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C/N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试验研究

2023-05-30郝如杰郑纪永韩士伟李峰

环境科学导刊 2023年2期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

郝如杰 郑纪永 韩士伟 李峰

摘 要:采用组合处理技术好氧/缺氧(A/O)/反硝化/混凝沉淀/纤维过滤处理低碳氮比(C/N)农村生活污水,通过改进运行参数、强化污泥回流、增设外加碳源等方式,以期实现低C农村生活污水的深度处理。结果表明,当控制条件:好氧区溶解氧浓度为1.5~2.5 mg/L、缺氧区溶解氧浓度为0.2~0.5 mg/L、C/N为10:1、进水:外回流:内回流=1:1:2.5时,排出水体的化学需氧量(COD)浓度约为13.0 mg/L、氨氮(NH3-N)浓度约为0.4 mg/L、总磷(TP)浓度约为0.1 mg/L、总氮(TN)浓度约为2.2 mg/L,处理效率分别达到97%、99%、97%、94%,出水水质达到“准Ⅳ类水”要求。进而证明,在该控制条件下,可实现农村生活污水的深度高效处理。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低碳氮比;反硝化;混凝沉淀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655(2023)02-0-05

0 引言

针对当前国内部分地区水环境质量较差、水生态受损严重等问题,多地制定了地方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除“TN”外,各项指标均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Ⅳ类水标准相近,被业界称“准四类水”[1]。农村生活污水具有水量小、难收集、低C/N等特点,一直是我国污水处理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国内诸多学者对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的研究屡见不鲜,A/O、A/A/O(厌氧/缺氧/好氧)、改良A/A/O、MBR(膜生物反应器)、MABR(膜曝气生物反应器)、缺氧接触氧化/生物转盘、人工湿地、生态综合治理等工艺技术均被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出水水质可达到《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级A标准[2-7]。傅木星[8]利用生物转盘处理C/N<3的城镇污水,当转盘转速为4 r/min时,出水TN浓度为9.96 mg/L,去除率最高为81.22%。冯宁[9]研究了改进倒置A/A/O-MBR系统处理低C/N生活污水,通过强化污泥回流和采用分段进水,将进水分配比调整为5:5时,COD、NH3-N、TP 和 TN 出水浓度分别为 21.55 、1.14 、0.51、12.85 mg/L。出水水质较“准Ⅳ类水”仍有较大差距。

试验以低C/N(≤4)农村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利用好氧/缺氧(A/O)/反硝化/混凝沉淀/纤维过滤组合工艺开展 “准Ⅳ类水”提标试验研究,通过优化系统运行参数及碳源添加比例,以及对工艺运行后COD、NH3-N、TP、TN去除效果进行分析,以期为低C/N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

1 材料及方法

1.1 试验装置组成

试验装置由A/O系统、反硝化滤池、混凝沉淀装置、纤维过滤器四个部分组成,具体参数详见表1。

1.2 试验药剂、用水及接种污泥

本次试验用DE90%的工业级葡萄糖(Glc)作为外加碳源,工业级聚合氯化铝(PAC)作为混凝剂。试验依托某农村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A/O系统,后续增加反硝化滤池、混凝沉淀装置、纤维过滤器,用水为某农村产生的生活污水,COD、NH3-N、TP、TN进水浓度分别为77~117、21~40、2.3~3.8、31.8~49.3 mg/L。该污水处设备已平稳运行2年以上,运行期间水量约为200 m3/d,本次试验不更换原系统污泥。污泥经检测MLSS约4500 mg/L,SV约50%,SVI约110 mg/L,SRT约15 d,

状态良好。

1.3 試验方法

1.3.1 改进运行参数

反应区域的HRT与硝化、反硝化能力密切相关。反硝化和硝化,夏季分别需要1~2 h、3~4 h;在冬季分别需要2~3 h、5~6 h。SRT是同步脱氮除磷工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为协调同步脱氮除磷,必须选择合适的SRT。通过调整A/O系统曝气量、进水流量等参数,改变溶解氧、水力停留时间等条件,强化处理效率[10]。

1.3.2 强化污泥回流

试验设备用污泥回流分内回流和外回流两部分,分别由二沉池、好氧池回流至A/O系统缺氧段前端进水管道。内回流一般设计范围为200%~400%,外回流范围为50%~100%。调整内回流、外回流与进水比例,寻找最适回流比。

1.3.3 增设外加碳源

硝化-反硝化是生物脱氮的主要途径,理论上电子受体NO3--N的COD当量为2.86 g/g,即将1 gNO3--N还原为N2,需消耗碳源有机物2.86 g[11]。

Barnard[12]曾发现在多数城市污水处理试验中,C/N为7时,可以实现完全的反硝化反应;Didem[13]认为通常情况下,如果想要达到同时脱氮除磷,则C/N 至少要在9以上;业内普遍认为C/N达到5:1即可认为碳源已经饱和,可以达到较高的污染物去除效果。农村生活污水C/N较低,微生物的反硝化过程将会受到碳源不足的影响,试验用污水C/N约为2:1,低于理论饱和比例,需外加碳源,提高C/N,促进反硝化效率。控制C/N条件为5:1、10:1、15:1,碳源添加位置为缺氧段及反硝化滤池。

1.3.4 深度处理

现有A/O工艺运行良好,设备出水满足《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级A标准。为完成各污染物出水提标,经综合考虑,采用“反硝化滤池+混凝沉淀+纤维过滤”进行污水的深度处理。反硝化滤池采用污水下进上出模式设计,设水洗、气洗反洗方式,以火山岩作为反硝化菌载体,同时外加碳源提高反硝化效率,以去除硝态氮及亚硝态氮。混凝沉淀装置通过添加PAC作为混凝剂,在混凝剂的作用下,污水中的胶体和细微悬浮物凝聚成絮凝体,分离去除。PAC采用湿法添加,配置浓度为5%的溶液,添加量控制为10~30 g/m3。

纤维过滤器采用彗星式纤维滤料,一端为彗尾结构松散,一端为彗核结构紧密。滤床横断面空隙率均匀,纵断面由上到下逐渐减小,有利于悬浮物分离,进水方式为上进下出,设水洗、气洗反洗方式,过滤精度≥5 ?m,过滤速度30~65 m/h,

对混凝沉淀后的废水进行物理层面过滤,去除水中剩余的杂质,保证出水水质。混凝沉淀装置、纤维过滤器前端设置容积为5 m3的(1#、2#)污水缓存罐,用以保证处理工艺的连续运行。

整体工艺设计如图1所示。

2 结果与讨论

2.1 运行参数、回流比调整

影响A/O系统运行参数主要有水温、pH、DO、HRT、SRT等,试验期间水温范围为13~26℃,进水pH 6~8,均适于A/O系统正常运行,可不进行调整。通过前期试验结果,控制运行条件为:缺氧区DO 0.2~0.5 mg/L;好氧区DO 1.5~2.5 mg/L;HRT 24 h;SRT15 d;进水:内回流:外回流=1:1:2.5。

2.2 反硝化滤池启动

试验用反硝化滤池采用自然挂膜启动方式,根据出水COD、NH3-N、TN数值确定是否启动。反硝化滤池启动阶段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不可逆附着期、潜伏期和对数增长期[14]。第一阶段,微生物随污水进入系统附着在基质(火山岩)表面,逐渐积累递增,COD、NH3-N、TN去除率变化为15%、9%、10%。第二阶段,微生物进一步增加,进入对数生长期,活性增加,污染物去除率出现明显上升,COD、NH3-N、TN去除率提升为47%、21%、20%。第三阶段,微生物进入高原期,不再出现明显增长,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新陈代谢形成良性循坏,COD、NH3-N、TN去除率基本稳定为45%、23%、20%。

2.3 污染物去除效果分析

试验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21.4—5月)、第二阶段(2021.6—7月)、第三阶段(2021.8—9月),分别控制C/N为5:1、10:1、15:1。

2.3.1 TN去除效果分析

进水TN波动范围为31.8~49.3 mg/L,平均值为40.3 mg/L,出水均值为5.8 mg/L,平均去除率86%。 第一阶段,C/N=5:1,TN去除率为77%,出水浓度均值为10.7 mg/L;第二阶段,C/N=10:1,TN去除率为90%,出水浓度均值为3.7 mg/L;第三阶段,C/N=15:1,TN去除率为92%,出水浓度均值为3.0 mg/L。可以看出随C/N升高,TN去除效果总体呈上升趋势。在缺氧段添加碳源后,有利于在无氧条件下,反硝化菌将硝酸盐(NO3-)作为电子受体完成呼吸作用,将其还原成N2,TN去除率得到有效提升。

2.3.2 TP去除效果分析

由图2可知,进水TP波动较小,范围为2.30~3.82 mg/L,平均值为3.18 mg/L,出水均值为0.11 mg/L,平均去除率97%。随试验进行,TP进、出水均呈下降趋势,去除率稳定。据报道,生活污水的TP主要包含磷酸盐、聚磷酸盐和有机磷,含量一般在10~15 mg/L,试验进水TP较常见水平浓度较低。试验中A/O生物处理工艺通过聚磷菌的厌氧释磷、好氧吸磷作用能将其转化为细胞体内的聚合磷酸盐,形成沉淀污泥,同时在后续深度处理工艺中设置混凝沉淀装置,采用湿法投加方式添加PAC,使水中磷酸根离子生成难溶性盐,与水分离后沉淀。经组合工艺处理,试验各阶段,均能高效降低污水中的TP含量。

2.3.3 COD去除效果分析

试验期间,进水COD一直呈波动狀态,范围为77~117 mg/L,平均值为102 mg/L,出水均值为22 mg/L,平均去除率94%。进水COD总体呈上升趋势,出水浓度值相对平稳。试验各阶段,因碳源添加量不同,COD浓度各月波动较大,缺氧段添加碳源后根据处理水量核算COD理论值范围为252~594 mg/L。大波动范围下COD去除率始终保证相对平稳,说明组合处理工艺具有稳定、高效的COD去除效果、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2.3.4 NH3-N去除效果分析

进水NH3-N波动范围为21.6~40.1 mg/L,平均值为27.3 mg/L,出水均值为0.4 mg/L,平均去除率99%。试验期间 NH3-N进水浓度有所波动,去除效果保持稳定,并未随C/N调整发生变化,说明A/O工艺段硝化反应始终保持高效稳定运行,能够及时将NH3-N转化为NO3-、NO2-。

2.4 各工艺段处理效率分析

C/N=10:1阶段,“A/O/反硝化滤池/混凝沉淀/纤维过滤”组合处理技术各工艺段处理效率见表2。

由表可知,A/O段对各项污染物去除效果较好,COD、NH3-N、TP、TN去除率均在85%以上,可见厌氧段外加碳源提升C/N后,硝化液回流至厌氧段反硝化作用强烈,TN去除效果明显,整体出水优于《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经A/O段处理后污水进入反硝化滤池,通过外加碳源提升反硝化菌活性,此段出水长期稳定,可以看出反硝化段没有出现COD残留及NO2-积累问题,此环节TN出水2.5 mg/L,去除率均值达40%,反硝化效率较高;混凝沉淀、纤维过滤对于各项污染均有一定的去除效果,物化结合深度处理手段有效提升了出水水质。综上,组合处理技术能有效保证主要污染物的去除,适宜的碳氮比保证了反硝化的高效率,COD、NH3-N、TP、TN去除率分别为95%、99%、97%、94%,TP、TN去除效果明显提升。

3 总结

采用好氧/缺氧(A/O)/反硝化/混凝沉淀/纤维过滤组合工艺处理低C/N农村生活污水,通过优化运行参数、强化A/O系统内外回流、增设外加碳源等方式,实现了低C/N城镇生活污水的深度处理,出水水质达到“准Ⅳ类水”标准。此试验对低C/N农村生活污水的深度处理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鹤清, 朱帅, 吴振军, 等. 城镇污水处理厂“准Ⅳ类”标准提标改造技术简析[J]. 环境工程, 2019(6).

[2] 陈文华, 潘超群, 厉雄峰, 等. MABR技术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上的应用[J]. 水处理技术, 2019, 45(5):126-128.

[3] 陈江杰, 贺雷蕾, 刘锐, 等. A2O设施处理长三角平原地区农村生活污水的效果[J]. 中国给水排水, 2020, 36 (9):83-90.

[4] 王刚, 刘春梅, 赵雪莲, 等. 缺氧接触氧化/生物转盘组合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J]. 中国给水排水, 2019, 35 (19):107-112.

[5] 赵以国, 张靖雨, 汪邦稳, 等. 农村生活污水生态综合治理技术现状与研究进展[J]. 环境科技, 2020, 33; (4):78-82.

[6] Guanlong, Haiyuan, Peng, et al. Enhanced nitrogen removal of low C/N wastewater in constructed wetlands with co-immobilizing solid carbon source and denitrifying bacteria.[J].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19.

[7] Zhang S, Huang Z, Lu S, et al. Nutrients removal and bacterial community structure for low C/N municipal wastewater using a modified anaerobic/anoxic/oxic (mA2/O) process in North China[J].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17(243):975.

[8] 傅木星.生物转盘处理低C/N城镇污水的脱氮工艺研究[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2, 40(5):1-3.

[9] 冯宁. 改进倒置A2/O-MBR脱氮除磷性能及处理低C/N生活污水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 2019.DOI:10.27809/d.cnki.gsjgc.2019.000176.

[10] 焦耀亮. 改良内循环式多级A/O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D]. 郑州:郑州大学.

[11] C P Leslie Grady Jr, Glen T Daigger, Henry C Lim. 张锡辉, 刘勇弟, 译.废水生物处理(2 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

[12] de Wet F J, Barnard J L, Saayman G, et al. Baviaanspoort Wastewater Reclamation PlantWater[J]. Sci Technol, 1992, 25(4-5): 169-176.

[13] Didem Güven. Effects of Different Carbon Sources on Denitrification Efficiency Associated with Culture Adaptation and C/N Ratio [J]. CLEAN-Soil, Air, Water, 2010, 37(8): 565-573.

[14] 于淼, 馬国胜. 曝气生物滤池-后置反硝化处理农村低C/N污水[J]. 水处理技术, 2018(9):32-35.

Abstract: A combined treatment technology was used to filter and treat low carbon/nitrogen (C/N) rural domestic wastewater, which consisted of a combination of aerobic/anoxic (A/O)/denitrification/coagulation and sedimentation/fibre. In addition, improved operating parameters, enhanced sludge reflux and the addition of an additional carbon source were used with a view to achieving deeper treatment of low C/N rural domestic wastewat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hen the control conditions that dissolved oxygen concentration in the aerobic zone was 1.5~2.5 mg/L, dissolved oxygen concentration in the anoxic zone was 0.2~0.5 mg/L, C/N was 10:1, the ratio of influent and external return and internal return was 1:1:2.5, the discharge water had a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concentration of approximately 13 mg/L, ammonia nitrogen (NH3-N) concentration of approximately 0.4 mg/L, the treatment efficiency of TP was 97%, TN was 94%, COD was 97% and NH3-N was 99%, and the discharge water reached the requirements of "quasi-IV water". It was further proved that under this control condition, the deep and efficient treatment of rural domestic wastewater would be achieved.

Key words: rural domestic sewage; low carbon/nitrogen; denitrification filter; coagulation sedimentation

猜你喜欢

农村生活污水
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处理工艺研究与应用
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处理工艺研究与应用
天台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与思考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与管理措施
典型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工艺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中的应用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探索
好氧反硝化细菌LKX—1的分离、鉴定及初步应用研究
生态池+人工湿地工艺在海宁某农村污水处理工程的应用
一体化生物膜技术处理农村生活污水试验分析
我国新农村建设污水处理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