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文化遗产观及其时代蕴涵
2023-05-30刘建平,龚佳
刘建平,龚佳
[摘要]习近平文化遗产观具有十分丰富的基本内涵、深刻的生成逻辑和鲜明的实践指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阐明了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战略目标、原则方法、基本要求和责任主体。从生成逻辑来看,它汲取了马克思主义文化遗产观的丰厚滋养,承袭了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文化遗产的重要思想,发掘了文化遗产的多维价值以及剖析了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现实境况。践行习近平文化遗产观,我们要以新视角认识重视文化遗产、以新体系保护管理文化遗产、以新路径传承利用文化遗产,推动文化遗产事业再上新台阶、取得新成就。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遗产观;核心要义;生成逻辑;现实启示
[作者简介]刘建平:教授、博士生导师,湘潭大学副校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强调:“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这一重要论断凝结着新时代党对文化遗产事业的深邃思考,为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国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站在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的战略高度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遗产观,推动我国文化遗产事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全面把握和深刻认识习近平文化遗产观的核心要义、生成逻辑与现实启示,是推动文化遗产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新征程上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现实要求。
一习近平文化遗产观的核心要义
习近平文化遗产观源起于马克思主义文化遗产观,奠基于中国共产党文化遗产事业百余年探索与实践,聚焦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突出强调了新时代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战略目标、原则方法、基本要求、责任主体,构成了一个立意高远、内涵丰富、逻辑严谨的科学理论体系,具有很强的方向性、时代性和开创性。
(一)战略目标:走出一条适合国情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之路
2016年4月,习近平对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各级文物部门要不辱使命,守土尽责,提高素质能力和依法管理水平,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习近平这一重要指示坚持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相统一,为新时代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擘画了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具有较强的战略性、思想性、前瞻性和指导性。习近平强调的这一战略目标,内蕴着三个方面的实践意蕴。一是要实事求是,立足基本国情。我国是世界上唯一历史没有断裂的文明古国,文化遗产总量丰富、价值极高,具有保护文化遗产的优良传统,具备其他国家发展文化遗产事业不可比拟的显著优势。截至目前,我国已有世界遗产56项。其中,世界自然遗产14项、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4项,数量均居世界第一,总体保护状况良好,总面积达7.06万平方公里。同时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有着更大的需求。文化遗产价值的深度挖掘、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宣传推广等问题仍亟待解决。因此,应立足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我国是文化遗产大国的情况来进行文化遗产事业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进一步挖掘资源价值,扬长避短,这是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之路的现实基础和前提条件。二是要大胆创新,创造中国特色。要想实现从“文化遗产大国”到“文化遗产强国”的转变,就必须掌握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规律,创造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中国模式”,凸显中华文化的独特价值。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是一项牵涉面广、联动性强的系统工程,必须解决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的矛盾关系、处理好文化遗产与城市发展、乡村建设和文旅产业发展的关系,以“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为基础,积极构建与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体系,推动文化遗产更好地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三是要交流合作,实现美美与共。习近平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文化遗产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全人类的。因此,要在文明交流互鉴中进一步发挥文化遗产的重要功能,谱写美美与共的新篇章。
(二)原则方法:保护文化遗产是对历史和人民负责
文化遗产是民族发展、社会进步的历史见证,是注释历史最好的“字典”。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关乎民族未来、文化安全和人民福祉。一方面,要坚持“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习近平指出:“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他还强调:“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传承保护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首都的职责,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传承历史文脉,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因此,“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是中国共产党保护利用文化遗产的重要原则,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生动践行。另一方面,习近平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始终坚持“保持原貌、修旧如旧”的原真性保护方法和注重与周边环境和谐共生的完整性保护方法。例如,针对鼓浪屿的保护,习近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不仅限于风貌建筑,更要用全局眼光进行全岛保护,包括岛上的一草一木与历史人文资源。2019年2月1日,习近平到北京前门东区步行街查看街巷风貌时也指出:“要把老城区改造提升同保护历史遗迹、保存历史文脉统一起来,既要改善人居环境,又要保护历史文化底蕴,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
(三)基本要求:必须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
2021年7月17日,习近平向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致贺信,指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和自然演进的重要成果,也是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些宝贵财富,是我们的共同责任,是人类文明赓续和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一论述为文化遗产事业明确了基本要求。具体而言,保护好是首要前提。2015年12月20日,习近平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文物遗产,包括文物古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工业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搞‘拆真古迹、建假古董那样的蠢事。”2022年12月,习近平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这些论述指示清晰地指明了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内容。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保护是习近平不断强调的关键词,他在山西云冈石窟考察时强调“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在北京考察工作时强调“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在山西平遥古城指出“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统筹好旅游发展、特色经营、古城保护,筑牢文物安全底线,守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等等。其次,传承好是关键环节。习近平指出:“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文化遗产的传承要义就是“活”起来,文化遗产内蕴着丰富的人文精神、道德理念、价值取向,必须深入挖掘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遵循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规律,依托科学技术,结合时代元素以实现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延续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充分激发文化遗产的活力。最后,利用好是核心所在。怎样利用文化遗产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这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实践课题。习近平指出:“要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放在第一位,同时要合理利用,使其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方面充分发挥作用。”他还指出:“要妥善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像对待‘老人一样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也就是说,保护文化遗产的价值旨归就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利用文化遗产,发挥文化遗产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中的多维效应,更好地坚定文化自信,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总之,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利用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三个环节,必须统筹处理好保护、传承、利用的关系,始终将保护好文化遗产放在首位,同时在保护中加强传承和利用,在传承、利用中促进保护,让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四)责任主体:保護和传承文化遗产是每个人的事
2006年6月,在浙江工作的习近平在首个“文化遗产日”调研时指出:“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是每个人的事。只有我们每个人都关心和爱惜前人给我们留下的这些财富,我们民族的精神和独特的审美情趣、独特的传统气质,才能传承下去。”可见,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是任何人都应付诸实践的责任。具体而言:其一,应突出共产党人的责任意识。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一些地区的领导干部过度追求经济利益,疏于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加上“拆真建假”的现象,破坏了原有文化遗产,侵蚀了文化遗产的栖息地。针对这些问题,习近平多次强调共产党人应积极发挥领导核心意识、责任主体意识,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对历史文物的敬畏之心,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统筹好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2002年4月,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为《福州古厝》一书作序:“发展经济是领导者的重要责任,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文物,保护好名城,同样也是领导者的重要责任,二者同等重要。”其二,动员全民参与保护传承。人民是文化遗产的创造者和享用者,也是保护传承文化遗产的主力军。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借此机会,组织开展一系列宣传活动,利用各种渠道宣传文化遗产保护,通过展示、演出和媒体等各种载体向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进行文化遗产的保护宣传和教育,倡导珍爱文化遗产的文明之风,增强公众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了解,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进而更好地熟悉中华历史,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中华文化,不断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其三,构建社会协同保护机制。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不仅需要依靠共产党人的担当尽责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保护,还需要法律法规的坚强保障。习近平强调:“要积极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在坚持政府投入为主的前提下,引导民间资金进入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要完善文化遗产保护的专家咨询制度、公众舆论监督制度,充分发挥学术单位的作用,共同开展保护工作。”我国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并相继出台了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动了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制度化法治化进程。
二习近平文化遗产观的生成逻辑
习近平文化遗产观是在充分汲取马克思主义文化遗产观的丰厚滋养、承袭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文化遗产的重要思想、考量文化遗产的多维价值以及剖析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现状的基础上不断形成发展的,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价值逻辑、现实逻辑的有机统一。
(一)理论之源:马克思主义文化遗产观
马克思曾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由于这个缘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环境下继续从事所继承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变更旧的环境。”其中,文化遗产就是“过去承继”下来的重要部分。文化遗产是社会发展进步中一种既得的生产力,是联结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纽带,具有传承性的显著特质。列宁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文化遗产观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文化遗产”一词。他指出:“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列宁主张运用阶级分析法区分文化遗产,解决了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遗产这个问题,从而激励了无产阶级用强大的社会主义力量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和对抗。习近平始终秉持深厚的文化情怀,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对待文化遗产,遵循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规律,把文化遗产的价值功能作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逻辑起点,坚持传承保护与活化利用的辩证统一。例如,在协调城镇化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上,他指出:“保护古城是与发展现代化相一致的,应当把古城的保护、建设和利用有机地结合起来。”显然,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等问题的基本观点,在习近平文化遗产观中得到了具体、充分的阐发,构成了习近平文化遗产观的理论渊源。
(二)历史之承: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文化遗产的思想
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过程中,不断建构起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文化遗产的思想体系,使中华民族在从落后走向先进、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封闭走向開放的艰辛探索中,始终保持了鲜明的民族底色和基因,彰显了浓郁的民族气质和品格。正如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式上提出的:“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历史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注意汲取其中积极的养分。”土地革命时期,在面临异常艰苦残酷的反“围剿”斗争下,中央苏区仍然专门创建了博物馆,并收集保存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史料。解放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多次电告平津战役前线,要保护文物古迹、保护北平文化古城。毛泽东在1938年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任务。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改革开放初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将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赋予其重大意义。进入21世纪,以江泽民和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弘扬保护文化遗产的优良传统,并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及要求继续发展文化遗产事业。2001年7月1日,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几千年历史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代精神加以继承和发展,做到古为今用。”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重点论述了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对于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的重要意义,明确指出:“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关心文化遗产事业,多次在地方考察、国外出访期间参观当地历史古迹,围绕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利用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要求。习近平文化遗产观与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文化遗产的思想一脉相承,是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文化遗产的思想在新时代文化场域中的创新与发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文化遗产观深刻阐明了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方法路径,科学地回答了在新时代“为何”与“如何”保护利用文化遗产等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发展繁荣新时代文化遗产事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三)价值之维:对文化遗产资源多维价值的综合考量
我国文化遗产资源内容丰富、覆盖面广、价值突出、特色鲜明。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国有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不可移动文物76.7万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58处,备案博物馆6183家。其一,文化遗产是传承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早在厦门工作期间,习近平就特别重视对历史古建筑、古村落的保护,他视鼓浪屿为“国之瑰宝”,为保护鼓浪屿作出过多次批示,当欣闻鼓浪屿申遗成功时,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其二,文化遗产是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源泉。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在山东考察时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中国精神、中国智慧和中国理念,是凝聚民族认同感、自豪感的符号,是解读中华文明的“活密码”,是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养分,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有形或无形的文化遗产融入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可以转化为共同的情感认知、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发展的不竭力量。其三,文化遗产是进行文旅融合发展的宝贵资源。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文化遗产是一个城市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标识物,是发展地区经济的内在驱动力。习近平在正定县工作期间就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利用,通过修缮保护古寺庙、建立旅游停车场、发展文旅产业等举措,将文物古迹的传承保护与发展旅游业充分结合起来,使正定县顺利成为历史文化名城及文化旅游名城。其四,文化遗产是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更加频繁紧密。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深刻指出:“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
(四)现实之势:对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所面临环境的深刻洞察
一方面,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缩影、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但文化遗产因受时间变换、人为干扰、环境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很容易遭到破坏,一旦破坏,就难以恢复,具有脆弱性与易破坏性的显著特点。这就决定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只有深入把握文化遗产所独有的稀缺性、多样性和杰出性等特征,只有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这个基础性工程,才能更好发挥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经济价值、思想价值等多维价值。另一方面,保护文化遗产是解决当前文化遗产事业存在问题的迫切需求。有的地方仍存在过度追求经济发展,盲目追求政绩,忽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没有正确处理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文化遗产价值的深度挖掘、宣传阐释力度不够、文化遗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亟待提高、文化遗产保护法律化、规范化程度亟待加深等问题。加上当前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不同国家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更加频繁、深入、持久。但不可忽视的是,西方有些资本主义国家正想方设法将“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侵入中国,一些人受西方错误思潮的影响,秉持“西方中心论”,全盘否定中华文化。对此,要直面问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坚决肃清错误思想,正本清源,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文化环境,充分发挥文化遗产在弘扬民族精神、展示大国风采上的显著作用,实现文化遗产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从而“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三习近平文化遗产观的现实启示
习近平文化遗产观是在长期的理论与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新时代文化遗产事业的行动指南与根本遵循。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遗产观,不能仅局限于对其思想内容的文本解读和总结凝練,应该将其与当下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中面临的现实困境、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要求相对照,把科学系统的理论体系转化为推动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让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活力。
(一)要切实以新视角来认识重视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是贯通历史、现实与未来的桥梁,是民族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民族发展的历史根基。习近平文化遗产观充分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发展、国内与国际的高度统一。全面深入理解并掌握习近平文化遗产观,需要不断开阔视野,以新的视角,即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视角对其进行多方面解读和研究。一方面,要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视角认识重视文化遗产。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中,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传承中华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在进行现代化建设中,不仅需要发展社会生产力,还需要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最深厚的底气,是我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宝贵资源。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保护利用好文化遗产,就是守护我们民族赖以生存的历史文化根基,就是彰显我们中华文明的巨大优越性,就是凝聚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同时,习近平文化遗产观突出强调了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经济建设相辅相成的关系,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成果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文化和精神支撑,经济社会的发展又能为文化遗产事业繁荣提供强劲的物质支撑。显而易见,文化遗产在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实现中国人精神和文化的现代化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保护传承利用好文化遗产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应有之义,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另一方面,要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视角认识重视文化遗产。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个新形态是不同于西方文明的、极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植根于中国五千多年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渊源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文化遗产所内蕴的价值理念、精神追求、哲学智慧正是人类文明进步所需要的,也为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供了丰厚的思想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和阐释文化遗产的物质功用和精神价值,可以进一步彰显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智慧,增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国际认同感,为世界的和平繁荣发展贡献更多力量。由此可见,我们要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高度,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新视角认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明晰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深度挖掘文化遗产的多维价值,让保护利用的成果发挥更大效应。
(二)要积极以新体系来保护管理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特有属性,保护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的毅力。我们应在健全多方联动体系、理论研究体系、法律法规体系上下足功夫,实现文化遗产的系统化保护、专业化保护和法治化保护。一是要坚持多方联动,实现系统化保护。全面加强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是党的优势所在、责任所系。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按国家相关法律、条例、方案、规划持续推进,系统梳理文化遗产资源,推进落实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在城乡建设中建立完整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平台,努力推进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文化遗产保护机制、体制建设与有效运行,进一步巩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领导核心作用,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不断增强共产党人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应强化文化遗产管理责任,改革创新管理办法,在加强队伍建设、优化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提供政策支持、加大财政投入等方面持续发力,为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提质增效;还要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力度,让文化遗产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提高人民群众的保护意识,实现从情感认同到行为实践的跨越,共同营造尊重历史、尊重文化、珍爱文物、传承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二是要深化理论研究,推进专业化保护。专业人才是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生力军,文化遗产事业极具专业性、细致性和严谨性,文化遗产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迫切需要一大批复合型和应用型专业人才,迫切需要不断加深对文化遗产学的研究力度。习近平曾指出:“殊不知古建筑的保护、传统街区的保护、任何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点的保护,都需要有专门业务知识和掌握国家文物法规政策才能保护好。”“要积极培养壮大考古队伍,让更多年轻人热爱、投身考古事业,让考古事业后继有人、人才辈出。”高校要增设文物保护和历史学的专业、开设文化遗产选修课,建立高校与考古研究团队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带领学生实地走访文化遗产古迹,积极与博物馆等文物机构开展联合教育活动,完善人才培养、引进、激励与管理机制,培养高水平、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加大对文化遗产的发展历程、历史根基以及发展前景的研究力度,深刻阐释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人文精神和时代价值,推动建立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明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提供充沛的专业支撑。三是要健全保护制度,推进法治化保护。习近平在福州工作期间,成立了福州市历史文化传承委员会,主持制定了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及三坊七巷两个保护规划,保护了三坊七巷等三十多处国家和省级文物保护地,是全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模范与创新之举。目前,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已顺利完成,文化遗产法治体系日臻完善,治理水平显著提高。我们要进一步发挥法律制度的坚强保障作用,在立法、执法、普法上持续发力,健全文化遗产治理体系,实现文化遗产治理现代化。
(三)要积极以新路径来传承利用文化遗产
习近平指出:“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高文物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让文物真正活起来,成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成为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名片。”要达到实现文化遗产“活起来”的目标,就必须结合我国历史方位和时代特点,充分考虑多层次、多领域发展的现实需求,充分发挥文化遗产的整体效应。一是要运用先进技术,讲好文物故事。当前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AR、VR等现代高新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为数字化保护传承文化遗产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习近平在敦煌莫高窟考察时强调:“要十分珍惜祖先留给我们的这份珍贵文化遗产,坚持保护优先的理念,加强石窟建筑、彩绘、壁画的保护,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保护水平,将这一世界文化遗产代代相传。”因此,我们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加强文化遗产数字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博物馆等场馆的展陈水平,打造沉浸式场馆,真实生动地再现历史场景,给游客带来沉浸式体验,让曾经“沉睡”的文物和历史变得触手可及。二是要坚持文旅融合,提供强大引擎。习近平主张:“要把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入旅游经济发展之中,使旅游成为宣传灿烂文明和现代化建设成就的窗口,成为传播科学知识和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因此,要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深入文化遗产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增强文旅产业内涵和吸引力,促进“文化遗产+旅游”“文化遗产+创意”“文化遗产+科技”“文化遗产+旅游”的跨界合作和发展,让文化遗产与经济发展、乡村振兴、人民生活相得益彰,从而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和文化强国战略中贡献更多力量。三是要搭建交流平台,共促文明发展。习近平指出:“要坚持多样共存、互鉴共进、合作共享,加强文化交流,倡导文化平等,保护文化遗产,推动文化创新,加强文化合作,让人类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化造福更多民众,让世界更加美好。”因此,我们既要以文化遗产为媒介传播中华文化,让文化遗产“走出去”,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促进中华文化遗产的世界传播,加强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让文化遗产成为中外人文交流的“国家名片”;也要充分发挥好跨越国界、跨越历史、跨越时空的文物珍宝的沟通作用,促进世界各地的人们参与国际文化遗产治理领域的经验交流,以及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国际合作,共同推动世界文明的多样繁荣。
总之,习近平文化遗产观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彰显了长远的战略眼光、强烈的问题意识、鲜明的实践品格、辩证的全局意识及坚定的人民立场。保护传承利用文化遗产是一项长期不懈的艰巨任务,我们要在习近平文化遗产观的指引下,科学把握文化遗产事业的实践要求、清晰明确文化遗产事业的现实指向、积极回应时代变革和社会发展对文化遗产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推动文化遗产事业创新发展、稳固前行,从而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上作出更大贡献。
XI Jin-ping's Cultural Heritage View and its
Connotation of the Time
LIU Jian-ping, GONG JiaAbstract: XI Jin-ping's cultural heritage view has very rich basic connotation, profound generation logic and distinct practical orientation, and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Its core meaning is to profoundly clarify the strategic objectives, principles and methods, basic requirements and responsibility subjects of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neration logic, it has absorbed the rich nourishment of Marxist cultural heritage view, inherited the important thought of the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people of the CPC, explored the multi-dimensional value of cultural heritage and analyzed the reality of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To practice XI Jin-ping's cultural heritage view, we need to recognize and value cultural heritage from a new perspective, protect and manage cultural heritage with a new system, inherit and utilize cultural heritage with a new path, and promote the cause of cultural heritage to a new level and achieve new achievements.
Key words: XI Jin-ping's cultural heritage view; core meaning; generation logic; practical inspiration
About the author: LIU Jian-ping, professor, doctoral supervisor and vice president of Xiangtan University, specialist in Red Culture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