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稳步推进水生生物增殖放流
2023-05-30姜成斌许岩王璐毕贤臣张玢王振张赛赛刘彤
姜成斌 许岩 王璐 毕贤臣 张玢 王振 张赛赛 刘彤
摘要:水生生物增殖放流作为养护水生生物资源的重要措施之一,在中国相关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以及渔业管理部门的大力投入与积极引导下,增殖放流事业不断发展。现已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各界大力支持、群众积极参与的良好势态。辽宁省作为渔业大省一直以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为原则,持续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积极养护恢复渔业资源,努力改善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稳步推进水生生物增殖放流速度,不断推动海洋渔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增殖放流;水生生物资源;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S931 文献标识码:A
自2000年以来,为鼓励和支持水生生物增殖放流事业的发展,中国先后出台了多项与其相关的政策,明确提出增殖放流是养护水生生物资源的一项重要举措,各级渔业管理部门要加大投入力度,并在社会各界中做好积极引导和鼓励支持,一同投入增殖放流事业。现已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各界大力支持、群众积极参与的良好势态。辽宁省作为渔业大省一直以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为原则,致力于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的持续开展,渔业资源的积极养护恢复,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的努力改善。抓住时机,稳步推进水生生物增殖放流速度,不断推动海洋渔业经济的发展。
1 增殖放流意义
随着不断增长的全球人口数量和逐渐提高的人类生活水平,人们也日渐加大对水产品的需求量。而目前世界渔业资源经受着过度捕捞、环境污染、栖息地破坏等问题已普遍衰退,仅依靠传统捕捞渔业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目前正面临着如何增加海洋渔业生产力这一重要挑战[1]。针对海洋渔业资源衰退的现状,世界各国采取了控制捕捞量、设立自然保护区和进行海洋生物资源增殖放流等渔业管理措施来应对。在措施之中,增殖放流是采用人工方式,如放养、底播、移植等,向公共水域,主要包括海洋、江河、湖泊、水库等,投放亲体、苗种等活体水生生物的活动[2],该措施可以有效调整鱼类区域,补充鱼类资源,充分利用天然水域资源,提高鱼类品质和产量[3],作为一项生物资源修复工程,对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域生态安全以及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强有力地推进。
2 中国增殖放流发展
中国最早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是在20世纪50年代,当时以淡水青、草、鲢、鳙四大家鱼为主。自70年代,此项活动逐步聚焦于恢复中国近海的渔业资源。进入21世纪,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从种类、数量和规模上不断发展,已经成为中国水生渔业资源恢复的最重要手段。目前,中国各海域已广泛开展增殖放流工作,由起初的小规模、区域性发展到现在的大规模、全国性资源养护行动,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各界大力支持、群众积极参与的良好势态[4-5]。
3 中国增殖放流政策
自2000年以来,为鼓励和支持增殖放流事业的发展,中国先后出台了多项增殖放流相关政策[6-9],明确提出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是养护水生生物资源的重要举措,各级渔业管理部门要加大投入力度,并在社会各界中做好积极引导和鼓励支持,一同投入增殖放流事业。2006年,国务院印发《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全面部署了新阶段、新时期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和增殖放流工作要求;2009年,农业部发布《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对中国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进行了规范,实现水生生物资源的科学养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维护和水域生态安全的保障,促进渔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从而推动了中国增殖放流工作科学有序发展;2010年,农业部印发《全国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总体规划(2011~2015年)》,这对于如期完成《纲要》中增殖放流目标任务,有序促进水生生物增殖放流事业科学发展,缓解渔业资源衰退、水域生态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和物种濒危程度加剧等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2013年和2015年,国务院分别出台《国务院关于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意见作为推进渔业现代化的纲领性文件,明确指出中国海洋渔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要不断加强中国水生生物保护,并要加大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力度;2016年,农业部发布《关于做好“十三五”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工作的指导意见》,通过有效地规划、布局、评估、监管、宣传等措施,实现水生生物增殖放流事业健康发展,推动水生生物资源可持续发展,到2020年,初步构建水生生物增殖放流体系,达到400亿单位以上的全国增殖水生生物苗种数量;2017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意见指出水生生态保护修复制度要健全,水生生物增殖放流要完善,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要加强;2022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做好二〇二二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强化水生生物养护,規范增殖放流。这些相关政策的出台与濒危物种的拯救、渔业资源的修复、海域生态环境的改善、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方面关系密切影响深远,积极促进了全国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10-14]。
4 辽宁省增殖放流情况
辽宁省是全国最北端的沿海省份,濒临黄渤两海,1985年在全国率先开展中国对虾增殖放流,至今已持续37年,作为渔业大省,辽宁省一直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纲要》要求,以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为原则,持续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积极养护恢复渔业资源,努力改善渔业水域生态环境。
“十二五”期间,全省共投放水生生物健康苗种518.11亿单位在近海渔场和内陆水域放流区域,增殖放流资金投入4.12亿元。通过跟踪调查和评估,2015年全省可调查的回捕增殖资源量2.02万吨,创产值7.92亿,近海捕捞渔民收入达到人均16639元,同比增长2000元。
为全面贯彻《纲要》、《农业部关于做好“十三五”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辽宁省充分利用国家资金、努力争取省级资金、鼓励动员地市资金,积极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据统计,“十三五”期间,辽宁省在黄海北部、渤海辽东湾渔场以及内陆水域开展增殖放流工作,涉及鱼、虾、蟹、贝、淡水鱼等海淡水品种,累计投放水生生物健康苗种490亿个单位,投入增殖放流资金年平均8100万元左右。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省内渔业种群资源,改善了水域生态环境。仅2020年一年,放流符合要求的苗种达到104亿单位。其中,海水经济物种12种,计62.5亿单位;淡水经济物种7种,计42.1亿单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细鳞鲑4万尾。其中,仅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的增殖放流为近岸渔业创收达2.23亿元,投入产出比高达1:10.5。到2021年,辽宁省海水增殖放流工作不断推进,品种由单一的中国对虾增加到鱼、虾、蟹、贝、蜇、沙蚕等6大类15个品种,区域由黄海北部拓展到辽宁省近海海域,规模由初期每年2~3亿单位扩大到每年80亿单位以上。大连市作为辽宁省代表性沿海城市,开展海洋渔业增殖放流工作已连续十余年。据大连市2019年增殖放流回捕调查入海验收数据显示,2019年全市实际投放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褐牙鲆、许氏平鲉各类苗种共30.93亿尾,各品种均超额完成任务。2020~2021年,全市每年增殖放流中国对虾30亿尾、三疣梭子蟹7000万尾、褐牙鲆1240万尾、许氏平鲉200万尾。在全国沿海城市中,大连市增殖放流种苗数量继续居前列。
近年来,辽宁省建立健全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效果评价和基础数据统计机制,开展了对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物种的跟踪监测、科学评估、充分论证放流效果。渔业资源增殖放流达到了水养鱼、鱼滤水、鱼增殖、人增收等多重功能,在对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也对渔业的生物多样性进行了维护。相关数据表明,增殖放流在经济、社会、生态方面带来了明显的效益,是一项一举多得的公益性事业。
增殖放流作为一项综合性工程,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放流苗种的种质质量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15-16]。它的质量情况不仅对增殖放流的效果产生影响,也很可能会对遗传效应产生潜在的影响[17]。为确保增殖放流经济水产苗种的质量,根据《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增殖放流经济水产苗种质量安全检验的通知》和《农业部关于印发<鱼类产地检疫规程(试行)>等3个规程的通知》等有关规定,结合辽宁省增殖放流实际情况,所有增殖放流项目所涉及放流苗种均需进行疫病和药残检验,确保用于增殖放流的水生生物健康无病害、无禁用药物残留。同时为进一步保障增殖放流后的效果,避免放流幼体的损害,全省加强放流海域管护,严格执行休渔期要求。为了解和掌握增殖放流品种的存活、生长、洄游、分布、栖息环 境等信息,预测预报放流品种的数量、产量、成活率、回捕率等情况,科学制定了渔业资源增殖放流计划,定期组织开展增殖放流回捕调查,科学评估增殖放流的效果,并形成调查分析报告,为增殖放流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让增殖放流更好地为渔业健康发展、渔民富裕生活做出贡献,成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
5 结语
海洋渔业作为21世纪海洋经济时代下重要的海洋产业之一,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进步,必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增殖放流定会得到更多的关注,其研究也会得到逐步的深入,其作用和贡献也会更加突出。辽宁省应抓住时机,稳步推进水生生物增殖放流速度,不断推动海洋渔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J.D.Bell,K.M.Leber,H.L.Blankenship et al.,"A New Era for Restocking,Stock Enhancement and Sea Ranching of Coastal Fisheries Resources,"Reviews in Fisheries Science,16(2008):1-9.
[2] 程家骅,姜亚洲.海洋生物资源增殖放流回顾与展望[J].中国水产科学,2010,17 (3): 610-617.
[3] C.B.Grimes,"Marine Stock Enhancement: Sound Management or TechnoArrogance?"Fisheries,23(1998):18-23.
[4] Drawbridge M A, Kent D B. The assessment of Morone chrysops stock enhancement in Southern California: an eare study involving the white seabass[J]. American Fisheries Society Symposium, 1995,(15):568-569.
[5] 吴祖杰,徐君卓,沈云章等.浙江沿海中国明对虾标志放流试验[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 2003,22(4):310-335.
[6] 沈新强,周永东.长江口、杭州湾海域渔业资源增殖放流与效果评估[J].渔业现代化, 2007,34(4):54-57.
[7] 费鸿年,张诗全.水产资源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25-128.
[8] 牛莉莉.山东省海洋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发展现状及其SD仿真的初步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6.
[9] 王彬,董婧, 刘春洋等.夏初辽东湾海蜇放流区大型水母和主要浮游动物[J].渔业科学进展,2010,32(05):83-90.
[10] 陈丕茂.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效果评估方法的研究[J].南方水产,2006,02(01):1-4.
[11] Gunderson D R.Surveys of fisheries resources[M].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1993:1-31.
[12] Bins D J, Gruijter J. Design-based versus model-based estimates of spatial mean,theory and application in environmental soil science[J]. Environmetrics,1993,4:123-152.
[13] 金显仕, 唐启升.渤海渔业资源结构、数量分布及其變化[J].中国水产科学, 1998, 5(3):18-24.
[14] 于英卓, 戴桂林.海洋资源资产化管理与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经济师,2002, 15(11):19-20.
[15] Bell J D, Bartley D M, Lorenzen K, et al.Restocking and stock enhancement of coastal fisheries: potential, problems and progress[J].Fisheries Research,2006,80 (1):1-8.
[16]梁君.海洋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中国渔业经济,2013, 31 (5):122-134.
[17]邓景耀.中国对虾的渔业生物学研究[C] //甲壳动物学分会成立20周年暨刘瑞玉院士从事海洋科教工作55周年学术研讨会论.
[1] 作者简介:王璐(1990-),女,汉族,研究生,工程师,研究方向水产养殖,邮箱:wennuandehaidi@qq.com。
*通信作者:刘彤,1969- ,男,汉族,本科,教授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从事专业 水产技术推广,研究方向 海水养殖,dalianliuto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