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邂逅八字村
2023-05-30贺兴梅陈骅
贺兴梅 陈骅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诗和远方,承载着无数人的遐想;恋恋乡愁,更是无数国人心中不变的情怀。
清流潺潺、垂柳婀娜,广袤的油菜田里,饱满的油菜籽述说着盛放的繁华,彩蝶翩舞、翠鸟啼转……4月11日,走进长寿区云台镇八字村的清迈良园,一幅春日盛景图跃然眼前,万物葱茏,令人心旷神怡。
城市快速发展,回归田野,体验快节奏时代的慢生活,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心之所向。地处明月山麓的八字村,以农为本、以旅为形、以文为魂,做活农文旅融合大文章。
归园
“现有黄鳝、有机大米、甜菜……有需要的朋友请联系我。”这样的货源信息在市民余倩的朋友圈每周都会出现两次,每次都会收到不少预约订单。
对于顾客来说,出自农户自家种养殖的农产品,吃的是“绿色”,买的是“放心”。
需求带动供给。带着订单,家住渝中区的余倩驱车回到八字村拉货进城。黄鳝、鲜鱼到鱼塘现抓,甜菜、蒜苗从菜园现摘,土豆、红薯在地里现挖……不愁卖的农产品均产自她公公婆婆黄广斌、刘年兰的家庭农场。
2014年,在镇村干部的号召下,黄广斌夫妇回村创办家庭农场,从最初只有老两口起早摸黑,到如今固定用工10余人,每年仅支付工人工资便需近20万元;从一开始计划种养殖的农产品够家里人吃就行,到如今流转土地240余亩,涵盖水产养殖、生猪养殖,水稻、油菜种植等。
2018年,黄广斌夫妇的家庭农场升级为重庆丰晴养园农业有限公司。
确保持续供货是丰晴养园越做越大的重要秘诀。甜菜、蒜苗、辣椒、南瓜、玉米等新鲜蔬菜;西瓜、甘蔗、柚子、柑橘等时令水果。“一年四季,我们都有东西可以销售。”黄广斌说。
同时,黄广斌夫妇还在离家不远处修建了一个酿酒坊,高粱酒、糯米酒、玉米酒等也被“拉进城”,公司经营范围越来越大。
投入大、风险高、周期长、见效慢,黄广斌夫妇深知“农业不好做”。
“我们前前后后共投资了600多万元,虽然还没回本,但是慢慢干,总会有收获的,我们看重长期效益。”刘年兰信心满满。因长年累月下地干活,老两口面部黢黑、粗糙,但依旧掩不住他们眼底的光芒,对于未来,他们干劲十足。
筑梦
这些日子,重庆清迈农业有限公司经理李宁忙得脚不沾地。
4月11日上午,李宁的手机不时响起,她在和一支十几人的旅行团对接行程,“他們在网上了解到清迈良园,想要过来观光旅游,体验田园乐趣,下午就要入住我们的住宿中心”。
“清迈良园农业产业园本是个单纯的粮油种植基地,土地平整后,土成型、田成方、路成网、渠配套,吸引了很多人来围观现代化的种植园。”李宁说。
如今,清迈良园已经实现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并且采用绿色养料、山泉水灌溉等方式种植绿色有机水稻1000余亩,传统农业与现代技术在这里成功“牵手”。
十里溪水、百亩花海、千亩良田、万亩森林,一步步走来,清迈良园已经初步形成“农业+旅游+服务业+商业”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一个占地6500亩,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高质量田园综合体显露光芒。
而这一切的开始,是一场关于乡愁的“梦”。
2013年,带着对家乡的一腔眷恋,67岁的李则民回村流转土地、林地,一手创办清迈良园,并聘请了李宁作为职业经理人。在八字村稻田附近的白水岩瀑布下游,思乡湖碧波荡漾,清流淙淙,正如李则民浓厚的思乡之情。
土地、山林杂草丛生,道路泥泞曲折,溪水几近干涸……往昔的景象已经不见踪迹。白墙黑瓦,亭台楼阁,青山远黛,近水含烟。村企合力,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渐成。
不负盛景,乡村旅游东风起。每逢周末、节假日,来清迈良园休闲度假的游客络绎不绝。为留住乡愁,留住乡村记忆,清迈良园从“用资源”向“提品质”升级。踏青赏花、农耕体验、住宿餐饮、培训研学等于一体的清迈良园,名声越发响亮。
乡村旅游一头连着绿水青山,一头连着金山银山。在清迈良园的带动下,目前,八字村已进驻农业企业4家,家庭农场2家,一大批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走上了“致富路”。
融合
一颗种子、一抔泥土,孕育无尽的生命。老一辈传承下来的与自然共处的智慧是培养文化自信的资本,也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
“南北方种植的粮食作物是有差异的。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北方以种植小麦为主。”3月4日至5日,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前往清迈良园参加“寻找苏醒的春天”主题研学活动。
在农业科普馆内,小朋友在各主题场馆体验、实践:在土壤科普区,直观感受各地土壤的差异;在蔬菜种植区,认识不同蔬菜的形态特征,了解立体栽培等种植方式;在种子科普区,分辨稻子、麦子、粟等农作物……还有农夫实验室、手工操作区、昆虫标本区等主题场馆,让小朋友在实操中获取知识。
“对土壤进行酸碱度测试,与化学知识紧密相关,辨认昆虫、种子,则是生物学方面的知识。”李宁说,“在研学活动中,直观感受、动手操作,可以有效挖掘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紧挨着农业科普馆的四季菜园,莴笋、豌豆尖等绿色蔬菜长势喜人,采摘的乐趣引来阵阵欢笑声。
实践要与理论结合,才能发挥出最大效能,专业的讲解和指导有利于激活学习动能。
为此,除了让了解农业知识的工作人员担任讲解员,清迈良园根据不同研学主题,还邀请长寿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区科学技术局的专家来讲解和指导。
“我们的讲解员队伍更多的还是各个学校的退休老师,他们的知识储备丰富,在讲解方面有着更为专业的方法技巧,能更好地带动孩子自主学习。”李宁介绍道。
目前,清迈良园已研发土壤性质辨别、农作物繁育、植物嫁接等20余项劳动教育课程,累计开展劳动教育研学活动300余次。2022年,清迈良园被评为“重庆市校外科普特色基地”。
“通过研学体验,可以让孩子了解他们平时很少接触的农业知识,了解我们传统的农耕文化。”在农业科普馆工作的61岁老人周绍清说。
随着研学项目逐渐深入,一个紧挨着农业科普馆,提供传统榫卯工艺、手工编织等体验的主题场馆雏形初现,为清迈良园的未来提供了更多可能。生态农业强基、观光农业赋能、文化农业铸魂。农文旅融合发展下的八字村,山更绿、水更清、林更茂、民更富,文化绽放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