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歌曲融入民谣作品的教学实践
2023-05-30刘东
刘东
[ 关键词] 通俗歌曲;民谣作品;相互融合;教学实践
民谣作品通常都是以各民族的特点为基础进行创作的,民谣作品当中包含着大量的风土人情以及各地的风俗习惯。通常来讲,民谣作品在民间广为流传,但是在大众审美文化当中,民谣作品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如果能使民谣作品在社会大众间进行传播,那么也会使人们更加了解各地区的民族风俗。当今,通俗歌曲已经成为大学生文化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通俗歌曲作为当代音乐文化的主流形式,已经对当代大学生产生深刻的和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将更为流传的通俗歌曲融入民谣作品是一种非常好的选择。在民间民族音乐的教育中,要融入通俗歌曲的成分,努力寻找音乐样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审美异同点,使流行音乐、民族民间音乐为广大青年学生所喜爱。
一、通俗歌曲对大众的意义与影响
(一)通俗歌曲更加贴合人们的日常生活
一般来讲,通俗歌曲的内容会随着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节奏变化而发生变化,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而大众所喜爱的事物,不管是音乐还是其他艺术方面,都在发生着更迭。通俗音乐之所以更受人们的欢迎,是因为它会选择时下人们最热衷于讨论的话题进行创作,曲调简单,歌词内容也通俗易懂。歌词的通俗其实并不代表歌曲的庸俗,反而会更加贴合人们的生活和行为,能让人们在歌曲当中感受到真实的自我。
(二)通俗歌曲更加符合大众审美情趣
通俗歌曲产生和出现在社会生活当中,为大众提供了更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对象。我们能发现,大部分的通俗歌曲,它的曲调和歌词内容都是非常简单易懂的,也会被人们广为传唱[1]。而随着各种娱乐软件的增加,通俗音乐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网络上,都可以随处听见看见,甚至会出现保留原曲自己稍微更改歌词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也是因为人们对通俗歌曲的喜爱和认同,认为通俗歌曲更加符合自己的审美特点。其实,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也能体会到通俗歌曲在大众审美当中的流传度,在我们最常见的广告中,有很多广告的背景音乐都是广为流传的通俗歌曲,而在马路边的商铺中用来吸引人们注意力的,也都是廣为流传的通俗歌曲。由此可见,通俗歌曲是更加符合大众审美情趣的一种音乐种类。
二、中国民谣的特点
(一)民谣内容更加贴合民风习俗
民谣歌曲在曲调的选择和内容的编写上,都比较偏向本民族的民族特色和风俗习惯,比如壮族、苗族、瑶族、高山族等少数民族,他们的民谣作品大部分都是二声部或三声部,而汉族在民谣作品当中则是以劳动号子为主[2]。在民谣歌曲的演唱形式上,也分为多种形式,有独唱、对唱、齐唱、重唱等,而这些演唱形式也往往会结合本民族的民族特色。我们最常接触到的,也是最被大家广为熟知的有特色的民谣,无非是西北地区的信天游,信天游就是一种结合了西北地区的地理特征和人文风俗的民谣种类,它歌唱起来能够产生感天动地的情绪,曲调也是如同黄河般百曲千折;还有云贵地区的婉转悠扬的民谣作品,云贵地区通常以优美的景色引人注意,因此在其民谣作品当中,我们也能感受到美如画的风景,悠扬动听的鸟鸣;相对于南方民谣歌曲的婉转来讲,北方游牧民族的民谣歌曲则显得更为粗犷和豪放,他们的民谣歌曲会直率地表达出自己的民族特色,声音十分高亢,在听民谣的过程中,就能让人感受到北方人豪放直爽的性格。由此可见,民谣的内容非常贴合自己本民族的民风习俗和人们的性格特征,同样,各地区的民谣也反映出了本地区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特性。
(二)有现代民谣和传统民谣之分
在传统民歌当中主要分为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民间唱法,另一部分是戏曲唱法。民间唱法就如同上述我们所说的民谣内容更贴合民风习俗一样,民间唱法更多地会选择当地的民间艺人对歌曲进行演唱。因此,在演唱当中会结合着民间艺人的个人特色和本民族的民族特色,非常具有代表性,也是一种非常简朴不加任何修饰,更加直白的民谣。第二种戏曲唱法则是将民谣歌曲与艺术含量较高的戏曲进行了一定的融合,它与民间唱法最大的不同就是,它会区分不同的流派,在不同的剧种当中同一首民谣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戏曲艺术一直都是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艺术形式,因此与戏曲艺术进行融合的民谣作品也成为民族音乐的瑰宝。
而在现代民谣当中,民谣的唱法则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人们的精神面貌和生活状况都得到了很大的进步,与之相对应的民谣演唱也扩大了范围,与传统民谣不同的是,现代民谣能够将原本的民谣特色与西洋音乐的精华相结合,形成一种属于中华民族独有的民谣歌曲。相对于传统民谣而言,现代民谣的传唱度会更高,他的艺术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人们对于民谣的接受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三、通俗歌曲融入民谣作品中的教学实践
(一)转变观念,顺应民歌流行化潮流
通俗音乐其实就是流行音乐当中的一种,流行音乐之所以流行,就在于它的时代性和大众性,而民哥之所以不够普及,是因为它具有极强的独特性[3]。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有着前卫的思想和敏感的自我意识,渴望自我才能的展示和与周围人群的交流。通俗歌曲在演唱形式和表现手段上十分强调群众性,强调参与和交流,注意运用现代最新科技手段和多种艺术元素,灯光、美术、服装、舞蹈、音响等综合运用,现代感、时尚感、青春感强,满足现代人追求多样化感受的审美特征,容易调动欣赏者的情绪,给欣赏者以巨大的视听觉冲击和广泛的参与空间。这些特点,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当代大学生不甘平淡、追求刺激的心理倾向。因此,无论是音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还是民歌本身的发展过程当中,都一定要及时转变固有的观念,不应该认为民歌就要时刻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不做任何改变。相反的,我们需要保留民歌当中的固有特色,但也要在维持特色的基础上融合流行音乐的元素,使原本不具有传唱优势的民谣作品变得更加朗朗上口,能让更多的人熟知并传播。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只有将民谣特色与流行音乐元素相结合的民谣歌曲,才能更加打动群众,更加符合大众的审美,比如在2021 年,十大民谣歌曲排行榜中占据前三名的分别是《同桌的你》《南山南》《成都》,这三首歌曲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网络上,都被人广为流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几首歌曲与通俗音乐相差不多,既保留了自己的民族特色和风格,又融入了流行音乐当中的元素,使民歌作品更加朗朗上口,曲调简单,提高了传唱度。
(二)通俗音乐要与民谣歌曲进行多种形式的互融
在将通俗音乐与民谣歌曲相融合的过程当中,我们需要关注到多种形式上的互相融合[4]。首先就是歌词上的融合,其实已经有很多的民间音乐都会选择著名的句式,十分整齐的诗歌来作为歌词,比如初中就学习过的《水调歌头》就已经被更改成一种流行唱法的音乐内容,这也是流行音乐对民间歌曲的借鉴之一。其次就是唱法与形式上的融合,民谣歌曲的唱法基本上都是十分单一且有规则的,无论歌词有几段,每一段的唱法和曲调都是十分相近甚至是一模一样的,这种规范但又单一的演唱方法并没有特点,也没有将民谣歌曲推向一个更高的高度;但通俗音乐就与之不同,在通俗音乐当中,我们可以很轻松地发现一首歌曲就会运用到多种音乐表现形式,它可能存在说唱转音、强混弱混等,多种类的音乐表演形式也能将歌曲变得更加悠扬婉转,具有自己的个人特色,使每一首歌曲都有独特的特点,会被人们更加牢记。因此,民谣歌曲在唱法和演唱形式上也应该采取通俗音乐的表演形式,比如《山路十八弯》,这首歌曲就采用了两种不同的唱法,在既表达了中国风的曲风的同时,也能体现出民间歌曲和通俗音乐的融合。第三是音乐曲调方面的融合,通俗歌曲如果能与民间的民谣作品在曲调上面进行有效的融合,那么无论是通俗歌曲还是民谣歌曲的最终表现形式,都有强烈的文化表达性,其实,在现如今的通俗歌曲当中,就已经出现了很多结合民谣元素的歌曲内容,比如我们最为熟知的《刀马旦》和《新贵妃醉酒》,在这两种通俗音乐当中都结合了戏曲表演的唱腔形式,它既创新了流行唱法的表演形式和曲调,也能让听众更加了解戏曲唱法。曲调方面的融合才是通俗歌曲与民谣作品相结合的最直接的形式之一,只有对唱法和曲调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创新,流行歌曲才能更好地融入民谣作品当中。
(三)选择经典案例,注重引导
通俗歌曲作为当今中国音乐文化的主流形式,通俗歌曲与大学校园有着天然的不解之缘,它的流行特质为天性追求流行时尚的青年提供了巨大的舞台。大学生作为通俗歌曲的主要消费群体,大学校园作为通俗歌曲的主要流行场所,通俗歌曲在这里的影响最大、最深。如何加强对大学校园通俗歌曲热的引导?在对流行歌曲和民谣作品的教学当中,我们一定要选择一些经典的案例,对学生进行引导,只有选择最合适、最恰当的教学内容,学生在理解起来才会更加轻松。虽然我们需要将通俗音乐融入民谣作品当中,但是我们也不能随意改编民谣作品。民谣作品之所以宝贵,是因为它具有独特的中国色彩和各民族间不同的风土人情,即便是要与通俗歌曲进行融合,也需要保持它原有的韵味。因此,在民族歌曲的选择当中,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民歌作品,比如李玲玉的《红太阳》或者腾格尔韦唯演唱的《小河淌水》。这一系列的民歌既有经典内容,也可以适当在其中加入通俗歌曲中的音乐元素,以此类作品作为音乐教学的案例才不会适得其反,对学生形成误导。
(四)创设情境,将课堂变成创作与体验场所
亲身创作一定是音乐学习当中的重要步骤,因此,教师一定要在教学过程当中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寻找可以相互融合的通俗音乐和民谣作品,通过自己的创新或改编,将二者相互融合,并在课堂上向学生们进行展示[5]。教师要主动走进学生通俗音乐生活之中,积极参与校园原创歌曲的创作、演出活动,热情扶持校园通俗歌曲的发展,在参与中理解和把握大学生的音乐审美心理,取得大学音乐艺术教育的主动权。教师可以选择特定类型的通俗歌曲和民谣作品让学生进行选择,并在课堂上完成自己的创作内容,通过录音机或摄像机对学生的演唱进行录制后再播放,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自己创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自己和他人做一个正向的评价。为了保持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作欲望,教师需要鼓励学生们大胆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对民谣歌曲进行全新的创作并踊跃地展示自己的创作成品。教师帮助学生建设创作场景能够更加集中学生的创作能力,解决学生创作难、开口难的问题,这样既能增加学生的创作能力,还能提高学生对通俗音乐与民谣作品融合的理解,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四、结论
在一般情况下,民谣被大家熟知却不能被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潮流所接受,因此适当地对民谣作品进行创新与整合是非常有必要的,有效的创新也会让大众更加了解民谣特色,了解某个地区特有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通俗音乐与民谣作品的相互融合是对两种音乐形式都有利的做法,通俗音乐可以借鉴民谣内容提高自身的音乐特色,民谣作品又可以利用流行元素进行革新,一举两得。综上所述,将通俗音乐与民謠作品进行有效的融合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它既保留了民谣作品的独特性又能提高其传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