此类先行探索传统音乐文化的举措还有很多,均以毕业生推介会的形式展现。
教研机构的推动
泉州师范学院在政府的支持下设立“两中心”(南音研究中心、南音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和“两基地”(中华优秀文化南音教育示范基地、教育部中华优秀文化南音艺术传承基地),旨在培养南音高层次人才,促进学院传统音乐教学体系的建设,推动南音音乐文化的传承。
两个中心之一的南音研究中心,倾向于研究“南音学”的学科运行机制,面向海内外招聘南音表演艺术家、南音文化研究专家等,形成一支含专任教师、专职研究员、兼职研究员的学术队伍。教研成果包括福建省高校特色新型智库项目“海丝文化传承发展研究院”、国家社科基金艺术项目《南音传承方式研究》等。南音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则致力于南音的创新发展和传播交流等,开展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并定期选拔学生到协同单位交流学习。
两个基地之一的中华优秀文化南音教育示范基地,旨在打造一支传承和弘扬南音音乐文化的双导师师资团队。它充分利用学院南音资源丰富的优势,将南音艺术的传承、推广纳入学校公共艺术教育体系,并在区域中小学和社区中传承推广,充分发挥南音在中小学基础教育和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教育部中华优秀文化南音艺术传承基地则组织国家级南音传承人、海内外表演艺术家等相关行业专家,开展南音的教育研究、人才培养等工作,包括南音艺术实践工作坊、南音在线课程等。
文化创新的探索
泉州师范学院开展的文化创新探寻,既包括学院对南音作品的改造,也包括学院对南音文化传播路径的探索。
2015年国家一级导演安凤英指导的南音新作《凤求凰》,是南音学院和泉州市南音传承中心联合打造的。作品将当代文化、价值观念和新艺术形式与传统南音和《凤求凰》故事融合,延续着传统南音曲牌的精髓。此外,这部作品曾在各地高校展演,是高校对创新发展传统音乐、促进国内外文化交流的一次有益尝试。2021年,安凤英导演再次执导另一部南音新作《阔阔真》,同样被视为传统南音在现代演艺和戏剧呈现上的一大探索。
除了作品的创新,在新媒体平台的探索也对宣传和推广南音产生了积极影响。微电影《新三千两金》《南音梦》分别由2012级文化产业与南音文化推广方向的研究生朱美丽和2020级南音演唱方向的研究生蔡清雅执导,让传统南音与新元素碰撞出火花,赋予南音故事化的创作手法,给予南音数字化模式的“人气”和“热度”。“心水南音”团队将《风打梨》这一传统南音散曲与流行音乐结合,通过新兴的网络渠道连接千家万户。
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体系
2018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中指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深度融合是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是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也是世界格局变化的要求”。通过泉州师范学院关于中国传统音乐学科体系建设的实践经验,笔者深切感受到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意义。
高校音乐教育中应融入中国传统音乐或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课程,并且充分利用地方特色资源,建立本土化的学科或专业。此外,相关教材的编撰以及对口师资队伍的建设,有助于课程的系统化和专业化教学。高校可以根据授课教师的擅长领域,具体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难点等。还可以在大学开设中国传统音乐的通识课程,向大学生普及中国传统音乐的相关知识。而这些理论知识的掌握都需要实践活动的支持,比如田野采风,或是举办各类交流展演等。
机构辅助学校的协同计划
2012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探索建立校校协同、校所协同、校企协同、校地协同、国际合作协同等开放、集成、高效的新模式”。从学院的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和传承创新成果来看,“两中心”和“兩基地”的推动作用是必不可少的。由此可见,高校的介入搭建了政府—高校—社会互进共促、互利共赢的桥梁。
政府通过建立研究机构、教研基地、协同中心,设立艺术基金、财政拨款、提供平台等,为高校的保护传承工作提供经济支持的同时,也提升了高校和传统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师生可以充分利用教研机构的现代化设备和专家资源,开展自主、合作、研究、创新的教育科研活动。不同高校之间还可以定期举行师生座谈会。
创新融入传统的传播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是守正创新的民族”,“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激发守正创新、奋勇向前的民族智慧”。从发展创新的路径来看,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坚持以现代视野赓续中华文脉,坚持在“守正”的基础上“创新”,有利于弘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关于传统音乐作品的创新,要在承继其传统特征和精华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的、创新性的元素,以此来体现作品的时代性和兼容性。其作品创新包括:第一,在原有传统乐器的基础上,加入其他乐器配置或改编表演形式和风格等;第二,恰当运用音乐以外的表现工具衬托音乐效果;第三,将传统音乐用微电影或纪录片的方式展现出来。以上三种创作形式,既能使当代年轻人更形象、更直观地感受传统音乐的魅力,又能给予他们多层次、多感官、易接受的审美体验。
此外,学院在传播媒介方面的创新探索,也对其他高校有一定的借鉴启发意义。首先,建立传统音乐网络数据库,完善各种各样的传统音乐资料。其次,将高校展演传统音乐的音视频或拍摄的微电影、短视频等上传到各类网络平台,拓宽传统音乐的展示渠道。再次,在微信公众号上发表与传统音乐相关的推文信息,对各年龄层的受众进行知识普及。最后,推出传统音乐网络在线课程,从而满足本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也为传统音乐爱好者提供专业教学的机会。这些传播方式不仅可以解决传统音乐在高校传承中的局限问题,还能更快、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传统音乐教育任重而道远。高校作为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承担起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教育使命,培养大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正确价值导向。而年轻一代作为未来发展的主力军,必须提升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自省,建立文化认同感,从而促进中国传统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的积极开展,推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
作者简介:许榕榕,女,福建晋江人,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音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