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综合思维培养的深度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

2023-05-30王春江杨绪华

经济师 2023年4期
关键词:综合思维深度教学教学现状

王春江 杨绪华

摘 要:综合思维是综合性的体现,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深度教学指向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方法。文章对基于综合思维培养的深度教学展开研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提出了相关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综合思维 深度教学 教学现状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F016.3;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3)04-209-03

一、引言

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综合思维是综合性的集中体现,借助综合思维去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是学习地理的有效途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综合思维是学生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对其内涵、表现、育人价值、水平划分等作详细说明。可见,综合思维对高中地理学习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应该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素养。然而,在高中实际地理课堂教学中,还存在教学知识囿于书本、教学方法较单一等问题,使学生趋向于被动学习和机械记忆,无法作为主体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地理学习中,不能够全面系统地认识地理现象、综合地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进而为学生综合思维素养的养成带来困难。为破解这一难题,深度教学应运而生,成为高中地理课堂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有效途径。深度教学旨在引导学生以掌握地理知识为基础,以深入理解知识本质为目标,注重知识间的关联性,学会知识的迁移应用,进而促进地理思维的形成、地理综合思维素养的养成。

二、概述

(一)综合思维

综合思维是人们运用综合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和能力[1]。高中地理课程标准针对综合思维素养的育人价值、具体表现、水平划分等内容作详细说明。基于对新课程标准中相关概念的理解及董春林、王民等人相关解读的领悟,本文认为地理综合思维是集要素、时空、地方三大综合为一体的思维方式,是综合性的集中体现,其鼓励学生能够用全面、系统、动态的视角,了解和认识地理对象,分析和总结地理对象的成因及规律,进而达到获取地理知识,习得地理学习能力的目的。

(二)深度教学

深度教学基于知识内在结构,引导学生从表层符号学习走向学科逻辑和定义系统的理解和掌握,进而导向学科核心素养[2]。姚林群、安富海、李平、关富林等人对深度教学相关内容进行解读,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其共性是指出深度教学具有理解性、建构性、发展性、反思性、深刻性等性质。基于上述概念的理解及实际教学经验的总结,本文认为深度教学是以“最近发展区”理论为指导,基于教材内容的充分理解,挖掘知识的本质及内涵,探究知识间的关联性,并将学到的知识迁移应用,进而促进自身学习过程中必备能力养成的教学。

地理深度教学是深度教学在地理课程中的应用,能够满足地理课程发展的现实需求,是教师通过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实现师生双向互动,促进知识迁移与应用,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教学活动[3]。地理深度教学要求教师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并以此为基础,带领学生深入挖掘地理知识的本质,探究知识之间的联系,以便学生能够形成地理思维、增强地理学习能力、养成地理核心素养。

三、综合思维培養与深度教学之间的联系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将综合思维具体划分为四个水平,由水平一到水平四,是由简单认知到深入理解的过程;是思维由简单到复杂、认识由浅显到深刻的过程。而深度教学的实践意义在于形成并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与综合思维素养水平提升的目标不谋而合。

深度教学以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为指向,通过多种有效的教学措施,引导学生基于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逐层深入地挖掘知识的内涵,不断探寻知识之间的关联,巧妙运用已有知识,全面细致地分析地理现象,综合深入地解决地理问题。而综合思维的培养意义在于全面、系统地认识和分析地理环境,与深度教学的教学过程相适应。

综上可知,地理综合思维与地理深度教学密切联系,地理综合思维的养成是地理深度教学的指向,地理深度教学的实施是地理综合思维养成的路径。培养地理综合思维的过程,也是推进地理深度教学的过程,二者相互影响、共同发展。可见,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深度教学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素养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四、深度教学培养高中生综合思维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新的教育理念较难应用于实际教学

多数教师对地理综合思维、深度教学等新的教育理念有一定的了解,但部分教师难以深入理解新的教育理念的内涵和本质,进而导致在教学实践应用中存在困难。究其原因,一方面,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部分教师尤其是老教师,习惯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加之自身精力有限,导致较少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教学;另一方面,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教师往往因为担心自己的教学改革会影响学生的高考成绩,而中断甚至不实施将新的教育理念应用于实际教学。

(二)深度教学方式较单一,内容多为表层知识

多数教师地理课堂进行深度教学时,往往以讲授法为主,自主探究法、小组讨论法使用较少。教师与学生之间难以建立起双向互动,学生的学习缺乏积极主动性,表现为被动地学习、机械地记忆,导致学习到的多为表层知识,思维难以形成和发展。究其原因,一方面,教师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对新的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另一方面,师生之间缺乏交流,教师难以探询到学生课堂学习的真实状况,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学习的自主性较差,难以实现深度学习

多数学生在地理课堂学习过程中,其主观能动性较差,表现为不去深入挖掘知识的内涵,探究知识间的关联,更不能充分运用知识,认识和分析某些现象,探究和解决相关问题,导致未能实现深度学习。究其原因,一方面,教师未能很好地转变教学观念,课堂教学中仍坚持以教师为中心,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的学习趋于被动;另一方面,学生尚未意识到自己是课堂学习的主体,习惯于被动学习,获取知识大多依赖教师讲授,较少主动思考和分析相关现象及问题,导致日常学习居于表面,而未能实现深度学习。

(四)良好的思维方式与习惯未能有效地养成

多数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教师教授的地理知识,但在知识的运用上存在一定的困难,难以综合深入地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导致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与习惯未能有效地养成,进而影响综合思维素养的习得。究其原因,一方面,受高考的影响,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提高答题的正确率,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导致学生通常注重理解和掌握地理教材中的内容、课堂上教师讲授的知识,对地理课外知识很少涉及;另一方面,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学生习惯于被动地学习,较少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较少积极主动地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全面地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导致未能及时地为学生提供形成良好思维方式与习惯的条件。

五、高中地理运用深度教学培养综合思维的策略

(一)应用新的教育理念,深度培养综合思维

高中地理教师作为高中地理教育的实践者和推动者,应该通过阅读期刊杂志、参与教研活动、观摩公开课等方式,加深对地理综合思维、深度教学等新的教育理念的学习和理解,并将其结合已有的教学方式,在实际地理课堂教学中加以应用。通过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地理知识的内涵,探究知识间的关联性,学会迁移应用所学知识,综合全面地分析地理现象,系统深入地解决地理问题,进而推动良好思维习惯的形成、综合思维素养的养成。

(二)创设合理教学情境,设置连贯探究问题

高中地理课堂进行深度教学,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运用探究式教学,创设真实、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以学生原有认知水平为出发点,设置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接续连贯的探究问题,引导其主动参与课堂探究活动,挖掘地理知识的本质,巧妙联系已有知识并迁移应用,以便综合全面地解析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而构思和建立逻辑思维体系,培养综合思维素养。

例如,针对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Ⅲ中“资源跨区域调配”内容开展教學,教师可以围绕中国的西气东输寻找素材,设置连贯性的探究问题,引导学生综合深入地分析和解决西气东输的相关问题,进而有利于学生深度学习,形成逻辑思维,养成综合思维素养。如表1所示。

(三)整合教材内容要点,构建完整思维导图

高中地理知识具有碎片化的特点,在进行课堂深度教学时,教师首先应该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学情,通过教材、地图册、教辅书籍等资料的阅读与分析,整合地理课堂中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要点,初步形成知识框架;其次运用恰当的思维导图,理清知识之间的脉络与联系,完整呈现学习内容及要点知识,系统构建知识体系。通过教材内容的整合与思维导图的运用,学生的逻辑思维体系得以构建,地理综合思维素养水平得以提升。

(四)结合多种教学方法,有序推进深度教学

高中地理课堂进行深度教学,教师应该坚持课程标准的导向作用,联系教材内容和学生学情,选择不同的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加以应用。对于以讲授法为代表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应该适当改进,做到循序渐进地讲深讲透地理知识,并详细分析知识间的联系。对于以探究法为代表的新颖的教学方法应该敢于应用,鼓励学生以自主思考、小组讨论的方式,深入地理现象及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中,进而养成探究学习能力及综合思维素养。

例如,针对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Ⅰ中“亚洲东部季风环流”内容开展教学,教师可以将讲授法、地图法、讨论法、探究法相结合,综合深入地分析和解决亚洲东部季风环流的相关问题,进而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提升综合思维素养水平。如表2所示。

(五)注重反思结合评价,及时进行成效反馈

高中地理课堂进行深度教学,教师和学生应该做到将反思与评价相结合,并将其贯穿于整个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对教师而言,教学活动开始前,做到反思和评价教学内容及方法的选择是否合理;教学活动进行时,做到反思和评价自身教学行为是否得当;教学活动完成后,做到反思和评价整堂课的实施效果是否良好。对学生而言,学生应该对学习过程中的自身行为进行反思评价,发现并认识自身在综合思维素养的养成上存在的不足,做到及时改正。

例如,在运用深度教学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素养时,可以结合教学要求和学习需求,构建检验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量表,从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分别检验教学效果和学习成果。如表3所示。

六、结语

高中地理课堂,教师运用深度教学培养综合思维素养,符合教学的要求,满足学习的需求。经实践验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开展探究活动、构建思维导图、设计评价量表等环节,能够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其参与探究活动,分析探讨和解决相关现象及问题,进而全面系统地掌握知识,养成探究学习能力,提升综合思维素养水平。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 郭元祥.知识的性质、结构与深度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9(11):17-23.

[3] 曹欣然,卢清丽,陈宁.强有力知识取向下的高中地理深度教学策略[J].地理教育,2019(01):4-7.

[4] 冯虎,刘丹.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深度教学[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0(02):7-10.

[5] 李小妹,景晓菲.地理综合思维素养构成分析及对教学的指向[J].地理教学,2020(13):4-9.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理学院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0)

[作者简介:王春江(1998—),佳木斯大学学科教学(地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学地理教学;通讯作者:杨绪华,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人文地理、地理教学。](责编:若佳)

猜你喜欢

综合思维深度教学教学现状
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培养学科素养
课堂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资源设计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
谈能力导向的深度教学及相关策略
中西文化差别之源:大小关系相反的时空观
以能力为导向的政治课深度教学
有效教学的深度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