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卫生防疫宣传动员研究

2023-05-30唐燕

新闻论坛 2023年1期
关键词:陕甘宁解放日报卫生防疫

【内容提要】中共中央到达陕北后,严峻的医疗卫生形势引起了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新中华报》《解放日报》及时宣传党和政府关于卫生防疫的政策指示,普及卫生防疫相关知识,监测边区疫情动态,介绍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情况以及总结卫生防疫运动中的成就经验与不足,其宣传报道具有时代性、人民性、创新性和开放性等特点。经过《新中华报》《解放日报》广泛卫生防疫宣传动员,不仅提高了民众的卫生意识和身体素质,增强了革命的有生力量,而且稳定了社会秩序,为政权和生产建设提供了良好环境,从而推动革命事业继续向前发展。

【关键词】卫生防疫  陕甘宁  《新中华报》  《解放日报》

《新中华报》前身为创刊于1931年12月11日的《红色中华》,“西安事变”后,根据中共中央决定改为现名,先后作为苏维埃中央政府机关报、陕甘宁边区政府机关报以及中共中央机关报而存在,毛泽东曾称赞其为“全国报纸中最好的一个”,1941年5月15日《新中华报》与《今日新闻》合并为《解放日报》,《解放日报》则于同月16日正式创刊,1947年3月27日停刊,同为中共中央机关报,可以说二者之间是一脉相承的。

《新中华报》起初承继《红色中华》刊期,以五日刊形式,出版150期,1939年2月7日起,以三日刊形式且重新编号,出版230号,共计380期。《解放日报》则是中共在抗日根据地建立的第一种大型日报,共计出版 2130期,是发行时间最长、发行量最多、影响最大的一份党报,共同为党的新闻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新中华报》《解放日报》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原则,就其报道内容来看,不仅关注抗日战争、国际形势、政权建设、生产运动、学习教育等当时重大政治经济文化问题,而且十分重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成为陕甘宁边区卫生防疫宣传动员的主流舆论阵地。本文拟以《新中华报》《解放日报》为中心,考察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卫生防疫宣传动员问题。

一、《新中华报》《解放日报》开展卫生防疫宣传动员的基础

(一)陕甘宁边区面临严峻的医疗卫生形势

陕甘宁边区地处黄土高原,自然环境恶劣,耕地面积少且土地贫瘠,农作物产量低,经济条件落后,人民生活十分困苦。贫困使得民众长期营养不良,再加上饮食不洁、不注重个人卫生等原因导致民众身体抵抗力低下,极易生病。边区公共环境卫生也极为恶劣,天灾频发、人祸不断,更致使此地疫病丛生,在缺医少药的情形下,封建迷信思想又复盛行,民众生病后往往求诸鬼神巫师,因乱投药物、“仙方”导致枉死者亦不在少数。据统计,中共中央到达陕北以前,陕北每年死亡八九万人,病死率为60‰,其中儿童妇女死亡最多。

边区政府成立后,疫病大范围流行态势虽得到遏制,但仍然散在发生,同样不容忽视,如1941年1月至3、4月,边区发生传染病,以甘泉、富县、志丹三县最为严重。甘泉一、二、三区即达876人,死亡达186人,其中小孩占2/3。①

总体上来说,这一时期陕甘宁边区面临严峻的医疗卫生形势,疫病流行不仅引发群众恐慌,致使人口下降,而且削弱军队战斗力,不利于持久抗战、政权稳固和经济发展。

(二)党和政府对卫生防疫事业的高度重视

中共中央到达陕北后十分重视医药卫生工作,1937年3月,军委卫生部就提出:在扩大卫校,培养卫生干部,增设医院,进行疫病治疗的同时,大力开展卫生防疫工作,发动群众开展卫生运动。

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后同样注重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1939年1月,边区第一届参议会上就通过了《建立边区卫生工作保障人民健康案》,提出护林植树调节气候,提高人民卫生知识,注重个人与公共卫生,在较大城镇设立药房用于防疫及治疗,培养卫生干部和破除迷信、取缔巫神等五项措施。②同年11月,边区第二次党代会通过的《关于开展卫生保健工作的决议》指出应在边区人民中进行普遍的清洁卫生教育,提高人民讲究清洁卫生的知识,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医药,发展医疗工作,并提出动员边区各机关、军队、学校、医院参加清洁卫生运动。③1941年5月,边区中央局提出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推广卫生行政,增进医药设备,欢迎医务人才,以达减轻人民疾苦之目的。”④作为党的机关报和政府“喉舌”的《新中华报》《解放日报》自然有义务承担卫生防疫宣传动员工作。

《新中华报》《解放日报》均强调了卫生防疫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如《新中华报》刊载的文章就认为传染病是我们的“第二个敌人”,“把我们的卫生运动广泛的推动起来,这是不可缺少的伟大抗战工作的一部分。”《解放日报》则从政治、军事、经济三方面阐述了开展卫生运动的积极意义,⑤更加深化了对卫生防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综上所述,在陕甘宁边区面临严峻的医疗卫生形势以及党和政府对卫生防疫工作高度重视的基础上,《新中华报》《解放日报》通过舆论宣传广泛动员党政军各机关团体广大群众参与到卫生防疫工作中来,既有其必要性也具备合理性。

二、《新中华报》《解放日报》开展卫生防疫宣传动员的内容

(一)及时宣传党和政府关于卫生防疫的政策指示

及时宣传党和政府关于卫生防疫的重要政策指示,是广泛开展卫生防疫运动的前提。1939年2月4日边区第一届参议会闭幕,7日《新中华报》就报道会议通过了“崔曙光、罗成德、南恒礼、薛兰斌……等十八人提出衛生保健案”,⑥认为“边区政府及时提出卫生运动的号召,无疑是有它的重大意义的”,并在头版发表《把卫生运动广泛的开展起来》的社论,指明了今后卫生防疫工作方向和重点。⑦同时还对相关部门贯彻落实卫生防疫政策情况进行报道,如介绍了民政厅为执行参议会决议,在扩大并改进边区医院,设立各区县卫生机关等方面的做法。⑧为进一步推动边区的卫生防疫运动,1940年5月26日召开第一届延安防疫委员会成立大会,31日《新中华报》即对此大会进行了详细报道,对大会通过的“防疫运动周实施计划”进行了说明,⑨此后又发表了《从速开展边区卫生工作》进行宣传动员。

1942年4月,为应对可能大规模爆发的鼠疫,边区防疫总委会成立,《解放日报》及时响应,不仅发表多篇关于辨别和预防鼠疫的文章,而且全文刊载边区防疫委员会颁发的《关于延安市防鼠捕鼠暂行奖励办法》⑩。6月以后,随着边区防疫委员会的中心任务由防鼠疫转向防胃肠传染病,《解放日报》又发表《快预防伤寒、痢疾!》等文章,并发布防疫委员会《为规定处置急性发热病人办法的通知》要求各机关学校部队卫生科、所遵办。11《新中华报》和《解放日报》通过及时宣传卫生防疫重要政策指示,使社会各界理解卫生工作的重要性,并转化为实际行动,不断将卫生防疫运动引向深入。

(二)坚持预防优先原则,普及卫生防疫相关知识

《新中华报》《解放日报》贯彻卫生防疫工作中“预防优先”的原则。《新中华报》指出:因循拖延,或“亡羊补牢”都是要不得的,一定要在没有生病之先想办法。12《解放日报》则多次提出“预防第一”的口号。

为此,一方面《新中华报》《解放日报》通过发表篇幅较长的专业文章高度总结疫病发生的原因、症状及其防治办法等内容,使民众对卫生防疫形成整体认识。《新中华报》刊发的《如何消灭我们的敌人——传染病》对传染病的种类、危害、传染途径、防治方法等进行了详细论述,特别指出在战争环境中死于传染病的人数变多,主要是生活不规律、集体卫生被忽视、流行性大等原因导致。另一方面,就边区常见的伤寒、赤痢、霍乱等十余种疫病进行针对性宣传,文章大多短小精悍。《新中华报》曾发表《怎样来防止痢疾》指出,人们得痢疾主要是通过苍蝇—粪—食品(碗筷)—人嘴—粪—苍蝇的途径,因此要采取注意厨房清洁、厕所挖深、扑灭苍蝇以及隔离四种方式来预防。《解放日报》发表了《怎样预防伤寒和赤痢》《消灭虱子,预防斑疹伤寒、回归热》《怎样预防腹泻》《怎样减少并预防夏季病》等一系列相关文章,同时还采取问答形式纾解群众疑惑。

此外,《新中华报》《解放日报》还致力于宣传卫生保健和饮食知识。卫生保健知识的普及主要聚焦妇女儿童,《新中华报》针对保育工作就提出“母亲应自乳其儿”的意见;《解放日报》发表《谈谈正常的月经》谈及妇女在月经期内应注意的问题不致生病,以及针对幼童发表《养成儿童应有的卫生习惯》《训练娃娃使他有良好的卫生习惯》等。1943年5月31日《解放日报》的《卫生》副刊开辟“夏季防疫专号”,其中三篇文章探讨了饮食清洁和营养的问题,如《夏季每天吃肉会不会拉肚子?》就提到“决不可吃瘟猪肉、决不可吃杀了三天以上的肉,如肉已发紫色,或有臭味,或已失去了弹力都不可吃”。《不要吃冷拌菜》一文提及“吃凉菜不可用生水,菜作好了不可叫苍蝇叮”。《野蔷薇有什么维他命》指出:边区盛产的野蔷薇含有丙种维他命,可以把干花萼洗净了吃或泡茶吃或烹煮着吃。13《新中华报》《解放日报》通过普及疫病防治、卫生保健以及饮食等方面的知识,不仅能提高民众卫生常识和意识,而且能增强民众身体素质,以此减少疾病的发生。

(三)介绍医护团队发展情况,呼吁民众加入医疗卫生事业

缺医少药是陕甘宁边区卫生防疫事业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新中华报》《解放日报》通过报道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动态,论述医护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宣传医护人员感人事迹、表彰模范等多种方式,营造社会尊医重医的氛围,提振医护人员的工作热情,同时增强群众对边区的认同感和向心力,能够潜移默化引导广大民众加入医疗卫生事业。

其一,报道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情况。主要包括医院、卫校以及制药等方面的成就。《新中华报》对此进行了一系列宣传报道,如《病人的福音!边区医院扩大》《卫生学校添设门诊所为附近居民治病》《光华制药厂半年制药二十万包以上在医药上给边区民众很大帮助》等,在宣传中体现了明显的中西医结合思想,“以求中医中药的改良趋向科学化,及加强中西医之联系,互相帮助,共求进步”14。《解放日报》刊发的《边院开刀时欢迎中医参观》《组织中医服务群众》《两月中医治四百余人》《中西医合作的几个问题》等文章不仅宣传了医药事业发展动态,同样表达了要“团结中西医”。

其二,论述医护工作的重要性。《新中华报》连续刊发多篇报道,如《护理工作是最光荣的革命工作》《护士工作在医疗中的重要性》《谈护士的工作》等,指出“今天在中国,护士不仅只是老弱残病者们的保护人,而且是民众的健康导妇,争取自由解放而抗战的战斗员。”《解放日报》认为“护士与战士同样重要”。

其三,宣传医护人员的感人事迹,表彰模范。《新中华报》报道,“医大外科教授谭壮同志,因国际和平医院有一病员,患败血病,需输血才能挽救生命之危险,乃将自己的血液捐输300ml,次日仍照常上课,带领学生实习,这样的精神,实令人可钦可佩。”15同时还对国际援华医生如白求恩进行报道。《解放日报》也盛赞美国援华医生马海德具有白求恩的工作精神,“想尽一切办法,忠诚为伤病同志服务”;《两位模范中医》则报道了“李长春同志四个月治疗群众千余,毕光斗老先生看病不分贫富”的光荣事迹。

(四)监测各地疫情动态,动员广大群众进行卫生防疫

《新中华报》曾多次发布边区疫情动态,提醒民众注意卫生防疫,如《河开冰解天气变化无常大家应注意防疫》《保育院小学发现传染病》《保育院小学时疫消灭》《安塞赤水等县均发现疫病》《春天来了注意防疫》等。《解放日報》不仅多次报道边区疫情《关中马栏等地疫病流行》《甘泉四区疫病流行》《定边疫病流行》,而且还关注边区以外的疫情,如《苏皖抢治流行病 疫病蔓延已遏制》《武安涉县疫病流行》。历史和现实表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爆发后往往伴随谣言风起,从而引发社会公众恐慌。161942年边区周围频传鼠疫噩耗,甚至谣传绥德已受蔓延,后经调查尚无其事。因此,《新中华报》《解放日报》通过主动公开疫情信息,不仅让谣言不攻自破,而且使广大群众有心理上的准备和行动上的防备,科学对待疫情防控,重振防疫信心,从而起到防止疫情蔓延,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

(五)总结卫生防疫运动的经验成就与不足

《新中华报》《解放日报》通过舆论宣传,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卫生防疫工作,在此基础上总结报道卫生运动中的经验、成就与不足。1940年6月延安防疫委员会发起防疫运动突击周,《新中华报》对此次运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报道,从组织与动员、宣传与教育、工作成绩和影响、工作困难和缺点以及今后防疫卫生运动应注意的事项进行了总结。《解放日报》刊载的《陕甘宁边区防疫委员会五个月来的工作报告》对边区防疫委员会自1942年6月至10月的工作概况、存在的问题以及取得的成绩进行了详细报道。

《新中华报》《解放日报》还十分善于树立正反两方面典型,以先进典型为标杆,以反面典型为镜鉴来总结卫生防疫运动的成就与不足。《新中华报》就报道在延安防疫运动期内“创立了四个模范农村,四十九个模范家庭和一个模范行政村”,同时也批评“个别机关负责同志,对防疫卫生观念比较冷淡”。《解放日报》曾赞扬任家窑子的麻老婆“从全村被公认最脏的一家转变成为全村的卫生模范”,高子英“一个生娃娃卫生的模范”;同时批评“延县川口三乡因不讲卫生又少医药导致疫病流行”。

《新中华报》《解放日报》通过报道边区卫生防疫工作中的积极案例激励人心,树立正确导向;同时批评卫生防疫工作中的消极行为,进行警示监督,敦促及时改正,通过正反两方面宣传动员,从而共同促进边区卫生防疫事业的发展。

三、《新中华报》《解放日报》开展卫生防疫宣传动员的特点

(一)卫生防疫宣传贯穿战时工作,具有时代性特征

《新中华报》《解放日报》的出版发行贯穿整个全面抗日战争时期。因此二者均将衛生防疫宣传与抗日战争相结合,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新中华报》就曾指出:“我们必须要厉行卫生运动,保障人民的健康,才有消灭敌人的活的力量。每一个人讲究卫生,多活一岁,便使我们的抗战力量多增加一分。”17《解放日报》在分析疾病发生的最大原因时认为:微生物、个人体质等是疾病小的原因,最大的原因在于战争环境、经济基础被破坏、所处地区以及文化水平的落后,由此呼吁人们生了病的时候要时刻想到以上四大原因,要努力争取抗战胜利,改革社会制度。18通过共情传播,将卫生防疫与爱国精神相联系,能有效地提升宣传动员效果。

战时工作并非仅仅指前线的军事对抗,还包括后方的生产和教育,《新中华报》就提出“要将卫生运动和抗战与生产更密切地联系起来,使之有更大的收获”。《解放日报》刊载的《两大中心任务下的卫生工作》指出:1943年全边区的两大中心任务是发展生产和加强教育,卫生工作要配合与帮助总任务的完成。例如“卫生机关人员应切实协助生产人员研究营养问题,供给各种食品菜蔬的营养价值的材料,研究烹煮方法”“卫生人员的学习要从今日实际工作中出发”。19

(二)卫生防疫宣传践行群众路线,具有人民性特征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新中华报》《解放日报》在进行卫生防疫宣传动员时同样时刻践行群众路线,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具有显著的人民性。例如《新中华报》《解放日报》均接受读者来稿,且设置了专门栏目,如“信箱”“问答”等,聚焦群众关于卫生防疫工作的意见与困惑。通过互动传播,让民众更有参与感,从而激发其进行卫生防疫工作的热情。

在宣传风格方面也尽量贴近广大群众。《新中华报》曾用简短的标语“大家来做卫生运动!”并配合直观、形象的漫画进行宣传动员。《解放日报》也曾发布一系列防疫标语,如“传染病是人类生存最凶猛的敌人”“不抗战活不成,不防疫也活不成”“消灭苍蝇,苍蝇是散布细菌的播种机”“勿吃生冷腐败的脏东西”等,20用简短朴素易懂的语言向群众传递卫生防疫的重要性以及具体做法。

由于边区群众文化素质普遍不高,为了使卫生防疫宣传更加深入基层,《新中华报》《解放日报》还注重培养工农通讯员、建立通讯小组和组织读报组。如《解放日报》就曾报道:“太安读报组,读了五月十二日解放日报上延安县疫病流行的消息和看到本区一二乡因病死人的实际例子后,他们把院子都大打扫了一遍,并整理了猪食瓮,饮水饭食都注意清洁。”21

(三)卫生防疫宣传结合思想教育,具有创新性特征

《新中华报》《解放日报》将卫生防疫宣传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力图改变人们头脑中迷信落后的封建观念,铲除阻碍边区卫生防疫运动的社会根源,体现传播的创新性。

在近代陕、甘、宁三省的一些区域,群众将那些利用巫术驱鬼治病的巫觋,笼统的称为“巫神”,其作为迷信的产物长期把持边区乡村社会医疗卫生话语权,22不利于卫生防疫运动的开展。《新中华报》《解放日报》对此进行了有力抨击。《新中华报》就曾报道有民众因“求神治病受了骗”。《解放日报》刊载了一系列相关文章如《巫神的骗术》《郝玉英听巫神送命》《相信巫神死了病人》《甘泉路兴中的娃娃被巫神害死》等对巫神及其骗术进行了详细揭露。与此同时,发表社论《开展反对巫神的斗争》大力号召社会各界起来反对巫神,严厉指出“巫神与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不相容的。迷信非破除不可,巫神非反对不可。”23

通过《新中华报》《解放日报》的宣传报道,不仅破除了迷信,启发了民智,而且也推动了边区卫生防疫事业的发展。

(四)卫生防疫宣传坚持统一战线,具有开放性特征

统一战线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不仅着力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且致力于同盟国反法西斯国际统一战线的构建。《新中华报》《解放日报》在卫生防疫宣传中就坚持了国际统一战线原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体现传播的开放性。

一方面,体现在对国际防疫组织、国际援华医疗队和医生进行宣传报道。《新中华报》就曾报道国联防疫团第一分团第三组在延安积极开展环境卫生整洁、传染病调查、卫生教育、检验预防等工作以及印度医疗队救助边区人民和前线负伤战士等事宜,《解放日报》也曾多次报道英美等国医疗团队在物质技术上对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帮助,同时两报还大力宣传国际援华医生白求恩、马海德、柯棣华、阿洛夫等人的感人事迹。并在《欢迎国际友人》的短评中明确指出:“中国的抗战与国际爱好和平人士的反法西斯斗争紧密的结合起来,一致为保卫世界和平民主而奋斗。”24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对敌军医疗卫生情况的关注。《解放日报》曾发表《如此“皇军”,敌缺给养衣衫褴褛,饮食不继时疫流行》一文,报道了灵邱城内及河东河南之敌瘟疫流行的困境,“前次进扰上塞之敌,在路上得此病甚多,待回灵邱城后,即死卅余名之多。”25在宣传报道中坚持统一战线原则,使解放区和敌占区卫生防疫呈现鲜明对比,不仅能提升民众对于卫生防疫事业的信心,鼓舞军民士气,而且有利于争取更多的国际援助,加速抗战胜利的进程。

四、结语

《新中华报》《解放日报》作为延安时期党的机关报和政府“喉舌”,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只有将二者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才能完整准确把握这一时期陕甘宁边区卫生防疫宣传动员的内容及特点。

在陕甘宁边区卫生防疫运动开展过程中,《新中华报》《解放日报》认真履行党报职责,及时宣传贯彻上级政策指示,并将卫生防疫宣传与边区重大任务相联系,不仅推动了卫生防疫运动的开展,提高了民众卫生意识,减少了疾病发生,而且为革命提供了有生力量,凝聚了人心,增强了党对于基层社会的控制,为边区各项事业的发展以及抗日战争的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

【本文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新发展阶段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研究”(项目编号:21JDSZKZ09);成都理工大学2022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专项重点项目“新中国成立初期四川疫病防治的历史考察与经验研究”(项目编号:2022MLL003)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陜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陕西省志第七十二卷卫生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6:114.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现代资料》编辑室主编.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文献汇辑[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50.

③陈明光.中国卫生法规史料选编(1912-1949.9)[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146.

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34.

⑤李富春.《卫生》发刊词[N].解放日报,1941-11-24(4).

⑥边区参议会顺利成功四日晚正式闭幕[N].新中华报,1939-02-07(3).

⑦17把卫生运动开展起来[N].新中华报,1939-04-07(1).

⑧民政厅执行参议会决议 扩展边区的卫生工作[N].新中华报,1939-05-13(3).

⑨防疫动员大会上延安防疫委员会成立[N].新中华报,1940-05-31(3).

⑩奖励捕鼠防鼠边区防疫会制定办法[N].解放日报,1942-06-26(2).

11为规定处置急性发热病人办法的通知[N].解放日报,1942-08-14(4).

12如何消灭我们的敌人——传染病[N].新中华报,1939-05-16(4).

13“夏季每天吃肉会不会拉肚子?”“不要吃冷拌菜”“野蔷薇有什么维他命”[N].解放日报,1943-05-31(4).

14国医代表大会开幕讨论如何改进中医并将成立中医研究会[N].新中华报,1940-06-14(3).

15医大教授输血救病员[N].新中华报,1940-12-01(3).

16王志强等.新中国成立初期突发事件的“舆情”治理——以察北鼠疫防控中的舆论宣传为例[J].传媒观察,2022(07):99.

18疾病的最大原因——社会经济基础[N].解放日报,1942-05-18(4).

19两大中心任务下的卫生工作[N].解放日报,1943-01-15(4).

20卫生部公布防疫标语预防重于治疗[N].解放日报,1942-03-21(4).

21组织识字读报组廿个[N].解放日报,1944-07-17(2).

22李旭东.陕甘宁边区的巫神改造与社会控制[J].苏区研究,2021(6):102.

23开展反对巫神的斗争[N].解放日报,1944-04-29(1).

24欢迎国际友人[N].新中华报,1939-02-16(3).

25如此“皇军”,敌缺给养衣衫褴褛,饮食不继时疫流行[N].解放日报,1942-08-25(1).

作者简介:唐燕,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成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编辑:王洪越

猜你喜欢

陕甘宁解放日报卫生防疫
奶牛场卫生防疫工作要点
解放日报“特稿”:新传播环境下的热点选题深度报道
移动互联网时代纸媒组织架构“柔性再造”——以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栏目制为例
回顾“东方之星”沉船救援中卫生防疫的特点及做法
“8?12”天津港特大爆炸救援部队卫生防疫实施
一种新型卫生防疫车结构设计
议程设置框架下肿瘤防治议题浅析——以《解放日报》、《文汇报》2013-2014年相关报道为例
陕甘宁振兴论坛
意见篇
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