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课堂提问策略研究

2023-05-30朱蕊

教育家 2023年10期
关键词:验电器铺垫铁芯

朱蕊

一节好的物理课,本身就是一个通过一系列问题将学生从生活常识引向科学认知的思维过程。创设好的问题,是提升课堂思维含量的重中之重。在此,笔者将结合初、高中物理课堂提问实例来探讨问题创设的方向。

基于学生的认知特点来创设问题

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挖掘学生的探究需求,进而创设问题,才能让学生真正在自己的认知基础上向前延伸去思考。

以九年级物理《两种电荷》一课为例,这是初中物理电学内容的第一节。学生对于“电”似乎并不陌生,但生活中听得多了,反而会产生认知误区,将“电荷”“电流”“电压”“电功率”等混为一谈。鉴于此,笔者在引入实验“摩擦起电”时,基于学生对“电”的认知特点,提出了一个问题:“摩擦起电”中的“电”究竟是什么?这一问题,可以促使学生对自我认知中混乱的概念进行梳理和筛选,进而明白我们要讨论的“电”,其实是“电荷”。在此基础上,笔者讲述了“电荷”一词的由来,并基于学生的探究需求顺势引出下一个问题:带电的物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那么带电的物体之间会有什么样的作用呢?由此,后续章节的学习,都可以基于“电荷”展开。

基于学生的存疑点来创设问题

课堂问题有的可以提前预设,有的则需要在课堂生成。其中,课堂上学生的“存疑點”是生成问题的宝贵资源。

以高中物理《变压器》一节为例,想要学生知道变压器的原理是互感,重点并不在于互感本身,而在于破解学生的“存疑点”——两侧的电路是不是通过铁芯导通的?针对这个点,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导线与铁芯之间是否导通?此时,被点醒的学生会提出问题:导线是裸线吗?给导线通电后铁芯能够吸引铁钉说明什么?其余的学生就可以顺着这两个问题思考,进而明白:导线外有绝缘层,故不导通,通电后变成了电磁铁说明铁芯的作用是导磁。这么一来,也为后续学生理解理想变压器的“理想点”做了铺垫。

基于不同方法来创设问题

一般来说,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两种:强方法和弱方法。“弱方法”是指基于人们已有的思维习惯而展开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此类方法针对性弱,但普适性强;“强方法”则是指针对某一类特定问题已有的很成熟的处理方法,此类方法针对性强,但普适性弱。教师在不同课型中创设问题应当针对不同的方法展开。

例如,八年级物理探究摩擦力的影响因素时用到了“控制变量法”。这是第一次提到这一方法,教师在创设问题时应当指向学生的弱方法,引导学生一步步去探索和了解“控制变量法”。而当九年级探讨不同物质吸热能力强弱和燃料放热能力强弱时,因有了八年级的基础,问题创设就应当指向强方法——控制变量法,从而强化学生对这一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为高梯度的课堂提问做铺垫

有时,课堂提问的问题直指关键知识点,因为梯度太高,学生往往不知该从什么角度去思考和回答。这时,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利用学生已学知识或者类比情境进行铺垫,突出问题的关键点来引发学生思考。

以九年级物理《电压》一课为例,如果教师举一个实例,然后直接问学生是什么使导体中产生了电流,绝大多数学生可能回答不出来。但如果把《两种电荷》一课中讲导体时做的实验再拿出来进行铺垫,结果则不同。铺垫一:是什么原因导致电荷从一个验电器定向移动到另一个?大部分学生会认为是因为第一个验电器的电荷量大。铺垫二:大家觉得是因为两个验电器电荷量有差异,所以电荷才会定向移动起来吗?此时,多数学生表示认同。铺垫三:一个连通器,两侧水位相同,但是一侧粗一侧细,它们水量不同,为什么水不会流动呢?(给出图片)这时很多学生就会联系八年级的知识得出:关键问题不在水量,而在水位差。教师就可以顺势引出:水位差使得其之间有水压,水就会流动,因此电荷的定向移动,也就是电流的产生需要什么?学生自然就能得出“电压”的答案。

责任编辑:刘洁

猜你喜欢

验电器铺垫铁芯
35 kV电容型验电器启动电压试验仿真与分析
一种橡胶圈内置铁芯压合自动化生产线的备料系统
双人持杆Y型头高压验电器的研究
一种多电压可调的高压验电器的研究
接触网中验电位置对电容型验电器灵敏度的影响研究*
我的年度汉字
——宅
出 气
下雪了
卷铁芯自耦变压器的结构设计与分析
引导学生做好阅读理解题的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