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非遗资源融入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类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2023-05-30余鹏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1期
关键词:美术课程学前教育

【摘 要】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拥有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祖国新生力量的主力军,应该担当起传播本土文化的责任,将广西非遗资源融入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中,可以丰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内容,探索传播、传承非遗文化的途径。

【关键词】广西非遗;学前教育;美术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01

非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简称,是祖祖辈辈智慧的结晶,里面蕴藏着丰富多彩的资源。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也是非遗项目较多的省份,截止到2021年6月份,广西非遗项目国家级有70个,自治区项目有914个。其中传统美术、技艺中与美术有关的有100项之多,为广西非遗资源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类课程的结合打下坚固基础。

一、广西非遗资源融入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必要性

(一)相关文件的支持

2017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其中强调:“推动高校设置中国优秀文化传统课程,在人文社科学科专业增加传统文化内容”。[1]同年3月国务院发布《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通知(国办发〔2017〕25号)明确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相关高校、企业、机构,组织传统工艺持有者、从业者等传承人群参加研修、研习和培训,提高传承能力,增强传承后劲,继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等活动。[2]由此可见,非遗传承与高校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将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与发展的途径之一。

(二)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建设需要

高校是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其中作为培养祖国新一代的学前教育专业,有着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不可替代的责任。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培养具有良好师德修养和吃苦耐劳精神,具有一定民族文化和艺术素养,具备扎实技能的师资。加强对传统文化艺术方面的了解,深入挖掘当地非遗中的艺术资源,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起到非常深远的作用。

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分为五大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其中艺术中的美术课程又分为美术基础、手工制作、幼儿玩教具等课程。高校以“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要打造“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幼教师资人才,将广西本土非遗资源融入美术类课程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美术素养,有利于促使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多元化,进而提高地方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三)广西非遗有效传承保护的需要

2022年8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其中指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强化融入生产生活,创新开展主题传播活动,推进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网络。[3]广西非遗的发展需要各行各业的促进,然而,非遗进高校可以达到互利互赢的效果。非遗传承人有着保护和传播非遗文化的使命,高校是文化传播的主阵地,将传承人与高校合作,能互利互赢,更好促进传统文化进校园。将非遗资源与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相融合,能够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美术课程中掌握广西非遗美术资源特色,在广西一线从事幼儿园教师工作后,将广西的非遗文化传递给幼儿园的学生,对广西非遗资源的传承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广西非遗资源融入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类课程的困境

(一)未形成系统的广西非遗课程资源库

广西非遗资源是集合了广西各个地方文化的精髓,内容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每个传统技艺背后都隐藏着精湛的技艺。目前,广西非遗技艺的传承方式单一,仅依靠着每项技艺的非遗传承人。非遗传承人只懂得非遗技能的实践,不懂得美术学等学科专业知识,使得非遗文化的加快传承受阻。然而,近几年国家大力推动传统文化进校园,教师们也在做各种各样的尝试,将广西的非遗文化融合在课程中。但因为一线教师没有对非遗文化进行深入的考察学习,知识只是通过多媒体资源进行自学,然后传授给学生,导致学生们只是学习了非遗文化的表面知识,没有感受非遗文化本身的内涵,学生们的学习质量得不到保障。大量的非遗资源因没有进行系统的、科学的、完善的整理,导致很多教师望而却步,从而影响非遗文化的传承。

(二)课程资源融合实效性差

将学前教育美术课程与广西非遗文化相融合,让学生感受非遗魅力,深刻了解非遗文化内涵,深化对非遗文化的认知,从而潜移默化的让非遗文化渗透到学生的专业成长中去。然而在课程资源的融合中,很多教师只讲授非遗文化的内容、形式,不对非遗精湛的技艺进行传授,不讲非遗文化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科特点相融合,学生很难对非遗文化的价值、历史等进行深刻了解,导致非遗文化传承的实效性差。

(三)从教非遗课程的师资短缺

将广西非遗文化推广到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类课程中,美术教师需要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从目前美术教师的专业背景来看,大多数学前教育的美术教师都是美术学科教学方向的教师,没有与非遗文化相关的教师,导致非遗文化缺乏专业教师指导,很多课程没有教师胜任。从教非遗课程的师资短缺,难以提升广西非遗资源与课程的融合效果。

三、广西非遗资源融入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类课程的思路

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中融入广西非遗资源,需要循序渐进,先建立广西非遗资源库,再将广西非遗资源库与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融合,建立课程试点。再开设适合学前教育专业特点的广西非遗课程,完善学前专业美术课程体系。最后建立广西非遗创意工作坊,保持广西非遗课程资源可持续发展。

(一)建立广西非遗课程资源库

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也是非遗项目较多的省份,截止到2021年6月份,广西非遗中与美术相关的项目包括传统美术31项,传统技艺258项。要想充分利用挖掘非遗名录中的资源,需要对非遗名录中的项目木进行整理。第一步:确定与美术课程相关的非遗资源项目。例如:梧州粤剧脸谱、桂林剪纸、桂林彩色拓印技艺、隆林壮族蓝靛染布技艺等项目。第二步:对确定的非遗项目进行实地考察经。非遗名录中的项目都是来自不同地方,经过层层筛选出来,具有地方代表性的民族特色文化。去当地进行实地考察,与当地非遗传承人进行交流,收集视频、图片、文字等材料,加强对当地文化的了解、促进知识融合。第三步:对非遗材料整理,建立广西非遗课程资源库,供老师们参考用于实践教学。

(二)将广西非遗课程资源库与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融合

在进行原始资料的整理时,需要不断地提炼。笔者将广西非遗课程资源库的材料分模块进行整理(表1),并与学前教育专业中原有的美术课程相结合并进行转化,提炼出符合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课程。学前教育美术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有美术基础、创意美术、手工制作、美术鉴赏、幼儿玩教具等课程。在梳理时,结合学前教育專业的学科特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后教学对象是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在非遗项目的选择上不能按照美术专业学生的要求进行选择,难度要适中,在两者相融合时要结合美术课程中的课程目标进行设置。分为美术基础知识、技艺知识、知识的运用三个模块,美术在内容、技法、媒介上都有很多相通的地方,教师在讲解学前教育美术课程时要做到润物细无声地与广西非遗项目的知识相融,使得学生既能掌握学前专业知识又能传承广西本土优秀传统文化。例如,笔者在进行广西非遗课程资源库与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融合时,选取了梧州粤剧脸谱与学前教育专业美术基础课程相融合,梧州粤剧脸谱岭南文化的瑰宝,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采用写实与抽象相结合的艺术风格,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在画面表现时富有装饰性的图案艺术,它构图精巧、色彩绚丽,线条细腻,有着不同于其他剧种的特点。让学生欣赏梧州粤剧脸谱,分析梧州粤剧脸谱上的图案设计规律及方法,运用其方法创作一幅脸谱表现自己的心情。这样的融合方式既可以促使学生对本土文化的了解,提高学生对广西非遗文化的兴趣萌芽,又可以达到本章节课程学习目标。

除此之外,教师可以根据课程融入的情况,选择一门合适本专业的非遗项目开设专门课程。将课程系统化、专业化、方便学生更好的体验非遗项目的特殊性和技艺、也会使学生更全面的了解广西非遗文化。

笔者选择了广西非遗项目中的隆林壮族蓝靛染布技艺,将学前教育专业手工课程中的布艺知识与隆林壮族蓝靛染布技艺相结合,开设了学前专业专业选修课《幼儿扎染》课程,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特点撰写了大纲、教案、教学计划,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使得学生能在课堂上更全面、直观的观摩、体验蓝靛染布技艺。《幼儿扎染》课程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属于专业拓展课,一般在学生第4—5学期开设。开设本课程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美术基础、手工制作课程,有一定基础。将本课程与《幼儿玩教具》课程知识相结合,做出了富有民族特色的玩教具,例如扎染布老虎、扎染包包等。为了促进全校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还开设了全校性公共选修课《扎染》。为了提升学生获得感,将扎染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相融合,学生学习后成立了《蓝染之续》创新创业项目小组,并将扎染作品加工包装成扎染产品,在抖音、小红书上进行媒体宣传,在淘宝、拼多多上开店铺进行售卖,使得非遗资源得到进一步深化。

(三)加强非遗教师队伍建设

从目前来看,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师,教授非遗文化的专业教师匮乏。因此要建设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采用内培外聘双管齐下的方法,打造精英队伍。鼓励美术教师外出培训非遗文化相关技能。

学校还可以建立广西非遗美术工作坊,开设多种非遗项目供学生选择,对全校感兴趣的老师和学生开放。邀请具有一定的资历及技术造诣的技艺大师进行讲座、定期指导,实现教学团队多元化,打破高校课堂传统授课方式和传统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模式,采用工作坊的实践模式,让学生亲眼看到、亲身体验、直观感受非遗的魅力,扩大受益面、影响力、更好的促使对非遗技艺的研究。

四、结语

广西非遗形式多样,内涵丰富,能将其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相结合,不仅可以完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还可以让非遗文化在新生一代的教育中萌芽,促进广西非遗的传承与发展。历史悠久的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为优秀传统文化和高校之间建立更坚固的桥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2019年工作要点[EB/ OL].[2019—02—22].http://www.moe.gov.cn/jyb_xwfb/ gzdt_gzdt/s5987/201902/t20190222_370722.html.

[2]白益民.学科教学知识初探[J].现代教育论丛,2000(4).

[3]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文化部等部门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通知[EB/OL].[2017—03—24].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03/24/ content_5180388.htm.

[4]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EB/OL].[2022—08—16].http://www.gov.cn/zhengce/2022—08/16/ content_5705612.htm.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度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校级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一般项目A类)《广西非遗资源融入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类课程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21GKSYGA02)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余鹏(1990—),女,汉族,湖南澧县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为美术基础、扎染、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美术课程学前教育
新课标下美术课程教与学的探索与研究
素质教育下中小学美术课程开设的作用
以生为本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研究
中等师范学校美术课中的素描教学研究
对小学低年龄段的学生如何进行设计意识的培养
单一向复合的发展研究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