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泰坦尼克号的谣言背后

2023-05-30袁汉

今日文摘 2023年7期
关键词:主甲板救生艇煤仓

袁汉

不知不覺间,詹姆斯·卡梅隆导演的《泰坦尼克号》已经上映25周年,而现实中的泰坦尼克号,则已经沉睡了111年,但它并没有被遗忘。从媒体到考古界,从书籍到电影,这艘悲剧之船是始终不会过时的话题,除了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也衍生了太多真伪难辨的传说。

来自木乃伊的诅咒

1912年4月10日,泰坦尼克号长鸣汽笛告别南安普敦港,开始它的处女航。计划中,在一周后,这艘号称“永不沉没”的豪华邮轮将从自由女神像脚下驶过,让无数翘首期盼的纽约人一睹它的风采。可惜泰坦尼克号永远无法抵达它的终点,启航5天后的那个致命夜晚,它带着上千名乘客和船员,沉入北大西洋黢黑的海底。

许多人都听说过这个离奇的故事:一具名叫亚曼拉的木乃伊从出土开始就不断给周围的人带来厄运,在被送进大英博物馆后,还造成清洁工、巡夜人和游客的离奇死亡。后来,有位不信邪的美国考古学家重金买下这具木乃伊,准备运回美国研究,他乘坐的那艘船就是泰坦尼克号。

泰坦尼克号的沉没本身有许多难以解释之处,如果它的货舱里放着一具受诅咒的木乃伊,那所有的谜团就都解释得通了,可惜这是一个刻意编造的谣言。谣言的始作俑者就是泰坦尼克号上的乘客威廉·斯特德,他是当时著名的报纸编辑和唯心论者,编故事是他的拿手好戏。受诅咒的木乃伊这个故事已被斯特德讲了许多年,他在泰坦尼克号上就餐时重提旧事,还即兴发挥加上了木乃伊就在船上这一段,给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泰坦尼克号遇难后,斯特德随这艘巨轮一起沉入海底,那些幸存的听众却把这段故事传了出去。事故发生不到一个月,《华盛顿邮报》就刊登了一篇报道,将泰坦尼克号的沉没归咎于木乃伊的诅咒。有了媒体的推波助澜,这个谣言竟流传了1个世纪,直到今天还有受蒙骗的人对此津津乐道。

事实上,那具在传说中随泰坦尼克号沉入海底的木乃伊在大英博物馆的编号是22542,实际上只是一具木乃伊棺盖,自1890年在馆内展出以来从未离开过。据某些报道,棺材里的木乃伊还在埃及。总之,它没有去过美国。

煤仓火灾与消失的望远镜

在沉船后不久,还出现了关于泰坦尼克号煤仓起火导致沉没的谣言,被辟谣后曾销声匿迹近一个世纪,近年来又被重新翻了出来。这个谣言的核心内容是:泰坦尼克号在处女航开始后不久,煤仓就起了火,火灾损害了船体结构的强度,否则撞上冰山也不会使其沉没。

支撑该谣言的是几张泰坦尼克号的照片,在右舷靠近船头位置能看到一块色差比较明显的地方,好像船体上出现一块污渍,据说那里就是煤仓起火的地方。需要肯定的是,泰坦尼克号启航前10天煤仓确实起火,直到航行几天后才扑灭,在当时的大型船只中这种边航行边灭火的情况不能说很普遍,却也是常规救险操作。照片上有色差的地方并不是起火煤仓所在的位置,再往后大约15米左右才是。灭火时船员把没有着火的煤转移到另一煤仓,已经着火的煤则送进锅炉,鉴于泰坦尼克号的煤仓高达三层,这是一件艰难而繁重的工作。

最近重拾这一话题的一个人是爱尔兰记者塞南·莫洛尼,2017年,他声称泰坦尼克号是一艘单体船,煤仓火灾产生的热量很容易削弱船体结构。不过早在当年对沉船事件的调查中,就有负责的官员注意到了船上的火灾,随后否定了火灾导致事故的可能性。多年来,不少研究泰坦尼克号的专家也对这一谣言提出过多次反驳,他们都表示没有证据表明火灾对船体强度造成了损害。

另一个流传很广的谣言是,泰坦尼克号的二副把望远镜锁在了柜子里,导致沉船当晚值班的两名瞭望员只能用肉眼观察,因此没有发现致命的冰山。同许多谣言一样,这个谣言真假参半——泰坦尼克号上的瞭望员有专用望远镜,航行时交给瞭望员使用,船靠岸时望远镜会被锁起来。泰坦尼克号驶离贝尔法斯特试航时,瞭望员的专用望远镜确实不见了,二副戴维·布莱尔把自己的望远镜借给他们应急,到达南安普敦后他要回望远镜并锁了起来。布莱尔并没有随泰坦尼克号开始首航,继任者手中又没有锁望远镜那个柜子的钥匙,因此瞭望员不得不靠肉眼观察。

在沉船后的调查中,望远镜问题成为争议焦点之一。可以确定的是,当时世界上大多数远洋邮轮的瞭望员都不使用望远镜,而且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那晚天气晴好,用望远镜观察只会限制视野。大多数幸存的船员都表示,瞭望员是否使用望远镜对灾难的发生没有决定性影响,而强调望远镜作用的说法主要来自值班瞭望员弗雷德里克·弗利特,害怕成为替罪羊的他当然有这样说的动机。

救生艇与三等舱

众所周知,泰坦尼克号上的救生艇装不下船上所有乘员,有人一直抓住这点指责白星航运公司的盲目自信,白白断送了1514条人命。但需要明确的是,当时的法规规定泰坦尼克号应配备16艘救生艇,白星公司不仅遵守了规定,还额外配备了4艘折叠式救生艇。这足以证明,泰坦尼克号“永不沉没”的名声并没有冲昏白星公司高层的头脑。

鉴于救生艇的作用并非远程航行,而是将船上乘员转移到前来营救的船只上,泰坦尼克号上的救生艇数量在非极端情况下完全够用,可惜泰坦尼克号一出事就是灾难性的。但假设它配备了能装下所有人的救生艇,就真能减少损失吗?

据记载,船长爱德华·史密斯是在当日凌晨0时5分下令弃船的,最后一艘救生艇在2时15分从倾斜的甲板滑入海中,中间这2小时10分钟的时间甚至不够下放船上的所有20艘救生艇。固定于泰坦尼克号舰桥后方的2艘折叠艇还没来得及放下,船沉没后有大约50名落水乘员抓住了这2艘折叠艇,他们是船上最后一批从死亡之门逃回来的人。

关于救生艇,唯一可以指责的是泰坦尼克号船员在操作吊艇架方面训练不足,延误了救生艇的下水时间。由于事发突然,当时的场面相当混乱,有些救生艇只装了核载人数的一半就匆匆离开,这也导致更多人遇难。

据说疏散逃生时,三等舱乘客被锁在甲板下的船舱内,让头等舱和二等舱乘客获得更多逃生机会。这是相关谣言中恒久不变的一个,毕竟电影里都是这么拍的,而船上约700名三等舱乘客只有不到200人活下来似乎也证明了这一点。

跟当时的其他邮轮相比,泰坦尼克号的三等舱条件已不算差。鉴于票价只要3到8英镑,里面的乘客大都是移民前往美国的穷人。泰坦尼克号的三等舱内确实有金属折叠门将舱室与主甲板分开,这是因为当时的移民法要求远洋邮轮严格划分舱位,以防止疾病传播。这些折叠门在事故发生时是否被锁上,幸存者各有说法,即使它们都被锁上了,三等舱乘客前往主甲板的路也不止这一条,三等舱吸烟室就与主甲板相通。不幸的是,船上没有明显的标志引导乘客从主甲板前往救生艇所在的顶层甲板,三等舱乘客中又有不少人根本不懂英语,这也导致了船上工作人员对他们的疏散进度缓慢。三等舱乘客在灾难刚发生时,试图通过头等舱和二等舱所在的甲板前往顶层甲板,当时大多数人都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认为船不会沉没,周围前来救援的船只也会在1个小时内赶到。

泰坦尼克号三等舱乘客较高的死亡率是组织不善、语言障碍和误判形势酿成的悲剧,但非要说有人故意牺牲他们让富有的乘客逃生,则是一个荒谬的谣言。

泰坦尼克号留下了太多的疑问,也因此成为了世人尽情挥洒想象的一块传奇画布。■

(钟承志荐自《世界博览》)

猜你喜欢

主甲板救生艇煤仓
“平安号”水上救生艇
可调螺距螺旋桨激励下船尾结构振动控制研究
储煤仓预防自燃的实践
IMO同意有关全封闭救生艇通风要求的草案
大断面煤仓分段掘砌作业法
中海油服获救生艇释放钩新型专利证书
圆筒形FPSO特点与总体布置策略分析
自升式风车安装船主甲板强度评估
沉垫自升式平台迁移工况桩腿力学研究
防原煤直砸煤仓壁溜煤槽的创新设计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