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径 反思 融合
2023-05-30夏侯晓昱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2022美育与音乐教育学学科发展研讨会”于2022年10月29—30日,在四川成都召开。会议由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四川音乐学院主办,采用线上线下同步方式举行,因而在会议规模、与会专家人数、涵盖学科及会场设置等方面较往届均有所拓展,且影响力持续发酵①,是一次音乐教育学学科在国家大力倡导美育的大背景下谋求发展的盛会。
会议由开幕式、主题发言、美育与音乐教育研习营、论文宣讲四个板块构成,包含美育与音乐教育、音乐教育学学科发展、音乐教育研究方法、音乐教育跨学科研究、音乐教育技术与新媒体应用、美育与传统音乐、博士论坛、“云课堂”论坛、音乐教学法工作坊九个专题。与会期间,专家学者紧扣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新文科”《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时代背景,聚焦音乐教育学学科发展、音乐教师教育课程结构与人才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科研与实践的互动展开讨论。纵观本次会议,具有如下特点:
一、立足国家美育战略,搭建立德树人载体
党的十八大以来,美育不仅成为学校教育的热词,还是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抓手。作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是学校美育的主要内容,如何通过音乐教育对学生实施美育,引发了与会者们的热议。
杜卫教授在分析美育的情感、人格、创造特质的基础上,概括了美育教师必备的六方面素养与能力,包括:明确美育的目标、掌握艺术的系统知识、精通一门艺术技能、了解教育心理学、遵循美育规律以及具备组织和开展艺术活动的能力。彭吉象教授在对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整体思考的基础上,以“新三科”为切入点,解析“新三科”提出的背景与原因,阐明“新三科”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与注意事项。
尹爱青教授从艺术课程标准修订背景、原则、特点、变化入手,解读了《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理念与内涵,为美育实施引入了音乐教育的路径。蔡梦教授认为,音乐教育在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方面独具优势,应通过符合音乐学科特点的理念和方法,在“审美”与“育人”方面切实提升有效性,并通过课例展示了如何通过音乐课实施美育。许洪帅副研究员认为,通过音乐教育实施美育应遵循音乐教育教学规律、学生音乐学习规律、音乐艺术发展规律,基于上述规律,他提出顺序性音乐教学整体解决方案。郭声健教授指出,学校美育评价应从育人目标、课程样态、测评方式三方面入手,将新时代学校美育的育人目标定位为培养“爱美者”,理想的课程样态是“活动课”,素养的测评方式是“应用题”。
汪洋教授以专业艺术院校美育师资培养为出发点,总结优势、分析短板、指出改革路向。施忠教授以上海师范大学“1+X”②音乐教学法为例,展示了面对学校美育多层次发展、社会美育多元化需求挑战下,高师音乐教育在课程设置、建设、实施中的应对之道。
二、会诊学科发展瓶颈,汇聚学科建设合力
截至2020年,我国义务教育与高中阶段专任音乐教师总人数达41.5万③,音乐教育专业研究生导师数量与每年培养的本、硕、博总人数在音乐类所有专业中位列前茅,如此庞大的群体是学科建设的基底。学术研讨之于学科建设的意义之一,是会诊学科发展中的一些现实难题。在美育新形势下,寻求学科发展瓶颈的解决方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举办此次会议的义理所在。
张君仁教授认为,当下音乐教育学学科边界仍没能逾越“学校”这一基本范畴,“学校之外”大量的音乐教育实践尚未被划进“音乐教育学”的边界之内,“学校之内”的音乐教育研究也存在诸多遗漏,这都使得音乐教育学的学科边界需要进一步拓展,对象范畴进一步明晰。田耀农教授认为,《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倒逼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做出根本性变革。这一变革涉及重新定义音乐教育专业中的“音乐”,重新明确人才培养定位,重新思考专业课程设置,重新制定专业课程标准。梁宝华教授基于个人、文献、在线访谈的一项音乐教育研究生培养国际比较研究,通过课程结构、特色优点、困难挑战等方面比较,为音乐教育研究生培养提供了国际视域。马达教授从研究生学位论文创新、交叉學科研究、研究生参与导师课题研究等方面对音乐教育学研究生教育进行了探讨。张业茂教授总结了新时代音乐教育学博士研究生研究取向的新文科、新艺科及音乐教育学“中国式现代化”三条路径。马东风教授从来时的路、脚下的路、前行的路三方面回顾了学科建设的历史。徐元勇教授多年来躬耕《中国音乐教育研究书目提要》的编纂,为学科发展做了基础性的文献收集与整理工作。
三、引入跨学科互动协作,打破壁垒拓宽视野
跨学科研究为音乐教育面对宽泛复杂的问题提供了新路径。本次会议邀请到音乐美学、音乐心理学、音乐史学、音乐评论学等十余个学科,约二百位专家参与大会宣讲、研习营、主持评议、论文评审等环节,诸专家积极探索跨学科互动作业,打破学科壁垒,拓宽了音乐教育学研究视野。
罗艺峰教授认为,在新文科背景下,学科壁垒必将打破,从分科而治走向科际融合。“跨学科”研究在对传统学科研究手段、方法等有所突破的同时,还为有效解决社会现实问题提供更为扎实的理论基础。周海宏教授提出了人性学原理框架,该框架建构在本能驱动、感知探测、能力执行、情绪反馈、思想观念及调控五个系统之上。宋瑾教授从音乐欣赏教学入手,指出人与音乐之间存在审美、认识、功用三种关系。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进行审美需要具备三个条件,即审美欲望与审美目的、适合人的审美能力和偏好的音乐、直接的感性接触。杨和平教授认为,跨学科视野下的音乐史学与音乐教育学之间存在互融、互鉴关系,主要体现在研究内容的互通与研究方法的互鉴。杨燕迪教授认为,音乐教育中的批评意识与能力体现在对风格文脉意识的贯穿、对艺术品独特立意和匠心的关切、对音乐技术语言要素运用的领悟、对细节处理的敏感、对音乐中人文意义和文化维度的理解五个方面。
四、依托传统音乐培根,润心铸魂时代新人
1999年,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召开的“全国民族音乐教育学术研讨会”开启了将传统音乐引入学校音乐教育的先声。教育部2014年《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与2017年《关于在全国中小学开展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创建活动的通知》发布后,传统音乐在我国基础音乐教育阶段的传承力度逐步加大。但在音乐教师教育中传统音乐素养仍有待加强,与会诸学者从话语体系建构、美育价值探讨、教育实施路径分享了各自的经验与成果。
伍国栋研究员从传统“音乐形态”中的音主、调主、腔主和曲主入手,展现了中国传统音乐形态中的基本“语汇”,为中小学音乐教师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价值与话语体系提供了门径。王耀华教授从自身学习传统音乐经历出发,通过进入田野增加感性体验,深入学习内化表达方式,融入文化血液把握意蕴神韵,最终实现超越,借助中国传统音乐之美确立民族音乐文化自信。
田青研究员以其新作《中国人的音乐》为例,讲述蕴含在音乐中的“中国故事”,聆听传统音乐与新音乐之美,体悟中国音乐之精神。萧梅教授以音乐人类学核心话题“人的音乐性”为起点,依托传统音乐实例讨论现代性中人的感知与感官记忆的变迁,重新思考传统音乐的当代价值。
杜亚雄教授以匈牙利民歌教育为个案,从巴托克和柯达伊提出的通过音乐教育走向民歌,通过民歌实现民族团结的历史史实出发,展现了传统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张欢教授依托多年“双重乐感”理论与实践经验,向与会者展示了在多元文化价值观基础之上,构建一种兼具现代教育理念与审美需求音乐教育体系的可行性。在音乐教学法方面,学者们纷纷着力国外音乐教学法本土化与原创音乐教学法的探索,如李妲娜教授领衔的国际三大音乐教学法本土化,雍敦全教授主持的特色教学法,特别是张天彤教授的唱家乡的歌为中国音乐教育法的探索开辟了新的路径。
五、着眼信息化未来,建构教师必备素养
2017年,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在“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高峰论坛”上将信息化时代分为PC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人工智能时代三阶段。④信息化时代不仅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也影响着我们的教育。对音乐教师而言,其题中应有之义即面向信息化时代,音乐教师该做什么?如何做?
谢嘉幸教授从对“核心素养”概念的剖析入手,渐及课程信息化所导致的教学变革,对“未来”音乐教师提出四点要求:第一,教学技术方面要“双专”⑤多能;第二,教学方式上应用“双语”⑥,做到“多角色”⑦在场;第三,教学内容上践行三“I”⑧,贯通STEAM;第四,聚焦五“C”⑨,以美育人。进而实现音乐教学从关注音乐到关注育人,从关注美到关注文化,从关注学科能力到关注核心能力,从关注教到关注学、关注人生,从关注当下到关注未来的转变。桑新民教授围绕教育技术哲学视角下的音乐教育、从信息化向智能化攀升、智能化时代音乐教育技术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展开论述,归纳了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的四个标准,把内容为王、情感为基、技术为功、资源为本、人格为魂概括为音乐教育技术的五个关键要素。
资利萍教授以中学音乐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课为例,呼吁数字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教师要将重点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转向“技术支持的学与教创新”,进一步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培养教师成为超越信息技术工具属性的适应性专家。王蕾副教授以两门国家级精品课程为例,总结了教学实践中用文化者的功力感染情怀、教育者的视野点拨向往、学术者的声望唤起梦想、体艺者的专长鼓动激扬的“四维”视野。
六、规范研究方法理路,追求科学与解释的融合
音乐教育学研究方法的有效运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扩展学科研究的论域。同时,还能从不同角度检验学科研究成果的科学性、有效性、实用性。
本次会议中学者们除了运用传统的哲学、史学研究方法外,质性、量化、可视化研究已经成为音乐教育学研究者们常用的研究方法。挪威学者戴维·赫尔伯特教授(David Hebert)教授从国际视野,历时和共时两个维度阐释了史学在音乐教育研究中的作用。林小英教授直面音乐教育研究的实践困境,从反思实践到协作式行动研究中得出音乐可以大于音乐的“非音乐功能”。余丹红教授指出,音乐教育研究方法的选择应建立在辩证分析研究工具和研究目标之间的关系之上。郭彪教授对音乐教育中定量研究的探讨。郑依萌结合不同层面音乐教育与教育研究典型案例,对音乐教育研究方法背后蕴含丰富哲学基础的探讨。杨阳博士运用混合研究方法的个案研究。颜悦从实操层面对音乐教育研究辅助手段的分享等等。此外,杨红教授的民族音乐学现代田野方法,蒋存梅教授的心理学研究方法也为学科研究方法的选择开辟了新的视域。
结 语
本次研讨会聚人心、促交流,推动了学科发展,是中国音乐教育学学科发展史和中国音乐教育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除前文提到的诸多真知灼见的观点外,会议还有一些值得关注的亮点。第一,参会人数多。参会人员涵盖高校教师、中小学教师、本科、硕士、博士各层级,注册参会人员11388人,两天累计观察看量超过28.4万人次。第二,专家参会广。近两百位专家参与大会,众多学科专家纷纷将目光投向音乐教育学,这在音乐教育学学科发展史上尚属首次。第三,开设“云课堂”论坛与音乐教学法工作坊,会议兼具理论与实践双重品格。音乐教育会议设培训性质的教学实践环节在国内会议中较为鲜见,本次会议创新采用了此种模式以便与会者交流分享。第四,论文评选机制严谨。共征集到参会论文272篇,分四个层级,邀请64位专家,进行两轮盲评。第五,自媒体推动。“幸会音乐”公众号自会议开始前半个月,每天推送公告及会议相关消息。借助自媒体的力量丰富宣传推广模式,有效增加了研讨会学习途径,近一步扩大了受众及影响力。
本次会议的意义在于为美育搭建了通过音乐教育实施的路径;将音乐教育学置于“新文科”视域下,实现了多学科、跨学科的融合与对话;在梳理学科发展印记,总结其成就的同时,反思学科的现状。诚如谢嘉幸教授所言:“音乐教育是中国音乐文化历史中最长久、最广泛,当然也是最重要的行为,但以音乐教育整体为研究对象的音乐教育学,在中国音乐诸学科的发展中却又非常年轻。”这需要更多同侪共勉。在国家大力倡导美育与新版艺术教育课程标准颁布之际,会议的召开迫切与适宜。
① 2022年10月31日至2023年1月15日,会议视频回放在“幸会音乐”公众号持续推送。
② 1指音乐课堂教学法,包括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法等;X指专业特长教学法,包括合唱教学法、声乐教学法、钢琴教学法等。
③ 根据《中国教育年鉴2020》统计,截止2020年,我國小学专任音乐教师274968人,初中专任音乐教师105309人,普通高中专任音乐教师35037人,合计:415314人。
④ 张媚《4R和4C视角下的音乐慕课及其混合教学》,中国音乐学院2020年博士学位论文,第30页。
⑤ 指线上、线下。
⑥ 指课堂语言、视频语言,讲台语言、平台语言;共性语言、个性语言。
⑦ 包括音乐教学者、音乐活动的组织者、音乐文化的传承者、音乐教育实践的研究者等。
⑧ 指信息技术、教学创新、跨学科。
⑨ 指创造性、批判性思维、文化能力、交往能力、合作意识。
[基金项目:中国音乐学院“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建设—基本科研服务费—中国音乐教育学科史研究系列(一)”项目阶段性成果]
夏侯晓昱 博士,中国音乐学院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 张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