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升县级图书馆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

2023-05-30赵成海

群文天地 2023年1期
关键词:民和县书屋图书

赵成海

县级图书馆是文化知识传播与交流、开展全民阅读的主要阵地,是一个地区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新时代,随着人们对知识的需求不断增加,新媒体的出现,对图书馆管理和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后如何提升图书馆管理质量,如何提升图书管理员的服务水平,如何在全社会营造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浓厚氛围等,是图书馆管理、服务者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本文试以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图书馆为例,对县级图书馆管理工作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加以探讨。

一、民和县图书馆概况

民和县图书馆始建于1958年,同县文化馆合署办公。1978年从文化馆分出建立民和县图书馆,2006年民和县图书馆搬入文化宣传活动中心大楼,2019年搬入川口镇政府院内(原档案局大楼)。现图书馆占地面积约0.6亩,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设有少儿阅览室、盲文阅览室、报刊阅览室、自习室,配备全民阅读机、少儿电子阅读机、期刊电子阅读机等, 2009年被评为“国家三级图书馆”。目前馆藏书量9.54万余册,其中旧书约6.8万册;2020年5月新编书目2.74万余册,其中,新增少儿图书3000册,开办特色红色图书室,新增红色图书约1000册。

二、县级图书馆开展的主要工作

近年来,民和县图书馆面对新任务、新需求,以“发扬传统、开拓创新、市场运作、打造品牌”为办馆思路,以“一切为了读者,为了一切读者,以创新谋发展,以服务求生存”为服务宗旨,确立了“环境洁雅、优质高效、养德育才、促进文明”的服务目标,严格要求县级图书馆,在做好传统借阅的基础上,着力发展电子化、数字化运作模式,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 建设“共享工程”。组建电子阅览室,推进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目前已建成拥有终端机55台的电子阅览室和可同时容纳100人的多媒体培训中心,投资的“共享工程”机房已建成投入运行,建成“共享工程”服务站点11个,图书电子信息化管理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二)建立基层流动图书室。民和县图书馆在各乡镇村社持续开展了“全民阅读下基层”活动,将流动图书车开进古鄯镇夏家河村、七里村等村社,通过书籍展览、读书、送书等形式,将全民阅读真正普及到基层、惠及到群众,全力营造良好的全民阅读氛围。先后送去科技图书、杂志13000多册,刻送光盘6000多张,发放科技资料50000余份,播放科教片60场,累计接待群众30000余人,较好地解决了广大读者读书、买书难的问题。

(三)搭建数字化服务平台。开通民和县图书馆网站,建立民和县图书馆微信群等数字读书平台,广泛开展宣传活动,用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宣传,扩大图书馆影响力。民和图书馆微信平台设置《悦听民和》《读书推荐》《书画展》等栏目,刊登民和县文学作品、读书类文学和书画作品。其中《民和图书馆“一网读尽”》 栏目设有“热播视频”“每日快听”“文旅民和”“名家讲坛”“畅读电子书”等,内容丰富,可读性强,深受读者喜爱。

(四)开展各项读书活动提升影响力。民和县图书馆走进民和县松树乡松树教学点等学校开展了以“倡导全民阅读·打造书香校园”为主题的全民阅读进校园活动,给孩子们送去了节日的慰问与祝福,引导中小学生养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习惯。

(五)助力农家书屋。着力打造县乡村图书阅读网络,民和县图书馆联合新华书店分别到全县312家农家书屋及44家寺庙书屋配发图书。完成总分馆制建设,目前已完成县图书馆为总馆,官亭镇文化站、满坪镇文化站、古鄯镇山庄村农家书屋、巴州镇八一村、马场垣乡香水村农家书屋为5个分馆的总分馆制建设,全面实现了数字化图书馆。实现县、乡(镇)、村三級图书借阅“一卡通”服务网络,实现图书通借通还。给每家农家书屋补充图书86册,全县312家农家书屋图书总计26832册;给44家寺庙书屋每家补充图书66册,总计册数2904册。

三、县级图书馆存在的问题

(一)人员素质偏低,服务质量不高

随着社会事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知识信息的需求也不断增加,看书阅读的读者队伍逐年提高,这就需要图书馆工作人员注重图书管理,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目前,民和县图书馆现有工作人员整体图书业务素质偏低,影响了图书馆各方面功能的发挥,县级图书馆只局限于单纯的借书、保管书。

(二)经费严重不足,馆藏资源老化

由于购书经费长期得不到保障,难以购置新版图书,致使馆藏图书数量少、质量低、实用性差,远远不能满足读者需求。民和县图书馆藏书虽有数万册,但内容多已老化。借书室里光线昏暗,书籍陈旧;图书内容单一,书籍较少,满足不了社会各界的阅读需求。由于活动经费缺乏,致使图书馆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特别是新书报订量较少,无法吸引全县读者。

(三)管理机制不完善,电子信息管理设备落后

面对新形势,民和县图书馆提出“发扬传统、开拓创新、市场运作、打造品牌”的办馆思路,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但是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还有相当多群众不知道民和县图书馆实行了图书电子化管理,更不懂得利用图书馆的共享工程资源。目前还存在宣传工作落后、电子信息开发管理系统落后等问题。

(四)开展的阅读活动较少,缺少与读者互动,群众满意度不高

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图书馆是借书的地方,很少了解其他功能,加之阅读环境受限,群众对县级图书馆的满意度不高。

四、县级图书馆管理和服务对策

新时势下,图书馆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只有创新观念,深化改革,采用科学的管理与服务方式,勇于担当,强化改革,大胆创新,才能使图书馆事业不断发展进步。

(一)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业务水平

提高图书馆管理服务水平,就要提升掌握图书馆管理员的专业技能,才能为读者提供专业化的信息服务。一方面鼓励和组织员工参加各种图书管理学习培训和参观学习,吸取兄弟单位先进的管理与服务经验,强化自身管理服务;另一方面要求现有的管理人员通过专业和自学等方式,提高专业水平,提升专业技能,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加以应用,使人员队伍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服务水平向专业化靠拢。

(二)加大资金投入,丰富馆藏资源

针对馆藏严重不足,现有图书资源老化,先进设备无法购进,不适应图书馆发展的需要和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一是要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扶持,增加财政投入,及时充实馆藏资源;二是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对购书、改进设备等专项资金投入,要提高文化热点及实际应用等类型的新书补充,及时更新陈旧图书,增加电子阅读内容。

(三)强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拓展延伸服务

针对管理落后的现状,要强化电子信息化管理,开发先进的图书信息系统,使图书馆管理提档升级。充分利用网络发展,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和阅读服务。一是加强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的电子阅览室,强化管理与应用,对文化信息进行深层次的加工,建立内容丰富、适合用户需求的特色数据库;二是充分利用国家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丰富资源,为广大城乡群众提供文化信息服务;要及时更新网上编目、查询、电子编码管理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三是图书馆要充分发挥信息传播、社会教育和文化娱乐等作用,创新服务方式,大力拓展延伸服务。

(四)多措并举,开展阅读主题活动,提高服务满意度

针对民和县实际,坚持以人为本,找准服务人群对象,按读者需要信息采集,让各界人士都能从图书馆得到益处。要坚持一切以读者为中心,对读者友善、尊重,想读者所想,急用户所需,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提高服务的满意度和需求的满足率。

(作者单位:海东市民和县文体旅游局 )

猜你喜欢

民和县书屋图书
篽箖·上野书屋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梦幻书屋
玉米秸秆青贮技术
班里有个图书角
县域河道生态综合治理的思考——以青海民和县为例
论藜麦在民和地区的推广
“捡”来的书屋和辅导站
民和县森林资源管护工作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