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巩固拓展”“有效衔接”会扩大农户收入分配差距吗

2023-05-30黄明珠王志章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有效衔接

黄明珠 王志章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西部地区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的多元化路径设计与政策协同研究”(21ASH005);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西部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现实路径研究:增收效应视角”(CYB21077)。

作者简介:黄明珠(1992—),女,吉林长春人,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农村区域发展;王志章(1956—),男,湖北当阳人,管理学博士,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区域发展与反贫困研究。

摘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全党做好“三農”工作的总抓手。本文基于西部地区10个省(自治区)1158份家庭微观调查数据,采用交互效应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模型,评估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路径的增收效应与收入分配效应。结果表明:“巩固拓展”“有效衔接”路径的实施对不同收入水平农户的增收效应不同,其中,巩固拓展产业扶贫、生态补偿扶贫、社会保障兜底扶贫、“治理有效”“乡风文明”和两大战略整体实施效果,以及产业衔接、生态衔接正向显著促进家庭人均年收入增长,但仅“治理有效”和产业衔接有效缩小了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进一步研究得出,“有效衔接”更有利于劳动力充足家庭和劳动力短缺村庄的家庭人均收入增长,同时,教育文化衔接有利于劳动力短缺家庭及村庄的家庭人力资本积累。

关键词:巩固拓展;有效衔接;增收效应;收入分配效应

文章编号:2095-5960(2023)03-0091-11;中图分类号:F323.8;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的提出

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了彪炳史册的历史伟业,开启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的百年征程。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后,党的二十大报告持续强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这意味着,乡村的产业振兴政策依赖性较强[1],乡村振兴的脱贫攻坚巩固重要。我国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之后,脆弱性脱贫返贫的风险挑战依然存在[2],防止返贫成为“后脱贫攻坚时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首要任务。[3]

客观上讲,我国现阶段仍然存在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内部收入差距较大的现象。根据2022年《中国统计年鉴》,尽管我国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由2014年的10489元增长至2021年的18931元,但按东中西地区分组来看,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在2014年至2021年间的趋势,持续保持东部地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部地区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趋势,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依然缓慢且农村内部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基于农村脱贫和发展的关键在于农民自我发展能力[4],其差距可能因为农民自身资源禀赋不同而拉大。那么,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当前西部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能否带动农户增收?若能,是否可以进一步改善农村地区内部的收入分配差距?这是值得学术界关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毋庸置疑,脱贫攻坚夯实物质基础,乡村振兴统领全域发展,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是“过渡期”内重要任务。为此,有学者在研究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衔接的基础上,总结出两大战略衔接呈现出多重差异,既有制度衔接本身的差异,亦有因为定位不同而造成的差异[5]。在迈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新征程中,低收入人群的稳定增收仍是关键。有学者研究了帮扶模式、帮扶周期、帮扶力度与低收入群体增收效应[6],也有学者对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进行研究[7],形成“问题—理论—实证—调控”的思路[8],进一步研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现实问题和逻辑进路[9]等研究体系及框架[10] 。同时,还有学者基于全国乃至村域[11],借鉴耦合理论[12],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与灰色关联分析法[13]、熵权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14]等方法,从产业发展等视角,研究了特殊区域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统筹衔接的现状[15],有学者通过政策文本分析,发现政策工具出现断裂[16]、持续性与均衡性[17]等衔接困境与难点,并提出政策连续[18]、“补好短板”[19]等衔接机制与路径,以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目的在于通过“四个不摘”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分类调整优化,留足政策过渡时间,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20],在增收中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而现有研究主要聚焦在理论逻辑、研究框架、衔接机制等方面,对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效果的研究不多,仅有少数学者对“二者”衔接程度进行了研究[21],但缺少宏观层面的把握,评价体系偏离有效衔接的核心内涵[22],对“有效或有效性的理论内涵研究不足”。[23]未进一步研究对农户收入增长和收入分配的影响。另外,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路径的研究也较少,这为本文提供一定的研究空间。本文在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构建产业衔接、治理衔接、生态衔接、教育文化衔接、保障衔接五条路径衔接的指标评价体系,运用交互效应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两大战略有效衔接路径对农户增收效应与收入分配效应的影响。

二、理论分析

进入新发展阶段的过渡期内,主要依靠两大战略路径的实施来实现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拓展”。“五个一批”是脱贫攻坚的核心路径,其中,产业扶贫是摆脱和稳定贫困的根本之策;易地搬迁扶贫再造生计空间,是通过“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来增加收入,实现摆脱贫困的目的;生态补偿扶贫则是通过保护绿水青山,提供公益性岗位,拓宽收入来源渠道,实现增收;发展教育扶贫保障了义务教育,坚持智志双扶,为贫困人口积累人力资本;社会保障兜底扶贫是通过精准识别,保障贫困群众基本生活。“五大”扶贫路径有效减贫,保证政策的稳定性与连续性,有利于巩固拓展现有脱贫攻坚成果。随着乡村振兴稳步推进,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根植于农村地区发展,为农民增收提供关键路径与重要机遇。为此,提出假说1:

H1:“巩固拓展”的路径实施能够有效促进农民增收。

全面实现乡村振兴,两大战略具体路径的“有效衔接”是核心要件。基于制度变迁理论,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过程存在一定程度的路径依赖,只有实现二者路径有效衔接,才能真正完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产业兴旺”将形成产业发展体系,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扶贫成果的创新升级,实现巩固拓展产业扶贫同“产业兴旺”衔接(简称产业衔接)有助于农民收入增加,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治理有效”在于及时完成身份认同,确保平等参与政治活动、经济活动、文化活动和社会活动的权利,实现巩固拓展易地搬迁扶贫同“治理有效”衔接(简称治理衔接)是农民增收的重要保障;“生态宜居”通过发展绿色经济,促进乡村全面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是对生态补偿扶贫成果的有效拓展,实现巩固拓展生态补偿扶贫同“生态宜居”衔接(简称生态衔接)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乡风文明”组织职业培训,丰富农村人口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发展教育扶贫成果的持续深化,实现巩固拓展发展教育扶贫同“乡风文明”衔接(简称教育文化衔接)为农民收入提升提供人力资本积累;“生活富裕”扩宽增收渠道,提升农村居民满意度、获得感与幸福感,是对社会保障兜底扶贫成果的全面巩固,实现巩固拓展社会保障兜底扶贫同“生活富裕”衔接(简称保障衔接)有利于缓解收入不平等。可见,产业衔接、治理衔接、生态衔接、教育文化衔接和保障衔接能够巩固拓展现有脱贫攻坚成果,有助于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必要路径选择。为此,提出假说2:

H2:“有效衔接”的路径实施能够有效促进农民增收。

脱贫攻坚是关注贫困人口的“特惠性”政策,融合共享发展理念[24],主要通过“造血式”扶贫帮助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同时,非贫困人口同样可以利用相应的资源要素与配置实现增收,产生脱贫攻坚的正外溢效应[25]。而乡村振兴是针对农村区域全面发展的“普惠性”政策,收入增长能够减缓贫困,但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减贫效果[26, 27],影响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28]。另外,农户之间存在受教育程度、劳动力比例、社会资本等资源禀赋差异,以及政策惠及与否的差异,进而影响农户收入增长程度。可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路径对不同农户产生的增收效应与收入分配效应有所不同。为此,提出假说3:

H3:“有效衔接”的路径实施对不同农户的增收效应存在差异。

三、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本文所采用的数据来源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课题组2018年7月至9月的实地调研,采用了随机抽样方法对我国西部地区的贵州等10个省份(自治区)的1216个农户进行了微观入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158份,有效率达到9523%。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农户基本信息、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相关情况。尽管我国已经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防返贫的工作依然艰巨,在“过渡期”内接续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依然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有鉴于此,依托此次实地调研数据评估西部地区“二者”有效衔接的效果,对诊断现存问题、优化衔接路径具有重要价值。

(二)指标设计与说明

“五个一批”和二十字方针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但“有效衔接”起步不久,通过“巩固拓展”促进“有效衔接”,进而推动全面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因素。本文根据调研情况,借鉴相关指

(三)变量选取及描述性统计

本文选取农户家庭人均年收入(LNIN)为被解释变量,核心解释变量划分为“巩固拓展”“有效衔接”两类。为尽量减少由于遗漏变量造成的内生性问题,本文选取了如下控制变量:(1)户主特征,包括性别(GEN)、年龄(AGE)、受教育程度(EDU)、婚姻状况(MS)以及对脱贫攻坚(PPK)与乡村振兴了解程度(VPK),其中,户主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了解程度反映了户主对政策的认知程度,户主一般为家庭主事者,其认知程度影响决策行为,进而导致农户收入水平不同;(2)家庭特征,主要包括劳动力(ELF)、社会资本(SC)、房屋(LNH)、土地(LAND)和借款(LOAN),主要考虑到家庭经营能力和资产状况对其收入的影响;(3)村庄特征,包括村人均产出(LNG)、劳动力占比(ELV)、文化程度(EDUV)、新农合比例(NRCMS)和新农保比例(NRSEIS),控制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结构以及基本保障水平对农户收入水平的影响。

由表2可知,在戶主特征方面,户主平均年龄为50岁,受教育程度介于小学与初中之间,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认知程度较低,说明户主人力资本较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家庭发展。在家庭特征方面,仅有6%的家庭有成员在政府部门任职,说明家庭社会资本薄弱,阻碍家庭收入的提升;房屋、土地、借款的标准差较大,反映了家庭资产的离散程度较大,说明农户之间资源禀赋存在差异,导致农户家庭收入水平不同。在村庄特征方面,村庄人均产出的标准差达到1643,说明村庄之间经济发展相对不平衡,影响农户对于资源的获取,进而影响收入。

四、实证分析

(一)模型设定

1交互效应模型

考虑到数据异常值可能带来的影响,对连续变量进行了1%缩尾处理;同时,考虑消除异方差的影响,对收入等变量进行对数化处理,使数据更加平稳。本文借鉴经典线性回归模型构建基准模型:

(1)式中,LNINi为被解释变量,Xi为核心解释变量,Zi为控制变量,α是常数项,β1是路径影响系数,γ是控制变量特征系数,εi是随机扰动项。

为评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路径对农户的增收效应,(2)式引入交互项ABi,说明路径之间的相互依赖性,进而估算出“有效衔接”对家庭人均年收入的影响系数。其中,α是常数项,β1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路径的影响系数,β2是乡村振兴路径的影响系数,β3是衔接路径的影响系数,γ是控制变量特征系数,εi是随机扰动项。

2分位数回归模型

本文着重考察x对整个条件分布y|x的影响,得到不同的分位数函数,故选用Koenker and Bassett提出的分位数回归(Quantile Regression,QR),其最小化目标函数使用的残差绝对值加权平均(∑ni=1|ei|),不易受极端值影响,较为稳健。构建如下分位数回归模型:

(3)式中,QININ (τ|A,B,AB,Z)为结果变量,表示在A,B,AB和控制变量Z的条件下,农户在τ分位数上的人均年收入,本文选取0.1、0.25、0.5、0.75、0.9五个收入分位数水平,依次代表最低、中低、中等、中高和最高收入组;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与(2)式相同;β1τ、β2τ、β3τ是核心解释变量进行参数估计时第τ分位数上的系数。

(二)基准回归结果

从表3第2列的结果可以看出,巩固拓展产业和社会保障兜底达到1%的显著性水平,生态补偿达到5%的显著性水平,验证了部分假说1。当巩固拓展产业扶贫路径的指标值增加1%时,家庭人均年收入增加3131%,且对贫困户或精准脱贫户的增收效应高于对一般农户的增收效应,有利于整体上缩小收入差距。但对最低收入组产生的影响并不显著,可能因为低收入水平家庭的资源禀赋较差,生产经营能力差,进而限制了产业扶贫对于收入的促进作用。巩固拓展生态补偿扶贫在050、075和090分位点上对收入呈正向显著促进作用,并且趋势不断增强,说明巩固拓展生态补偿扶贫更有助于中等收入以上农村人口提升收入,其结果与对一般农户家庭人均年收入正向显著相一致。巩固拓展社会保障兜底扶贫对贫困户或精准脱贫户家庭人均收入的正效应大于一般农户,但未覆盖到最低收入组和最高收入组,原因可能是在贫困户识别过程中存在识别偏差问题[29],导致最低收入人群未受到政策惠及;而最高收入组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并非政府补贴等转移支付,所以保障兜底扶贫的影响结果不显著。同时,巩固拓展易地搬迁与发展教育扶贫的增收效应不显著,可能由于教育供给、产业基础等区域性、家庭性因素导致的。

另外,“治理有效”和“乡风文明”呈显著性影响,验证部分假说1。“治理有效”指标值增加1%,总样本家庭人均年收入增加1424%,贫困户或精准脱贫户家庭人均年收入增加2965%,并对中等收入及以下家庭人均年收入起到显著促进作用,呈由高到低趋势,有利于缩小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乡风文明”也有效促进农村人口增收,且对贫困户或精准脱贫户的影响高于一般农户,但对最低收入组的影响不显著,因此,其对农村收入差距的影响需进一步进行分析。

同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总路径的实施正向显著作用于家庭人均年收入,且对贫困户或精准脱贫户的促进作用强于一般农户;乡村振兴总路径显著促进了总样本的家庭人均年收入,但仅对一般农户有显著的增收效应,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村内部的收入分配差距。

(三)交互效应回归结果

从表4第2列结果可知,产业衔接、生态衔接对家庭人均年收入呈现显著促进作用,验证了部分假说2。其中,产业衔接的增收效果最好,当“产业兴旺”实施的指标值每增加1%时,家庭人均年收入将增长80421%(2884%与77537%之和),显著提升了巩固拓展产业扶贫的增收效果。可见,产业衔接是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路径,且贫困户或精准脱贫户的增收效果不如一般农户。不仅如此,最低收入组的影响系数最大,其他系数大致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说明产业衔接过程中准确把握了衔接结合点,在产业扶贫的基础上,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重点帮扶最低收入群体增收,逐步实现产业振兴。可见,产业衔接有助于缓解农村居民的收入不平等,部分假说3得到验证。

另外,生态衔接的增收效果次之,“生态宜居”指标值每增加1%,巩固拓展生态补偿扶贫的增收效果将达到47195%(0769+46426=47195),但对贫困户或精准脱贫户的增收效果不显著。同时,生态衔接仅对中低收入组和中等收入组的家庭人均年收入呈现显著正向影响,由此可见,生态衔接拉大了最低收入组与中低收入组、中等收入组之间的差距。

值得注意的是,产业衔接对贫困户或精准脱贫户的家庭人均年收入的影响小于一般农户,但最低收入组增收效果最明显;生态衔接仅正向显著促进一般农户的家庭人均年收入,但同时对于中低收入组和中等收入组的增收产生显著影响;保障衔接仅正向显著作用于贫困户或精准脱贫户的家庭人均年收入,但对各分位点的家庭人均年收入的影響均不显著。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在脱贫攻坚过程中,由于社会资本薄弱、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的存在,导致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认定存在瞄准偏误、“精英俘获”等现象[30],与现有学者得出的精准扶贫瞄准效率有待提高的结论一致[31]。

最后,衔接总路径未显著促进家庭人均年收入的增加,说明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衔接路径实施的过程中,存在衔接结合点对准偏误问题,导致总路径有效衔接的增收结果不显著。也可能是由于文本建构的指标“巩固拓展”“有效衔接”的指标体系中,巩固拓展产业扶贫成果,与“产业兴旺”两个指标体系的权重分别21051%和21757%,导致产业衔接对收入不平等的缓解作用不如其他路径的总效应,进而总路径衔接加剧了农村内部收入分配的不平等。

(四)稳健性检验

根据杨穗等的研究成果[32],分别取010、050和090分位点上家庭人均年收入之间的距离来衡量农村内部的收入不平等,其中,P90/P50是指090分位点家庭人均年收入占050分位点的百分比,代表最高收入组与中等收入组之间存在的经济距离;P10/P50是指010分位点家庭人均年收入占050分位点的百分比,代表最低收入组与中等收入组之间存在的经济距离;二者差值表示最低收入组与最高收入组之间的相对收入差距,也就是收入分布两端人口之间的经济距离[33]。由表5的结果与前文结果基本一致,说明研究结论的稳健性。

(五)内生性检验

本文选取“除本家庭外其所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路径交互项的均值”作为工具变量,对衔接路径的内生性问题进行讨论。一方面,同一个市内非本家庭的衔接路径指标值对本家庭人均年收入不产生影响,符合外生性要求;另一方面,同一个市对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路径的实施强度大体相当,符合相关性要求。由经验规则(rule of thumb)可知,第一阶段回归的F统计量大于10,则可拒绝原假设“存在弱工具变量”。在此检验中,所得F统计量分别为2223、2366、6258、6992、1598和1437,均超过10,因此,不必担心弱工具变量问题。另外,对内生解释变量的显著性进行“名义显著性水平”为5%的沃尔德检验,得出最小特征值统计量分别为2531、1993、10094、7935、1221和1687,均大于临界值1159,进一步证明不存在弱工具变量问题。工具变量分位数回归的估计结果如表6所示,与原模型估计结果相比,除系数变大外,所得结果与原模型估计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原模型低估了二者路径衔接对家庭人均年收入的促进作用。

五、进一步讨论:异质性分析

(一)家庭劳动力异质性分析

由表7可知,当家庭劳动力占比高于总样本家庭劳动力占比均值时,该家庭视为劳动力充足家庭,否则为劳动力短缺家庭。对于劳动力充足家庭来说,产业衔接和生态衔接对其增收效应起到一定的正向显著影响,且当对劳动力短缺家庭同时显著时,劳动力充足家庭的影响系数大于劳动力短缺家庭,说明“有效衔接”对于劳动力充足家庭的增收作用更强。另外,在劳动力短缺家庭中,教育文化衔接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对中等收入组和中高收入组农户的家庭人均年收入起到了正向影响,说明对于劳动力短缺家庭中的较高收入水平家庭来说,教育文化衔接促进了家庭人力资本的积累,并对增收效应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

(二)村庄劳动力异质性分析

由表8可知,乡村振兴的实施更有助于巩固拓展劳动力短缺村庄的脱贫攻坚成果,且“有效衔接”能够缓解部分收入不平等,可能的原因是对于劳动力短缺村庄来说,整体的经济发展情况较为缓慢,脱贫攻坚实施更倾向于该类村庄,随着乡村振兴不断推进,在一定程度上夯实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增收效应,尤其是产业衔接显著提升了劳动力短缺村庄的最低收入家庭的人均年收入,明显缩小了收入不平等。值得注意的是,教育文化衔接更有利于劳动力短缺村庄的中等收入以下家庭的收入增长,有利于实现人力资本积累,减缓收入不平等。

六、结论与政策启示

本文采用微观入户调查数据,分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路径对农户增收效应与收入分配效应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巩固拓展”路径中,巩固拓展产业扶贫、生态补偿扶贫、社会保障兜底扶贫、“治理有效”和“乡风文明”,以及两大战略路径正向显著促进家庭人均年收入增长。其中,仅“治理有效”能够有效缩小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其他路径均未覆盖最低收入组,不利于收入不平等的减缓。

第二,“有效衔接”路径中,产业衔接、生态衔接对家庭人均年收入呈现显著促进作用,其中,产业衔接有助于缓解农村居民的收入不平等,生态衔接扩大收入差距。同时发现,由于贫困户识别与认定的偏误问题,导致在不同性质农户与各分位点农户之间的增收效应存在偏差,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缓解作用有待进一步提升。

第三,“有效衔接”对劳动力充足家庭人均年收入的影响强于劳动力短缺家庭,对劳动力短缺村庄的家庭人均年收入增长作用大于劳动力充足村庄,并能够缓解部分收入差距。同时,教育文化衔接有利于劳动力短缺家庭及村庄的家庭人力资本积累。

基于本文研究结论,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需做好两大战略在多路径上的协同推进,找好找准衔接结合点。如,充分利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带来的经济空间重构机遇[25],提升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增收能力,引导积极建立社会网络,进一步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强化农村人口自治意识,实现巩固拓展易地搬迁扶贫同“治理有效”有效衔接。另外,还需具备系统思维,协调好不同路径的实施强度,优化路径选择,使各路径之间相辅相成,以达到两大战略衔接路径效果的最优状态。(2)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要更多侧重脱贫地区收入水平低、抵御风险能力弱、贫困脆弱性强等易致贫易返贫的边缘人口,完善动态监测机制,以消除贫困户识别偏误带来的负面影响,确保过渡期帮扶政策的落实,提升其可持续生计能力,激发其内生发展动力,拓展其增收渠道,以实现共同富裕。尤其注重教育文化衔接,在巩固拓展教育扶贫成果的基础上,推动乡村文化全面发展,建立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完善学前教育建设,提升边缘人口内生发展能力[34],进一步缩小农村收入差距。(3)农户、村庄之间的不同要素资源禀赋,导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路径增收效应的异质性,资源禀赋高的家庭或村庄可以更好地从政策支持中获益,更大程度地实现赋能增收,加剧农村内部不平等。因此,要着重优化资源配置,结合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数量、社会文化等实际情况,制定差异化发展的政策,探索“合作治理”等有效的治理模式[36]。避免进一步扩大农村地区收入差距。

本文需要说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路径是一个多层次、多领域的复杂动态系统,本文虽然对产业衔接、治理衔接、生态衔接、教育文化衔接和保障衔接的增收效果和收入分配效果進行了测度,但并没有测度金融服务、电子商务等其他路径的衔接效果。另外,本文只对不同收入水平家庭的增收效应进行测算,但对可持续发展能力、福利水平、消费水平等效果研究仍有待挖掘,期望可以为未来研究提供参考方向。

参考文献:

[1]閤小操,陈绍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产业有效衔接——以新疆易地扶贫搬迁社区W县P村为例[J].农村经济,2022(12):48~56.

[2]韓广富,辛远. 2020年后高质量减贫何以实现——兼论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84~96.

[3]王春城,刘欢欢.系统化构建与体系化运行:后脱贫攻坚时代返贫风险治理的政策框架[J].行政论坛,2022(2):81~88.

[4]赵普兵,吴晓燕.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基于农民可行能力的分析[J]. 理论探讨, 2022(6):160~166.

[5]左停,原贺贺,李世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政策维度与框架[J]. 贵州社会科学, 2021(10):152~159.

[6]陈操.帮扶模式、帮扶周期、帮扶力度与低收入群体增收效应[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6):122~131.

[7]张琦,李顺强.共同富裕目标下中国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甘肃社会科学,2022(5):25~34.

[8]龙花楼, 陈坤秋.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研究框架与展望[J]. 经济地理, 2021(8):1~9.

[9]张润泽,胡交斌.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现实问题与逻辑进路[J].甘肃社会科学,2021(6):45~72.

[10]白永秀, 宁启.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提出、研究进展及深化研究的重点[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5):5~14.

[11]曹兵妥, 李仙娥. 村域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机制及路径[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4):9~16.

[12]王志章, 王静, 魏晓博. 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能够统筹衔接吗——基于88个贫困村1158户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0(2):73~81.

[13]王志章, 杨志红. 西部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融合之路——基于10省85村1143户的微观调查数据[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2):71~81.

[14]蒋雨东, 王德平. 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研究——基于广西N县624户脱贫户的调查数据[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1(6):24~29.

[15]高静, 武彤, 王志章. 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路径研究: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数据[J]. 农业经济问题, 2020(3):125~135.

[16]高海珍,邢成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政策文本分析——基于政策工具视角的Nvivo分析[J]. 贵州社会科学, 2022(10):152~160.

[17]涂圣伟.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目标导向、重点领域与关键举措[J]. 中国农村经济, 2020(8):2~12.

[18]吕方.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知识逻辑与现实路径[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4):35~41.

[19]王小林, 张晓颖. 中国消除绝对贫困的经验解释与2020年后相对贫困治理取向[J]. 中国农村经济, 2021(2):2~18.

[20]黄承伟. 在共同富裕进程中防止返贫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理论逻辑、实践挑战及理念创新[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1):5~12.

[21]张琦.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基于贫困治理绩效评估的视角[J]. 贵州社会科学, 2021(1):144~151.

[22]姜松,刘成微.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研究评述[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2(12):152-164.

[23]陈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论国家治理的“有效”与“长效机制”[J].西部论坛,2022(6):97~110.

[24]雷明, 姚昕言, 罗漪涵. 中国贫困治理:价值诉求——基于多视角分析[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6):35~49.

[25]周强. 精准扶贫政策的减贫绩效与收入分配效应研究[J]. 中国农村经济, 2021(5):38~59.

[26]Amedeo, Spadaro, Lucia, et al. Evaluating the redistributive impact of public health expenditure using an insurance value approach[J]. European 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 2013(5):775~787.

[27]王中华, 岳希明. 收入增长、收入差距与农村减贫[J]. 中国工业经济, 2021(9):25~42.

[28]Dollar D, Kleineberg T, Kraay A. Growth, inequality, and social welfare : cross-country evidence[J].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Series, 2014(82):335~377.

[29]Park A, Wang S. Community-based development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An evaluation of China's poor village investment program[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2010,94(7856):790~799.

[30]Platteau J P, Somville V, Wahhaj Z. Elite Capture Through Information Distortion: A Theoretical Essay[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14,106:250~263.

[31]何欣, 朱可涵. 农户信息水平、精英俘获与农村低保瞄准[J]. 经济研究, 2019(12):150~164.

[32]杨穗, 赵小漫, 高琴. 新时代中国农村社会政策与收入差距[J]. 中国农村经济, 2021(9):80~94.

[33]Gao, Qin. Redistributive Nature of the Chinese Social Benefit System: Progressive or Regressive?[J]. China Quarterly, 2010,201:1~19.

[34]汪三贵, 黄奕杰, 马兰. 西部地区脱贫人口内生动力的特征变化、治理实践与巩固拓展路径[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3):5~15.

[35]郭明飞,向继友.“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实施路径——基于经济空间视角[J].经济体制改革,2021(6):84~89.

[36]张领.合作治理:乡村振兴战略中治理有效的一种模式[J].探索,2022(2):89~102.

Abstract:After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promoting the effective connection between consolidating and expanding the achievement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is the primary task of the three-dimension rural issues (those of agriculture, farmers and rural areas). Based on 1158 family microscopic survey data in 10 provinces (autonomous regions) in the western region, this paper adopts the interaction model and the quantile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assess the income effect and income distribution effect of the effective cohesion path of consolidating and expanding the achievement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and “effective convergence” have different effects on income distribution, including poverty alleviation by industry,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the overall poverty alleviation based on social security programs, civilized local customs,effective governance, industrial connection, ecological connection can significantly promote the annual income growth of the family. Effective governance and can industrial connection can narrow income distribution. By further study of this paper, effective convergence is more conducive to the increase in the annual income growth of families with sufficient labor and villages with scarce labor. And educational and cultural connection can promote the accumulation of human capital for families and villages with scarce labor.

Key words: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effective convergence;income effect;income distribution effect

責任编辑:张领 吴锦丹 萧敏娜 常明明 张士斌 张建伟

猜你喜欢

有效衔接
浅谈农村高中化学教学与初中化学有效衔接问题
大中小学德育课程衔接认同差异的实证分析
浅谈护理专业中高职贯通体外衔接的建设研究中遇到的问难及对策
解析中高职贯通班级语文课程的有效性衔接
终身教育背景下中高职英语类课程有效衔接途径探究
小学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衔接
从《杨氏之子》到《陈太丘与友期》
书海无涯“读”作舟
中高职公共课有效衔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