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京都市圈产业协同发展研究

2023-05-30温李庆顾巍巍班鸣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区位熵灰色关联度

温李庆 顾巍巍 班鸣

[摘 要]基于统计年鉴关于南京都市圈各城市各产业增加值数据,对比分析产业发展现状,利用区位熵、灰色关联度等分析法进行建模研究。结果表明,根据产业发展现状,南京都市圈城市可划分为3个梯队;根据区位熵分析,得到各城市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根据灰色关联度分析,提出都市圈产业跨区域协同和集群化发展重点方向。根据上述结果,从南京都市圈产业协同发展视角提出以下建议:因地制宜发展主导产业,形成产业发展雁阵格局;聚焦重点布局跨区域产业,形成产业发展集群效应;建立完善协同发展规则体系,形成产业发展长效机制。

[关键词]南京都市圈;产业协同;区位熵;灰色关联度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071(2023)01-0088-09

引言

当前,我国正在进入新型城镇化时代,都市圈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区域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出现的现象,也是城市地域空间形态演化的高级形式[1]。2021年2月,《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原则同意,成为中国第一个经国家批复建设的都市圈。截至目前,国家发改委已经批复了多个都市圈规划,包括南京、福州、成都、西安、长株潭等。其中,南京都市圈地跨苏皖两省,是唯一跨省规划建设的都市圈。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信息全球化的演进,都市圈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介入全球竞争的基本单元。经济全球化的核心是产业全球化,都市圈的产业竞争力决定着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未来发展潜力。南京都市圈制造业实力雄厚、金融体系完整、科教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是国家重要的制造业、金融业、信息技术服务业、科教和文化中心。随着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的全面推进,都市圈产业协同发展将进入新的阶段。如何充分发挥都市圈各城市的资源禀赋和主导产业优势,建立城市间产业的跨区域协同和集群化发展的体制机制是都市圈产业协同发展面临的重大且紧迫的课题。

本文基于统计年鉴关于南京都市圈各城市各产业增加值数据,对比分析产业发展现状,利用区位熵、灰色关联度等分析法进行建模研究。并据此得出相应的结论,提出对应的政策建议。创新点在于3个方面:一是根据产业发展现状,将都市圈各城市划分为3个梯队。二是根据区位熵分析,得出各城市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三是根据灰色关联度分析,提出都市圈产业跨区域协同和集群化发展重点方向。

一、 文献综述

德国学者哈肯最早提出了产业协同发展理论,该理论认为在一个系统内子系统间的伺服原理和自组织原理可以实现各系统的协调发展,从而产生协同效应[2]98。近年来,都市圈、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逐渐成为国内研究热点。赵双琳等人从产业协同发展内涵、区域产业协同理论、产业协同效应评估等方面分析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提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核心是区域产业的协同合作[3]。在都市圈产业协同研究方面,陈红艳等人从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空间重组的角度研究了东京都市圈产业重构的演进历程[4]。在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评估方面,刘怡等人运用区位熵及修正后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评估了京津冀地区各城市、各行业的产业发展状况,并从产业布局、制度设计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建议[5]。在城市群产业协同机制创新方面,陈燕等人对粤港澳大湾区分行业区位熵以及城市间和行业间的灰色关联度进行实证分析,提出实现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协同发展的机制创新建议[6]。在城市两业协同集聚的影响方面,邢会等人探究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城市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异质性作用,为产业协同集聚理论提供了新视角[7]。

目前,对南京都市圈产业协同方面的研究较少。陈芳英利用区位熵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南京都市圈区域内的产业集聚优势和城市产业结构布局现状进行研究,并从都市圈产业一体化的视角提出建议[8]。但该研究基于都市圈2019年的产业增加值和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未解决数据项类别不协调且部分重合的问题,影响结论的科学性。

综上所述,目前学术界關于区域产业协同方面的研究已有不少成果,但对南京都市圈产业协同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南京都市圈各城市产业发展现状,采用区位熵、灰色关联度等分析方法对南京都市圈各城市各产业进行建模研究,并据此提出政策建议。

二、 产业发展现状及规划重点方向

(一) 产业发展现状

南京都市圈总面积6.54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0.7%。由表1可知,2021年年末,都市圈常住人口约3 548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5%,经济总量近4.7万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4%。2021年都市圈三次产业结构为4.35∶43.57∶52.08,都市圈城镇化率73.85%,高于全国9个百分点。综合来看,南京都市圈8市2区(县)经济发展现状可分为3个梯队。

第一梯队是以南京为代表的都市圈中心城市,南京以占都市圈10%的土地面积,集聚了都市圈近27%的人口,贡献了都市圈超35%的经济总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7.45万元。南京市在都市圈的经济总量和常住人口首位度高,人口城镇化率高,第三产业发达,是都市圈名副其实的龙头城市。

第二梯队是以镇江、扬州、芜湖、马鞍山等4市,金坛、溧阳等2区(县)为代表的地区。4市2区(县)以占都市圈超35%的土地面积,集聚了都市圈超42%的人口,贡献了都市圈超44%的经济总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3.69万元。第二梯队的4市2区(县)工业基础好,三次产业发展均衡,增长动能强劲,是都市圈未来的增长极。

第三梯队是以淮安、滁州、宣城等3市为代表的地区,3市以占都市圈近55%的土地面积,集聚了都市圈超31%的人口,贡献了都市圈近21%的经济总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38万元。第三梯队的3个城市生态资源丰富,发展腹地广阔,是都市圈的潜力地区。

从产业结构来看,由图1可知,近年来,南京都市圈整体上呈现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持续上升、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逐步下滑、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稳中有降的发展趋势。

分梯队看,以南京为代表的都市圈第一梯队城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由2010年的52%稳步提升到2020年的63%,是都市圈城市中唯一一個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超50%的城市,表明南京已经迈入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后工业化时期。

以镇江、扬州、芜湖、马鞍山等4市,金坛、溧阳等2区(县)为代表的第二梯队城市,虽然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从2010年到2020年逐步降低,但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大体相当,均高于同期全国值(38%)近10个百分点,表明以工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是南京都市圈第二梯队城市发展的基础,同时存在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持续下降的隐忧。

以淮安、滁州、宣城等3市为代表的第三梯队城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比相对较高,但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均衡,后续发展潜力较大。

(二) 产业规划重点方向

通过查阅南京都市圈各城市发展规划、近年来政府工作报告等文件,收集整理出各城市的产业规划重点方向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南京都市圈各城市的产业发展处于不同阶段,其重点方向存在一定的竞合关系和互补性。

在竞争合作方面,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制造、软件和信息服务、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轨道交通、智能电网等产业是都市圈多个城市产业规划布局的重点。具体来看,南京、镇江、扬州、芜湖、滁州、宣城、金坛、溧阳等8市(区)将新能源汽车及其相关产业作为规划重点方向,南京、镇江、扬州、淮安、芜湖、马鞍山、滁州等7市将智能装备制造相关产业作为规划重点方向,南京、镇江、扬州、淮安、芜湖、宣城、金坛等7市(区)将软件和信息服务相关产业作为规划重点方向,南京、镇江、扬州、溧阳等4市(区)将智能电网产业作为规划重点方向。其中南京的软件和信息服务、新型电力(智能电网)装备集群已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具有集群化发展优势,都市圈各市(区)在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制造、软件和信息服务、智能电网等产业进行差异化布局和特色化发展,有利于该产业在都市圈范围内形成全产业链集群化发展优势,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在产业互补性和特色产业发展方面,淮安的绿色食品和生态旅游、宣城的文房四宝等文旅产业和绿色食品、滁州的休闲旅游和健康养生等产业规划重点方向,充分发挥了淮安、宣城、滁州等城市生态资源丰富、农业产业发达的资源禀赋优势,和南京、镇江、扬州等市生态资源紧张形成优势互补。南京的集成电路、滁州的硅基材料和半导体、金坛的光伏等产业在半导体产业链上下游形成分工协作。镇江和扬州的航空航天和海工装备、扬州的高端纺织和服装、芜湖的电线电缆、滁州的智能家电、马鞍山的钢铁、溧阳的农牧与饲料机械等产业都是各市(区)根据自身现有产业基础规划的特色产业发展方向,有着独特的差异化发展优势。

三、 模型构建

(一) 优势产业的测度—区位熵模型

都市圈优势产业的测度包含两个层面。一方面从产业集聚来看,某产业在都市圈各城市之间的差异越大,表明该产业的专业化程度越高,产业发展越容易形成集聚效应。另一方面从产业发展来看,产业结构专业化体现的是某城市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的发展水平,可为城市制定产业政策提供指引。

区位熵指数又称专业化指数,它由哈盖特(P.Haggett)首先提出并运用在区位分析中,用于衡量某一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情况,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以及某一区域在高层次区域的地位和作用[9]。本文采用区位熵指数对南京都市圈的产业结构专业化程度开展研究,计算公式如下:

由公式1可知,南京都市圈某城市某产业的区位熵指数Qij是指该城市某产业生产总值和该城市所有产业生产总值的商与南京都市圈该产业生产总值和都市圈所有产业生产总值的商的比值。区位熵指数越高,表明在都市圈范围内,该产业在该城市的集聚效应越明显、专业化生产水平越高。具体判断标准为:若Qij=1,表明j城市i产业的发展水平与南京都市圈i产业的发展水平相当,专业化发展优势不明显;若Qij>1,表明j城市i产业的发展水平高于南京都市圈i产业的发展水平,具有专业化发展优势;若Qij<1,表明j城市i产业的发展水平低于南京都市圈i产业的发展水平,缺乏专业化发展优势。

(二) 产业关联的测度—灰色关联度模型

灰色关联度模型是对系统的动态发展过程进行量化分析的方法,用来考察系统各因素之间的联系是否紧密。表现为系统各因素之间变化的相近性和发展趋势的相似性,从而识别影响系统发展状态主次因素的重要方法[10]。本文在都市圈区位熵的基础上,用灰色关联度模型测度都市圈城市和产业的相似度。灰色关联度模型建立过程如下:

灰色关联度的取值范围为0~1。某个城市的灰色关联度数值越高,表明该城市的产业结构与都市圈的产业结构差异越小,反之则越大。某个产业的灰色关联度数值越高,表明该产业在都市圈内布局均衡,发展差异较小,反之则差异越大。

四、 实证结果分析

本文以2020年南京都市圈9个城市①19个行业门类增加值指标为基础数据,具体的产业划分和选取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中关于我国行业门类划分的规定,具体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21》《安徽统计年鉴2021》《江苏统计年鉴2021》。

(一) 区位熵分析

从产业集聚看,如表3所示,南京都市圈农林牧渔业区位熵指数为0.6,表明从全国看,以农林牧渔业为代表的第一产业并非都市圈的优势产业。其中,南京、常州等2市为0.5左右。镇江、扬州、芜湖、马鞍山等4市略高,为1左右。淮安、滁州、宣城等3市超过2。表明从都市圈看,以南京、常州为代表的城市已开始向现代都市农业转型,淮安、滁州、宣城等3市的农林牧渔业基础好,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是都市圈农产品的主要供应基地。

第二产业中,南京都市圈制造业、建筑业的区位熵指数均超过1,其中制造业区位熵高达1.27,表明从全国看,南京都市圈制造业发达,产业优势明显。从都市圈看,镇江、扬州、常州、芜湖、马鞍山、滁州、宣城等7市的制造业区位熵均大于1,南京、淮安等2市的制造业区位熵均接近1,表明南京都市圈各城市制造业基础雄厚,专业化程度高,集聚优势明显,为都市圈制造业集群化发展奠定基础。

第三产业中,南京都市圈金融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等行业的区位熵指数均超过1,具有产业集聚优势。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产业区位熵较高,表明南京都市圈生产性服务业发达、生活性服务业完善,生产性服务业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极大地提升居民生活水平。

从城市发展看,南京第三产业发达,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区位熵均位列都市圈首位。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区位熵高达2.37,具备较强的集聚发展优势,是南京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是典型的生产性服务业,是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重要要素保障,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和外溢性。南京上述产业的区位熵较高,表明作为中心城市,南京对于都市圈的信息、资金、技术、人才等高端生产要素资源的配置能力强。

镇江的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批发和零售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产业的区位熵值位居都市圈首位,表明镇江作为工业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商务商贸发展优势明显。扬州的房地产业区位熵位居都市圈首位,同时其他产业的发展较为均衡。常州的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区位熵位居都市圈首位,表明制造业是常州发展的根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撑,同时常州还是都市圈重要的文化、体育和娱乐中心。芜湖各产业发展均衡,其中建筑业区位熵仅次于宣城,位居都市圈第二。马鞍山的教育、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区位熵是都市圈最高的。

淮安的农林牧渔业区位熵位居都市圈首位,其独具的生态优势和美食文化,带动了淮安的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的发展,相关产业的区位熵也位于都市圈首位。滁州的采矿业、卫生和社会工作区位熵位居都市圈首位。宣城的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区位熵位居都市圈首位,农林牧渔业的优势也很明显。

(二) 灰色关联度分析

根据表3及公式3关于灰色关联度算法,计算得到南京都市圈各城市灰色关联度如表4所示。除滁州、宣城外,其他城市的灰色关联度均大于0.9,其中南京的灰色关联度最高,为0.93。表明南京作为都市圈中心城市,其产业结构和都市圈整体产业结构高度相似。以镇江、扬州、常州、马鞍山、芜湖等5市为代表的第二梯队城市,其产业结构和都市圈整体产业结构差异较小,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也较高,城市之间在产业竞争合作中有着分工化、集群化发展的基础和潜力。以淮安、滁州、宣城等3市为代表的第三梯队城市灰色关联度值排名靠后,说明这3个城市的产业结构和南京都市圈整体产业结构存在较大的互补性,未来应重点关注产业的差异化布局机会。

根据表3及公式4关于灰色关联度算法,计算得到南京都市圈各产业灰色关联度如表5所示。根据表3,排除都市圈整体区位熵较小的非优势产业,如农林牧渔业,采矿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等产业的影响。可以看出,一方面,都市圈在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等生活性服务业灰色关联度值较高,表明都市圈各城市的相关产业发展均衡,为都市圈居民的高品质生活提供支撑。另一方面,都市圈在制造业、建筑业等工业产业和金融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的灰色关联度值较高,表明工业是南京都市圈发展的基础,同时生产性服务业的均衡发展为都市圈的工业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撑。都市圈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灰色关联度低,同时南京的该产业区位熵高,表明该产业在都市圈内部发展不均衡,呈现出南京专业化、集群化发展,其他城市协同发展的现象。

五、 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 主要结论

本文梳理了南京都市圈产业发展现状及规划重点方向,并对都市圈各城市各产业的区位熵、灰色关联度进行建模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 从产业发展现状看,南京都市圈各城市分为三个梯队。南京为第一梯队,是都市圈中心城市,经济总量和常住人口首位度高,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口城镇化率高,第三产业发达,已迈入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后工业化时期。镇江、扬州、常州、芜湖、马鞍山等5市为第二梯队,工业基础好,三次产业发展均衡,增长动能强劲,是都市圈未来的增长极。淮安、滁州、宣城等3市为第三梯队,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比相对较高,生态资源丰富,发展腹地广阔,发展潜力较大。

2. 从区位熵看,第一产业并非南京都市圈的优势产业,淮安、滁州、宣城等第三梯队城市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建筑业是南京都市圈的优势产业,各城市发展较为均衡。特别是制造业,各城市和都市圈的区位熵均较高,已形成都市圈制造业集群化发展的独特优势。第三产业除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外,都市圈的其他产业区位熵均较高。其中南京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区位熵均位列都市圈首位,体现了南京对于都市圈内的信息、资金、技术、人才等高端生产要素资源具备较强的配置能力。

3. 从灰色关联度看,南京都市圈各城市间产业的协同性大于差异性,有利于都市圈各城市间产业的跨区域协同和集群化发展。具体来看,都市圈各城市制造业发展均衡,规划重点方向特色性强且协同度高。生产性服务业发达、生活性服务业完善,生产性服务业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生活性服务業极大地提升居民生活水平,共同推动都市圈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二) 对策建议

1. 因地制宜发展主导产业,形成产业发展雁阵格局。都市圈在产业协同发展的过程中,要从城市的资源禀赋条件和产业发展基础出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谋划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例如淮安、滁州、宣城生态资源丰富,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生态文旅产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依托城市周边沿山环湖及农村地区建设环南京一小时鲜活农产品流通圈。镇江、扬州、常州、芜湖、马鞍山等市要进一步巩固工业发展优势,主动加强与南京生产性服务业的对接合作,加快工业的转型升级步伐,努力向价值链高端迈进。南京作为都市圈的创新高地,应充分发挥信息、资金、技术、人才优势,提升服务性生产要素支撑能力,主动对接都市圈其他城市产业转型发展需求,探索形成“研发总部在南京、生产基地在都市圈”的产业协同发展格局。

2. 聚焦重点布局跨区域产业,形成产业发展集群效应。依托淮安、滁州、宣城生态资源丰富、农业特色发展优势,以特色种养殖、农产品流通加工、特色生态休闲等为主要内容,布局集体验、游憩、文化创意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文旅康养产业集群,重点满足都市圈居民休闲旅游需求,规划建设都市圈纵向自驾游廊道,打造宁淮滁宣生态经济带。依托沿江5市制造业发展优势,聚焦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制造、智能电网等重点制造业产业,错位发展、协同布局,共同打造都市圈沿江制造业高地。以南京建设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为契机,聚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创新资源、拓展发展腹地,将南京建设成为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3. 建立完善协同发展规则体系,形成产业发展长效机制。南京都市圈在产业协同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都市圈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建设。以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省际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示范区、G312科创走廊等跨区域合作发展平台为牵引,将共建产业园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试点,加快破解行政壁垒和体制障碍,实现广泛的同城化效应,高效推进都市圈产业协同发展和一体化进程。另一方面要建立互利互惠、平等互信的利益协调机制。全面、系统地建立都市圈产业园区开发建设、运营管理、利益分配、绩效考核等方面的规则体系,避免出现产业园区重复建设和产业结构同质竞争,形成都市圈产业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

注释:

①因金坛区、溧阳市统计数据缺失,且金坛区和溧阳市均属于常州市管辖,其产业结构与常州市相似,本文用常州市统计数据代替金坛区和溧阳市的统计数据。

参考文献:

[1]薛俊菲,顾朝林,孙加凤.都市圈空间成长的过程及其动力因素[J].城市规划,2006(3):53-56.

[2][德]赫尔曼·哈肯.大自然成功的奥秘:协同学[M]凌华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

[3]赵双琳,朱道才.产业协同研究进展与启示[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9(6):15-20.

[4]陈红艳,骆华松,宋金平.东京都市圈人口变迁与产业重构特征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20(9):1498-1511.

[5]刘怡,周凌云,耿纯.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评估:基于区位熵灰色关联度的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7(12):119-129.

[6]陈燕,林仲豪.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产业协同的灰色关联分析与协调机制创新[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8(4):89-97.

[7]邢会,谷江宁,张金慧.两业协同集聚对城市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禀赋差异视角[J].华东经济管理, 2021(12):72-79.

[8]陈芳英.南京都市圈城市间产业结构互补吗?——基于产业协同度评价的实证研究[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1):9-16.

[9]于强.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北京制造业的产业转移[J].中国流通经济,2021(1):70-78.

[10]周文浩,曾波.灰色關联度模型研究综述[J].统计与决策,2020(15):29-34.

[作者简介] 温李庆,工学硕士,南京市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中级经济师,210000;顾巍巍,军事学学士,南京市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中级经济师,210000;班鸣,文学学士,南京市宏观经济研究中心高级经济师,210000。

(责任编辑:田 青)

(校 对:木 子)

猜你喜欢

区位熵灰色关联度
森林碳汇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北京金融产业集群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绵阳市工业产业结构分析
基于区位熵分析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产业的集聚现状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业经济发展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基于AHP灰色关联分析的企业电子商务信用评价研究
基于区位熵的江苏机电产业集聚度研究
金融集聚对区域产业升级影响的实证研究
湖南省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信阳市服务业产业区位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