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怀天下,成就“大我”

2023-05-30张萍

广东教育·高中 2023年1期
关键词:个人利益心怀成就

张萍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几百年来,顾宪成这副对联一直激励莘莘学子在埋头苦读的同时心怀天下。然而,当下有些同学和家长认为,到了高三就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专心复习备考,这种想法是偏颇的。置身于民族复兴、时代发展的大潮之中,广大青年唯有心怀天下,才能从应人生之考的“小我”成长为应民族、时代之考的“大我”。

心怀天下,成就“大我”,当神交古代仁人志士,从他们的思想中汲取精华,丰富我们的精神内涵。

天下事有国计,有民生。心怀天下,既要有“贤人君子,以天下为任”的崇高志向,也要有“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的悲悯情怀。从“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的司马迁到“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曹植,从“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的陆游,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仁人志士们无不以天下为己任,胸怀理想,行有担当。他们没有居庙堂之高而忘万民之憂,而是将个人悲欢融入百姓悲欢。屈原“长太息以掩涕”,不是自伤从见任到见黜,而是“哀民生之多艰”;杜甫承受着“幼子饿已卒”的巨大悲痛,仍不忘“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他们的一言一行化作精神的河流,绵亘于中华大地,浸润着华夏子孙。

心怀天下,成就“大我”,当学习时代精英楷模,从他们的精神中获得力量,提升我们的人生境界。

“我只是一颗尘埃,世界为我而造”,生而为人,我们是渺小的;但是,当我们把自己投身于改造世界的重任之中,“小我”就可能成长为“大我”。为突破国外技术封锁,黄大年教授率领团队为中国“巡天探地潜海”,填补多项技术空白,即使透支自己,也要让人生发光;2020年初,武汉疫情肆虐,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不顾个人安危,逆行奔赴没有硝烟的战场;面对外敌觊觎、生死考验,戍边战士陈祥榕将“清澈的爱”献给祖国,用热血铸起界碑,把生命融入到祖国的山河……一个时代的“大我”有着丰富的内涵和鲜活的榜样,这些内涵和榜样引领着我们的人生方向,激励我们学习知识,提升能力,完善“小我”,继而完善人格,壮大情怀,不断向“大我”的目标迈进。

从完善“小我”到成就“大我”,还需要我们破除精致的利己主义思想,摒弃为个人利益投机取巧甚至蝇营狗苟的行为。凡事个人利益当头,容易形成狭隘自私的个性,既不利于个人的长远发展,也不利于涵养良好的社会风气。一个凡事只顾个人利益的人,很难对民族对国家做出真正的贡献,我们不能单单把知识和能力作为个人谋生的手段,而应该将之化为促进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本领。

即将走上人生考场的青年们,愿你们以古代仁人志士、时代精英楷模为榜样,丰盈内心,完善自我,心怀天下,成就“大我”,交出完美的人生答卷。

猜你喜欢

个人利益心怀成就
了不起的成就
脚踏实地,心怀高远
失恋“成就”的CEO
心怀感恩,快乐成长
心怀
集体主义话语权的重构
社会质量理论视角下乡村社区治理中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统一
心怀乾坤 明晶似锦
漫画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