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永城芒砀山古汉傩舞文化传承与保护
2023-05-30刘园婷
刘园婷
【摘要】 傩舞指我国古代驱鬼逐疫庆典时跳的舞蹈,中国傩舞长期的传承与发展,使其广泛流传于中国各个地区,虽然其叫法不一,但表演形式都是头戴面具而舞,目的都是驱逐妖魔、祛除瘟疫和祈福等。河南傩舞种类十分丰富,尤其是在较为偏僻的山区,至今仍保留着一些原始的傩舞表演形式。芒砀古傩,一种具有典型地域特征的中国传统农耕生产文明与少数民族原始宗教信仰文化相结合形成的一种民间艺术,永城傩舞文化和本地古老的原始汉文化传统关系密切,芒砀古傩舞较好地受到当地群众的传承和保护。
【关键词】傩舞;永城;传承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10-0090-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10.029
“儺”被誉为“中国舞蹈的活化石”,其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在永城芒砀山出土的大量汉石画像中含有许多傩画。它们保持着汉代以来最原始的信仰形式,是我国传统傩文化的重要典范,而芒砀山作为汉兴之地,将恢复和发扬我国传统民俗文化视为己任,并继承发展出别具一格的汉族传统傩舞节目。
一、傩舞的渊源
傩是在中国古代驱鬼逐疫活动中跳的舞蹈。人们也称之为“傩舞”。跳傩舞的目的是驱除任何对人们生活和健康不利的灾祸、病痛和不祥的征兆,所以它的精神气氛通常是勇敢、刚强、坚毅,甚至还含有恐惧的气息。此外它和其他宗教中的舞蹈,比如巫舞有着极大的区别。因为巫舞是人们为祈求天神保护,而傩舞则是人们为驱打邪恶厉鬼。尽管二者同为神道教祭祀之舞.但却表达不同的人间情感与精神方式。傩舞的显著特点是戴面具而舞,面具作为傩的主要形式,是傩的重要标志,是傩班在驱傩典礼中神祇的主要载体,也是传统傩舞演员的主要角色扮相。①传统傩舞面具大致分成三种:第一类是正神面具,另一类是山神面具,最后一种则是世俗面具。②人们想要拥有一个恐怖而凶猛的面目,借此来震慑臆想中的邪恶厉鬼。面具舞的发展历史悠久,它与原始的图腾崇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历史文化的演变,傩面具艺术也在一定语境下逐渐变成神祗的化身与载体,同时也是人们区分神和人之间最主要的标识。③
(一)傩舞的历时演变
《周礼夏官》记载“方相氏掌蒙熊皮,金银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率百隶而时傩,以索室驱疫”。其大意为:方相氏,是古代率众打鬼的头领,其手掌蒙族熊皮,脸上戴着金银四目的面具,身披着红裤黑衣,手执戈与盾。带领着人们奔跑跳跃到宫室的各个角落去驱逐恶魔。由此可知自周代就出现了巫傩文化传统,此外还出现国傩与乡人傩的不同形式。
从周代发展到唐代,皇宫中跳傩舞的基本形式不变。只是随着进行傩舞活动的人员增加,如在跳傩舞的过程中增加十二兽神,通过各种的拟兽舞以及上百名戴有专属面具的孩童跟着方相氏进行跳舞,目的是从旁边协助方相氏增加气势驱除厉鬼。其口中以严厉的诅咒恐吓着厉鬼们,仿佛要将它们撕碎。宋代之后,跳傩舞的形式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主要是因为宋代民间戏曲艺术的蓬勃发展。如大傩之礼中的主人公方相氏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武将、判官等。
社会历史长河生生不息,人们对自然事物的了解也逐步增加,尤其是在清代,傩舞的实用性受到人们的质疑,其表现在人们对傩礼可以驱鬼逐疫作用的怀疑,甚至有些产生反感厌恶之情。人们逐渐相信妖魔鬼怪都是人类的主观想象,其实际是不复存在。清代后期,特别是汉族地区的偏僻城镇以及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依然保持着年终驱鬼逐疫的习俗。
“文革”期间,傩舞被视为封建文化的糟粕而被摒弃。直至八十年代,傩舞凭借其悠久的历史传统,再次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特别是朝鲜、日本等国对傩舞的研究与重视,更是激起中国学者们科研的热情,从而打开了国内研究傩舞的新局面。在2006年,中国傩舞正式被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④可见国家对于傩舞艺术的重视与保护。此外根据调查研究表明,我国各民族地区的傩舞形式格外丰富。
(二)国内傩舞的分布
汉族地区傩舞分布相当普遍,其称谓也是多种多样,如桂北地方的舞神,也叫“跳鬼头”。它主要存在于广西桂林市、阳朔等地区,当地人民通过傩舞祭祀感恩还愿庆祝丰收,祈求人丁安泰。⑤此外该地区制作的面具精巧,甚至拥有两层、三层或者更多层组成一整套的面具,跳傩舞时,演员可以通过摘下层层的面具,来替换不同的角色。
安徽贵池区地带流行的《贵池傩舞》,又称《傩戏》。该舞蹈节目有《童子娜伞》《舞古老钱》等,当地人们表演傩舞用来降妖除魔,祈福等。值得一提的是当地傩舞表演之一的《圣帝登殿》,舞者装扮成关公的模样,舞蹈动作十分激烈,整个气氛庄严肃穆,这也许是和表演场景多是在当地本姓的祠堂有关。
江西省婺源县的《舞鬼》,又叫做《鬼舞》,它也是中国傩舞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在当地民间素有脚傩班的称号。傩舞节目主要有《开天劈地》《孟姜女送寒衣》等。该地的传统傩舞有独舞、双人舞、三人舞和群舞,这使傩舞表演更加具有观赏性和趣味性。
少数民族地区傩舞文化如流传在中国黑龙江、松花江下游和乌苏里河岸边的赫哲族聚居地区的《跳鹿神》,是对萨满舞神的鼓舞。流传在西藏错那门巴族集聚地区的《羌姆》俗称“跳神”,其与藏族的佛教舞《羌姆》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
流传在中国甘肃省西部裕固族一带的《护法》舞曲,属于传统寺庙的舞曲。舞者大约二十人,他们都是专门经过培训的艺僧,其在演出前头戴牛、鹰、马等动物面具装扮成护法神,以此来驱邪祈福。
此外还有流传在中国西藏、甘肃、云南等藏族聚集区的传统藏族舞蹈《羌姆》,其原为西藏佛教寺庙的佛教舞蹈,俗名为“跳鬼”。各宗教的舞蹈动作、表演日期各有差异。例如西藏拉萨是在藏历每年的十二月“跳神节”时跳《羌姆》。
二、河南傩舞
河南傩舞类型多样,特别是在偏远的农村地区,现在依然保存着部分原生态的傩舞艺术形态。比如音乐类《扇鼓》、秧歌类《火伞》、灯彩类《八仙过海》、面具类《十八罗汉》、花鼓类《闹灯》、道具类《扑伞》、拳术类《跑帷子》、仪式类《担经挑》、似兽类《龙舞》,这一类傩舞形态基本在全国各县市都存在。以下以南召县傩舞《赶神路》为例,加以阐释。
南召县演出的傩舞《赶神路》,舞蹈成员由五人构成,其中一人扮演“游路神”,身穿大红蟒袍,头戴相貌凶恶的面具,双手高举写有“游路神”和“除邪扶正”等字样的金牌令旗,另有四个假手在身体后面,其手分别拿着铁锁,铁链等物品。其余的四人则装扮成“利事鬼”,均身着蓝色长袍,腰扎战带,头戴红榛椒帽,一手提灯笼,另一只执铜锤或铁板斧等兵器,四人所佩戴面具虽各有不同,但却都是巨齿獠牙、一幅狰狞邪恶的面容。在锣鼓声中,利事鬼们纷纷拥护着行路神气势浩浩荡荡地前进。游路神则稳健地迈着方步,左顾右盼地假装一副在搜查巡逻的状态,而在附近的利事鬼们也时不时地改变动作与位置。特别是在街头暗淡光线的衬托下,再加上表演者口中念的神秘咒语,阴森恐怖的氛围油然而出。
当地传统傩舞中有着不少有趣歌谣,如“十月初一放河灯,街道小巷冷清清。就怕恶鬼来捣乱,请来路神保安宁。”“利事鬼,游路神,除邪扶正救世人。”该地傩舞表演与南方一些地方举行的驱傩表演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传说为农历十月初一是阴间鬼魂跑到阳间去找寻“替死鬼”的时候,在人们放河灯送鬼魂后,看灯放灯的人便陆陆续续出城,以至于一些长期留守城内的老弱妇孺更易遭到孤魂野鬼的侵扰,所以人们才邀请上述中的游路神,到各地巡行加以驱鬼。此外人们的这种观念与傩字的本意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傩”本字为“难”,有发难、责难之意,表示一种驱鬼去疫、降魔驱妖活动,是一种带攻击性的行为,这也是傩舞产生的本意。⑥
三、芒砀山汉傩舞
远古时代居住于永城地区的先民为祈求国泰民安,他们头戴诡异的面具,在特殊的日子里跳着动作夸张的舞蹈,这便是永城当地最原始的跳傩舞形式。
(一)芒砀山古傩与汉文化
芒砀山被称为“汉兴之地”。在汉代举行的大傩被称为“汉傩”。与芒砀古傩相依共存的是当地汉王陵中宝贵的大傩传统艺术遗存。它以物质传承和鲜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芒砀古傩相辅相成,共同传递中汉民俗的文化遗风。
在永城市芒砀山的二十二处西汉时期梁王墓中发现的各种珍贵文物高达二万余件,其间包含许多傩俗的文物遗留。如在芒砀山梁王墓中发现的贵重玉面具,是作为古代傩面具的重要物品遗存。在芒砀山汉墓群中,一些墓室的窗框中所镌刻的黄帝大战蚩尤、猎鹿图、凤、小老虎、鱼、朱雀、麒麟等均是中国傩的基本形象。此外出土的汉画像石具有丰富而生动的傩文化内涵。这些出土文物使人们不仅对汉代的傩文化有基本的了解,同时对傩文化的起源也有一定的启示。
(二)芒砀山古傩的传承
傩最初传播于中国长江、黄河等流域,后来流传到边远地区。由于战争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傩舞地位逐渐地减弱,以至后期几乎失传。可幸的是国内传统民俗文化研究者共同合作,在中国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初期对河南各地传统傩情活动展开大量调查,并通过整理归纳出来《傩在中原散存状况》一文,证实传统傩文化在芒砀山地区并没有完全消失,它只是以一种地方剧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存在着。
以前芒砀山古傩文化仅盛传于个别乡野间,几千年后日渐衰落,为更好地继承发扬傩文化,河南傩文化研究者们在保持中原傩文化传统的基础上,与江西省南丰石邮村傩组协作,对芒砀古傩文化进行系统性的梳理。2012年年底,许多研究者来到中国江西省南丰石邮村,实地考察现场保留较完好的汉族传统古傩仪式。后期通过一系列借鉴和吸收,其在原有芒砀山汉傩的基础上,精心编制大量的传统傩舞节目,包括《傩公傩婆》《开山》《钟馗醉酒》《雷公》和《祭刀》等。其中双人舞《傩公傩婆》诙谐风趣地表现一对夫妇晚年得子,享天伦之乐的愉悦。猜拳喝酒、跳凳戏耍的《钟馗醉酒》,仿佛一幅生动的风俗画。这些生动的傩舞表演使人们深切感受到远古先民的生存情态。
傩文化的继承与发扬需要新鲜血液,因此永城市政府专门举办芒砀古傩传承人训练班,并从中发掘傩舞表演的新苗子。2013年五月,永城市政府还组建由八位傩舞师所组成的芒砀山傩班,该傩班继承从汉代以来的文化信仰,保持着傩舞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此外, 芒砀古傩戏文化中心还逐步建立一套独具特色的傩文化的传播体系。乡傩班是中国原始农业文明中的主要文化产品,由当地乡民自办或由各乡镇人民政府按当地具体的情况分别举办的族傩班、私家班、乡社班。各班名额分配不一,但彼此间平等对待,和睦相处。班长为班首或由众人投票推选,或按资格晋升,或抓阄确定,其职务头衔大致可有坐案、老座、大伯、頭首、班傩长等。管理的方法则是因地制宜,有家族轮换管理、族姓世袭、共同出资参与、共同经营管理等多种形式。资金来源自筹,收入均分。
芒砀古傩艺人创新的管理模式与文化传播方式,既反映着当地人民群众的非凡才能,同时也离不开永城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如当地文物部门投资大批资金修缮傩庙和芒砀古傩文化园,从而更近一步地把汉民保存至今的传统民俗文化彰显出来。芒砀古傩是一个典型的将农业文明和原始信仰文化相结合的民间艺术,也是中国先人和大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历史文化缩影。
四、结语
傩舞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目的是祈福驱疫,永城芒砀山地区的古汉傩舞文化代表着永城人民对中国传统艺术的传承,此外从古汉傩舞的保护工作也可看出当地人民对傩舞的热爱与珍视。对传统傩舞文化的传承,也必将给永城地区增添浓厚的文化色彩,从而进一步推动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总的来说不管傩舞或其他形式的面具舞蹈,其精神实质都是反映神鬼世界和民间生活,根本上都体现人们对安定、平和、友善、忠孝的追求。⑦
注释:
①黄朝斌:《南丰傩面具的仪式信仰与审美述论》,《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7卷第1期,第144-150页。
②田洁:《审美视野下山西傩舞艺术特征及民俗文化内涵研究》,《中国民族博览》2020年第14期,第9-10页。
③曾华美:《当代湛江傩舞面具的审美形象变迁》,《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7年第5期,第71-76页。
④田洁:《审美视野下山西傩舞艺术特征及民俗文化内涵研究》,《中国民族博览》2020年第14期,第9-10页。
⑤韦海燕,李朝昕:《仫佬族傩舞的文化解读》,《四川戏剧》2017年第5期,第96-100页。
⑥张维,柯黎:《萍乡傩舞艺术特征分析》,《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第114-117页。
⑦张维,柯黎:《萍乡傩舞艺术特征分析》,《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第114-117页。
参考文献:
[1]黄朝斌.南丰傩面具的仪式信仰与审美述论[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7(01):144-150.
[2]田洁.审美视野下山西傩舞艺术特征及民俗文化内涵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0,(14):9-10.
[3]曾华美.当代湛江傩舞面具的审美形象变迁[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7,(05):71-76.
[4]韦海燕,李朝昕.仫佬族傩舞的文化解读[J].四川戏剧,2017,(05):96-100.
[5]马紫晨.“傩”在河南——中原地区傩文化散存状况的普查报告[J].寻根,2007,(01):104-110.
[6]张维,柯黎.萍乡傩舞艺术特征分析[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7,(01):114-117.
[7]樊蒙蒙.湛江傩舞形态分析与比较研究[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9,(06):63-67.
[8]王克芬.“傩舞”发展的历史轨迹[J].舞蹈,1996,(02):14-17.
[9]贾利涛.鬼面战争:傩舞“爱社”的传说情境[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7,(05):66-70.
[10]陈德钦,房鹏飞.桂南村落傩舞的民俗体育文化内涵与现代传承探析——以国家非遗项目“钦州跳岭头”(傩舞)为个案[J].廣西社会科学,2017,(10):62-66.
[11]欧少琳.“文化记忆”理论视阈下的《傩情》对傩文化的当代传承[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9,(02):64-70.
[12]陈锦.从中日传统剧种演变与现状看两国文化交流之意义——以中国傩戏与日本能剧的传承发展为例[J].丝绸之路,2021,(04):120-124.
[13]喻惠,喻国忠,游继明.傩舞面具艺术特征及艺术传承[J].天工,2021,(10):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