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科举故事声名远扬 引人入胜
2023-05-30杨瑞庆
科举制度始于隋唐,历经宋元明后,至清光绪末结束,前后持续了1000多年。“科举”是中国封建统治者为选拔人才而设置的考试选拔制度,为读书人提供相对公平的晋升机会。昆山历来弥漫着尊师重教的风尚,而且家门和学子都热衷于科考,由于追求切切,因此好运连连。昆山曾有400多名出类拔萃的考生获得进士头衔,其中,7名拔尖者还摘取了状元桂冠(其中有一名获武状元称号)。
这些金榜题名的佼佼者,凭靠他们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经历了“过五关斩六将”的优胜劣汰后,终于艰难胜出。这些出人头地的天之骄子,大多被朝廷委以重任,有的在皇帝左右谋策议事,有的在地方机构握权勤政。由于他们才高学深,并敢于直谏己见,因此常被平庸、奸诈之辈打击排挤,而引来了坎坷曲折的仕途生涯。但他们毕竟是精英一族,心境坦荡,在位时刚正不阿,卸任后自强不息,为国为民作出贡献,传出了一则则引人入胜的佳话……
一峰独秀
今日昆山亭林园中的玉峰山风光旖旎,因此被誉为“一峰独秀”。西山景区的顶峰上矗立着一杆挺拔的“文笔峰”,由于“峰上叠峰”,因此更加引人注目,那是为纪念昆山第一位状元卫泾而建立的地标性建筑。
卫泾,昆山石浦(现属千灯)人,公元1184年一举中榜,昆山终于有人状元及第了。在这之前,昆山文人虽有登攀科举顶峰的欲望,但都是名落孙山的结果。有的是考试失常,有的是面试失宠,更多的是抱怨命运不顺。昆山考生梦寐状元及第已经到了望眼欲穿的地步,都寄希望于考官能高抬贵手,为昆山降临好运,赐来一个举国敬仰的状元桂冠,为一方故土带来无上荣光。这个沉寂的局面终被南宋时代的卫泾所打破。他不负众望,在科举考试中所向披靡,最后登上了一国之杰的状元宝座。
关于卫泾状元的诞生,昆山还有两则美谈:一是传说东海潮水如果涌过娄江下游的小西门,就有状元及第的可能。但是,多少年来,潮水到了昆山正阳桥下就停滞不前了。为此,当时的昆山县令拨出重金,在正阳桥之西建造了一座“问潮亭”,百姓烧香祈愿,恳求潮水过了正阳桥后还能西行。由于百姓真诚求拜,那一年的潮水特别汹涌,终于一路滔滔地涌过了小西门。翌年,卫泾果然问鼎状元。二是《昆山县志》上有一段令人称奇的星象记载:“宋孝宗时,魁星见于玉峰山翠微阁之东,妙峰塔之西”。魁星是北斗中展露文采的一颗星辰,相传一旦发现魁星,文坛就会遇上好运。昆山发现了魁星,定会喜从天降,预示着昆山将有状元诞生了。第二年,卫泾果然在科考中一鸣惊人。虽然这些都是带有迷信色彩的传说,但却天成巧合地变成了现实,说明了昆山人求贤若渴的心情已经达到了追水追星的痴迷程度,这一年终于让昆山人美梦成真。
用文笔峰象征卫泾的高大形象恰如其分——他曾用充满智慧的文笔征服了科举考官,终于在成千上万的考生中脱颖而出,最后得到了皇上的青睐,让卫泾独占鳌头。而且,卫泾确实是位著作等身的学者,在公务之余,特别在他退职还乡后笔耕不辍,文论、诗词不计其数,而且还具有卓越的文笔功力。卫泾身居高位,清正廉洁,常以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作为座右铭,所以,将其家宅正厅命为“后乐堂”,且自号“后乐居士”,连他的50卷巨著刻印时也命为《后乐集》。
每当游人登临玉峰山,总要站在文笔峰前放眼远望,览胜观景。历代文人墨客在瞻仰文笔峰后,还留下许多歌颂卫泾功绩的诗文,甚至那年康熙皇帝巡游昆山时,还为文笔峰题诗留念。
后来许多追求功名的学子常来文笔峰,以求也能取得应考好运。文笔峰为卫泾的率先胜出而树碑立传,矗立起“一峰独秀”以展示他的光辉形象。
二杰鼎甲
昆山历来人文荟萃,特别是在明清两朝,科举业绩更是引人瞩目。如在清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的一甲金榜中,昆山的徐元文获得了状元称号,昆山的叶方蔼获得了探花稱号,在总共一甲三名科考尖子中,昆山占取两名,可谓考绩辉煌,令人惊叹。徐姓和叶姓都是昆山望族,能在同科一甲中同时入席,可谓增彩了昆山这个江南小县城。
不久,昆山城里还爆出了一个惊天动地的新闻:徐家三弟兄中的三弟徐元文先取状元后,长兄徐乾学和二弟徐秉义也接连考取探花,人称“同胞三鼎甲”。这是少有的门庭中榜盛事,立即轰动全国,传为佳话。
昆山的叶家同样人才辈出,多人金榜题名。从先世叶盛首取进士开始,后来叶方蔼的父亲叶重华为明朝崇祯年间的进士,再后来,同族叶方恒也考取清顺治年间的进士。整个叶家后生在科考中可谓继往开来,业绩辉煌。
那年徐元文和叶方蔼同时进入最后殿试时,经过顺治皇帝的亲自面试后,为两位英才拥有的深厚文化底蕴而感动不已。因为经过层层淘汰后,在最后鼎及全国的“一甲”三强中,竟有两强来自昆山,真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啊!特别是徐元文和叶方蔼的才华横溢,让顺治皇帝拍案叫绝。天子激动地说:“今年我大清得到了一位好状元”。同时亲谕:“朕知汝(指叶方蔼)久,特拔汝为一甲进士。”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昆山考生取得了骄人业绩,应首先归功于父母的悉心培养。徐家三兄弟家有严父慈母,他们为子女的成才倾注了心血。父亲徐开法具有深厚的儒学功底,也有奋发考学的经历,所以对儿子言传身教,一丝不苟。母亲顾氏是清初大儒顾炎武的五妹,三兄弟乃大学者顾炎武的外甥。舅舅德高望重,自然成为三弟兄学习的楷模。母亲除了无微不至地照顾3个儿子外,在知书达理方面也循循善诱地启发和引导。当三兄弟发愤图强时,偏偏率先登顶的是三弟徐元文。但两位哥哥在父母的鼓励下没有泄气,而是奋起直追,不久也步入了“一甲”殿堂。
叶方蔼出身于书香门第,在父辈引领、同族激励下,也都顺利地逐级胜出,并当上大官。任上严以律己,勤政廉洁,由于作风正直,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叶方蔼因欠税一文而被罢官,因此民间就有“探花不值一文钱”的说法,为他的遭遇打抱不平。叶方蔼却能以治国大局为重,委曲求全,逆来顺受。后被康熙皇帝拨乱反正,重新启用,才发挥出了应有的作用。
由于徐元文和叶方蔼都是饱学之士,所以后来都参与了《明史》和《大清一统志》的编撰工作。由于他俩是同乡名人、同科一甲,因此彼此了解、相互关心。当叶方蔼在京病倒难以履职时,由徐元文亲自护送他回家休养,可见,他们之间关系亲密,情同手足。
三朝元老
顾鼎臣,昆山玉山镇人。明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考中状元后,就在朝廷履职,最后官至礼部尚书,由于廉洁勤政而受到各方好评,因此被长期留用于朝廷高层。
顾鼎臣的官场贡献有口皆碑。关于他的为民减税、造城抗倭、纠正冤案等业绩更是家喻户晓,所以,民间编故事赞颂,地方造建筑纪念,甚至唱演戏剧,说表故事,褒扬顾鼎臣留世时给予百姓的大恩大德。
弘治皇帝驾崩后,正德皇帝继承帝位,不久,正德皇帝因纵欲淫乱而命归黄泉,紧接着嘉靖皇帝即位。由于他求贤若渴,看中顾鼎臣具有运筹帷幄的才能,就让他当上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辅,继续为皇室出谋划策。顾鼎臣不负众望,高效理政,因此深得天子信任。那年嘉靖皇帝“南巡”时,就委托顾鼎臣代朝三月,成为美谈。顾鼎臣以出色的治政能力和高尚的人格魅力,为稳定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被弘治、正德、嘉靖三朝重用,因此成了承上启下的“三朝元老”。
其实,顾鼎臣的官路充满着坎坷。他出身低微,是父亲和店铺婢女的私生子。从小在冷眼和奚落中度生,但是,他能在逆境中拼搏,强烈渴望能通过科考而改变命运。但年轻时不幸染上了天花,由于无钱医治,病愈后在脸上留下了许多麻点,由于这一缺陷,只能追求拥有超人的睿智。果然,在那年最后殿试时,由于顾鼎臣才惊四座,皇帝没有以貌取人,最终为他戴上了状元桂冠。
顾鼎臣是昆山百姓心目中的清官,他做了3件好事,让乡民永远怀念:
一是为民减税。东南一带历来比较富庶,因此税赋较多,属于高额赋税的地区,超出了老百姓的承受能力。就有“鞭打快牛”的不公。由于连年灾荒,百姓无力缴税,怨声载道。顾鼎臣及时仗义谏言,提议重新丈量全国田亩,改革赋税制度。昆山百姓得到了实惠,对顾鼎臣感恩不尽。
二是筑城抗倭。明朝嘉靖年间,昆山由于物产丰富,又濒临东海,屡遭倭寇抢掠,城里百姓常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当时,顾鼎臣已入阁为相,就亲自撰写“昆山修筑砖石城墙”的奏折,经他据理力争,终于获准建造。此后,昆山凭借具有“六城门”规模的堅固城墙,安居乐业了多年,得益于顾鼎臣的筑城伟业。
三是纠正冤案。顾鼎臣告老还乡后,继续为民请命。乡民都知他清正廉洁,常向他诉说冤情,请求纠错,重新公断。这方面的民间传说、戏剧传奇不胜枚举。昆山的非遗项目“锦溪宣卷”中就有一部《顾鼎臣》唱本,说的是顾鼎臣为林子文申冤的故事,听来生动有趣,感人至深。
从昆山走出去的许多官员中,顾鼎臣当官时间最长,在位贡献最大,因此昆山百姓十分怀念这位具有“三朝元老”资格的大清官。
四获谥号
谥号是古代有地位、有贡献的名士逝世后,当朝皇帝根据他们生前功绩而赐予的追封称号,常用褒义词为死者盖棺定论。谥号来之不易,如有死者能惊动皇室,那必定是个杰出人才。昆山就有4位状元的离去而惊动了皇室,并获得了4次皇帝赐予的恩重如山的谥号。
皇帝也在意感谢有恩有功之人,当一些有功之臣告老还乡后常会牵挂,当一些官员死后也会难过。昆山“三徐”(一位状元两位探花)曾为清廷出过大力,当然会怀念不已,如康熙皇帝1705年“南巡”之际,特地亲临昆山玉峰山后的遂园,召见徐氏族人,嘘寒问暖,并留下了“光焰万丈”的御书,以表对“徐氏三弟兄”的褒扬。
昆山籍状元卫泾、顾鼎臣、朱希周和毛澄由于生前都立下了协助皇室治国有功的瞩目业绩,所以,他们离世后都获得了皇帝赐予的谥号。
卫泾为官40年,不畏权贵,刚正不阿,忧国忘家,始终一节,留下了清正廉洁的好名声。卫泾一度当上了宰相,但那时朝中妒贤嫉能成风,当然容不下一身正气的卫泾。他曾上疏皇帝收复中原,他曾建言为岳飞平反,由于忠言逆耳,卫泾落得贬官降职的命运。卫泾自叹时势不公,只得辞职回乡。68岁那年,卫泾在忧郁中病逝。当宋理宗赵昀得知卫泾离去的消息后倍感惋惜,当即决定停朝听政一天,以示哀悼,并赐他谥号“文节”。
顾鼎臣在世67年,不但为民排忧解难,除了上文介绍过的事迹外,还在其他领域也卓有建树。如在文学上著有22卷《未斋集》,在医学上著有《医眼方论》。后人为纪念顾鼎臣,就在风景秀丽的玉峰山前建造了“顾文康崇功祠”。“文康”祠名来自皇帝的谥号,以表他具有“文采康亮”的才华。
朱希周,昆山玉山镇人,出身书香门第。朱希周深受家庭熏陶,发愤读书,于明弘治九年(公元1496年)一举夺魁。后官至吏部右侍郎。在位时,为了国家兴亡,敢于直抒己见,后因与人政见不合,宁愿辞官返乡。当嘉靖皇帝听到朱希周逝世的消息后悲痛不已。后悔自己当时没有采纳朱希周的正确意见而使政局动荡,于是追赠他太子太保的职位,并赐“恭靖”谥号。
毛澄,昆山菉葭浜(今陆家)人。弘治六年(公元1493年)考中状元,后高升为礼部尚书。祖父毛弼,父亲毛升,都是朝廷名士。当祖父100岁时,毛澄也状元及第,成为显赫一地的“双喜临门”。毛澄后来在正德皇帝身边任职,由于经常直谏意见而遭忌恨。毛澄自知难以施展才华而辞官回家。毛澄一路忧郁死于途中。皇帝听到噩耗后悔莫及,于是赐予谥号“文简”。
一个县级小城,竟然有4位状元的离去惊动了皇帝,4次获得了皇帝加封的谥号,实属难得。
五子登科
昆山的进士榜中,顾姓、叶姓、王姓的大名接踵入选,特别是徐姓进士,更是英才辈出。因此,昆山流传着一句“带(戴)叶黄(王)姑(顾)李,不如一个大荸荠(徐)”的俗语,意思是其他一些姓氏的综合业绩,还不如徐姓一户辉煌,虽然说得有些夸张,但事实确是如此。
封建社会里,非常看重家业兴旺,都盼望家族显赫、家人荣光。在追求功名方面,徐家的业绩确实首屈一指。当历史进入到“徐氏三鼎甲”的下辈时,也有多人进入“二甲”或“三甲”的进士行列。其中徐氏长兄徐乾学的5个儿子最为优秀,先后考取进士,成为全国少有的“五子登科”的范例。长子徐树毅取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二甲十三名进士,仕至山东道监察御史;次子徐炯取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二甲五名进士,任至刑部郎中;三子徐树敏取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1年)二甲二十七名进士,任河南安阳知县;四子徐树屏取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三甲九十四名进士,官至广西布政司参议;五子徐骏取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二甲八名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
儿子的成才与父亲的培养密不可分。那年刑部尚书徐乾学辞职返乡后就有机会能亲自培养自己的后生了。他不惜重金在玉峰南麓的私家尚书第中建造了一座“传是楼”,规模之大、藏书之多闻名遐迩。徐乾学的5个儿子从小泡在书库中,通过广采博收,而积累了厚实的学问,因此在科考中左右逢源,脱颖而出。除了“传是楼”为儿子供书有功外,还有以下两个原因:
教者优生优育。应该承认“徐家三弟兄”天资聪颖,这是名门才子的父亲联姻了大家闺秀的母亲所造就。昆山望族中“门当户对”的姻亲比比皆是,使他们的后代也遗传了许多前辈的优秀基因。当然这不是成才的唯一条件,充其量只能算作有利条件。最关键的是都重视后天“优育”。不但“言传”,而且“身教”,徐乾学的清正、勤奋的品质,成为他5个儿子学习的榜样,才引发出他们立志成才的正能量。
学者自立自强。为了出人头地,徐乾学的5个儿子个个尽心尽力。不靠朝中的裙带关系,全凭自身的发奋拼搏;受到挫折不气馁,矢志不渝往高攀。那一年,徐乾学是京城考官,而偏偏自己的儿子徐树屏已考取举人,当名单送达朝廷时,徐乾学发现江浙一带的考生太多,而湖广的考生寥寥无几,徐乾学硬是把儿子的晋考资格删去,把名额留给别人。当儿子了解真相后,非但没有怨言,而且更加努力,决心要用出众的真才实学为父亲争光,果然在翌年考取了进士。
“五子登科”成为徐家“同胞三鼎甲”后的又一科举佳话。随后的进士榜中,徐家的后代仍然十分争气,还是保持着多人入选的优势。
在旧时科举制度的引领下,为昆山选拔出了许多举国闻名的能人贤士。回望昆山的科举成就,不但让乡人自豪,而且还让国人感动。
(作者简介:杨瑞庆,就职于江苏省昆山市文化馆。职称:研究馆员。)
(本文照片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