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环境对学业情绪的影响
2023-05-30王婧怡邓林园
王婧怡 邓林园
前段时间,江西“胡某宇事件”在社会上受到广泛关注。事实上,悲剧发生之前,胡同学已产生了严重的心理危机——成绩下跌、进入新学段适应不良等问题,使得胡同学沉溺在强烈的挫败和恼怒中,这样的状态持续发酵至对学习感到厌烦和疲惫。同时由于问题得不到解决,情绪也未被疏解,胡同学逐渐走向了对生活和自己生命的怀疑和放弃。由此可见,如果青少年的不良学业情绪没有受到及时的关注和对待,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心理行为问题。
学业情绪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学业活动相关的各种情绪体验,包括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和完成作业过程中以及考试期间的情绪体验。良好的学业情绪有助于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激发其学习动机;而持续的不良学业情绪则很容易演化为厌学拒学、网络成瘾等心理行为问题。在当今这个青少年心理健康状态备受重视的时代,为营造有助于青少年学业情绪健康发展的环境,统整地分析环境因素对青少年学业情绪的影响愈加重要。
环境因素控制评估和价值评估影响学业情绪
控制—价值理论由德国学者帕克让(Reinhard Pekrun)于21世纪初提出,根据该理论,环境因素对学业情绪的影响主要通过认知评估过程发挥作用。认知评估过程包括控制评估和价值评估两方面,控制评估是指学生对学业任务的控制感的认知,也就是“我的能力够不够完成它”;价值评估是指学生对学业任务的价值的认知,也就是“我完成它获得的成败体验是否重要”。譬如参与课堂互动、完成某项作业,对于青少年来说是能够胜任的重要任务,那么他们会以愉快而轻松的心情进入学习;而回想自己本可以做到却没有做好或者面对自己做不到的任务,则可能会感到羞愧、挫败、愤怒等;对于自己觉得没有价值、没有吸引力的学习任务,很可能會感到厌烦、疲惫……总之,控制评估和价值评估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学业情绪,而学校和家庭等环境因素则是通过这两个认知评估过程对青少年的学业情绪产生影响。
具体环境因素:学校和家庭
青少年的学业活动主要在学校和家庭两大场域中进行。根据控制-价值理论,影响青少年对学业活动的控制评估和价值评估的具体环境因素主要包括课堂教学、重要他人的学业期望、教师互动反馈、家长自主支持、同伴环境等。
课堂教学。课堂是学习活动发生的主要场域之一。课堂教学对青少年学业情绪的影响即对活动性学业情绪的影响,可以从教学内容和课堂氛围两方面进行分析。教学内容作为课堂学习的载体,其难度、趣味性、实用性、新颖性、熟悉性都会影响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体验。比如适当难度的内容会让学生感到有挑战性从而吸引其注意力,激发兴奋等积极的情绪体验;但过于复杂的知识则会使学生觉得自己学不会、学不懂,无法形成掌控感而感到挫败、羞愧;而过于简单、枯燥无趣的内容,则会让学生觉得毫无意义、糟糕至极。在课堂氛围方面,活跃的课堂气氛更容易提升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
重要他人的学业期望。对青少年有学业期望的重要他人主要指他们的家长和教师。当家长或教师用正向语言表达期望和鼓励,有助于增加青少年对即将开始的学习过程的控制感和信心,同时提升自己的重视程度,从而带着轻松愉快的情绪投入学习。当大人以远高于学生当前能力可达到的标准来苛责他们,学生则可能会感到无力、畏惧、焦虑、紧张等。研究证实,重要他人的学业期望过高或过低都不好。过高的期待可能会给学生增加压力,当控制感低的时候,就会产生持续的消极情绪,甚至蔓延至厌学、拒学;而过低的学业期望则不利于让学生产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好奇。
教师互动反馈。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不仅发生在课堂上,还存在于课堂之外的校园生活中。研究表明,中小学生感知到的师生关系、控制价值感与其学业情绪关系密切。不同类型的教师互动反馈会带给学生不同的学业情绪体验。在师生互动中,当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想法及其背后的原因能够被教师理解,以及自己的困难诉求能够通过向教师求助获得指导,也就是从教师这里获得较多的积极反馈、情感和信息的支持,他们会与教师形成友好的师生关系,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这时学生对于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会更加在意,并在教师的帮助和肯定中持续提升自己的掌控感,从而会用积极的情绪对待学习过程和结果。
家长自主支持。自主支持是指青少年从父母那里获得情感认同,感受到他们对自己自主决定、自由选择、探索和实践个人价值与兴趣的支持与鼓励,以及最小化地使用控制。具体到学业方面,比如做家庭作业和在家庭中学习时,家长并不对孩子的学习内容进度做完全强制的干涉,允许他们在能力可及的范围内制定自己的学习安排。研究表明,父母自主支持能增加中小学生的积极学业情绪。拥有自主选择的空间能让青少年体会到对于学习的掌控感,认为有机会发挥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受制于他人。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更能体验学习的自我价值感,即为自己而不是受他人要求才学习,因而很少会感到被压迫或束缚,由此形成积极的学业情绪。
同伴环境。青少年与同伴的互动、关系、所处的班级氛围等因素也会对其学业情绪产生影响。总体上,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的同伴氛围有利于青少年形成积极的学业情绪。研究表明,从分组教学形成的同伴小组来看,相较于强弱搭配的“异质分组”,和学业表现相近的同学在一起,即“同质分组”,可以显著降低学生的消极学业情绪,学生不太容易因为落于人后而感到失控无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投入性。
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发现,诸多环境因素会通过控制评估和价值评估影响青少年的学业情绪。对此,学校和家庭可以共同努力营造有利于青少年提升价值感和控制感的环境来助力他们发展健康的学业情绪。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提供适合的学习材料,以游戏互动、多媒体使用等多种形式调动课堂的积极氛围,同时兼顾不同水平的学生。在班级环境里,教师要倡导学生互相讲解,给学生提供上台展示的机会;在分组活动时,可综合考虑同质分组和异质分组的模式,以此促进良好同伴环境的形成。
课堂之外,在设置学业期望时,教师和家长要找到比孩子现有水平高一点点的目标,让孩子“跳一跳就够得着”,这样既能起到激励的作用,又不会导致孩子望而却步;并且教师和家长要尽量采用真诚的鼓励和正向的目标来传递期望,从而提升学生对其学习价值感和控制感的评估,将重要他人的期望内化为自己的目标和动力、增加学习投入。在互动反馈时,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对学生学业成就的肯定评价、及时的正强化来增加学生对学习结果的积极预期和对自己能力的肯定,从而增加学生积极的学业情绪体验、提高学习动力,促使他们获得更高的学业成就。在自主学习时,家长在必要的监督陪伴之外,要注意给孩子留出充分的自主安排空间,可以给一些建议,但不要完全替代孩子做所有的决定,要始终记得学习的主体是孩子。
总之,教师和家长要及时关注青少年的学业情绪问题,找到其产生源头并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和帮助,从而促进孩子学业情绪的良性发展,进而对学业表现产生积极影响;当教师和家长觉得以自身能力不能很好地帮助孩子调整其学业情绪时,一定要寻求专业心理咨询人士的帮助支持。
责任编辑:朱怡颖