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基因传承的基本方式
2023-05-30王昕伟,薛菲
[摘要]红色基因作为一种文化基因,其传承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才能实现。回顾红色基因的百余年赓续传承,就会发现其遵循一定的基本方式,主要通过各类教育传承、借助社会文化传承、凭借社会制度传承、融入社会实践传承、依托代际互动传承等。这些红色基因传承的基本方式贯穿红色基因传承的各个阶段、各个方面,从而有效实现了红色基因的代代相传。
[关键词]红色基因;红色文化;传承方式
[作者简介]王昕伟: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红色文化。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理论武装同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期实践中不断熔铸而成的一种马克思主义的观念意识形态,是对中国共产党人思想路线、精神风范、优良传统等的高度凝练和升华。红色基因的传承为中华民族不断攻坚克难、砥砺前行提供了无尽的勇气和智慧。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多年来,红色基因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以及新时代的伟大历程中薪火相传、蓬勃发展,成为中国人民独特的精神标识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梳理红色基因发展传承的百余年历程,就会发现红色基因的传承遵循一定的基本方式,主要通过各类教育传承、借助社会文化传承、凭借社会制度传承、融入社会实践传承、依托代际互动传承等,实现了其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认真探索、总结和把握红色基因传承的主要方式,对于我们立足新征程、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努力推进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传承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通过各类教育传承
红色基因作为一种先进文化基因,是在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红色基因的传承与文化传承有共通之处,必须借助教育这种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而红色基因之所以能够薪火相传也正是得益于各类教育传承作用的发挥。在红色基因赓续传承的百余年历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积极探索并着力推动红色基因在党内教育、干部教育、职业教育、普及教育、素质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中的传承;同时,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先进典型教育等,从而取得了良好成效。一方面,极大地提升了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政治素养,另一方面,也切实推动了党的指导思想、革命精神、优良传统等红色基因具体内容的传承弘扬。
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十分重视发挥教育的作用。1921年,在党的一大上通过的党纲中明确规定设立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担负党员的教育宣传工作,由此开始把对党员的经常性教育作为党的建设的基本要求;而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也明确提出,党应向工人灌输阶级斗争精神,“学校的基本方针是提高工人的觉悟,使他们认识到成立工会的必要。”为此,我们党先后创办了湖南自修大学、上海大学、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等工人职员学校。此外,我们党还创办了海丰农民学校、长沙农村补习教育社等来加强对农民群众的教育,提升其政治觉悟,培养革命的骨干。学员们经过培训后奔赴各地播撒革命火种。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积极开展面向工农大众的革命教育,积极探索多样化办学形式,发展相对独立、统一的人民教育体系,“创办了以农村干部、农民、农村儿童为对象和以政治、军事、文化、劳动为内容的具有普及教育性质的农村教育”,明确提出“苏区当前文化教育的任务,是要用教育与学习的方法,启发群众的阶级觉悟,提高群众的文化水平与政治水平,打破旧社会思想習惯的传统,以深入思想斗争,使能更有力地动员起来,加入战争,深入阶级斗争和参加苏维埃各方面的建设。”而党的六大通过的党章,也明确将“征收和收集新党员,散布党的出版品,在党员及无党工农中进行文化和政治教育的工作”作为党支部的三个基本任务之一,规定要实施大规模的党员政治教育。特别是在在职教育和学校教育中大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有效地提升了苏区军民的政治素养,坚定了其革命信念。抗日战争时期,党制定了服务全民族抗战的教育方针政策,并在延安创办了抗日军政大学、鲁迅艺术学院、陕北公学等多种类型的学校,培养了一大批军政干部和专门人才。1941年,党又发动了延安整风运动,通过整风运动进一步强化了党的正确思想路线,提升了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使全党在组织上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
王昕伟,薛菲:红色基因传承的基本方式《文化软实力》2023年第1期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迅速恢复和发展人民教育,改革教育制度,创新教育形式,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着力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全党、全社会掀起了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高潮。如《共同纲领》就明确规定了新中国文化教育发展的方向和任务,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对旧有的文教单位进行了接受改造,对知识分子实行“争取、团结、改造”的政策,开展思想改造运动,彻底肃清帝国主义文化侵略势力,深入批判封建文化思想,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同时,推进教育改革,创建新中国的文化传播和科研机构,大力发展工农文化教育和少数民族文化教育,进行高校院系调整,建立并完善新中国的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开放以来,党内教育更加受到重视,邓小平提出:“要在党内,特别是在党员、干部中,普遍地、经常地、深入地开展共产主义教育,使每个同志都成为合格的党员、合格的党的干部,使党员、干部的思想品德、党性修养和政治质量普遍恢复以至超过过去的最好水平,使党的战斗力恢复以至超过我党历史上的最高水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领导人也积极部署安排党内经常性教育,“通过持续的整党整风活动纯洁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大力弘扬优良传统,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并结合时代特点,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明确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用一系列切实举措推动了红色基因的传承。例如,通过开展整党活动(1983年—1987年)、“三讲”教育(1999年—2000年)、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2005年—2006年)、创先争优活动(2010年—2012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2013年—2014年)、“三严三实”专题教育(2015年)、“两学一做”学习教育(2016年—2018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2019年—2020年)、党史学习教育(2021年)等集中教育、主题教育、学习活动来传承弘扬党的优良传统,有力推动了红色基因的传承弘扬,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
二借助社会文化传承
红色基因作为一种先进文化基因,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充分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全面吸收了革命文化的精神内核、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价值,其传承自然也离不开先进文化在社会中的广泛弘扬。在红色基因赓续传承的百余年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积极引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立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需要和时代发展要求,实事求是地制定文化方针政策,与时俱进地创新文化内容形式,大力弘扬先进文化,从而有效推动了红色基因的传承,凝聚起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为了配合工人运动,早期共产党人就开始了文化建设的初步实践,先后创办了工人通俗读物《劳动界》周刊、《劳动音》《劳动者》《劳动周刊》等刊物开展宣传工作;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党积极领导国民革命军的政治宣传工作,毛泽东担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指出宣传工作不能“偏于市民、缺于通民,偏于文字、缺于图画”,积极在国民革命军中办报办刊、筹办剧团,配合党领导的兵运工作,进行了大量美术宣传,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影响。在土地革命时期,党旗帜鲜明地树立了自己的革命形象。在根据地建设中,创办了各类报纸杂志,建立了红色学校和图书馆,探索了多种形式教育群众,并领导开展了移风易俗运动,通过广泛张贴红色标语、传唱红色歌谣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政治宣传。而在国统区,党领导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团结鲁迅、茅盾等革命文化工作者,开展“左翼文艺运动”,主办了一大批有影响力的报纸杂志,创办了书局、剧团、文艺社团、电影公司等,有力推动了革命文化的传播。在抗日战争时期,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提出了“发展抗日文化运动”的口号,积极进行抗战宣传工作。1942年召开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从根本上回答了革命文艺的方向、道路等重大原则问题,科学、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文艺主张和文艺思想,确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文艺工作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强调文化教育为抗战服务、为工农兵服务。此外,在抗日战争时期,党还形成了系统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可以说,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将文化建设与革命运动相结合,极大地推动了革命文化的传播和弘扬,从而使党的指导思想、革命精神、优良传统等深入人心,为红色基因的传承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文艺界开展“三改”运动,建设新中国的文化艺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整理、继承和发展。同时,在全国掀起一个学习苏联的高潮,以苏联文化为主的社会主义文化被大量引进,从而形成了新中国文化思想建设的高潮,并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随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毛泽东在党的八大上明确提出努力创造社会主义的民族的新文化,使社会主义文化革命和文化建设的任务逐渐明确,即反对和肃清一切剥削阶级的思想文化,用社会主义的精神教育人民,提升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要,促进人民的身心健康,从而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由此,中国共产党开始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行探索。1956年4月,党正式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随后,毛泽东又对“古今中西”文化关系进行了阐释,提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从而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促进了文学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发展。《歌唱祖国》《东方红》《青春之歌》《红旗谱》《创业史》《英雄儿女》《红色娘子军》《闪闪的红星》等一系列红色经典作品也在这一时期不断涌现,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推动了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弘扬。改革开放以来,党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解放思想束缚,形成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进一步深化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强调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把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作为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实施了一系列新举措。例如,通过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积极推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明确新时代文艺工作的历史使命,加强宣传思想工作,注重巩固和壮大主流舆论,增强阵地意识等,从而切实提高了国家文化软实力,有序推动着红色基因的代代传。
三凭借社会制度传承
红色基因作为一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其发展传承过程中始终以科学理论为指引,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始终反映并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社会制度是红色基因根本力量的重要体现,也是红色基因传承的重要保障。社会制度主要包括社会的经济、政治、法律、文化、教育等制度,反映并维护一定的社会形态或社会结构,是一套社会成员必须遵守的强有力的行为规范,其自然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保障和基本遵循。中国共产党在百余年发展历程中十分注重制度建设,领导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深刻影响中国国家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以及一系列国家制度建设的成功经验、重要原则和规律性认识等深层次内容,有效保障了红色基因的传承。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开始为探索建立中国的新型民主制度而努力,不断在革命实践中思考和完善中国民主制度的架构。从大革命时期民主革命纲领的确立和党的各项制度的初创、土地革命时期苏区各方面建设的初步尝试、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建设的实践和党的建设的发展,到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新民主主义制度的实践和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考,中国共产党逐渐摸索总结出了新民主主义制度建设的发展思路和成功经验。如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采取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实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政党制度,以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在单一制国家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国家结构形式。此外,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先后形成了黨的领导制度、党内巡视制度、党内选举制度、反腐倡廉制度、根据地兵役制度、土地制度、教育制度、新闻发布制度、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军队民主制度、预审制度、人民检察制度、人民陪审制度、统战工作制度、“三三制”等一系列具有深远影响的具体制度或方针政策,基本涵盖了社会制度的各个方面。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明确将新民主主义制度作为新中国的制度基础。虽然一些具体制度因时代发展而发生了改变,但新民主主义制度的建设经验、根本原则、重要制度等得到充分继承和发展,并深刻影响着我国制度的建设和发展,因而这些制度本身所体现和彰显的理念、原则、价值等,业已成为红色基因的重要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新民主主义制度基础上确立了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有力确保了国家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作为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得到继续发展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作用更加明确和凸显,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进一步加强,工农联盟以及工人阶级同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巩固。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社会主义的教育制度逐步完善,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提出建设一支庞大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等。在民主政治建设中,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通过大规模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法律、法令相继出台,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益,保护人民的合法利益。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树立“两条腿”走路方针,注重商品生产的地位,尊重和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扎实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党团结领导全国人民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刻把握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充分吸收党在革命、建设、改革不同时期制度建设的成就和经验,不断探索、总结新时期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等各方面行之有效的方针政策,将之凝练、升华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可分为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等,这些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可以说,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以及各方面制度建设的重要原则、成功经验等全面贯穿和彰显了红色基因的精神内核,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深刻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也为红色基因的传承提供了重要保障。
四融入社会实践传承
社会实践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各种活动的总和。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社会实践中形成、发展并传承的先进文化基因。因此,红色基因的传承只有融入社会实践,与人们的生产劳动、日常工作、科学实验等相结合,才能将红色基因的精神内核落实到具体行动,扎实推进红色基因传承取得实际成效。中国共产党在百余年奋斗历程中,始终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积极引导人民群众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在拥军支前、保家卫国、敬业乐业、共同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等各方面不断弘扬党的优良传统,铸就了一系列具体的精神形态,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传承和丰富了红色基因的科学内涵,从而不断增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激励中国人民奋勇向前。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等优良作风,这也正是党注重在社会实践中贯彻落实党的思想路线、弘扬党的光荣传统的具体体现。早在党的二大上通过的《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就明确指出:“党的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因而在成立之初,党就把领导工人运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开办工人学校、组织工会、发展党员、领导罢工等方式启发工人觉悟。在党的领导下,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个高潮。随后,中国共产党从中国实际国情和领导工人运动遭受严重挫折的教训中认识到农民问题的重要性,从而在党的四大上明确提出了工农联盟的主张。为此,党开始着力加强对农民运动的领导,通过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农民运动骨干,建立农民协会,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农村革命,领导农民开展减租减息减押的斗争,猛烈冲击了农村宗法思想和封建制度,推动了农村妇女解放,促进了全国农民运动的发展。在这些实际斗争中,广大工人和农民进一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教育,领会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觉悟得到了提升,一大批先进分子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走上了革命道路;而在革命战争中,党的群众路线进一步形成和发展起来。毛泽东指出:“因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在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中,广大苏区军民倾其所有,参军支前,积极支援红军,谱写了“军民鱼水情深”的动人篇章。也正是在血与火的考验中,革命人民凭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相结合,孕育了一系列伟大的革命精神形态,不断丰富了红色基因的具体内涵。
新中国成立后,红色基因伴随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而得到大力传承并继续丰富发展。作为最有代表的精神引导,党在革命战争中缔造的革命精神,以及刘胡兰、冷云、王慧民、黄继光等英雄模范的光辉事迹在社会上得到广泛弘扬和流传。在先烈精神风范的激励下,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不畏强敌、以弱胜强,经历多次战役,付出了巨大牺牲,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缔造了辉煌的抗美援朝精神。抗美援朝精神是新中国成立后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革命意志的生动诠释。而在党和国家的教育引导下,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提升思想境界,自觉传承红色基因,积极投身新中国的各项事业。这一时期,先后涌现了王进喜、雷锋、王杰、欧阳海、焦裕禄等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铸就了创业精神、西迁精神、北大荒精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精神、老西藏精神、大庆精神、大寨精神、焦裕禄精神、王杰精神、红旗渠精神、韶山灌区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一系列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新形态。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人民创造了震惊世界的发展奇迹,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一系列重大改革的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特别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引下,中国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精神文明建设得到持续推进,革命文化得到大力弘揚,改革先锋、英雄模范等不断涌现。中国文化中的红色基因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得到传承并实现创新发展,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优良传统等得到有效传承并继续发展。而在抗洪抢险、抗震救灾以及应对其他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实践中,红色基因也得到了进一步传承和弘扬。如在抗疫斗争中,各党政军群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广大医务人员和人民群众紧急行动、无私奉献、众志成城,为抗疫斗争作出了重大贡献,形成了伟大抗疫精神。毋庸置疑,伟大抗疫精神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对新时代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集中诠释,也是新时代红色基因在社会实践中传承发展的生动体现。
五依托代際互动传承
红色基因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华儿女的价值取向。传承好红色基因,对个体而言,就是要将其所蕴含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工作方式等发扬光大。因此,依托代际互动传承也就成为红色基因传承的基本方式之一。红色基因的代际互动传承主要是指上一代将他们所接受和理解的红色基因的丰富内涵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给下一代,通过这一过程使下一代人具有与他们相同的对红色基因的理解和把握,使下一代成为红色基因的传承者、践行者,从而实现红色基因代代传。在这里,红色基因的代际传承具有两层含义,除了直接的可观察到的代际传承的结果外,还包含红色基因代际传承的整个过程,既涉及上一代对下一代的教育与传递过程,也包含下一代对上一代的接纳和继承过程。可以说,红色基因的代际传承直接决定了红色基因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红色基因的代际传承作为红色基因传承弘扬的一种特殊形式,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从历史传承角度看,代际传承是人类自文明产生以来,青年一代得以继承、培养道德观念与行为规范的最久远、最稳定的教育路径。从现实传承角度看,作为上一代的中年、老年一辈,本身拥有睿智的生活阅历、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正确的道德认识,亲身经历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经受过社会实践检验的道德规范与行为标准,因而对红色基因有更为深刻的思考和理解,从而更加有利于下一代对红色基因的自觉尊重和自然内化,有利于红色基因的有效传递继承和积极开发利用。从功用理论角度看,代际传承本身就与红色基因中“以身许国的家国情怀”等核心精髓相契合。“以身许国的家国情怀”是中华儿女的精神标识,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的精神境界。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义无反顾地带领人民投身中国革命的伟大斗争,并在革命实践中确立和巩固了自己的领导地位。而中国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也随中国革命的发展而深入人心。不计其数的中国共产党员“舍小家为大家”“舍自家为国家”,毅然放弃安逸的生活,带领全家前赴后继走上革命之路。为了保守党的秘密,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宁死不屈;为了保家卫国,在战场上冲锋陷阵、英勇杀敌。例如,毛泽东全家为革命牺牲了6口人,谢子长全家11人参加革命牺牲了9口人,徐海东全家牺牲了66口人,张平化家祖孙三代为革命牺牲了7口人,邓玉芬先后把丈夫和5个孩子送上前线……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可以查到姓名的党员烈士就有370多万”,无名烈士更是难以计数,他们用实际行动彰显了“以身许国的家国情怀”,用鲜活故事诠释了红色基因代际传承的磅礴力量。
中国共产党十分注重红色基因的代际传承,在开展的各类教育中,充分发挥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劳模“五老”的示范引领作用,利用他们所具有的政治、威望、经验、时空、亲情五大优势,宣扬他们的光辉事迹,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特别是努力做好“传帮带”工作,着力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领导干部,使之得以胜任党和国家的领导职位,从而永葆中国共产党的鲜亮底色,让红色江山代代相传。中国共产党在推动红色基因的代际传承的具体实践中,还特别注重红色家风的传承。红色家风作为优秀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所构建和催生的一种深刻影响一个家庭、家族的道德素养、行为品格和精神风貌等,“以先进性为引领、以中华传统家庭美德为底蕴、以革命家庭为载体”,以适应中国革命事业发展、促进家庭文明进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目标,充分映照了其在一个家庭、家族中的赓续传承,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取向以及注重家庭与社会内在联系的优良传统。因此,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都十分强调良好家风的形成和传承,他们在家教、家规、家训中始终凸显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把爱党、爱国和爱家有机结合起来,时刻教育后代铭记并践行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谦虚谨慎、无私奉献、顾全大局等立身处世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无私奉献,乃至献出宝贵生命。例如,“作为家风传承者的毛泽东极其看重对孩子们的言传身教,无论是生活、学习还是工作,他都以身作则,‘谁让他是毛泽东的儿子‘谁让她是毛泽东的女儿,寥寥数语,道尽了厚重的父爱。”这正是红色基因代际传承的生动体现。千千万万的普通党员干部,也十分注重家风建设,涵养良好家风,在不同时期涌现了不计其数的“一颗红心三代传”“共产党员家庭”“共产党员家族”等感人故事和动人佳话,充分彰显了红色家风在红色基因代际传承中的独特作用。
The Basic Way of the Inheritance of Red Gene
WANG Xin-wei, XUE Fei Abstract: The inheritance of red gene as a kind if cultural gene must be realized in a certain way. Reviewing the continuation of the century-long inheritance of red gene, we will find that they follow a certain basic way. The inheritance realizes mainly through all kinds of education inheritance, with social and cultural inheritance, with social system inheritance, by integration into social practice inheritance, relying on intergenerational interactive inheritance and so on. The basic ways of these red gene inheritance run through all stages and aspects of the red gene inheritance, so as to effectively realize the ceaseless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the red gene.
Key words: red gene; red culture; inheritance way
About the author: WANG Xin-wei, lecturer of Marxist School,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pecialist in history of the Party and red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