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策略、影像表达与文化认同:乡村振兴题材纪录片的创作特点探析
2023-05-30李旭坤黄博阳
李旭坤 黄博阳
[摘要]纪录片是留存时代记忆、传承精神文明、抒发情感话语的重要载体,准确把握乡村振兴主题、讲好中国农村故事、实现精准传播成为当下乡村振兴题材纪录片的重要命题。文章以《土地 我们的故事》《瓜熟蒂落》两部纪录片为例,探讨乡村振兴题材纪录片的叙事策略和影像表达方式,观察并分析该类型纪录片在创作中所表现的人文关怀与文化认同。
[关键词]乡村振兴题材纪录片;叙事策略;影像表达;文化认同
纪录片作为留存時代记忆、抒发情感话语、弘扬家国精神的重要载体,已成为描绘社会图景、引领价值导向的重要途径。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业农村节目中心出品,致敬建党百年的两部纪录片《土地 我们的故事》《瓜熟蒂落》聚焦“三农”问题,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现实话题为切入点,全景式展现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后中国农业农村生产建设情况,真实而又艺术地呈现乡土中国形象。两部纪录片以细腻的影像语言展现了中国农村以及农民生活的巨大变化,体现了讲好中国乡村故事、传递家国情怀、书写文化认同的价值意义,引发观众深度的情感共鸣。
一、叙事策略:以时代之力观照个体命运
乡村振兴题材纪录片往往要把握时代脉搏,描绘真实乡村图景,提炼反映国人精神面貌的深层内容。若其立足现实,深入扎根农村生活,以平民化的叙事角度真实描摹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人物,将个体命运镌刻于时代图谱之上,探讨和反思乡土情感与文化内涵问题,则更易与观众产生同频共振。两部纪录片《土地 我们的故事》《瓜熟蒂落》以时代之力观照个体命运,勾勒出新时代中国农村的风情风貌,让作品更具现实性与艺术性。
(一)立足现实的社会关照
纵观中国乡村纪录片发展史,丰富的主题意蕴、乡土内涵的深度挖掘、以文化为底色的时代话语表达以及乡土中国的形象建构成为乡村振兴题材纪录片的成功要素。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政府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扶贫工作。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并坚定实施脱贫攻坚基本方略与乡村振兴国家战略。在此期间涌现了大量乡村振兴题材纪录片,如中央电视台出品的《辉煌中国》、湖南广播电视台出品的《扶贫纪事》以及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出品的《中国力量》,深度挖掘农村的乡土内涵,展现不同扶贫模式下的个体人物处境与时代变化。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链接”,是我国“十四五”时期的重大决策部署。这对乡村振兴题材纪录片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乡村振兴题材纪录片《瓜熟蒂落》折射出中国农业农村生产建设情况,真实而又艺术地呈现中国农民的现代“创业史”。该纪录片紧扣时代主题,植根现实生活,在叙事策略与声画艺术处理上锐意创新,为乡村振兴题材纪录片开创了独具特色的表达方式。纪录片《土地 我们的故事》改变了以往乡村振兴题材纪录片“游子还乡”式的拍摄手法,全片没有一句解说词来推动情节发展,而是以人物口述为主要叙述方式,穿插民间歌谣作为点缀,并通过广播原声串联,完成有关农村变迁的群体回忆和故事书写。这两部纪录片立足现实社会观照,展现了中国农业农村的新发展、农民生活及其精神世界的新变化,生动地传达了新时代中国的主流价值观念。
(二)平民视角的真实呈现
乡村振兴题材纪录片以平民视角真实呈现中国农村故事,向观众展现普通农民的追梦历程,农民们在追梦过程中的心理路程变化和温情动人的故事与伟大的时代精神形成表里呼应,用小人物的梦想映射伟大的中国梦,这是该类型纪录片的叙事价值所在。纪录片《瓜熟蒂落》的主创团队用15个月的时间在陕西省蒲城县重泉村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切实体验农民的“稼穑之苦”。该纪录片并没有夸张放大个体命运的悲欢离合,而是将其放置在时代背景下徐徐展开,用小人物的命运折射时代图谱,用平民视角反映时代变迁。例如,纪录片中刚刚脱贫的梁学军,他家地里的晚熟西瓜没有销路,这牵动了整个村子的村民,最后经过多番努力,终于完成西瓜的售卖;而梁斌头脑灵活,具有品牌意识,借着时代的东风把自己的品牌西瓜卖给了香港客商。纪录片通过这些普通人细微的小故事,以平民的视角真实呈现农民的人生际遇,把普通农民的生活故事放置在整个社会之中,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讲述农民生活,“以小家见国家,以村策见国策”[1],以小见大建构叙事场域,扩展了乡村振兴题材纪录片创作的深度。
二、影像表达:视听结合呈现乡村振兴影像志
《土地 我们的故事》《瓜熟蒂落》两部乡村振兴题材纪录片深挖影像的力量,注重影像表达中视听语言的叙事功能,打造独特的表达风格,成为符合现代大众审美的乡村振兴影像志。
(一)写实记录与写意表达的有效融合
就纪录片而言,最有力量的美应来自真正的客观世界,其是一种纪实之美[2]。近年来,通过写实、客观的纪实性拍摄手段以及自然、质朴的话语风格来传达人类共通的思想内涵与情感的纪录片大量涌现。而《土地 我们的故事》突破以往纪录片人物采访“端坐式”的呆板拍摄手法,另辟蹊径地采用极具电影质感的“肖像式”拍摄技法,通过大量的特写镜头拍摄一个个布满皱纹与沧桑、希冀与幸福的农民面孔。通过“老人讲史”的方式,将说着各式方言的老人呈现在荧幕上,这种亲历者现身说法与观众平和对话的方式,把土地的故事和“我们的故事”讲进观众心里。该纪录片的叙事节奏张弛有度,画面兼具写实与写意双重性,使得其成为符合大众审美的精美考究的艺术品。纪录片《瓜熟蒂落》主创团队采用“蹲守式”的纪实拍摄方式,在与瓜农们朝夕相处的15个月里,重泉村瓜田中真实发生的一个个事件被创作人员赋予更多的故事性。纪录片通过写意的空镜头呈现瓜民们在西瓜地里种瓜、盼瓜、收瓜的过程,写意的电影化表达形式使受众更易于接受,容易产生身临其境的融入感。这实现了纪录片故事与受众的双向互动,用奋斗的故事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这两部乡村振兴题材纪录片通过影像写实记录与写意表达的有效融合,向观众传递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精神旨归,使得乡村振兴题材纪录片关于奋斗和幸福的主题内涵也随之得到升华。
(二)人物口述与乡土语言的群体书写
在众多建构集体记忆的方式中,“口述”是纪录片建构集体记忆的一种关键方式[3]。口述史作为人类认知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是文献史料的重要补充。与以往乡村振兴题材纪录片通过解说词推进情节发展的手法不同,纪录片《土地 我们的故事》以人物口述为主要叙述方式,从而完成有关农村变迁的群体回忆和故事书写。在该纪录片中,老中青三代人用朴素的话语回顾历史,使观众在心中悄无声息地完成了一次记忆重构。一张张中国农民的面孔在镜头前平静地讲述故事,简潔原始的影像刻画出一个个充满生命力的肖像,农民不再仅是被观察记录和解读定义,而是由主人公讲述自己的故事,这体现了口述纪录片的真实性。在乡村振兴题材纪录片中,亲切的地方方言、质朴的人物对白以及朴素的表达方式,可凸显乡土中国的地域特性。《瓜熟蒂落》突破纪录片的传统叙事方式,用陕西方言作为解说词,采用现场同期声和画面语言结合的方式,以半调侃、半关切的方言调和了大段解说的沉闷感,在形式上更具有融惯性。因此,乡村振兴题材纪录片创作者在选择表达方式时,根据纪录片内容和形式的不同,采用人物口述与乡土语言的群体书写方式,可使作品在纪实表达的基础上张力十足,避免纪录片落入枯燥的叙事窠臼。
(三)广播原声与地方音乐引发观众情感共鸣
为了增强观众的沉浸感,纪录片在视听语言的表达上不乏采用独特的表达手段,进而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给予其良好的视听感受。例如,广播原声与地方音乐的运用在《土地 我们的故事》与《瓜熟蒂落》中就发挥了良好的传播作用。《土地 我们的故事》利用在不同历史节点中播放过的广播来代替解说词,为口述史串联起一条清晰的时间线。农民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村里的高音喇叭相伴,飘荡在田间地头的广播声既是农民心中熟知的乡音载体,也是典型的乡村劳动记忆。广播原声的串联记录了中国的农民群体和农村变化,让更多人重新认识到每代人的不同经历和奋斗历程,这也是《土地 我们的故事》所流露的人文情怀和文化守望。
此外,乡村振兴题材纪录片对声音的运用还体现在民歌的使用上。例如,《土地 我们的故事》第三集《雪域长歌》中两次出现的西藏民歌与村庄的航拍镜头给观众带来震撼的视听体验。而《瓜熟蒂落》的开场采用三弦配秦腔的音乐形式,紧接着在一段陕西方言的旁白解说中,生动讲述重泉村二轮高考的梁学军女儿,敢拼敢闯的梁斌夫妇,勤勤恳恳的三明以及一心为民的支书满仓等人物故事。广播原声与地方音乐的生动融合,描绘出一幅幅中国典型农村家庭在历史变迁的时代大潮中逐步变好的社会图景。
三、文化认同:乡土情结推动振兴新时代
“恋土情结是农民对土地的生存依赖,也是一种与农民生活经历、人生理想、价值信仰密切相关的精神依托。”[4]乡村振兴题材纪录片将充沛、厚重的“乡土情结”转化为一个个具体的农村故事,通过刻画乡村振兴中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人物形象,以及通过个体命运承载家国情怀,凝聚集体记忆,从而建构起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认同,彰显现实观照的时代意义与社会价值。
(一)平凡人物的典型性刻画
《土地 我们的故事》《瓜熟蒂落》等乡村振兴题材纪录片大多采用聚焦典型人物的创作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在《瓜熟蒂落》中,主创团队从重泉村的一千多户家庭中选取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瓜农家庭作为对照:勤恳能干、追求幸福生活的强强家,懂得经营和抓住时代机遇的梁斌家,性格木讷又尊重土地法则的梁学军家。这些人物在瓜地里辛苦劳作,与瓜同住、同睡,在面对天灾、土地问题等困境时,三个家庭用各自的方式解决生活难题。该纪录片展现了强强踏实能干、梁斌灵活机智和梁学军与生活抗争的人物形象,也让观众看到当下农村的创新与发展,挖掘出乡村振兴背景下中国农民典型人物的生存轨迹,真切地表达了广大农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奋斗精神。正如陕西省电影家协会主席张阿利所说,《瓜熟蒂落》拍出了使命担当、拍出了真诚真实、拍出了理想奋斗,扛起了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的社会责任。当前,我国纪录片创作者多通过对平凡人物的典型性刻画,以艺术的表现手法来承载深刻的创作思想,让观众在接受纪录片传达的信息的同时,能够生成共同的意识,进而强化文化认同。
(二)个体命运承载家国情怀
土地始终是现代化进程中的民生之本、发展之基。如社会学家费孝通所言,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国家的发展建设浓缩在土地的变迁中,国人也在土地上书写着奋斗精神与家国情怀。例如,《土地 我们的故事》从“土地”这一视角切入,重建当代年轻人与土地的情感联结,加强年轻一代与土地、父辈间的对话与情感联系,其通过一系列人物的个体记忆,生动讲述“土地与我们的故事”。该纪录片对照过去与现在,在多个故事中展现个体命运承载的家国情怀,使乡村振兴题材纪录片既见历史,又见个体。以影像的方式记录个体命运,已成为凝聚深层次民族文化认同和构建社会共同体的基础。
(三)群体回忆映射时代精神
《土地 我们的故事》采用群体讲故事的创新性形式,将家国情怀、政治表达与精神传递有机结合,留下了乡村振兴道路上鲜活的时代印记。该纪录片的个体采访略显单调,但是当众多的个人采访集合在一起,便构成一份厚重的群体回忆录。纵观近年来我国乡村振兴题材纪录片,可以看出,农民回望自身奋斗的过程是一场对文化身份的追问,观众极易在影片中找到自己过去的身影,并通过群体的回忆召回乡愁,映射时代精神。乡村振兴题材纪录片对乡土情结的审美观照,唤起了观众对农村新气象、新风貌的情感共鸣,让纪录片从纪实美学的范畴产生面向农村的温情感受和人文关怀。
四、结语
乡村振兴题材纪录片的价值与意义不仅是中国农民的影像志,而且是展现个体人物在不同时代通过奋斗获得幸福,向人们传递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生动实践。《土地 我们的故事》《瓜熟蒂落》的成功突围为乡村振兴题材纪录片指明了方向,即在创作上只有紧扣时代命题,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观照现实,注入更多的人文关怀;以创新的叙事策略与细腻的影像语言聚焦时代变迁中农民淳朴的人文底色,肩负起时代担当和文化守望,才能提升纪录片的创作水平,书写出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
[参考文献]
[1]尹浩,薛建峰.脱贫攻坚题材纪录片影像特征及创作启示: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攻坚日记》为例[J].电视研究,2021(07):91-93.
[2]周文,周兰.纪实美学纪录片二十年:辉煌、失落与未来:从《望长城》到《舌尖上的中国》[J].当代电影,2014(09):140-144.
[3]陈文育,张晓婷.纪录片的口述表达与集体记忆的受众认同[J].电影文学,2019(05):13-15.
[4]岳璐,方世荣.一条大路宽又阔:浅析精准扶贫题材纪录片的叙事范式[J].中国电视,2021(01):7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