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教学:“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必由路径
2023-05-30施雁飞
施雁飞
【摘要】为使学校教育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进一步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内容,只有打造高效课堂,让学生享受到高效的教育,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减负必须提高质量,高效教学改革是“双减”政策实施的正确方向。
【关键词】“双减”背景;小学数学;高效教学
“双减”是指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该政策出台的背景是学生作业数量过多和校外培训压力过重,挤占了学生的锻炼、休息等时间,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双减”政策落实的路径有多条,其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主渠道。“双减”看似要求学校做减法,要减少作业量,减少作业时间。实质上要求学校做加法,要加大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只有缔造高效课堂,让学生享受到优质高效的教育,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有了高效教学,学生的素质在课堂上得到提升,就无需做大量的作业,不必去参加校外培训辅导。减负需要提质,高效教学是“双减”政策落地的应然之路。
一、“双减”政策,呼唤高效数学教学
俗话说得好:“解铃还须系铃人。”“双减”政策出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学校教育教学是其背后重要的推手,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过多,以至于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影响了学生的休息时间。当然,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给学生多布置作业,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但是,方法却不适当、不科学,不能靠题海战术的方法帮助学生复习巩固,不能靠牺牲学生休息时间赢取考试高分。如果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上都学得很好,就没有必要给学生再布置大量的作业,学生的学习负担就会减轻。课堂教学低效是导致“双减”政策的深层诱因,要想落实“双减”政策,要想解放学生身上“作业负担”“培训负担”这两大束缚,要想确保学生身心健康,教师必须自己去亲手解开,这就需要从课堂教学改革着手,优化教学手段和方法,构建高效数学课堂,實施高效数学教学,通过减负增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四字特色,彰显数学高效课堂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可以用“和”“趣”“动”“思”四个字来概括,有了这四根立柱的支撑,高效课堂才会得以塑形,高效教学才会得以发生。
1.和:和睦亲如一家
俗话说得好:“家和万事兴。”班级如同一个大家庭,教师和学生都是这个家庭中的一员,教师是父母,学生是子女。家庭和睦,关系和谐,这样的家庭才会兴旺发达。在传统数学课堂中,教师高高在上,与学生关系疏远,不能和睦相处,甚至矛盾敌对;学生怕老师,甚至恨老师,导致学生厌学。高效数学课堂中的教师走下讲台,低下身子,融入学生,平等对话,老师爱护学生,宽容学生;学生亲近老师,喜欢学习,师生和睦亲如一家,其乐融融。
2.趣:学生兴趣浓厚
兴趣是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学生若对数学失去兴趣,就不会产生主动学习的动机,只能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高效数学课堂中充满情趣,学生对数学内容感兴趣,对数学学习有热情,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甚至在数学探究活动中流连忘返,沉浸其中。“趣”是高效数学课堂的标志性特点,数学不枯燥单调,内容丰富有趣,形式多样,学生喜欢学,主动学,兴趣浓厚,乐趣无穷,学有所获。
3.动:亲历实践体验
俗话说得好:“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课堂如同水池,师生如同池中之水,如果师生之间不积极互动,课堂就会像一潭死水,死气沉沉。高效数学课堂是“动”的课堂,学生心情激动,勇于行动。这里的“动”体现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这里的“动”表现在学生活泼好动,学习灵动。“动”的数学课堂,学生在动中学,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口表达、动脑思考;学生做中学,参与探究活动,亲历实践体验,亲自感知体悟,亲自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真正实现知识的有意义建构。
4.思:闪耀思维火花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学习离不开思考,高效的学习更加需要能动的高品质的思维。传统教学之所以低效,根本原因是课堂中没有思考的气息,学生机械学习,死记硬背,不动脑筋,不爱思考,教师没有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没有调动学生的能动思维。“思维是数学的灵魂。”高效数学课堂是“思”的课堂,教师关注学生思维训练,教学中闪耀着思维火花。教师设计的问题富有思维含量,提出的问题具有启发性、开放性。学生做思结合,不仅在做中学,而且在做中思,在思中创。高效数学课堂,学生不仅爱学、乐学,而且善思、慧学。
三、优化策略,推动数学高效教学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实现自主发展,教师要设法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学生的学习时空。教师还要优化教学策略,推动高效教学。
1.限教以保学
以往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教师的教学,靠一张嘴,一个人一堂课讲到底。但学生光靠听不去做,光凭听不去思,经常是囫囵吞枣,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常常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即便当时听进去,过一会儿就忘记了。
小学数学教学要高效,首先要采取“限教以保学”的策略,所谓限教保学,就是限制教师的课堂地位,保障学生课堂主人的位置;限制教师过多教学的权利,保证学生的学习自主权;限制教师教授的时间,保证学生探究练习的时间;限制教师过多的指导干预,保证学生的探究学习空间。限教保学要做到限时讲授,精讲精练。例如,在教“图形的旋转”一课中,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合理分配师生活动比例,教师在课堂中合理分配时间,少讲精讲,只讲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讲思考的关键点和堵点,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自主探究,去操作体验,去学以致用。
2.先学而后教
数学高效课堂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课堂,是学生自己有意义地去建构知识的过程,为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与独立性,我们要组织学生有效先学。“先学而后教”是数学高效教学的重要策略,所谓先学后教,就是学生先自学教师后教授,学生自己预学,自学新知,自我尝试,自我摸索。在学生充分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共同研讨学习。
先学后教让教学更有针对性,教师可以做到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需求确定教学内容与方法。学生已经会的就无需再教,学生遇到的共性问题可以教。先学不仅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创造的意识和能力。高效数学课堂中的先学,不是让学生自由随意的自学,而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学,是一种有效先学。为了学生自学更有效,教师要给学生提出学习要求和目标,要给学生提供自学辅助工具,如操作材料、活动单、练习单等,为学生提供导航,搭建支架,给学生助学。例如,在教学“用计算器计算”时,采用了先学而后教,教师给学生提供了自学单,让学生先自主预习,自我尝试实践,通过自学材料的阅读,认识计算器的结构名称,通过对计算器的操作,了解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在学生自学之后,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开展练习巩固。
3.合作助探究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探究,主张采用“探究教学法”,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参与到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索,实现自我建构。学生探究学习一般分为两种方式:独立探究与合作探究。独立探究是指学生个体独自进行探索,对问题进行独立分析,独自解决问题。合作探究是指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寻找问题解决的思路和方法,找到问题的答案,完成学习任务。
在开展探究教学法时,常常两种方式兼用,既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能力,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同时通过合作助探究,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习效率。人多智慧高,集体力量大,合作探究增加了学生交往,调动学生探究积极性,合作探究将学生抱成一团,凝心聚力,让高效学习成为可能。例如,在教学“多边形的面积”单元中,笔者几乎每一课时都组织学生合作探究,无论是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还是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都设计安排了合作学习环节,学生分组实验,小组讨论,集体交流,归纳总结,建构模型。学生在合作中动手动脑,互帮互助,集思广益,出色完成学习任务,高效实现教学目标。
4.展示中增智
俗話说得好:“与人交谈一次,胜过闭门劳作多年。”交谈是一种交流方式,也是一种学习方式,交谈不仅给学生增加了交往机会,培养了学生表达能力,而且实现了信息交流、思想交换、经验共享,为学生赋能增智。学生学习交流的方式有很多,展示也是其中一种,通过展示方式进行互动交流。所谓展示,就是指学生把各自的学习成果呈现出来,如作业作品、实验结论、思想观点、学习方法、学习经验等,展示的内容可以是好的方面,也可以是不好的方面。
展示可以让教师发现学生的学情,了解学生的基础,让教学更有针对性。例如,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发现并提出问题之后,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学生自主学习之后,组织学生展示交流:采用了什么策略?是怎样列举的?在学生展示交流时,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如何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展示为学生搭建了交流分享的平台,给学生提供了讨论碰撞的机会,有助于学生深度思考,促进学生思维进阶,展示可以让学生增智,提高自豪感,增强自信心。
5.学科相融合
新课程提出“跨学科主题教学”,倡导组织学生跨学科学习。学生的生活应当是完整的,问题的解决需要用到多学科知识。因此,各学科不应当是割裂开来的,而要将各学科有机融合起来,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科相融合,是数学高效教学的有效手段,我们既要坚持数学学科立场,又要借助其他学科知识工具来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譬如,在教学“运动与身体变化”时,就需要用到数学、科学、体育与健康等学科的知识,当然,主要还是运用计算、分析、推理等数学工具。学科融合教学,让抽象的数学变得具体,使干瘪的内容变得丰富,学科融合教学,让教学目标变得多维,让学习方法变得多元,助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有效提升了数学教学的质效。
减负必先提质。开展高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是“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必由路径。
【参考文献】
[1]宋志强.“双减”背景下教育质量监测中的数据统计[J].教学与管理,2022(08).
[2]吕娜,芮志成.“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减负增效的实践与思考[J].教学与管理,20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