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尾鲴冬片高效生态培育试验

2023-05-30阙祥尧张桂芳余建芳吴子君曹海鹏安建刘嵘

江西水产科技 2023年1期
关键词:池塘养殖

阙祥尧 张桂芳 余建芳 吴子君 曹海鹏 安建 刘嵘

摘要:在3个3.2亩池塘中放养黄尾鲴夏花(1万尾/亩),观察高效抑菌有益微生物对黄尾鲴养成冬片的存活率、饵料系数及发病的影响,通过235天的池塘养殖实验,与对照组(未添加组)相比,添加高效抑菌有益微生物后黄尾鲴冬片存活率由65.58%提高到85.65%和84.64%(P<0.05),饵料系数由2.88降低到2.25和2.30(P<0.05);且发病次数和严重程度都优于对照组,产生的生产效益也高于对照组。表明基于添加高效抑菌有益微生物方式养殖黄尾鲴冬片能够有效降低饵料系数和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成活率和养殖效益。

关键词 黄尾鲴;有益微生物;冬片培育;池塘养殖

中图分类号:S962.3+1       文献标识码:B

黄尾鲴(Xenocypris davidi Bleeker)隶属于鲴属 (Xenocypris),在江西的鄱阳湖、五大河等均有分布,属于杂食性偏植物性鱼类,是常见的捕捞经济鱼类。目前,关于黄尾鲴的研究多集中于分子生物学[1]、养殖技术[2]、人工繁殖[3]及繁殖期所需营养[4]等方面,并未有养殖过程中抑菌剂使用的相关报道。

近年来,随着淡水养殖业的迅速发展,人们在追求产量时不注意淡水养殖水水质,从而造成淡水养殖水体的水质不断下降,最终滋生出诸多致病菌,严重影响淡水鱼养殖业的生产效益。其中气单胞菌是黄尾鲴养殖水体中最常见的致病菌,国内一直采用化学消毒剂进行控制。但化学消毒剂的过度使用,不仅会造成致病菌耐药能力的增强,同时残留在水产品中的化学消毒剂也会被人类食用,影响健康,形成“二次感染”;此外,化学消毒剂也会随着养殖废水的排放严重污染河流水域,造成生态的失衡[5]。本试验针对黄尾鲴冬片池塘培育过程中经常受到水体病害菌(维氏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等)感染而导致细菌性疾病的爆发,引起苗种死亡,从而导致养殖成活率低的问题,从生态学角度出发,在黄尾鲴冬片培育过程中,添加高效抑菌有益微生物菌剂抑制水体微生物(特别是病害微生物数量)的办法来达到生态高效培育黄尾鲴冬片的目的,旨在为黄尾鲴苗种,特别是大规格冬片培育提供一定的技术借鉴。

1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鱼来自萍乡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培育的黄尾鲴夏花鱼种,采用 5% 食盐水消毒后,驯养于 3个3.2亩的池塘中。

高效抑菌有益微生物菌剂由上海海洋大学提供的由嗜盐噬菌弧菌(H2)和解淀粉芽孢杆菌(G1)复配的有益抑菌微生物菌剂,使用时有益微生物菌剂用量为0.4 mg/L。

1.2试验设计

1#和2#池塘为试验组,定期(每20天使用1次)使用高效抑菌有益微生物菌剂,使用量为267g/亩·m。3#为对照组,不使用高效抑菌有益微生物菌剂。实验所用饲料、管理人员和其他设施均一致。苗种放养情况见表1.

表1黄尾鲴鱼苗放养情况

1.3饲养管理

试验组水体泼洒高效抑菌有益微生物菌剂(267g/亩·m,每20天使用一次),投喂方式按表2.

1.4 檢测项目

试验结束后,统计各池塘黄尾鲴冬片的存活率和记录发病和用药情况,并计算饵料系数。同时对产量和产值进行统计。

饵料系数= 采食干饲料重(g)/ 鱼体湿增重(g)

成活率=(试验结束时活鱼数 / 试验开始时活鱼数)×100%

1.5 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使用“平均值 ± 标准差”表示,采用 SPSS 24.0 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采用 LSD 法多重比较,P<0.05 表示此指标各组数据差异显著。

2结果与分析

从表3中可以看到,经过235天养殖后1#和2#塘黄尾鲴冬片成活率均高于3#塘,饵料系数同样是1#和2#塘低于3#塘。1#和2#冬片平均成活率为85.15%,饵料系数为2.275,规格为50.01g。使用了高效抑菌有益微生物菌剂的1#和2#塘出现2次寄生虫的病害外,并没有大范围爆发细菌性疾病。而3#塘明显就爆发了出血病。从表4可以看到,相比较于3#塘,1#和2#塘亩产增加了31.77kg,亩产值增加了952.95元,亩效益增加了1347.3元,节省开支394.35元。

基于添加高效抑菌有益微生物方式养殖黄尾鲴冬片能够有效降低饵料系数和养殖成本(394.35元),提高养殖成活率和养殖效益。冬片养殖成活率达到85.15%,亩产达到426.30kg,实现亩效益为4896.7元。

3讨论

气单胞菌是黄尾鲴养殖水体中最常见的致病菌,其中维氏气单胞菌普遍存 在于水环境中,可引起多种淡水鱼类患病,且其引发的鱼病具有传染性强、死亡快的特点,会给淡水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6]。以寄生菌和芽孢杆菌为代表的抑菌微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能够通过捕食作用、生物拮抗作用在较短的时间内抑制养殖水体中潜病菌的生长,控制对养殖水体中致病菌总数的控制已经展示了良好的效果。

本研究根据前期试验,筛选出具有高效抑菌活性的有益微生物,并对其在黄尾鲴高效培育过程中的抑菌效果进行试验。结果说明了添加了高效抑菌有益微生物,冬片养殖水体微生物群体主要以有益微生物为主,竞争降低了水体有害微生物和致病菌的数量,从而减少了鱼患病的概率和死亡,改善了水环境,提高了饲料利用效率。有研究表明,在水体中添加有益微生物后,可通过影响肠道功能等促进淡水鱼类生长,降低饵料系数,同时也会合成多种维生素和促生长因子,从而提高饲料利用率[7],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4结论

基于添加高效抑菌有益微生物方式养殖黄尾鲴冬片能够有效降低饵料系数和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成活率和养殖效益。

参考文献

[1] 张燕萍,徐先栋,章海鑫,等. 黄尾鲴6种同工酶的组织特异性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32(35): 10-14.

[2] 张燕萍,范鸿潮,傅义龙,等. 池塘主养黄尾密鲴冬片鱼种高产高效养殖技术[J]. 江西水产科技, 2016, (2): 25-26.

[3] 黄邦星. 黄尾密鲴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J]. 福建农业, 2013, (03): 27.

[4] 李彩刚,章海鑫,傅义龙,等. 黄尾鲴亲鱼对饲料中蛋白质、脂肪需求量的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 2019, 47(22): 220-223.

[5] 杨会兴,程晓,李微,等. 养殖水体嗜水气单胞菌对两种药物的耐药性分析[J]. 科学养鱼, 2018, (5): 59-60.

[6] 王茜,邓益琴,孙承文,等. 维氏气单胞菌重要致病因子基因对环境条件的响应[J]. 南方水产科学, 2022, 18(5): 74-80.

[7] 陈丽婷,吴剑峰,赵玉兵,等. 零换水条件下复合益生菌对罗非鱼生长性能、肌肉品质及养殖水体环境的影响[J]. 广东农业科学, 2022, 49(04): 123-134.

猜你喜欢

池塘养殖
池塘底铺生物培养基青虾育苗技术研究
极火虾北方池塘养殖技术
东北寒冷地区斑点鳟鲑池塘成鱼养殖试验
安岳县池塘养殖底排污技术探讨
金乌贼人工养殖技术
池塘加州鲈养殖技术
淡水鱼养殖的技术特点
台湾大泥鳅池塘养殖技术要点
盐碱地池塘水产养殖中藻类平衡的控制
鱼鳖混养技术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