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变”活三建

2023-05-30张建华林雪琴郑莉

当代党员 2023年10期
关键词:雷竹丰都县大华

张建华 林雪琴 郑莉

“预备——跑!”2月4日,丰都县三建乡绿春坝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上,随着一声令下,参加“两人三足跑”项目的村民,两两互相搭着肩膀,右脚并左脚一起奋力奔跑。

当天,三建乡第四届农民趣味运动会在8个村(社区)分别举行,全乡近3000名群众参与其中,现场一派欢乐融合的景象。

村民们纷纷感叹:“这日子越过越红火,活动也多了起来!”

曾经的三建乡,是重庆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吃水靠抬、煮饭靠柴、交通靠走、通讯靠吼”是这里的真实写照。

2018年,丰都县在三建乡实行整乡“三变”改革,促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而今的三建乡,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已成为重庆市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先行示范乡镇。

撂荒地被复活

走进三建乡蔡森坝村苗圃基地,各类苗木整齐排列着,来此务工的村民熟练地给苗木修枝、整形、除草、浇水。

“别看现在这样,以前这里可是撂荒地。”谈及过去,蔡森坝村党支部书记杨炳树感慨万千,“乡穷民贫,绝大多数青壮劳动力都选择外出务工,土地荒了一片又一片。”

杨炳树也同大多数人一样,选择外出务工,一去就是18年。

转机发生在2018年。这一年,三建乡实行整乡“三变”改革,让“沉睡”的资源活起来。

说干就干,三建乡即刻抽调人员组建专班。心系家乡发展的杨炳树在专班的动员下,回到村里担任村干部,参与到专班队伍中。

土地是三建乡最大的资源。推进改革的重要一步,就是要让村民把土地流转出来,确权确股。在最初那段时间,很多群众因为不够了解“三变”改革,不愿意参与其中。

“我已经把我家的几亩地流转了,请大家相信我,这绝对是一个增收致富的大好机会。”在“三变”改革动员大会上,杨炳树首先站出来表明态度。随后,他和专班其他干部一起开展“进农户、查资源、话改革”行动,面对面讲政策、点对点解疑惑,逐渐打消了村民心中的顾虑。

最终,三建乡将5000余亩耕地作为基本口粮田,其余1.87万亩耕地全部入股实现资源变资产。

为有效盘活资源发展产业,三建乡新建公路和人行便道、建设蓄水池和供水管网、实施灌溉渠治理等水系配套项目,助推产业基地蓬勃发展。

“土地入股有分红,在产业基地务工还有工资。”村民王继寿说,“我做梦都没想过有这么多好处。”撂荒地变成了能生财的“金土地”,村民们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资产资金被用活

层叠的山峦间,双鹰河流水潺潺,给三建乡蔡森坝村添了一份生机和韵味。

清澈的河水缓缓注入冷水鱼养殖基地的鱼池中。工作人员正在投食,鱼儿们争先恐后地将饲料一抢而光。

“我年轻时在一家食品公司负责水上运输,发现网箱鱼养殖非常挣钱,2009年便辞职开始养鱼。”重庆蔡轩水产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陈大华说,2017年,他在机缘巧合下来到了蔡森坝,发现了这里得天独厚的养鱼优势,但因土地流转和资金短缺等问题,到这里发展水产养殖的想法迟迟未能变成现实。

因发展基础薄弱,那时的三建乡无一家规模大、资质好的龙头企业,乡村产业规模小、资金少、管护弱、销售难的困局一时难以破解。

为了扭转民营资本引不来、留不住、发展不好的现状,丰都县开始探索“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农业合作社”多元发展模式,陈大华看到了希望,主动联系了当地政府。

在多方协商后,蔡森坝村采取以村集体和农户入股等方式与蔡轩水产公司进行合股经营,一下子解决了困扰陈大华的土地和资金问题。

2018年,陈大华的公司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开工建设冷水鱼养殖基地,次年建成投产,年产冷水鱼25万公斤,产值达600万元。

“这附近有双鹰峡谷溶洞,基地引入了溶洞泉水和普通河水,通过闸口自由调节水的温度,很合适冷水鱼养殖。” 陈大华说,因为鱼的品质好,基地的冷水鱼成功出口东南亚地区,总能接到国外的订单。

冷水鱼成了带动乡村振兴的“热”产业,每年为蔡森坝村和村民带来近20万元的分红。

自2018年以来,三建乡共投入产业发展资金4500万元,折算作为村集体持股投资。丰都县农业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投资6000万元,与村集体经济组织组建股份有限公司。三建乡还引进4家民营企业,结合实际发展柠檬、生态鱼等产业,助推市场化运作、公司化管理、规模化经营。全乡年集体经济收入从2017年的4200元增长到2022年的26.4万元。

农民内生动力被激活

清晨,薄雾笼罩着三建乡绿春坝村的竹林,62岁的村民朱德梅背着背篓,手拿铲子小心翼翼地挖着竹笋。

“过去我们也自行种植雷竹,零零散散的,收益并不高。” 朱德梅回忆道,“成立合作社后,我們采用了新的栽培技术,采笋期延长、产量增多,收入也提高了。”

2018年,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农民主角“三主”模式,三建乡组建了合作社,大力发展雷竹产业。有了合作社和村集体引路,村民们对雷竹产业的发展充满信心。当时,一直致富无门的村民廖龙堂把家里3亩土地全部都入了股。

“统一种植、统一管护、统一销售,我们啥都不用愁。”廖龙堂满足地说,这些年靠雷竹产业分红,他不但脱了贫,还翻新了家里的旧房子,添置了家具家电。

不仅是廖龙堂,全村477户村民都入股了雷竹产业,按照“保底收益+‘334比例(即农户30%、村集体30%、企业主体40%)”分红。雷竹长得好,村民们的收入更是“节节高”。

除了股东这一身份,村民谢华玲还开办农家乐,成为一名老板。

借着“三变”改革的东风,当地政府对绿春坝村保家楼进行整治和修复,昔日的“脏穷乱”成为历史,绿春坝村还成功入选“2020年度中国最美十大乡村”。

好风光带来发展好前景,谢华玲抓住了商机。

2020年初,在外务工的谢华玲回到家乡,与丈夫廖成胜一起,重新整理自家房前屋后,利用当地土特产品,开办“谢二妹农家乐”,一年能挣不少钱。

“我们这个穷山沟如今变成了‘香饽饽,每年有不少游客来哩。看到家乡人气这么足,我们打心底里高兴。”看着年年增加的收入,谢华玲不禁喜上眉梢。

“三变”改革以来,三建乡1.14万农民变成了股东,提供稳定就业岗位300余个、季节性务工岗位4000个,回引1000余人返乡创业就业,2022年农村居民人均实现增收1079元。

猜你喜欢

雷竹丰都县大华
北京大华无线电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5 个观赏雷竹变型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
德兴市引种雷竹的气候可行性分析
丰都县科协推广中医药健康文化
雷竹10个种源 (类型)引种试验初报
构建生态格局 静待大华荣耀绽放
重庆·丰都县梦幻南天湖
重庆·丰都县雾中的大桥
重庆·丰都县田园景致
江西省弋阳县雷竹产业可持续发展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