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封城区黄河这三年

2023-05-30白云鹏骞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23年1期
关键词:河务局安澜林则徐

白云鹏骞

三年,在漫漫历史中不过寻常一瞬,但对开封第一黄河河务局和开封城区黄河来说,却是砥砺奋进、出彩增辉的高光岁月。这三年,开封第一黄河河务局在“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号角声里,勇毅前行,按下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进键。

栉风沐雨  确保安澜

“今年伏秋大汛再次实现黄河安澜,防汛值班暂告一段落。”2022年10月底,开封第一黄河河务局防汛值班完成最后一班岗。

开封城,城摞城。据史料记载,从公元前602年到1938年的2540年间,黄河共决口1593次,其中在开封决口338次。自1946年人民治黄以来,黄河实现了76年伏秋大汛岁岁安澜。其中,开封先后战胜10000立方米每秒以上大洪水12次,包括1958年22300立方米每秒的超标准洪水。

安澜背后,黄河并不平静。回首这三年,黄河连续遭遇编号洪水,发生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秋汛,一役接着一役,场场都是硬仗。

风雨无阻,誓保安澜。2020年,开封第一黄河河务局全方位对接防汛工作新体制,及时调整区防指机构和责任分工,协助开封市示范区、龙亭区、顺河区三个行政区召开防汛抗旱工作会议,签订防汛责任书,以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责任制得到有效落实。这一年,面对6场黄河编号洪水,该局按照“抢早、抢小”原则,加强巡坝查险和应急值守,成功抢护各类险情110次,用石2.53万立方米。开封黄河工程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飞说:“在黑岗口下延8坝较大险情抢护中,我们全体人员连续奋战两天一夜,有效控制了险情,确保了工程安全、滩区安全。”在这次险情抢护中,开封市示范区管委会在不到3个小时内组织40余台抢险设备,200余人全力投入抢险。

2021年,黄河发生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秋汛。开封第一黄河河务局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锚定“不伤亡、不漫滩、不跑坝”的防汛目标,创新提出并实施了“政府主导、应急统筹、河务支撑、联防联控”的黄河防汛抢险机制,总结提炼了“谋在河势变化之前、抢在险情发生之初、护在工程重点部位”等可推广、可复制的险情抢护理论和方法,赢得了防御秋汛洪水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越是危险处,越见党旗红。开封第一黄河河务局黑岗口下延控导工程河段为典型的游荡性河段,靠水率几乎百分之百,河势不断上提下挫,工程频繁交替出险。该局在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指挥主导作用、黄河河务职工的技术支撑作用、消防救援力量的抢险救援作用、群防队伍的全力参与抢险作用的同时,还把支部建在坝头上,每道坝成立一个临时党支部,共成立13个党支部,实行24小时换班蹲点驻守,成功抢护黑岗口下延控导险情194次,让党旗在坝头上高高飘扬。

2021年10月16日,水利部部长李国英亲临黑岗口下延工程检查时说:“该工程是整个黄河下游控导工程里面最危险、出险最多的工程。最险的工程防住了,这是对大家最好的奖赏和鼓励。”2021年,开封第一黄河河务局受到黄委嘉奖,荣获开封市政府奖励集体三等功,1名职工被评为全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先进个人,3名职工被开封市政府嘉奖。

三年来,开封第一黄河河务局全体干部职工枕戈待旦,誓守安澜,打赢了一场又一场防汛安全“保卫战”,筑牢了开封黄河岁岁安澜的铜墙铁壁。

向美而行  生态如画

树,是茫茫荒原最明亮的希望;绿,是美丽中国最动人的底色。树木成活率和保有率是生态修复成效的关键。

“三年前,地处柳园口的几处淤背区,足足380亩地,年年种树不见树,村民垦殖、侵占严重。”三年来,开封第一黄河河务局按照“消存量、遏增量”原则,积极构建部门联动、密切配合的水行政执法格局,促进执法合力与效力提升,协同黄河派出所大力开展黄河“清四乱”专项行动,组织巡查500余次,现场查处水事违法行为24起,拆除违章建筑5万余平方米。同时,该局打造“线下+线上”普法宣传体系,借助“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等普法节点,深入沿黄学校、乡镇开展多层次全覆盖的普法活动,营造起“同护一片绿、共建幸福河”的法治氛围和良好局面。通过依法治河管河等多种手段,该局成功破解了自2004年标准化堤防建设以来想解决而未解决、想办成而未办成的工程管理方面最大的难题,消除了所有植树空白段。

憶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旖旎风光。

三年来,开封第一黄河河务局全力推进黄河生态廊道绿化工程建设,着力打造“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景观走廊,为母亲河筑牢生态屏障,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参与建设的干部职工都清晰记得:2020年植树节,河南省沿黄生态廊道示范工程集中开工暨全省春季义务植树活动启动,开封段的生态廊道建设正是在如今的观河台处举行,那里之前还是一处荒园,如今一处处绿化、一处处节点工程全面铺展开来。

红枫基地是生态廊道重点建设项目,为在既定时间内完成栽植任务,开封第一黄河河务局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项目建设,积极寻求苗源,推行错时作业,按时保质栽植美国红枫50亩3000余株,高标准打造了红枫基地。“我们还对大堤两侧的行道树进行了整体提升,在两树之间加种了石楠、金帆紫荆、白皮松等树种。”据统计,三年来,开封第一黄河河务局累计栽植国槐、法桐、红枫、樱花等美化苗木30余个品种26.9万株,绿化覆盖率和树木成活率分别达95%、98%以上。

25.77千米的开封黄河城区段沿黄生态廊道也全面竣工,沿河设置有河势观测台、党史文化长廊等10余处工程景观,建设有自行车专用道、人行步道以及木栈道慢行系统,配建小型游客服务中心、文化景观节点、生态停车场、自行车驿站等,成为一个集防洪保安、水源保护、生态修复、文化展示、科普研学五位一体的幸福河建设展示平台。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三年来,开封第一黄河河务局先后获评“河南省绿化模范单位”“开封市绿化工作先进单位”,沿黄生态廊道项目荣膺“黄河中国文旅创新基地暨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等称号,一幅美丽的开封黄河新图景徐徐展开。

延续历史  文以致远

开封系八朝古都,是人类文明和自然造化共荣共生的鲜明代表,其历史发展也与黄河的兴衰息息相关,无论是从黄河文明的组成还是黄河保护治理的角度而言,开封都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保护传承弘扬好开封黄河文化,激发民族根脉的时代价值,也是开封第一黄河河务局的责任与使命。

2019年以来,开封第一黄河河务局立足开封文化资源深厚和黄河历史文化遗存众多的禀赋优势,成立10余人的工作专班,通过查阅历史文献,购买大量黄河历史资料珍贵孤本,准确翔实地还原黄河历史文化,大力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工作。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据史料记载,1841年6月,黄河在今开封张湾村处决口,大水漫城8个月。因虎门销烟被清政府降罪发配新疆垦辟屯田途中的林则徐临危受命,赶赴开封主导黄河堵口,抢修了从马头村到小马圈村长8756米的黄河堤防,今称“林公堤”。2022年3月,坐落于开封黄河岸边的林则徐治河文化广场开始建设。开封第一黄河河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潘佳良说:“建设这处广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守好宝贵的精神遗产,并深入挖掘其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張飞告诉笔者,为还原历史,他们派人辗转找到林则徐第6代后裔,当面咨询、求证,广场上有关林则徐的所有设计和内容均得到了他们的认同。如今,在林则徐治河文化广场中心,矗立着高8.756米的林则徐雕像,寓意林则徐修建了8756米长的黄河堤防;雕像基座配置《因功谪戍》《襄办河工》《张湾堵口》《宠辱皆忘》4组浮雕,以志林则徐率众治河之事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忧国忧民情怀。该文化广场已成为开封黄河生态廊道示范点、开封黄河文化讲述地、市民了解黄河的打卡地。

与此同时,开封第一黄河河务局还在逐步挖掘开发开柳铁路文化广场、开封黑岗口盖坝决口遗址文化广场、柳园口水利风景区毛主席视察黄河处、冯玉祥兴修水利碑等多处文化景观,以把黄河文化真正从历史带进现实,使更多黄河文化资源以新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

号角声震催奋进,抖擞精神再出发。如今,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冲锋号已经吹响,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新任务,开封第一黄河河务局必将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力推进治黄工作更上一层楼,在幸福河建设的新征程中树好“一局标杆”,为一域争光,更为全局添彩。

猜你喜欢

河务局安澜林则徐
水利部标准化管理工程:黄河水利委员会新乡黄河河务局封丘黄河河务局堤防工程
余元君:一生只为洞庭安澜
《林则徐》
不忘初心创沂沭泗基建新篇 除险加固保南四湖治水安澜
加快黄河生态立法 守护“母亲河”健康安澜
林则徐禁烟
河长制在破解黄河河道清障工作中的应用
浅谈如何增强沧州河务局凝聚力
简论林则徐的以夷制夷思想
联墨双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