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红火火中国年
2023-05-30王纪金
王纪金
旧岁逝去,新年到来。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节,一直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中国的年俗文化源远流长,传统年俗也纷繁多样。
在传统年俗里,细品年味
春节,在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中揭开序幕,人们把祭灶这天称为“小年”。旧时,差不多家家户户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灶王爷”的职责就是执掌灶火、管理饮食,后来扩大为考察人间善恶,以降福祸。到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灶王爷要升天,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或恶。因此,人们要向灶王爷上供,让他醉饱上天,在玉帝面前多说好话,带来好运。祭灶寄托了劳动人民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祭灶时间各地不一,北方为腊月二十三,南方为腊月二十四。
临近过年,家家户户贴年红。年红是指春联、门神、年画、“福”字等过年时所贴的红色喜庆元素的统称,也包括挂大红灯笼。过年贴年红,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寄予着人们对新年和新生活的美好期盼。
年夜饭又称团年饭,特指岁末除夕的阖家聚餐。年夜饭源于古代的年终祭祀,一家人在拜祭神灵与祖先之后聚餐。年夜饭是春节的重头戏,菜品丰富,且很讲究意头。席上一般有鸡(寓意是吉利)、鱼(寓意是年年有余)、蚝豉(寓意是好事)、发菜(寓意是发财)、腐竹(寓意是富足)、生菜(寓意是生财)、腊肠(寓意是长久)等以求吉利。当然,北方人的年夜饭还要吃饺子,这是古时流传下来的习惯。
除夕守岁,人们要为所有房子都点燃岁火,即点上灯烛,通宵不灭,甚至还在床底点灯烛,谓之“照虚耗”。据说这样以后,来年家中会财富充实。除夕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围坐炉旁闲聊,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一年吉祥如意。
年夜饭后,长辈会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派发给晚辈。压岁钱,谐音“压祟”,寓意是辟邪驱鬼、保佑平安。人们认为小孩子容易受鬼祟的侵害,发压岁钱,寄托着长辈对晚辈的关切和祝福。还有一种是晚辈给老人的压岁钱,这个压岁钱的“岁”指的是年岁,意在期盼老人长寿。
拜年,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方式。人们在正月初二、初三就开始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说“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新年好”等吉利话。拜年旨在通过亲朋好友之间的走访,联络感情、互贺新年,表达人们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龙是中华民族古老的图腾。传说中,龙能行云布雨,人们通过舞龙灯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消灾降福。春节期间,龙灯活跃在城镇与乡村,给人家拜年。拜年前先投拜年帖,高举红灯笼,敲锣打鼓把帖子送上门。之后,一条长长的亮闪闪的龙灯便在各家厅堂游走一圈,主人家要给龙灯队发红包或者喜庆礼品。有的人家准备了丰厚的红包或礼品,龙灯便要在这户人家的空阔地上舞起来,旁边围满了看龙灯的人,他们会跟着舞龙灯的节奏大声喝彩,主人家会燃起大量的鞭炮,投掷在龙灯周围,锣鼓也会越敲越响,喜庆又热闹。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这是新的一年里第一个月圆之夜,人们点起彩灯万盏,加以庆祝。“猜灯谜”又叫“打灯谜”,组织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猜中者还可以领到小礼物。猜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趣味,深受人们的欢迎。
年俗的脸,悄悄地在改变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年俗在悄悄发生着变化。有的传统年俗至今仍然保留着,有的传统年俗因为不再適应新时代的生活方式而渐渐消逝,有的传统年俗有了新的表现形式。
那些行走在消逝中的传统年俗
当前,我国步入小康社会,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传统农耕社会盛行的一些年俗正在渐渐消逝。比如“割年肉”,现在已不多见。民间谚语称“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说的是这一天要筹备过年肉食。因为农耕社会经济不发达,平时很少吃肉,只有在年节时才能大快朵颐。肉,如今已经是老百姓的家常食材了,这类年俗的消失是必然的。以前人们过年都要穿新衣服,讲究万象更新,从里到外都有一种新气象。现在条件好了,人们平时就穿新衣,不用等到过年。游神,是指人们在新年期间到神庙里将神像请进神轿里,然后抬出庙宇游境,接受民众的膜拜,代表神明降落民间,保佑合境平安。拜岁,是指在正月初一早上迎新岁,拜祭“岁神”。现在,游神、拜岁这类年俗,也只有少部分地方还保留着。放鞭炮本是很重要的年俗之一,特别是除夕夜,爆竹声不绝于耳,夜空中是盛开的烟花,既喜庆又热闹。近年来,因为空气污染等问题,大部分地区已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放鞭炮渐渐成为一个遥远的记忆。
有些年俗丰富了表现形式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及智能手机的普及,年俗的表现形式进一步丰富起来。以前有两种方式置办年货:一是赶大集,过年时的街道上熙熙攘攘,人头攒动;二是在家炒制,比如炸酿饭坨、炸红薯片、炒花生瓜子、切冻米糖等。此时,村子里尤为热闹。而现在,街道和乡村里置办年货的氛围远不如以前热闹,因为人们不再自己炒制年货,上街购买也有限,更多的是通过网络平台置办年货。现在,拜年的形式多样了,除了见面互道“恭喜发财”“过年好”,我们还可以通过手机发信息拜年,即使是远在天边的游子,也可以通过视频与家人拜年。现在,我们还可以通过微信红包的形式发压岁钱,便利、快捷。以前守岁,家人围着火炉团聚聊天,观看春节联欢晚会。现在,吃过年夜饭,大家都在玩手机,或看视频,或抢红包,沉浸在热闹的虚拟世界里,各自欢喜。
集体性的庆祝活动少了
举办集体庆祝活动需要主办方有足够的影响力和精力,能调动人力、物力和财力,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在根据疫情防控的要求,春节期间集体性的庆祝活动少了。以前,几乎每年过年,村里都有舞龙活动。村民们集中在会堂里一起扎龙灯,小孩子在一旁打打闹闹。舞龙灯的时候,人潮汹涌,热闹非凡。而现在龙灯少见了,庙会也只有极少数地区才会举办。而游神、拜岁等活动,我只在小时候见过。看戏也是一种奢望,一些地方戏种因为缺少非遗传人而无法搭台表演。现在生活、工作节奏加快,人口流动性大,在外地工作的人,大年初五、初六就开始离乡远行;初七,各单位干部职工开始上班。初七以后,县城和乡村猛然间静了下来。
不管年俗怎么改变,不管人们品味出的年味是浓还是淡,“团圆欢聚”“迎祥纳福”“喜庆红火”等年的核心寓意永不会变。我们要适应逐渐更新的年俗,也不要忘了那些充满浓浓年味的传统年俗。这样,我们会更热爱红红火火的中国年,更热爱当今的生活。
(作者单位:江西省奉新县冶城职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