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画元素在中国油画中的融合分析

2023-05-30艾斯卡尔·吐尔地

东方娱乐周刊 2023年3期
关键词:中国油画笔触结构

艾斯卡尔·吐尔地

[ 关键词] 国画元素;中国油画;笔触;结构

中国传统绘画称为国画,古代将其称作丹青,使用毛笔蘸水、墨、彩,在绢帛、宣纸上绘制而成。国画可以说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经过数千年的演进与积淀,逐渐形成了具有我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绘画风格,更是在世界文化艺术中占据一席之地。自从“西学东渐”之风受到人们的关注后,西方油画也开始传入我国,并历经发展,在西方油画特点的基础上,逐渐与国画相互融合,从而形成带有民族特色的中国油画。

正所谓“艺术无国界”,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和西方油画艺术之间的融合,对于文化与艺术的发展而言是一种必然趋势。我国从改革开放开始,中西方思想文化开始了频繁的交流,中国油画也在此契机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如今,中国油画在发展中不仅借鉴了西方油画艺术的优点,使画家的绘画水平得到提升,更是站在东方人独有的审美视角,在中国油画中融入了国画元素,注入民族精神及时代特征。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国画元素在中国油画中的融合展开分析,阐述两者之间融合产生的影响,并介绍一些融合方法。

一、油画与国画之间的相互影响

国画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体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也是我国古人审美与文化思想的着重体现。古人在思想层面注重天人合一和道法自然,主张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因此,画的风格也是以意象表达为重点[1]。相比之下,油画流派主要有两类,分别是客观再现的油画作品和主观表现的油画作品。通过对国画和油画的对比分析发现,两者在基础用笔技巧、风格上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在近代油画传入我国之后,更是给国画发展带来非常深刻的影响。

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油画传入我国后,给我国原本的艺术界带来比较大的冲击,那么众多国画艺术家也开始追求创新,将中西方油画融会贯通,也因此衍生出了中国油画。例如,徐悲鸿先生在油画创作中非常关注国画,实现了油画的民族化。国画作为中华民族一直以来重要的文化沉淀与传承,油画、国画之间的融合是其接受变革的必要前提。由此开始,我国的画家由“新画派”画风逐渐改变为“意象油画”,其间画风更是历经多次变革。

例如,20 世纪初期开始的“中国洋画运动”,便将融合主义、新画派加以结合,油画在中国画影响下也产生了意象油画[2]。由此开始,我国绘画界开始提炼油画艺术因素,作为中国画的创作元素,我国众多画家在创作中也开始探索油画、国画之间的契合点,以期能够推动中国近代绘画进一步发展。吴冠中大师是20 世纪非常著名的现代中国画家,迄今为止也是我国绘画领域的代表性画家,在其绘画创作中始终坚持着“油画民族化”和“中国画现代化”这两种创作理念,传统精神在艺术创作当中实现了融合。比如由吴冠中创作的《坦桑尼亚大瀑布》,从中可以同时感受到油画的空间感与国画的留白,为这一绘画作品赋予了深远的意境。与此同时,画家本身高超的表现手法,使人们在观赏这幅画时,仿佛能够真实地看到瀑布流动所形成的水雾,这对于中国画在现代的发展而言,是传统精神和现代油画艺术手法相互融合的有益尝试[3]。

二、国画元素和中国油画的融合方法

(一)用笔

中国传统国画中的其中一项材料是“笔”,而且画家往往非常看重笔的选择和使用。在千百年的演进中,传统国画有自己独有的用笔技巧。例如南齐谢赫提出的“六法论”,便有“骨法用笔”这一理论;另外,近现代画家黄宾虹总结经验,也提出了“五笔”说,即“平、圆、留、重、变”。具体到绘画中,用笔一般总结为勾、皴、擦、染、点等,还可细分为多种类别。以“皴法”为例,包括披麻皴﹑雨点皴和卷云皴等,每种类型有相应的学习口诀,这在传统国画领域有非常深刻的意义。

相比之下,油画的“笔触”一般也称为笔法。例如达·芬奇的用笔非常平滑、细密,伦勃朗则注重变化,凡·高的笔触非常厚实且富有激情,库尔贝使用画刀作画。由此可见,用笔十分重要。中国油画在借鉴国画用笔技法的基础上,在绘画中充分展现出中国色彩,同时显现出激情、飘逸与灵动之感。

例如,吴冠中大师在探索西洋油画、中国彩墨之间的融合点的进程中,获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特别是油画的用笔,主要体现出简练和抒情的特性,绘画效果也十分的生动、明快,彰显东方绘画的个性与韵味[4]。以《渔船》这一幅作品为例,该油画作品采用了国画“扫”这一种笔法,整体来说十分的利落。与此同时,使用大面积蓝灰、黄灰衬托高纯度色点,烘托了渔民在辛苦劳作后,渔船停泊靠岸的景色。通过对该幅作品用笔的分析可知,不仅画面非常简洁,构图巧妙,而且笔触也展现出灵动性,借助西式油畫彰显国画韵味。

再如当代艺术家张东峰所创作的风景油画,同样借鉴了中国画用笔笔触,画面更显灵动感。将国画用笔应用到油画的创作中,张东峰在其作品中也充分体现出国画独树一帜的风格。例如《家园》这一风景油画,按照描绘对象,用笔方面十分灵活,树枝使用“勾”的笔法,树叶部分则改为“擦”,随即通过山坡的“皴”、水塘的“染”等诸多笔法的对比,可以发现在这一幅油画作品中几乎囊括了传统国画的所有笔法,让观者感受到油画中描绘田园景象的轻松与祥和。

(二)用线

在国画造型方面,“线”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国画几乎都是用“线”进行表现,所以“线”使用的效果和国画作品效果息息相关。国画中的人物画,对于用线总结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如“十八描”。换言之,“线”作为国画的关键造型手段,是传统中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洋油画对于线的使用同样非常重视,尤其是凡·高和毕加索等画家[5]。

林风眠作为中西融合的提倡者,也是代表性人物,由其创作的油画《渔村丰收》中便采用了线条勾勒,强调画面的平面化结构,使观者在视觉上弱化油画立体感。在这一幅油画作品中,使用的线条疏密适中,且具有节奏,勾勒了人物、渔船和渔网等多种形象,展现在夕阳的海边渔村丰收的景象。欣赏这一幅油画时,其中同时融合了中西方绘画的优点,也体现出画家在线条、构图、构成、色彩等方面,对于中西融合的高超技巧[6]。

再如吴冠中的《江南》系列油画作品,画面大片浅色,却使用虚实相间的黑色线条,描绘砖瓦门窗和亭台楼阁等,按照点面之间的搭配,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江南景象,通过线条的灵活使用,也为画面赋予了简洁、明快感,彰显出国画的独特韵味。若将《江南》系列油画作品比喻为一种“无声”的音乐,那么画家使用的线条便视为舞动着的音符,彰显出韵律与节奏感,这便是线条在油画创作中的魅力。

(三)用色

南齐谢赫提出“六法论”,其中包括“随类赋彩”这一理论,即按照对象的不同差异化表现色彩。这一点可以通过早期绘画予以体现。比较早期的国画往往更加注重表现青绿山水和重彩等,用色层面也十分的艳丽,重点强调颜色的装饰性。通常我国传统绘画也具有“重墨轻色”的特点,以黑白浓淡干湿墨色变化为主,反而比较忽视常规意义上的表面光影、色彩。然而传统绘画中的实墨也可理解为“色”,这主要是因为墨部件表现为黑白浓淡的变化,还表现为计白当黑[7]。尽管视觉上所观察到的墨色真实性不能完全一致,但是也超出了自然表象,从中也能够感受到艺术家在绘画中注入的思想,与人们心理层面的认知相符,是在艺术加工之后的高层次的“真实”,这也是国画趣味性与精神韵味的体现。

相比之下油画注重写实性,所以色彩是油画的灵魂所在,如果忽略了色彩在油画中的体现,便失去了油画的意义。实际上中国油画在融合了国画元素后,在用色方面体现出一种独特感,使油画原有的表现力得到进一步的强化。例如董希文的代表性油画作品《开国大典》,主要的内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景象。那么在创作这一幅油画作品时,同时借鉴了中西绘画的优点,描绘方面遵循写实性,但在画面中对色彩、透视、光影的处理,且融合了国画元素,特别是色彩处理,彰显出国画工笔重彩的韵味,传递国画讲究的固有色观念,将西方油画写实绘画强调的条件色思维弱化,色彩方面单一的艳丽、明快,同时也表现出明显的对比感。画面中大片的蓝天、红色的地毯与红旗等,在用色方面表现出非常明显的对比,展现出“红光亮”的效果,仿佛能够切身感受到当时的喜庆氛围。

再如,吴冠中在1994 年所创作的《双燕》这一幅油画作品,无论是构图、色彩还是形式、意境,均能够认识到其对于东西方艺术文化精华的融合、吸收与探索。在《双燕》这幅油画作品中,简单处理了原本比较复杂的色彩,单纯地表现出黑白灰,使画面非常明快[8]。与此同时,大片的白墙上衬托着黑灰色的瓦与门窗,天空与水面则是近似白色的浅灰色,由此也体现出形式感,视觉上与水墨国画效果非常接近,透过中国油画作品展现出江南水乡的诗情画意,也表现出强烈的艺术性。欣赏这一油画作品时,便突破了现实色彩存在的制约,按照绘画的主题需求、画家本人的情感思想表达需求,在主客观要求的指导下灵活应用色彩,彰显出中国油画中国画元素的体现。

三、国画元素在中国油画中融合的效果

基于艺术层面,国画主要展现的是创作主旨,讲究“画分三科”,即宇宙与人生所涵盖的三个领域,具体如下:①透过人物画可以感知到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和谐关系;②透过山水画可以感知到人和自然相互融合的关系;③透过花鸟画可以感知到自然界中不同生命之间相处的和谐关系。由此可知,国画追求天道自然,而油画自从传入我国后,逐渐与国画相互融合,延伸出“意象油画”这一新的种类。众多画家将国画中包含的中西融合,视为中国油画发展的思路,实现我国绘画艺术领域的创新[9]。

国画题材分类方面,可以将其理解为艺术升华中的哲学思考。分别从人物、花鸟、山水这三个维度,组建宇宙整体,而且这三者之间相互联系,对于画家而言,是了解其创作思想的重要切入点。画家在中国油画中融入国画元素,也是西方油畫技法与国画精神的融合。国画的独特韵味、简洁的线条,在与西方油画结构、透视充分融合之后形成了新的艺术特色与韵味。例如贾又福创作的《高山仰止》,在该幅油画中,画面为新形态的写意山水,用线、造型、构图中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一方面构图十分饱满,造型也不同形态的悬崖绝壁中做出选择,整体展现出凝重、宏大之感。另一方面绝壁的用线具有宽大方整、厚重的特点,云朵线条也具有沉稳性,从中可以感受到画家想要透过这幅画表达的精神。由此可见,中国油画在发展与创新中,借鉴融合国画元素非常必要,是进一步实现中西方绘画艺术融合的重要路径。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西方文化频繁交流的当下,中国油画自从西方油画传入我国开始,便开始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其中国画元素更是成为中国油画创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国画元素和中国油画的融合,一方面可以为中西方文化与艺术的交融夯实基础,另一方面对于中国油画本身的创新而言,也是切实可行的方法。整合中西方绘画技法的优势,在中国传统绘画基础上延伸出新的领域与流派,并为西方油画在我国的发展注入传统文化元素,为文化的交融与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中国油画笔触结构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艺术之春
论结构
拥挤豆豆林
张德娜:以细腻笔触诠释自然之美
梵高:笔触与激情
小议中国油画的本土化
中国油画本土化的发展情况刍议
论《日出》的结构
浅析中国油画的绘画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