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政治大单元和议题式教学融合路径
2023-05-30陆弘
陆弘
摘 要:大单元和议题式教学作为思政教育改革的亮点,也是达成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大单元下的议题式教学既需要对知识整体思考和规划,也需要对难点和重点进行独立展示,保障思政教学的质量全面性和有效性。面对新的变化和要求,本文分析了核心素养下大单元与议题式教学特点,以及实践存在的不足,针对具体的情况,积极探索解决的措施,并提出应用的对策,以期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获得思政课程良好的教学成效。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政治;大单元教学;议题式教学
大单元和议题式作为新一轮思政教育改革的鲜明特色,结合大单元知识设置的议题,突破传统课程框架的限制,使教学内容之间关联性更强,更能展示出新时代下思政教学的新样态。而在具体实践中,教学目标、议题设计、活动安排作为教学的重要落脚点,在这几个环节中如何展开具体的规划,保障大单元议题内容呈现全面,带给学生更为深入的思考,是高中思政教师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一、核心素养下高中政治大单元与议题式教学特点
新课标明确规定高中思政课程性质,并在教学实践层面提出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作为一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政治方向、思想观念、道德素养的学科,自身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和使命,需要根据需求的变化主动调整和优化课程教学活动,以此来增强思想引领的效果。大单元和议题式教学作为教学改革提出的最新教学思路,其中大单元主要是以一个单元为整体,结合教学目标和课程标准展开结构化的教学设计,从而加强课程内容之间的关联,避免出现教学碎片化的现象[1]。而议题式教学核心在于“议”和“题”,其中“议”是展开课题研究的方式,可通过问题研究、观点碰撞、政治判断等活动,实现学生对“题”的全面理解。“题”是情境化教学重点,结合时事政治热点,在课堂中设置讨论点,保障学生参与议论和分析的内容有着取向明示性,并在不断的讨论和交流中完成重难点的掌握。针对当前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要求,在高中政治中融合运用大单元和议题式教学,可使教学活动呈现以下几方面的特点:一是知识呈现有着明显整体性。传统教学受到课程安排上的单框、单课上的限制,知识之间的关联度不足,学生难以完成知识迁移。而大单元教学下进行议题设计,可使教师突破单一教学思维定势,针对具体的教学目标展开整体规划,使议题的呈现更加全面,学习内容的实践可操作性更强。二是知识内容思辨性。立足大单元展开的议题设计,使教学议题更具有探讨的价值,符合学生思想活动的需求,也能激发学生主动思考,调动知识进行辨析议题的主动性,进一步优化思政知识的传授效果。
二、高中政治大單元和议题式教学融合的现实困境
(一)议题方向出现偏差,议题主题较为单一
大单元下的议题式教学,对教师的知识整合能力,以及教学内容顶层设计能力都提出较高的要求。而对于学生而言,议题的呈现更是需要学生调动所学内容,根据给出的议题展开深入的思考和讨论,并在其中完成知识的获取。分析当前高中政治教学现状,发现学生认知能力普遍匮乏,且受到传统被动学习习惯的影响深刻,主动展开思考和讨论的主动性不足。而教师跟不上改革的进度,面对新的要求难以快速做出调整,也造成议题方向出现偏差,议题的内容过于单薄,难以保障大单元教学下议题讨论的效果[2]。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模块中设置大量的议题,为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提供参考。但是教师缺少对议题的分析,直接使用在课堂中,会使议题和知识的联系不紧密,部分抽象的议题更是造成学生思考的难度,影响议题教学的实施成效。另一方面,教师选择议题讨论价值不高,学生在议题中虽然展开深入的思考,但是只能获得相应的知识,难以实现自身思想品德的塑造,进一步降低议题式教学活动的开展质量。
(二)议题缺少与现实的联系,形式化倾向严重
新一轮改革下,落实高中思政核心素养培养工作,结合大单元的教学内容展开议题设计,主要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掌握课程重难点,并能够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实现知识的深刻把握。这种教学目标要求教师大单元教学设计,所选择议题不但结合教学要点,还与学生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但是,现实情况是教师面对全新的教学手段,容易将更多的关注点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而忽视教学之前的课程设计。在课堂中教师积极采用微视频、教学案例、游戏等活动,来保障知识呈现的直观性和立体性,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保障知识传授的效果。这种单纯追求教学效果的现象并不少见,而造成的结果是学生不能在音频和视频中了解其中蕴含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学生有限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表面,在后续教学中难以进行议题深入的讨论,造成议题式教学产生偏离[3]。除此之外,议题缺少真实鲜活性,使议题的展开只能简化为线性问题,或者传统的讨论式和探究式教学,学生难以深度思考,无法实现对学生综合性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造成高中思政教学改革流于形式,难以获得预期的成效。
(三)缺乏议题式教学的活动,比较重视其形式
核心素养视角下,加强高中政治大单元和议题式教学的充分融合,可以增加实际工作水平和效果,对学生展开全方位的培养。在当前大单元和议题式教学的融合发展中,不少高中学校存在缺乏议题式教学活动的情况,即使有部分学校开展一体式教学活动,但是缺少对大单元教学的有效融入,并且重视形式,对内容比较轻视的问题依然存在。高中政治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让学生对相关原理有充分的掌握,然后在学习以后将实际知识与生活和工作之间有机联系。然而,当前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只是运用视频教学、游戏等活动的开放性对学生学习兴趣进行吸引,比较重视娱乐和音视频的效果,未能促进议题式教学和大单元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从而导致教学活动的开展效果不理想。这种情况下就导致学生的有限注意力偏离政治教学内容,无法对视频材料所包含的教学内容进行专心学习和分析,主要将精力放在了视频教学的表面效果方面,例如:人物对话还有画面播放,这样不利于学生对教材所包含内容的扎实掌握和学习,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理想。除此之外,由于不少学校和教师对政治大单元和议题式教学融合了解不足,所以也未能围绕这方面的工作开展教学活动,这种情况下对学生实际学习能力培养产生不利影响。
三、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政治大单元和议题式教学融合路径探讨
(一)结合大单元教学内容设定目标与整体规划,做好议题式教学的顶层设计
教学目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指引,只有确定教学目标,才能为大单元提供指向明确的整体规划。因此,应紧密结合高中政治大单元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政治核心素养为目的,确定教学内容做好整体规划,保证议题式教学活动开展有效性。以《政治与法治》第一单元为例,可将本单元教学目标定为“了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掌握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和依法执政等必备知识;理解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的历史必然性”,通过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共同收集信息、协同合作、建构评析等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形成认同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良好核心素养。
(二)针对性挑选议题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议题情境中展开互动和交流
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开展大单元与议题式教学模式,需要深入分析大单元中的重要知识点,合理选择议题,将议题有效贯穿于教学活动全过程,为学生创设相应议题情境,保证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第一,选取出高中政治大单元中的教材重难点议题。以一轮复习《把握世界的规律》为例,其涉及了整个唯物辩证法这一模块,主要包括联系观、发展观和辩证否定观等。笔者在复习过程中先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当学生厘清知识脉络后,通过实例探讨,引导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这一议题的讨论价值和意义。这样一来,议题便有了真实案例,作为支撑点,通过创设实际情境,提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热点的能力,并坚定认同国家的方针、策略。第二,应选择具有价值性、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大单元议题,为学生创设逻辑清晰、素材真实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思考现实,围绕话题展开思考、讨论和互动,拉近情境与生活、学生间的距离,进一步培养学生政治学科素养[4]。例如:在教学“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这一单元时,笔者选择以贴近学生生活的“如何推进校外培训机构规范运行”为议题,通过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展开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和互动学习,加深学生对党和国家政策的理解和认同。
(三)借助社会热点话题开展议题教学活动,拉近学生与政治大单元间的距离
在高中政治大单元教学中运用议题式教学法,可通过借助社会热点话题开展相应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会情境中围绕话题展开讨论,有利于增强学生法治意识,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进一步拉近学生与政治大单元知识间的距离。为有效提升学生自我判断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师应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明确学生中心角色,发挥自身引导者与辅导者作用,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过程中,以政治大单元教学为目标,以议题式教学模式为手段,关注学生对不同社会现象、实践和价值意义的分析与理解。让学生站在法制角度进行解读社会热点事件,逐渐树立起良好法制意识,增强自身明辨是非的能力。在具体实践中,为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稳步提高,可通过组织学生一同参与议题选择环节,引导学生紧密围绕大单元中的具体教学内容,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网络平台中收集与之相关的社会热点话题。由教师与全班学生一同挑选出几条有价值意义的社会议题,并围绕议题展开讨论和交流。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记忆和掌握,逐渐将学生知识吸收内化。
(四)构建过程性与终结性相结合评价体系,提升大单元教学评价结果全面性
构建基于过程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评价体系,不仅能够充分反映出学生专业知识掌握情况,还可体现学生核心素养与综合学习能力培育情况[5]。因此,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推进高中政治大单元与议题式教学相融合,必须要积极转变传统应试教育理念,打破以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体系,推进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考评学生学习效果与人才培养情况,进一步提升大单元教学评价结果全面性与科学性。
一方面,针对大单元与议题式教学模式,实施过程性评价手段。过程性评价是一种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及时、即刻评价的一种手段,能够帮助教师时刻了解学生动态学习过程和效果,及时反馈信息,为教学计划和方案的不断完善提供参考依据。在政治大单元与议题式融合教学过程中,构建过程性评价體系,需要针对学生学习态度与方法、学习行为与表现等给予现场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适当调整教学方案和计划,激励学生再学习,保证教学活动开展符合学生学习情况和需求。其中,评价学生学习态度与方法,需要检测学生学习行为的准备状态,模拟考量学生行为意向,用于评价学生对大单元教学内容和议题式教学方法的认可程度;学习行为与表现主要用于评价学生核心素养与学习水平的提升情况,针对学生交流合作、表达展示、学习理解、创新、迁移等综合学习能力进行客观评价[6]。同时,过程性评价各指标应当以议题为单位进行等级划分,用于改正学生学习行为。
另一方面,针对大单元与议题式教学模式实施终结性评价手段。终结性评价,主要以量化评价方式,测验学生学习成绩、学习情况与学习成果,为进一步学习提供反馈信息。在高中政治大单元教学中运用终结性评价方式,可依据新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水平要求、政治学科特点与学生实际,分层分类设计单元作业,分配单元学习目标,通过采取试卷考核与实践类题目、项目等评价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检测学生核心素养水平。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思政教育改革提出核心素养培育的新要求,并结合学科特点落实大单元教学和议题教学活动,改变以往的教学形态,也对教学实践带来新的思考。在高中学校纷纷落实大单元下议题教学改革的过程中,由于教师缺少经验,使部分教学活动的实施难以取得明显成效。对此,结合大单元教学内容设定目标与整体规划,做好议题式教学的顶层设计,并在教学实践中构建议题情境,实现教学内容生动展示,实现教学形式和内容的有机统一。同时,结合社会的热点设置议题,使学生在议中学,在学中用,关注议题实施的效果,也实现接受式探究和发现式探究的统一,保障议题的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文瑛.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社会实践活动课优化实施路径探究——以《全民守法》为例[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2(05):93-95.
[2]曹会玲.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初探——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22,8(10):54-56.
[3]肖常胜.信息技术与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的深度融合——以高中政治必修三“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教学为例[J].湖南教育(B版),2022(04):58-59.
[4]朱季平.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的课堂有效合作路径探索——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背景下的初中生法治教育为例[J].求知导刊,2022(08):65-67.
[5]唐满意.核心素养视阈下的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实践路径探究[C]//.2021教育科学网络研讨年会论文集(中),2021:293-295.
[6]温英华.议题式教学模式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应用实践[C]//.2021教育科学网络研讨会论文集(五),2021:32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