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为何赋诗赞颂岳飞抗金
2023-05-30渝文
渝文
笔者近日在古旧市场淘宝中,发现一件南宋民族英雄岳飞的画像。这件水墨彩绘绢本立轴,由大清乾隆年间著名宫廷画师张为邦署名,右上角有宫廷书法家梁诗正挥毫的乾隆御诗一首,盛赞岳飞抗金的战功。画像从构图到细节,与现存杭州岳王庙的《岳武穆遗像碑》一模一样,有可能是乾隆二十二年(一七五七年)刻碑时依照的底稿原件。
为了查对历史实录,笔者曾亲赴图书馆,从馆藏的民初赵尔巽主编的《清史》中,了解到清代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年,曾多次下江南。乾隆二十二年南巡至浙江省杭州,拜谒岳飞墓,赋诗一首。其碑刻《御笔题诗碑》和《岳武穆遗像碑》一起,保存在杭州岳王庙。
乾隆诗云:
阵战曾轻兵法常,绍兴亦委设施方。
操戈不谓兴张俊,纳币终成去李光。
何事书生叩马首,遂教名将饮鱼肠。
至今人恨分尸桧,宰树余杭万古芳。
清朝皇帝愛新觉罗氏是女真族金人的后代,对岳飞的礼赞却毫不含糊,崇敬有加。从表面上看,乾隆贵为盛清天子,却赋诗表扬一位曾经对其祖宗作战的南宋名将,好像是咄咄怪事,实在难以想象。其实此诗有更高的立意。
众所周知,清王朝问鼎中原之后,作为少数民族统治者,如何以尊重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来凝聚汉族知识群体的向心力,是摆在执政者面前的一大难题。作为全民族的领袖,应该从全国的角度来思考和处理问题。
岳飞抗金,无疑是代表南宋当时的全民族利益。然而宋高宗心中有小算盘,担心一旦岳飞收复汴京、金人释放被俘的徽宗皇帝后,势必会影响到自己皇位的持续与稳固。秦桧正是捉摸透了宋高宗的意图,所以才迎合圣意,竭力与金人搞和议。
据《清史》记载,乾隆二十二年南巡随行人员中,有大学士蔡新。蔡新在朝任职五十年,清廉爱民,勤勉从政,官德人品、才学政绩俱佳,深受乾隆器重。蔡新为嘉庆帝师,并分别担任吏、礼、兵、刑、工五部的尚书和《四库全书》总裁。乾隆巡视杭州西湖岳墓时,曾与其一起,讨论御诗对岳飞的历史定位。
话说君臣回顾历史,纵观南宋政权,强敌压境,社会动荡不安。在一个唯利是图的年代,社会核心价值观尚未确立,民风浇薄,宵小横行,人心漂浮在物欲的横流之上,缺乏归属感和凝聚力。为官者更是急功近利,见风使舵,因私损公,甚至窃国,如秦桧、张俊之流,在患难关头才真正见到一个人的本色。
乾隆对岳飞的评价,站得高,看得远。因为他认为,在总结民族关系的和谐时,若只表扬自己一方的人,则为狭隘之人,所以他能超脱自身利益,把自己的心胸打开,用前所未有的宽容,表彰大宋朝的忠义之士岳飞。岳飞恪尽职守,忠贞不渝,临危殉义,视作比自己生命更重要,这正是新的国家移风易俗所需要彰显的社会核心价值和官德底线所在。
总之,盛清时期不但开辟了广袤的疆土,恢复了经济的繁荣昌盛,而且注重满汉民族关系的和谐。乾隆身边有能臣辅弼,不愧为具有政治远见的明君。乾隆对抗金名将岳飞的礼赞,展示了他的政治智慧和人格魅力,强化了广大汉族知识精英阶层的向心力,因而成就了中国历史上康乾盛世的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