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漯河市种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2023-05-30赵宏伟司学刚陈程

河南农业·综合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漯河市种业全市

赵宏伟 司学刚 陈程

一、漯河市种业发展现状

(一)培育研发队伍,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体系

漯河市通过支持有实力的种子企业建立科研机构和队伍,构建商业化育种体系,培育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全市种子企业具有科研队伍9个、科技人员61人,其中,有博士学位的6人、硕士学位的31人,高级职称人员26人、中级职称人员19人。全市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品种35个,其中,小麦品种18个、玉米品种7个、红薯品种3个、花生品种7个。

(二)推进科企合作,建立高水平的研发和成果转化平台

漯河市推进建立一批种子产业创新技术联盟,构建了先进的研究与交流平台、高效的技术转化平台、资源共享的人才培养平台。河南省金囤种业有限公司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建立了“中国农大·金囤作物超高产研究中心”,公司被科技部确定为“河南省金囤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漯河金秋种业有限公司与河南秋乐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发起成立了漯河市金秋乐种业产业化联合体,并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漯河市农业科学院深入开展院企合作,建立成果转化基地。

(三)加强政策支持,做大做强种子企业

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漯河市通过政策支持、项目倾斜、资金扶持等措施,培育了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较强国内竞争力的种子企业。全市注资金在3000万元以上持有经营许可证的种子经营企业4家,注资金在500万元以上持有经营许可证的种子经营企业12家。全市共拥有大型成套生产、加工设备100多台(套),仓储面积10万多m2,年经营品种78个。河南省金囤种业有限公司被认定为全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四)科学规划布局,建设规模化种子繁育基地

漯河市积极发挥区位优势和品种优势,引导市内外种业公司在全市建成一批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的优势种子生产基地。全市已建成以大型种子企业为龙头、各大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骨干的种子繁育基地1.33万hm2,年产种子1亿多kg。漯河市已成为豫中南较大的种子生产和商品种子集散地,除满足全市生产需要外,每年向安徽省、湖北省、江苏省及周边地市调出种子约5000万kg。

(五)开展科研攻关,提高品种选育水平

全市聚焦小麦、玉米、红薯、大豆等优势作物,整合优势力量建立创新团队,合力开展育种攻关。近年,全市选育高产、优质、多抗、广适和适应机械化作业的新品种35个,其中,漯麦4号、漯麦9号、囤麦127、囤麦257、囤玉118及漯玉16等一批 “漯”字号品种成为一些地方的主导品种。

(六)优化治理体系,提高监管能力

全市各级政府全面落实国家机构和职能改革要求,市县种子机构职能改革全部到位,增设了种业管理行政体系。漯河市全面加强种业市场监管,开展种业市场专项整治与日常监督检查,深入开展农资市场“双随机一公开”大检查活动、市县农资联合大检查行动,极大地改善了种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农作物种子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确保了农作物种子质量安全和农业用种安全。

二、存在问题

(一)种子企业实力不强,“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少,创新能力不足

全市16家种子经营企业没有一家是农业农村部认定的“育繁推一体化”企业。2021年秋播用种,全市自有小麦品种种植面积只有1.47万hm2,占比9.4%。

(二)企业育制种能力不强,争取省级项目条件弱

河南省在“育繁推一体化”建设项目上相比海南省、四川省、甘肃省三大国家级制种基地有一定差距,申报项目不占优势。漯河市多数种子企业开展科研育种工作总体起步较晚、资源极少,团队年轻、实践经验不足,企业自身研发资金投入不够。

(三)种子企业基础设施落后,企业经营困难,自身造血能力不足

漯河市种子生产基地基础设施落后,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较差,影响到种子有效供给。一些企业分析检测仪器不完善、设施设备落后,严重制约了企业的研发能力和经济效益。

(四)科研投入不足,政策支持不够

漯河市各级政府虽然出台了一些种业扶持政策,但是支持力度和广度还不够,国家级和省级支持项目不多,企业发展缺乏后劲。全市品种选育集成度低、从事原始创新动力弱,种质資源收集、改良育种方法、技术创新等基础性、前沿性研究投入不足,育种方法滞后。

(五)品种审定机制不健全,品种同质化严重,主导品种不明确

漯河市品种审定以产量标准为导向,品种同质化严重,品种审定标准、程序及公平性、透明性、合理性等有待完善。全市选育的品种多,但突破性的主导品种少,部分品种同质化严重。

三、对策与建议

(一)加大适配“漯”字号新品种研发力度

漯河市应组建育种联盟,围绕优势农作物,选育高产稳产、多抗广适、优质高效新品种,加快新品质、新品种的创新培育;加强“科企”合作,围绕优质小麦、高油酸花生等“卡脖子”技术难题开展攻关,走科企合作商业化育种之路;加强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和中短期库建设,增加库容量,成为豫中南种质资源保存利用中心。

(二)提高生产供种能力

漯河市要加强良种基地建设,支持种业企业建设稳定的繁制种基地,强化院企合作;提升信息化程度,加强农作物种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推进物联网技术应用;引导种业企业加强国际国内合作交流,支持种业企业参加各类涉种展览展销活动;扶持种业企业做大做强,支持建立种业联合体,扶持培育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种业龙头企业,开展标准化生产、商品化供种。

(三)加快品种更新换代

政府要加大“漯”字良种推广力度,逐步建立农业部门搭台、企业展示、专家讲座、农民受益的新品种示范推广体系;强化优良品种及其配套生产管理技术的推广,制定漯河市地方标准;良种良法配套,健全配套良种推广政策;设立新品种、新技术推广专用经费,逐步扩大“漯”字品牌良种在“五级订单”中的影响力。

(四)强化市场监督

漯河市应强化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严格品种管理;加强对种子监管,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严把市场关,确保生产用种安全;健全执法协作机制,提高执法实效。

(五)强化种业发展政策资金支持

政府要强化财政资金对科研支持力度,重点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基因资源挖掘等工作;完善育种创新奖励和国家救灾备荒种子储备保障;加强种质资源库资金支持力度,纳入建设单位财政预算;落实种业企业税收等优惠政策,建立金融支持机制,切实解决企业贷款难、融资难、投保难等问题。

(责任编辑   张梦纳)

猜你喜欢

漯河市种业全市
漯河市
风盛正是扬帆时——聚焦漯河市七届人大常委会履职举措
漯河市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名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